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企還區分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嗎?

AnitaSong


樓主您好,這個問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不區分正式員工和合同制員工了,因為不論是正式員工也好,還是合同制員工也好,只要是為員工購買正常的社保,五險一金等各項福利那麼正式,員工和合同制員工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因為國有企業它分為一個編制內和編制外這樣一個區別,當然編制內的員工相應的福利待遇會好一些,這就是編制內和編制外的一個最本質的區別,有些人認為這個合同制員工和正式員工還是有一定差別的,你比方說正式員工會有一定的行政級別,那麼就會在所在的工作單位當一定的中層領導或者是高層領導,如果作為合同制員工的話,是沒有晉升渠道的。

但實際上現在我們國家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都形成了市場化用工,也就是說,不可能出現這種差異化用工!那麼很多大型國有企業,有一種叫做勞務派遣用工的形式,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這種情況主要是和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那麼就會出現一定的差異化用工。


社保小達人


作為一個國企員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國企正式工和合同工是一回事,正式員工也是合同工,只是有固定期限的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合同而已。一般才工作籤合同籤五年,五年後合同到期公司會和你籤十年,十年後到期就會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都是屬於正式員工,樓主可能是想問正式工和勞務工的吧。另外一種是勞務派遣工,這是和勞務公司籤合同,工資也是勞務公司發,只是工作在國企工作,這樣做是為了減少用人成本,每個企業都有效益好壞時候,效益好的時候國企就會從勞務公司招人,效益不好時候就不可以把這些人退回去。很多國企央企都有大量的勞務工,當然勞務工和正式工收入待遇差別也很大,在國家提出同工同酬後,差距有所縮小,國企還有種叫外包工,把某些任務直接外包出去。屬於臨時工!任務完成就結束。


美圖美景分享達人


當然有區別,國企中的工種太多了,主要有這幾類:1、正式員工:傳統意義上說是那種已經與企業簽訂了無限年限的合同的員工,比如銀行正式工,移動正式工,電網正式工;2、合同制員工:直接與企業籤合同的員工,比如銀行的校園招聘、合同制櫃員招聘、電網的校園招聘,都是這種用工性質,現在來說,這種用工其實也是正式工;3、勞務派遣員工:並不是和企業直接籤合同,而是跟第三方公司籤用人合同,然後以派遣的形式到國企工作,這種屬於勞務派遣員工,實質上不是國企員工;4、季節性臨時工,應對某個特別時期需要時臨時招聘的人員,一般工作時間最多是幾個月。現在國企錄用員工除了部隊轉業安置的,其它大部分是第2類用工形式,前2類都屬於正式工。


貼地飛行器


省級國企,剛成立,才20多人,是籌備處嗎?

省級國企,如果是重要領域關鍵行業,原來都是省政府組建班子,現在是省國資委。

如題主所說,這20多人,一半是董事,鐵定的領導,那一半,將來也會是領導,畢竟是元老。

既是社招,籤於國企的慣例,題主也是最原始的一班人,前途無量。

要說分別,國企裡的用人模式,區別大了去了,花樣百出。

前期社招的人員,如果不三心二意,是最容易轉正的一批,把握機會。

正式工,就是鐵飯碗,雖然現在淡化這個詞,但是國企裡的確存在。

為社會穩定計,國企一般不會裁人,除非你太不像話,得罪領導沒事,大不了不受待見,調崗!

違法亂紀,別當別論,法律找上門來,國企比誰撇的都清,那叫一個速度!

臨時工,現在也不這麼叫,換名了:協議工。換名不換藥,簽約時間不一樣,見過變態的,仨月一簽。

還有另一種,派遣工,在國企裡幹活,籤合同卻是第三方勞務公司。

說白了和國企沒任務關係,在國企幹活,卻毫無關係,這事正常的很!

你得佩服發明這詞的人,聰明用到極致,細思好像不是人事,但人家確實做的是人事!

待遇肯定不一樣,不然,費這勁幹嘛,所有的,都是為區分待遇,具體工作區分,較真你就太天真了!

歡迎討論!



河口觀世界


國有企業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參股或控制的企業,廣泛存在於社會中。如國家電網、菸草專賣公司等!國企區分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嗎?有!兩者有何不同,我說說我的理解:

正式員工:一般面向社會招考,招考時有限定專業和學歷要求!目前很多國企招考時要求畢業於“985、211”重點大學,才能報考!他們與國企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係!待遇、福利很穩定,沒犯大的錯誤,是不會解除勞動合同的。

合同工:國企正式工外一般實行勞務派遣用工。勞務派遣工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合同,並派遣到國企工作!勞務派遣公司為其繳納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我一定會認真回覆!本人陸軍31軍86師退伍士兵,歡迎大家關注我!


宸的爸爸


筆者目前在中國建築這個老牌國企工作,就我們公司而言,應當說,在到國企裡面工作時身份的區分不是特別的明顯,但是在待遇上區別巨大。

在我們單位上班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同工不同酬的深刻含義,嚴格意義上所有的職工都簽訂勞動合同,但具體細分為以下三個不同的用工方式:

1、自有在職員工,也就是俗稱的正式工。這部分人正常發放工資績效以及各種補貼,享有完善的五險一金,工資發放足額及時,級別可以很低,每一項工資績效補貼可以很少,但每一項都不缺,另外在級別和職務提升上優勢明顯,所以綜合待遇很高,是所有用工方式中級別最高的。

2、勞務派遣工,其實就是所謂的合同工。這部分人基本上同自有員工在待遇升職等方面相同,但缺少一項就是公積金,而且不和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合同,而是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合同,因為不繳納公積金,所以到手工資上略微高於正式工。

3、臨時聘用人員,也就是臨時工,這部分人往往學歷不高,但人員眾多,幹最辛苦的工作,拿最低的工資。這部分人僅僅有協議工資,可能是2000元,也可能是3000元,沒有社保,沒有績效工資,沒有晉升渠道。往往是一些關係戶或者剛畢業的實習生,前者可以通過關係轉為勞務派遣工,後者往往以學習經驗為主。


夢想剪輯


答案是明確的,當然區分,都籤合同,重點是跟誰籤!不管正式工還是臨時工或者其他用工形式都籤合同,都算合同工!

所謂正式工是通過企業自身渠道進入的,比如校園招聘進入的絕對都是正式工,還有跟企業直接面籤的也是正式工。待遇福利跟企業規定的一致。

第三方勞務派遣籤的合同就是我們長說的不是正式工,但也是合同工。但是福利待遇跟正式工的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大,個別效益好的企業可以差一倍,勞務派遣拿6w,正式工至少12w,逢年過節勞務派遣福利一般都是正式工的一半,這些都是默認的潛規則。

不知從幾時起,勞動合同法已經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同勞同得,取消臨時工,但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到處都是!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任重道遠!


i蘋果i生活


不邀自來,現在國企還是分的,主要有合同制用工;市場化用工;勞務用工這三種,臨時工基本在慢慢取消,也有的國企還保留。



合同制用工

一般是指以前接班(已取消)和地方政府包分配的,這樣的就是我們俗稱的正式工。主要人群是子女接班,城鎮戶口的退役軍人等。個人與單位直接簽訂合同。



市場化用工

一般指的是,企業通過社會進行招聘的用工。主要有國企單位的沒有工作的子女,大學應屆畢業生等。個人與單位直接簽訂合同。



勞務用工

一般是指,企業通過勞務公司獲得的勞工。主要是指應屆大學生,各地方普通用工。這類用工是勞務公司與企業簽訂合同,個人與勞務公司簽訂合同。

臨時工

是指企業臨時性的用工模式,一般是從當地招募。是個人與企業簽訂合同。



總的來說,國企現在基本的用工模式為合同制用工、市場化用工和勞務用工,其實企業更加偏愛勞務用工,因為責任主體是勞務公司。


話社會


題主提問中“正式員工與合同工”的概念就是混淆的,應該問正式工與勞務工或外包工的區別,因為正式工是原來的叫法,現在都叫合同制工。問題是,合同制與勞務派遣制的區別,才是你要注意的。國企的用工比較複雜,還是要弄清楚再定奪。

一是國企的員工身份,主要有原正式工(雖然也改為合同制員工,但是以前的國家幹部和國家工人身份的那批人)、合同制員工(有人也叫正式工)、勞務派遣制員工、業務外包制員工,以前還有內聘工、協議工、臨時工、季節工,等等。

二是現在主要擔心的是合同工(俗稱正式工)與勞務派遣制員工的區別。表面上,招聘的時候是企業招聘的,但籤勞動合同時,讓你與勞務派遣公司籤合同。表面上,你和其他員工一樣工作,但你的身份不是國企的人。因為你沒有與國企籤勞動合同,你不是國企的合同工,而是勞務公司的合同工,由勞務公司作為勞務輸出到國企工作的。

三是勞務派遣制員工的風險。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以為和大家在一個辦公室工作,就是一樣的身份。其實,出生就不一樣了。正式工是國企的人,你不是國企的人,你是勞務公司派來提供勞務服務的。工資由勞務公司發,社保也是勞務公司繳,生老病死也是勞務公司管。但是你有時候不清楚,反正月月都有錢。但你不一定清楚,你的工資和福利遠遠不如正式工。最可怕的是,當國企效益不好了,首先辭退的就是勞務工。

總之,招聘時一定要搞清楚合同制還是勞務制,別聽他們忽悠,說什麼都一樣,一樣的待遇,一樣的感情。同工同酬只是水中花,一旦企業有個三長兩短,首先開掉的就是勞務工,而且不要費力氣,通知勞務公司就可以了。


職場火鍋


看你籤的合同了!大型央企省屬國企里正式工有全民固定,全民合同,大集體,城鎮合同工,農合!勞務派遣!看你是哪個了,一般來說前兩個是絕對正式的不光在本單位本礦,油田人事檔案在他單位總部人事也有備案,後兩個也屬於正式真不過人事檔案只在本單位,後兩個一般就是臨時工了,一般城鎮合同工都是職工子弟,全民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