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市值會超越京東嗎?

價投相對論


商場如戰場,戰場交鋒,一流的軍隊從來不在乎一時的得失,要想獲得最後的勝利必須一步一步夯實基礎,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建立起足夠高的競爭壁壘,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進退方寸之間從容自處,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從戰略高度做長遠規劃,步步為營,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我們對比一下京東和拼多多的發展歷程,像上述這樣發展起來的是哪一家呢?熟悉互聯網科技圈的朋友應該很容易得出結論:是京東。

京東從最開始的3C數碼產品起家,一直堅持只賣真貨不賣假貨,堅持做好服務,逐漸積累起了良好的用戶口碑,後來一步步擴展到圖書音像、家用電器、日用百貨、生鮮食品等各個品類,幾乎每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都能收穫不俗戰果,做圖書打垮了噹噹,做家電搶了蘇寧國美不少市場,隨著品類的不斷擴充,京東的口碑也也在用戶中傳的越來越廣。

後來京東又自建物流,打造了各大電商平臺裡最好的物流配送體驗,京東配送就是快的印象已經留在了很多人心裡。京東一路走來發展到今天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在做事,不斷的在修煉內功,打磨核心競爭力。

再看看拼多多,這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我想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這就是一家賣假貨的公司,真不是我在這造謠誣衊拼多多,我自己親耳聽過不少人這麼評價拼多多的,你們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有不少這麼評價拼多多的吧。

拼多多短短兩三年靠無底線的低價競爭、靠山寨假貨打下了一片江山,只是這樣的江山來得快也去得快,知名美股社區Seeking Alpha分析師在評論文章《被誤讀的拼多多發展潛力》中提到,截止2018年6月,已經有超過四成的用戶卸載了拼多多回歸京東等高品質電商,他認為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根基已被動搖,其增長模式已見頂。

所以來日方長,誰能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大家慢慢走著瞧吧。


可樂與鋼琴


很多年裡,大家都習慣了“阿里第一,京東第二”的說法,但改變來得比所有人想得都快一點。

根據最新消息,京東的市值為294億美元,而拼多多的市值為261億美元,二者相差僅為33億美元。

倘若說股價有所波動,但拼多多交出的成績單也讓京東更顯黯然。

從三季度業績報表來看,拼多多收入同比增長697%,遠超彭博分析師預期;年GMV同比增長386%至3448億人民幣。根據見智模型測算,拼多多Q3 GMV應為1185億元,環比增43%,同比231%。

阿里和京東最新一季的GMV增速都徘徊在30%左右,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至10月,全國網上零售額70539億元,同比增長25.5%。對比陷入增長瓶頸的阿里、京東,以及線上消費疲軟的宏觀背景,拼多多可謂一枝獨秀。

不過現在淘寶,京東都建立了幾元搶購的活動模塊,這些價格都是偏低,客戶群體比較針對拼多多;不是也聽說有拼少少了嗎,以後的競爭還是很激烈。



ukys


拼多多超越京東,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而是一定,必然的。。。為什麼?先看京東管理層,只有劉強東,而拼多多則除黃崢外,群雄環侍。再看股權結構,京東外資佔相當比例,而拼多多則內資為主,黃崢一個就佔51%,且大本營設於上海,乃中國第一經濟重鎮。其三,拼多多完全是淘寶模式的翻版,簡言之,只做線上房東,未來只管收租。。。在同京東的比較中,黃崢無疑是年輕的,這就是優勢。再從國家層面講,拼多多無疑是本土企業,這點阿里,京東都不能比,肯定重點扶持。其三,拼多多走輕資產路線,而京東則走商場路線,因為京東過份強調正品,而拼多多事實是無法無天,沒有約束,潛力更大。其四,從市場來說,國家需要一個和阿里相抗衡的類似市場存在,以作制約,防止壟斷,天時佔盡。。。應該講,現如今,拼多多就是淘寶的孿生兄弟,和淘寶當年一樣野蠻粗爆,蠻不講理,甚至有過之,所走路線幾乎一模一樣。。。個人估計,現如今,今日拼多多必是下一個淘寶,而其衍生的名品館,必成下一個天貓。如時機成熟,拼多多也會擇機推出自己支付手段。。。而這些,是身處漩渦的劉強東無法左右的,甚至包括馬雲。。。


大力牛魔王之龍在天涯


謝謝您的問題,我認為拼多多的市值會超越京東,但是長期看京東的市值還是有優勢。

  1. 京東與拼多多的市值在縮小。美股收盤21日的最新市值看出,京東的市值是294.28億美元。京東雖然成交額上漲,但是年活躍用戶數量下降,在今年這個特殊之年下,京東首次出現下滑。拼多多的市值達到了262.1億美元,年度活躍買家數為3.85億人次,同比增長144%。在今後一段時期,如果京東不著力解決自己的傳統電商業務以及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新業務面臨的瓶頸問題,是很有可能被拼多多超越的。

  2. 京東與拼多多都有長遠業務。京東重資產投入物流倉儲業務,京東數字科技,前段時間還進入了農牧(養豬)行業。拼多多引進一些高質量的產品,大力整治清理假貨。加大技術投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持續提升產品選擇和推廣的精準度。同時也在扶持農業電商,通過拼團的模式掌握消費者需求,傳遞給農民,並且建立了大量的扶貧檔案。

  3. 京東未來利潤還是可以期待。第一,拼多多畢竟主要針對的還是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的購買力相對不足,對價格和優惠比較敏感,主要銷售食品、日用品等。而阿里和京東面向著很多白領階層、中高端消費人群,涵蓋了許多科技產品。第二,京東物流在2019年可能會帶來規模效應,利潤空間會增加。第三,京東的數字科技已經進入到農牧產業,下一步將在智慧城市、數字營銷、智慧出行等行業進行深度佈局,科技是第一驅動力,京東還是有潛力。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2018是很熱鬧的一年,海底撈、小米、美團、拼多多這些企業都已經上市,讓中國的互聯網格局看上去更加繽紛多彩。而對於電商行業來說,半路殺出來的拼多多則是成為了一匹黑馬,甚至很多人會用拼多多去和京東阿里這些傳統電商巨頭企業作比較。

拼多多的成長之路確實特別勵志,但是黃崢在實現夢想之後,其實也面臨著相當多的問題。首先就是用戶量,拼多多號稱3.4億活躍用戶其實是無從統計的,無論日活還是月活,拼多多的用戶增量都達不到上市時自己說的那個標準。

還有就是商品品質問題,拼多多一直被稱為是面向五環外的一個電商平臺,上市之初,各種假貨以及山寨貨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也使得拼多多的股票直接破發,出現了相當大的跌幅,儘管黃崢說拼多多會竭盡全力治理這方面的問題,但這對於拼多多來說,始終是一個潛在的隱患。

面向五環外的那些用戶,現在也已經到了一個趨近飽和的階段,需要拓展新的用戶群體,但對於理性消費者以及一到三線群體而言,去拼多多拼團還是不大可能的,畢竟9.9包郵的自行車,也沒人敢騎。

所以拼多多和京東比起來,還是缺少了一些底蘊,畢竟後者是發展了十數年,在電商、物流、金融以及供應鏈互聯網科技等等領域都有著涉足的大企業。雖說最近京東正面臨著一些問題,這使京東和拼多多的股價在逐漸靠攏,但是二者股價運行的方向畢竟還是不一樣,拼多多在震盪上漲、京東在震盪下行,放在一起比較的話,還是有些不公平的。

拼多多是一個有潛力的電商企業,未來的發展或許會不錯,但就目前而言,拼多多還是應該解決了自身的問題,然後靜下心來好好沉澱才行。


科技抱拳奧特曼


拼多多和京東雖然現在是隻都在兩百多億美金。但是如果說拼多多能夠超越京東的獅子,哪怕只是短時間或者一水間,這種可能性都非常小。當然,你會說現在拼多多的式子與京東相比,僅相差30多億美金。那是我們應該看到很快的,京東的估值將會迎來一次新的重估。前期由於京東的季報因素引發盲目的拋售,事實上,京東的多元化的業務板塊與拼多多單一的電子商務對消費者的這塊兒業務模式相比,具有太多太大的想象空間。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應該看到前不久京東將他的京東金融改成京東數字科技。我理解為這是京東在與支付寶的對抗當中直接清晰明白的,與支付寶做了一次對抗,上升到了數字科技的戰略高度。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也是創新空間以及發展速度。從這點上來說,拼多多驕傲的業績。分佈在它的電子商務這一塊天花板,實在是很近。而京東多元化的發展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所以拼多多的市值若能超越京東,那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叫我巨蟹座


拼多多百分百不會超過京東,京東主業還是電商

京東這幾年開始像多元化經營發展,十幾年前:大力建造物流,十年後:大力出錢研發技術,無人機 ,支付金融保險等等,國內外投資多家有潛力股的小公司! 可以說京東集團市值不多但現金流極其多…

如果京東集團還想融資,有些國內外大財團正想等著京東發話準備投資現成業務板塊物流,無人機技術,金融保險等等,因為這三個業務是未來十幾年超級吸金的行業!

(最最關鍵的是京東二十年來經歷過數次破產危機公關危機等等還能存活下來還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大企業)

拼多多才成立幾年,可以說是騰訊集團聯合個別大財團用無數現金在中國內用QQ-微信-騰訊新聞-一幫大明星幫忙打廣告砸出來的拼多多電商才能有如此多的客戶,根基是用錢快速打出來的,不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 幾年內不出大事的‘集團公關危機’還好 ,萬一真的出來了200多億美刀又會跌多少?


Lostli


京東好像也超越不了天貓。。拼多多想超越京東除非京東出問題。何況現在又要即將來臨拼少少。但是出現拼多多。我覺得天貓不會讓拼多多亂來。他如果能超京東。天貓是遲早的事情。就算不能超也得跟他分天下。再者騰訊這個後臺老闆也不讓。商業站遲早的事情。客戶群不一樣。拼多多便宜貨起家。淘寶也是。都是慢慢轉型。京東跟淘寶也在搞低價包郵的產品。客戶群也是針對拼多多。我想拼多多現在不是去想怎麼樣超京東市值也是要擔心很快面世的拼少少。會不會像以前的快的跟滴滴一樣。我們拭目以待。


滴弟小哥


不是已經超過了嗎?!


保真相


拼多多不會超過京東!兩家公司的定位不一樣。1 京東有自己的物流平臺平臺。2 京東面向更廣。3 兩家公司的價值觀不一樣。4 各大品牌進駐京東。拼多多不會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