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中怎樣使用點側光?怎樣調才正確?

user2660423564180


對於風景攝影中,其實大部分還是使用評論測光,或者說矩陣式測光的。因為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保證畫面的亮度不會過曝也不會過暗。這樣的操作最保險,拍出的照片大部分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過度均勻曝光可能會有犧牲。


比如在大光比的場景裡面可能因為某一處畫面亮度很高,造成整個畫面暗淡失去了很多細節。畫面也會變得特別的平淡沒有戲劇性。


那麼點測光有什麼作用呢?其實就是準確。因為評論測光的模式下,相機很可能會被一些場景欺騙造成曝光不準確。而點測光就可以對於畫面中場景進行有選擇性的曝光。一般我們把場景分為三個區域,高光,陰影,中間調。只有把握好了這不同區域的曝光值,才能正確的把握好整幅照片的正確曝光值。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大光比場景,不使用濾鏡,或者HDR後期還是很難保留所有曝光區域的細節的,必要的時候還是得有所傾向的。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風光攝影,是攝影的一大門類,學攝影時專門有一門課就是風光攝影。風光攝影主要以表現自然景色為主,講究圖片清晰、色調明快,給人以寧靜、華美之感覺。

為什麼使用點測光呢?因為點測光是最準確的測光方式!只有測光準確,才能保證曝光準確,繼而保證照片的清晰度,這是成片之關鍵。

風光攝影中,包括其它門類的攝影,順光或小光比都沒多大問題,如果是逆光、測逆光、大光比情況下,拍攝起來就有一定難度,採用點測光也是針對這種情況的技巧。

測光點

先看上圖:整個畫面來講,主分亮部和暗部。而亮部和暗部也分別各有各的最亮、最暗,色階有256級呢,對不?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亮部和暗部。

在測光的時候,要分別對最亮和最暗測光,看一下兩者到底有多少檔的差別。

如果只拍一張,不能以最亮、也不能以最暗來測光,而要以次亮位置(亮部2號點)測光。這樣是因為以暗部測光,最亮部無法拉回,層次盡失;如果以最亮測光,而暗部拉昇太多,噪點肯定會慘不忍睹。

如果是拍兩張後期合成,則分別以亮部的次亮和暗部的次暗測光,後期分別調整,然後通過軟件合成。

調整

所謂調整,就是後期通過軟件對大光比的照片進行調整。

仍以測光的照片為例,見上圖。以次亮部測光後,亮部層次仍在,暗部信息也較豐富。

在Camera進行調整,主要目的是壓暗亮部,拉昇暗部,讓光比更加和諧。至於參數,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生搬硬套,各人有各人的欣賞眼光和想法,這裡只說明調整目的,參數不做依據。

歡迎大家交流。


南方之南


風光攝影

點測光在風光攝影中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法,

它能讓攝影者在複雜的光線場景中進行準確的曝光。

目前很多數碼相機都提供了測光模式選擇功能,

它能讓你覺得拍攝過程倍感專業。

今天圖圖就跟大家介紹下

點測光的妙用。

點測光是風光攝影師常用的測光模式,它可以應對一些非常特殊的光線條件:比如風雨突變時,陽光穿透烏雲;或是日出日落時分的光線,在大地景物上造成的強烈明暗對比時所使用的一種測光功能。

設定點測光

1.按下機頂如下圖按鈕。

2.轉動機頂的主轉輪,直至液晶屏顯示出如下圖圖案。

3.隨後半按快門完成設定,即可進入拍攝狀態。

點測光的測光方法

點測光的使用方法很特殊,一定要使用取景框的最中心點,對準景物的最亮部分進行測光拍攝,可以壓低整個畫面的基調,突出大光比的明暗變化,形成光影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

史飛 攝

焦距 16mm,

光圈 f/16,

速度 1/2s,

ISO100

測光時,要用取景框中心位置對準閃亮的雲彩,而後鎖定曝光,重新構圖,再拍攝。注意,在使用點測光後,一般就不再進行曝光補償了,因為畫面中最亮的景物被定義成中灰影調,則整幅畫面亮度都大幅度降低,形成強烈的暗調效果。

問號 攝

焦距 250mm,

光圈 f/5.6,

速度 1/320s,

ISO200

點測光運用得好,是絕對能夠拍攝出精彩的風光攝影作品來的,尤其在拍攝光影對比強烈的作品時。拍攝的時候,一定要對準取景框中最亮的部分。

陳杰 攝

焦距 105mm,

光圈 f/4,

速度 1/60s,

ISO1600

拍攝舞臺、T 臺,也常用到點測光,有一條經驗:用點測光去測量舞臺上最亮的地方,決定曝光組合後,如果舞臺光線變化不大,就可以一直使用這樣的曝光組合進行拍攝,不用反覆去測光了。

恢復評價測光

使用完點測光後,一定要還原到日常使用的評價測光,否則會造成後續拍攝的失敗。

1.按下機頂如下圖按鈕。

2.轉動機頂的主轉輪,直至液晶屏顯示出如下圖圖案。

3.隨後半按快門完成設定,即可進入拍攝狀態。


瑟雷斯汀


風光攝影中怎樣使用點側光?怎樣調才正確?

在數碼攝影裡,測光有多種模式可選,各種測光模式都是可以應用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條例,本人如果用光圈優先下進行拍攝的話,一般是用點測光來進行測光(本人的相機一直設置在點測光上),那麼風景可以用點測光嗎?怎樣應用才算正確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一般朋友可能會說,風光攝影應當用平均測光或是矩陣測光的,是的,用這兩種測光是沒問題的,完全可以用,當然點測光也可以應用。

在風光攝影時,點測光更有一定的主動性,就是我們讓哪一部分準確曝光,那麼我們可以對著這一部分進行點測光,之後再構圖拍攝,我們如果要讓一棵樹、一片雲、一個房子……曝光準確,那麼我們可以點測這些地方。

本人在拍攝過程中,有時光比關係較大時,一般情況下本人就對著畫面中偏“灰”的部分進行點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8度灰作用,這樣測光拍攝,出來的畫面色階比較均衡,也不至於出現死白或死黑,得到平均的畫面。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建議與想法,歡迎各位朋友交流。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劍舞影像


說起來運用點測光還真需要一些技術含量的,對你提出的問題並詳細解答你,用實例告訴您到底怎麼用點測光。 拍攝人物或是風光片的時候,不少人會問:怎麼回事?拍的人物就是沒有別人拍的那種質感?人物的金色頭髮是怎樣形成的?拍的風光片也沒有他人拍的那種透視效果?拍人物的時候儘可能選擇使人物出於揹著光源的狀態、這樣的光照有如下幾個好處:1、被攝人因為揹著光源,眼睛和表情可以放鬆自如(被攝人面朝著光源的的時候會睜不開眼鏡而使面部表情發緊,眯著眼等等) 2、如果我們拍攝逆光女孩,這種方式還可以拍出特定的效果,如:金色輪廓的頭髮,明亮的眼神等,注意要點就是使用點測光要根據人的面部來確定曝光量,這時候的曝光量是根據面部的光照確定的,所以背景和人物的頭髮就會出現過曝,而這種過曝就是金色的頭髮的起因。 3、嚴格意義上說:點測光適合於任何場景,例如舞臺攝影、體育攝影、風光片(這些場景的點測光要根據被攝物的主題來選定),目的就是隻要能把手中的器材發揮好了就是,也大可不必去燒器材。什麼是點測光? 點測光,顧名思義就是對一個點測光。與我們常說的“點”不同的是,點測光的“點”一般指的是取景範圍1%-5%的區域。對這個區域測光,從而讓這個區域在拍出的照片裡呈現0EV的影調,也就是18%灰。一般常用於攝影師需要極力保證某區域曝光的時候。點測光的目標區域 即測光點僅為畫面整體面積的1.5%到3%(具體比例因相機而異),測光點位置在默認情況下位於畫面正中央。有些相機也可以將測光點自動設為當前處於激活狀態的自動對焦點,這在拍攝主體偏離畫面中心的時候,就變得非常實用了。如何使用點測光,確保你的拍攝對象得到正確曝光1. 選擇點測光模式 在大多數相機上,都會有一個測光模式選擇器,一般位於機身頂部,通過按動按鈕或者旋轉撥盤來選擇測光模式,點測光的標誌是一個圓點。2. 如何使用 假設測光點就是中央對焦點。將這一對焦點對準拍攝主體,半按快門合焦後,完全按下快門即可完成拍攝。如果測光點所在位置不是中間調,要適當應用曝光補償。3. 主體不在畫面中央 當拍攝主體不在畫面中央,以上述方式進行測光,在顯示合焦後,按下自動曝光鎖定按鈕(AE-L),鎖定曝光設置,然後改變構圖,完成拍攝。拍攝風光,掌握點測光覆蓋面積精準測光 測光點所覆蓋的面積是非常小的,所以測光結果非常精準,從而讓你能夠對特定的位置進行準確的曝光。不過,它仍然會產生問題。相機的測光系統會將測光點所在的區域按照中間調來進行曝光,所以,如果這一實際區域很暗,而點測光系統仍然將其判定為中間調,那麼被攝對象就會太亮甚至過曝。相反地,如果測光點所在的實際區域是很明亮的,那麼使用點測光的拍攝結果就會欠曝。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地調整,適當地應用曝光補償。 個人感受是測光方式要看具體的環境,以及要表現的主題,在光比反差非常大的情況下點測光相對較準,可以保證需要的主題部分測光準確。在拍攝川西高原需要經常表現天空和雲層的豐富細節,經常是點測光對天空的中間部位雲層進行點測光。拍攝人像,掌握點測光模式精準的測光 在測光模式方面,你的相機提供了多個選擇。其中包括了中央重點測光、平均測光、局部測光、多區測光以及點測光等。而點測光模式,讓你根據現場環境,能夠針對所選擇的拍攝對象上很小的局部區域進行精確、獨立的測光。在光線不均勻的條件下(背景與主體人物之間的亮度差異非常大的情況點測光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在白紗以及海水、沙灘的情況下,你可以使用點測光模式僅僅對拍攝人物主體進行測光。拍攝心得:說實話除了拍攝這組海灘新娘人像我會根據場景選擇點測光外,平時也沒有太多注意用那種測光方式,也沒用曝光鎖。因為最早的時候學的是膠片機,所以習慣判斷參數,現在用數碼就更方便了,我們能夠很準確的控制曝光。拍攝這組片那天剛好是多雲,偶爾露點陽光拍些小逆光很漂亮,整體有減曝光,測光的話不容易達到理想效果,雖然我的片子也很少用後期,但這組原片灰了些,所以後期稍加處理,調色階、曲線亮起來對畫面就有很好調節作用。拍攝花卉,根據背景設定點測光 在反差強烈的複雜光線條件下,點測光模式能幫助你有針對性地準確曝光。在拍攝花卉或者微距生態作品時,根據畫面場景,我們對花朵中央進行測光,排除了深色背景對於測光系統的不利影響。“有些相機也可以將測光點自動設為當前處於激活狀態的自動對焦點,這在拍攝主體偏離畫面中心的時候,就變得非常實用了。” 採光的角度上來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採光角度劃分為五種。即正面光、側光、逆光、頂光和散射光。比較適合拍攝花卉的是散射光和逆光。運用散射光拍攝,是因為它運用靈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侷限,受光面均勻,影調柔和,反差適中。如果選擇雨後的散光拍攝會使花卉顯得楚清新,光彩誘人。對於有點測光的機器來說,只要將測光點放在拍攝主體上基本就可得到正確的曝光。



簽約攝影師


看了這個問題呢,我第一個想法就是:“學東西,不要讀死書”。


風光攝影的特點是什麼?

時間相對寬裕,對測光精度有較高要求。

所以在膠片時代,亞當斯大師提出了“分區域()測光”的概念,就是說,在風光攝影裡面,你應該對畫面不同明暗區域進行分別測光,計算出畫面的亮度動態範圍。用膠片最佳的記錄範圍去表現主體,這就是“分區域(點)測光”的中心思想。而所謂的風光攝影用“點測”也是基於這種理論的衍生物。


亞當斯的理論認為,照片的灰調可以分為十個“區域”,從0-10(由暗到亮)分區。其中第5區是“中度灰”,第3區是保留有豐富細節的“暗部”,第8區則是保留有豐富細節的亮部。如何測光,如何用各種技法(特別是掌握膠片顯影時間影響畫面反差),將畫面主體用3-8區進行記錄,就是“分區測光”的核心。

而分開的區域裡面,測光讀數就需要使用測光表進行點測。


而在數碼時代的今天,如果還有誰拍風光攝影玩“分區域(點)測光”,耗子哥只能說他“out”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亞當斯的方法是基於銀鹽膠片的成像顯影特徵開發的理論,膠片時代,沒有即拍即得的效果,獲取高動態畫面還要結合暗房技術。而在數碼時代,即拍即所得,

而且有非常直觀的“直方圖”可以作為曝光參考。

另外,數碼記錄在多重曝光,多幀疊合方面,也非常輕鬆。

在2018年拍風光,你現在放著方便好用的“直方圖”不學,去瞎套用100年前的“分區域點測光”,你是不是傻?


從耗子胖成豬


風光攝影中怎樣使用點測光?怎樣調才正確?

單反相機一般都設置了四種測光模式以供選擇,這四種測光模式分別為,評價測光,局部測光,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測光方式以取景器點測光圓為中心測光。

一、一般來說,單反相機在我們打開相機打開鏡頭蓋後,測光已經開始。我們可以通過取景器可以看到,在手動檔位,如果光圈和快門速度已經設定,隨著鏡頭的移動,曝光量指示標尺就會不停的移動,如果是自動擋時,光圈和快門速度數值都會隨著鏡頭移動不停變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依然沒有半按快門鎖定,測光點還是會隨著你的鏡頭移動發生變化。如果鏡頭對準一個目標,或者說一個景物,對於照相機來說,這個位置就是測光點,這時,你半按快門進行對焦,意味著你已經鎖定了測光點,雖然你仍然可以平移鏡頭改變對焦點,當相機快門仍然處於半按快門或快門鎖定狀態時,測光數據和焦距不會隨著鏡頭的平移而改變,改變的只是景物的焦點。

二、面對各個景物的光線情況,照相機給的這些測光模式往往並不是固定的只供某一種特定場景,而是供你參考的多種選擇。依據上面所說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種評價測光模式非常適應面對各種複雜的場景,只要我們好設定光圈值,或者是設定好快門速度值,把鏡頭焦點對準一個我們需要的聚焦景物半按快門,就可以獲得準確曝光度。這時,我們在根據提示重新修改光圈值或快門值,就可以獲得準確曝光了。

三、在以上分析中,我們就會發現,在取景中選擇準確的場景測光點非常重要,而選擇測光模式反而屬於次要的了。一般來說,我們在攝影中,往往會根據需要設置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因景物而異的選擇不同測光模式,同時固定一種測光模式也可以應對各種場景,比如評價測光就可以應對各種複雜的景物,同時可以避免由於忘記調測光模式造成的麻煩。一般情況下,我只選擇評價測光,而不會選擇其它測光模式。這是因為不一定每次照完一張照片都會看,都會根據景物調測光模式。有一次選擇了點測光照其它東西后沒有修改設置,第二天進行風光逆光攝影時,依然把測光點對準了藍天白雲,半按快門移動鏡頭選景按下快門。照了許多張後回看照片,發現曝光過度,天空殘白,主題倒是曝光還湊合。一時找不到原因,仔細一看,發現沒有更改測光模式,用的是點測光,懊悔啊!以後就只用評價測光了


鄭繼文1


風景拍攝一般來講,使用矩陣測光方式可以滿足大多數場景要求,特別是對於遠景,場面,等等情況。如果畫面中有前景主體,比如花朵,等等,有必要使用點測光,因為這個時候往往前景和背景存在較大光比。當然是首先保證前景主體曝光正常。拍日出,日落點測光用的比較多,防止過爆或死黑,通常會用到點測光,除了用濾鏡,測光非常重要,日出,日落光比大,選擇正確的點測光片子會曝光正確,下圖是筆者用點測光拍廣州日出,仙女灣日落。





伊人125263463


點測光在風光攝影中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

它能讓攝影者在複雜的光線場景中進行準確的曝光。

目前很多數碼相機都提供了測光模式選擇功能,

它能讓你覺得拍攝過程倍感專業。

今天單反君就跟大家介紹下

點測光的妙用。

點測光是風光攝影師常用的測光模式,它可以應對一些非常特殊的光線條件:比如風雨突變時,陽光穿透烏雲;或是日出日落時分的光線,在大地景物上造成的強烈明暗對比時所使用的一種測光功能。

設定點測光

1.按下機頂如下圖按鈕。

2.轉動機頂的主轉輪,直至液晶屏顯示出如下圖圖案。

3.隨後半按快門完成設定,即可進入拍攝狀態。

點測光的測光方法

點測光的使用方法很特殊,一定要使用取景框的最中心點,對準景物的最亮部分進行測光拍攝,可以壓低整個畫面的基調,突出大光比的明暗變化,形成光影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

史飛 攝,焦距 16mm,光圈 f/16,速度 1/2s, ISO100

測光時,要用取景框中心位置對準閃亮的雲彩,而後鎖定曝光,重新構圖,再拍攝。注意,在使用點測光後,一般就不再進行曝光補償了,因為畫面中最亮的景物被定義成中灰影調,則整幅畫面亮度都大幅度降低,形成強烈的暗調效果。

問號 攝,焦距 250mm,光圈 f/5.6,速度 1/320s,ISO200

點測光運用得好,是絕對能夠拍攝出精彩的風光攝影作品來的,尤其在拍攝光影對比強烈的作品時。拍攝的時候,一定要對準取景框中最亮的部分。

焦距 105mm,光圈 f/4,速度 1/60s,ISO1600

拍攝舞臺、T 臺,也常用到點測光,有一條經驗:用點測光去測量舞臺上最亮的地方,決定曝光組合後,如果舞臺光線變化不大,就可以一直使用這樣的曝光組合進行拍攝,不用反覆去測光了。

恢復評價測光

使用完點測光後,一定要還原到日常使用的評價測光,否則會造成後續拍攝的失敗。

1.按下機頂如下圖按鈕。

2.轉動機頂的主轉輪,直至液晶屏顯示出如下圖圖案。

3.隨後半按快門完成設定,即可進入拍攝狀態。


一攬芳華雲中歌


選擇好拍攝角度,目測明暗光澤!這組"鷹雄救美",手機跑動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