內外兼修,芯片採購逐漸國產化,華為與海康威視全球開花!

中國芯片的國產化,已經在本土龍頭企業中火速提升!華為最近加快了引入國產芯片的步伐,很多本土芯片企業終於拿到了准入證。

華為和海康威視,具有的全球地位和重要性,也讓人無法忽視,不能輕易動手。

據悉,美國政府正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聯手盟國封殺、棄用來自華為的設備,這些盟國包括德國、意大利、日本等。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吹風,將限制中國安防和AI龍頭企業海康威視的市場和芯片採購。其實,華為和海康威視的芯片採購國產化和市場全球化早佈局早已經讓人無法輕易撼動了。

內外兼修,芯片採購逐漸國產化,華為與海康威視全球開花!


芯片採購國產化

目前,海康威視的芯片供應商有英偉達、北京君正、海思(華為旗下公司)、聯雲科技、富瀚微(關聯公司)等。其中海康目前採購的高端芯片多是來源於美國的英偉達,中高端則是採用的海思芯片,中低端芯片也是採購自國內企業,像北京君正、富瀚微等。

相較於通訊行業,視頻監控系統所需要的芯片無論是數量還是技術集成度都會低不少。這就造成了海康對芯片的依賴度所造成的風險相較於通訊設備商要低不少。

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在2018 GMIC大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榮耀手機的芯片50%來自國內,其中華為麒麟芯片在人工智能處理方面是行業中最強的;還有一部分來自海外,為了提升用戶體驗並且降低供應風險。

著急的老外

美國火急火燎將戰線拉長對陣華為和海康威視,原因不外如下。

華為

經過20年的研究和發展,華為全資投入的海思半導體公司已累計開發逾200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並申請了5000項專利。據中金公司2017年10月發佈的華為研報,其Mate 10手機元器件供應商大部分已都是國內企業。

內外兼修,芯片採購逐漸國產化,華為與海康威視全球開花!

華為主要元器件供應商國產化

根據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報告,2017年,華為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芯片買家,採購總額約140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32.1%。

但是,這種趨勢已經再傾斜,中國芯片和其他元器件的國產化替代正在進入高速通道!

戰略高地的5G

據德勤報告指出,中國的華為等在5G的投資額比美國多240億美元,中國有35萬座通信基站建成,比美國多近11倍。而且預期中國5G明年初將進入商用階段,由於5G的制式仍未有定論,華為在基站建設領先對手,一旦進入商用階段,若多國運營商已採用,之後將很難更換,這將讓華為佔據先手,這是美國絕不能放任的,故美國才頻頻出手,勸盟友棄用華為5G設備。

即便在美國市場屢遭圍剿,但在電信設備領域,華為仍然是全球老大。據研究公司IHS的數據顯示,華為在全球市場份額為22%、諾基亞13%、愛立信11%,中興通訊佔10%,排名第四。

但華為的海外戰線已然縮緊。在美國遊說下,澳洲已禁用華為及中興設備,英國也表明會對通信設備是否過於依賴單一硬件供貨商加大審查力度。之前,歐洲多國電信商大多采用華為設備,一旦他們屈從美國要求,意味著歐洲5G供應鏈價值將被其他供應商唾手可得。

但即使受多方封殺,華為仍可依據深厚的積累及5G先發優勢,充分利用中國市場龐大的機會,聚焦於中國5G市場,並從中累積更多的數據,不斷助力AI、無人駕駛汽車、物聯網等的大規模應用。待技術成熟後,再進一步推廣到海外市場,屆時將更有競爭力和發言權。

5G大潮勢不可擋,美國這一舉動只會讓華為更加奮進,將優勢持續擴大。

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作為其中一家受到影響的中國企業,一直嚴格遵守美國本地法律,其產品都是通過合法渠道,由正規美國中間商交付美軍與政府機構,買家都包括美軍基地、美國駐阿富汗使館以及田納西州警察局等等,甚至在加州開設了一處透明度中心,允許執法機構查看其產品的源代碼,可見中國企業在美國有多步履薄冰。傳言雖然屢禁不止,但是海康威視已經深入人心:

第一,海康只會受到很小的影響,海康絕大部分部件不依賴於美國進口。第二,美國目前,乃至加稅到 25%。對海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美國佔比不高,海康完全可以在其他國家加速擴張,彌補損失。

第三,美國人民其實是非常需要海康威視的,美國紐約臭名昭著的黑人區比如哈林區,大家的忠告是最好不要去,更加不能晚上去。只要全面裝上海康威視的攝像頭,治安馬上可以立竿見影改善,美國鬼子們賣毒品都敢站到街上賣,還不就是欺負街上沒有攝像頭嗎。

為什麼不裝?第一沒錢,美國買不起,中國的便宜好用不給買。第二,這可能是針對美國黑人的 一個陰謀,就是徹底讓美國黑人區爛下去,保護美國上等社會的既得利益。

全世界人民都需要海康威視,只要抓住這個基本點,就不要太擔心別的其他各種風風雨雨,海康威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從 2019 年海康威視校招計劃來看,海外營銷計劃新招的語種有包括蒙語、葡萄牙語、克羅地亞語、波蘭語、波斯語等除英語外 21 個小語種的 187 個非英語海外營銷人才,可見海康在海外拓展的計劃正在緊密實施中,引用海康董秘的話說:" 東方不亮西方亮 ",有些地區不好有些地區發展地較好。

附:華為18家美國核心芯片供應商

Qualcomm(高通)、DHL(敦豪)、Analog Devices(亞諾德半導體)、Amphenol(安費諾)、Broadcom(博通)、Keysight(是德科技)、intel(英特爾)、Micron(美光)、Microsoft(微軟)、Neo Phontonics(新飛通)、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半導體)、Oracle(甲骨文)、Qorvo、Seagate(希捷)、Synopsys(新思科技)、Xilinx(賽靈思)、 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以及Western Digital(西部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