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上戶口成難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寫,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__滿臉陰霾


溥儀當年去登記戶口,著實把戶籍員給嚇了一跳。

1959年12月4日,溥儀獲得特赦,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北京城,當然,偌大的紫禁城不是他住的地方了,無奈之下,他只好跑妹妹家暫時先安頓下來。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上戶口,於是,他第二天就趕去了民政局,要辦理自己的戶口本。

戶籍員按流程詢問他的名字、原來家庭地址等信息,這可把戶籍員嚇了一跳,這可是曾經的皇上爺啊,這地址寫紫禁城總不是太好,怎麼辦呢?

工作人員們商量了一下,實在沒轍,只好把他的地址寫成他妹妹家的地址,至於文化初中,溥儀一直讀的是私塾,其實他的文化素養是很高的,不過沒什麼學歷證明啊,戶籍員就給他寫的文化層次是高中。

登基、下臺、趕出皇宮、做傀儡皇帝、戰犯生活、共和國公民、政協常委……傳奇人生,千年唯此一人。

溥儀3歲做了皇帝,沒幾年就被趕下皇位,在宮裡度過了童年、少年時代,19歲被趕出皇宮。

在天津等地做了幾年寓公之後,懷著對恢復祖先基業的幻想,溥儀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做了滿洲國的“統治者”,直至變成一個傀儡康德皇帝。

1945年,日本戰敗,他的傀儡皇帝生涯也到了盡頭,隨後在蘇聯的戰俘營裡被關押了幾年。

新中國成立後,蘇聯將溥儀等戰犯轉移給中方,在接受了幾年的勞動改造之後,溥儀又被特赦,成了共和國公民。

隨後,他回到北京居住,併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還娶了妻子,併成為全國政協委員,直到1966年因尿毒症醫治無效去世。

溥儀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從個人命運到國家命運,他一個人經歷了半部的現代史,是一個活在時代裡的人物。

從萬人之上的皇帝到階下囚再到平民,他的一生充滿了艱辛,年幼的時候冷漠,長大之後多疑,經歷了幾十年的戲劇人生,他終於明白了自己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的安排,才能讓自己安身立命。

而我們之所以一直對他報以好奇和興趣,主要就是他那大起大落的人生,這是我們尋常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溥儀重新回家之後的遊歷,他終於可以好好地觀賞這座他昔日的囚籠。

據溥儀最後一任夫人李淑賢在回憶錄記錄,在結婚之後,2人曾經2次逛故宮,第一次是在1963年5月2日。

這一天,天氣晴朗,溥儀興沖沖地拉著李淑賢就去故宮參觀了。

在玄武門,溥儀對李淑賢說:看,在這裡,我當年被馮玉祥給轟出宮的……

描述一些歷史事情的,溥儀猶如一個看透世事的老人,語氣平靜,完全沒有一點失去的遺憾,很平和……

2人到了毓慶宮,一群人在那說這是當年宣統皇帝讀書的地方。

溥儀輕輕一笑,拉著李淑賢靠近這些人,聽著他們講著……自然,這些人也不會想到他是“宣統皇帝”。

離開這些人,溥儀說:其實,我不愛讀書。老師聽我的,讓他停就停了。我是皇帝嘛!”

在御花園的長椅上,溥儀向李淑賢回憶起了宮裡的日子,從小時候的玩耍,到對西太后的抱怨,從宮裡的生活講到被鹿鍾麟逼宮。

當年,鹿鍾麟宣稱在景山上已經架炮,不搬就炮轟故宮,溥儀等人無奈只能搬出紫禁城,1962年,溥儀和鹿鍾麟再次相遇,雙方可謂一笑泯恩仇,鹿鍾麟笑著表示,當時架炮是嚇唬的,其實沒炮。

講著講著,溥儀長長的呼了口氣,又莫名其妙地開心起來。


雲中史記


溥儀戶口本中的人口登記卡片,一共應該有五個版本,網上流傳的第一個版本沒有找到,後四個版本都有實物照片(後附)。

關於第一個版本,各種回憶錄和演義都已經描寫的活靈活現,說戶口登記人員關於溥儀的學歷不敢亂下筆,只好寫成了私塾,還把塾字寫錯,寫成了“私書”,“無業”寫成了“無葉”。連錯誤都描繪了出來,看上去像是真實的。這一版本應該是1959年12月溥儀特赦後,回到北京所辦理的第一次戶口登記業務。

溥儀的私塾條件是全中國比較頂級的,老師有徐世昌、陳寶琛、世續等人,老師的才華權且不論,看名字,世續且昌,那是相當吉利的,後來的外教——蘇格蘭人莊士敦,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回英國後擔任了倫敦大學教授,從他這邊來看,說溥儀至少是大學本科,應該也沒毛病。

回京三個月後的1960年3月,溥儀被安排進了北京植物園,上圖是他所辦理的戶口登記業務中的人口登記卡片,登記日期是1960年8月,可以看到文化程度一欄已經改為初中,看來溥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爭取;籍貫一欄,只填寫了北京,沒填寫城區、公社,看來工作人員與溥儀都有些拿捏不準;婚姻狀況寫了離婚,沒毛病,除了死去的婉容和譚玉玲,文繡和李玉琴跟他都是離婚,文繡死於53年,當時的溥儀可能不會知道她的音訊,李玉琴是57年跟他離的婚;戶主姓名與戶主關係填寫的“李淑賢之夫”墨色和筆跡不同,是後補的;住所地址填寫的是前井衚衕6號,現在已經改名為小井衚衕,正是溥儀五妹韞馨的住處;職業那一欄有點意思,寫的是北京植物園,不X勞動,是個“做”字嗎?是溥儀跟登記人員強調這個工作屬性不需要從事勞動?還是相反?溥儀在北京植物園的工作,應該是半日勞動、半日學習。

1961年3月,在總理的安排下,同批釋放的幾個人包括溥儀,一同進入了政協擔任文史專員,溥儀再次進行了戶口登記。這張照片上的登記日期,隱約可辨為1961年3月7日,結合“何時何地遷入本址”一欄中的“1961年3月,由北京植物園”可印證;“現住址”改為趙登禹路32號,當年是順承郡王府,後來被張大帥佔據過,溥儀那時候改為政協的辦公場所,溥儀就是在這裡上班辦公;文化程度那一欄有改動,被劃掉的部分依稀可辨為“高中”二字,被改為初中,看來溥儀專員跟登記人員曾有激烈交鋒;成分一欄空白,寫“地主”肯定對不起溥儀以前的“成分”,寫“皇帝”......乾脆就不寫了吧!

這張照片上的人口登記卡片日期為1961年9月1日,其它內容比較簡單,地址已經改為觀音寺甲2號,此處應為工作人員筆誤,實際為東觀音寺甲22號,這處新地址現在是東冠英衚衕40號,是當年溥儀與李淑賢的婚房,1961年6月1日,溥儀和新婚妻子李淑賢(以前有過兩次婚姻經歷)搬至此處。

這張照片上的人口登記卡片日期為1965年9月7日,就是在當天,溥儀的戶口從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遷入東觀音寺甲22號;婚姻狀況登記為“有配偶”,搞不清為什麼不是“
已婚”;何時何地遷入本市一欄,填寫的是“59年9月由撫順戰犯管理所”,這個時間是發佈特赦的時間,但實際上一直到12月,戰犯管理所才召開特赦大會;成分一欄,毫無例外,一直留空。

關於成分的困擾,溥儀一直難以面對,晚年去看病時,有次醫院窗口要求他報一下成分,不報不給登記,愣是把溥儀逼的沒辦法,又不敢亂報,想回政協單位問清楚,單位又下班了,最後只好回到家中。


歷來現實


末代皇帝的痛——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公認的皇帝,曾經萬人之上的他,後來竟然連上個戶口都成了問題,自己的家不能住、派出所不敢寫,想要回家,還得花錢買票,而且也只能是看一眼,這也是史上第一人哪。

最後“寄人籬下”,家庭地址寫了五妹的住址,戶口落到了五妹金韞馨的戶口上,也就是說溥儀雖然上了戶口,但地址並不是紫禁城,而且也不是個人的單獨戶口,戶主是他五妹子的名字。可想而知,溥儀的心情得是多麼糟糕、鬱悶。

好在溥儀的心態還是蠻好的,要不然,堂堂一國之君淪落到無家可歸、辦事還得聽別人的地步,分分鐘想不開的節奏哇。


一起來看看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穿越到新中國上戶口都遇到哪些無奈又可愛的事兒: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為了更好的管理人口,要求每個人都要上戶口,有自己的戶口本,有自己的證件。

溥儀被蘇聯遣返回中國,在遼寧撫順改造。(在改造期間還寫了《我的前半生》自傳)後來適逢新中國成立10週年紀念日時,也就是1959年被毛主席特赦釋放回到北京。但已經成景點的紫禁城,曾經的家是回不去了,所以住在了五妹子金韞馨(曾經的五格格)家裡。

作為新中國的公民自然要遵守新中國的制度,每個人都要有戶口本。然而,溥儀卻遇到了上戶的問題。

曾經的他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如今卻為自己上個戶口犯難,這真是天大的諷刺。沒辦法,新的國家新的制度,作為末代皇帝的他也只能順應時代的發展,無論曾經的他有多少的輝煌,也要向現實低頭,卸下光環。

溥儀面臨更大的問題是心態問題,接受自己如今的身份,一名普通的中國公民。

對於這個天翻地覆的改變,溥儀實在很難很快適應和改變。作為末代的皇帝的他在不斷地提醒自己,沒什麼大不了,自己曾經也擁有過皇權富貴,歷史上也沒有哪位皇帝永世都是皇帝,皇權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就這樣一遍一遍的安慰自己。

經過了心理建設,終於適應了自己新的身份。溥儀終於鼓起勇氣為自己去上個戶口,來到了派出所,下面發生的事真真是尷尬撒滿地。

工作人員問詢:“姓名?”

溥儀回答道:“愛新覺羅·溥儀 ”。


工作人員吃驚一看了下溥儀,帶有不敢相信的疑惑問道:“您是?”

溥儀回答道:“是,我是”。


工作人定了下神色,繼續問道:“家庭住址?”

溥儀回答道:“以前住紫禁城......”

OMG,那不是故宮?這哪敢寫!

這時陪同溥儀一起來辦戶口的五妹和工作人員說寫她的地址,就這樣戶口本上的地址就填寫上了五妹的家庭住址了。


當工作人員在問到溥儀的婚姻情況時,溥儀更是尷尬不已。自己有4個媳婦,當時是單身,還被離婚,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被離婚的皇帝,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誰也無法改變。無奈,工作人員在婚姻一欄中填了“離婚”。

還有一項戶口的必填項就是學歷。作為皇帝,哪個沒有才高八斗的老師教,又不用考試。可在新中國不行,說他是小學文化吧,那肯定屈了,往大了寫吧,又有些誇張,又是無奈,工作人員也就寫了私塾(初中),算是又完成一項。

就這樣戶口的登記在無比尷尬的氣氛中終於完成了,溥儀的心情五味雜陳,其中的味道難以言表。

雖然溥儀沒有自己的住址,戶口本的戶主也是五妹的,不過總比黑戶好得多。戶口有了,溥儀經過一段時間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就這樣過著和普通百姓沒有太大區別的生活。

愛新覺羅·溥儀後於1967年病逝,結束了自己的坎坷一生,享年61歲。從此,這一位如喻大華所說“人類歷史上擁有非凡的經歷和傳奇命運的重要的特殊人物”與世長辭。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現在北京的東交民巷有個警察博物館,裡面展覽有一個特別的文物,就是溥儀的戶口本原件。

溥儀的戶口是1959年回到北京的時候辦的,當時溥儀回到了妹妹金韞馨的家裡,在其提醒下來到了北京公安局辦戶口。當時的戶籍民警在問了他的資料後,為他辦理了戶口。溥儀的戶口是辦在了妹妹金韞馨家的戶口下的,溥儀的戶口是怎麼填的呢?

當問他的名字時,民警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溥儀是誰,隨後才想起來這是末代皇帝。然後問他在哪住,溥儀說以前在紫禁城,現在暫住妹妹家。然後民警說紫禁城肯定不能寫,就給他填上了妹妹家的地址。

然後是學歷問題,溥儀的戶口本上寫的學歷是初中。因為他沒上過正規學校,都是私人老師。戶口本上就給他寫了私塾初中。

婚姻上寫的是離婚,當年在瀋陽文秀確實跟他離了婚,皇后婉容也死了。



漂浮菌



溥儀皇帝是大清未代皇帝,也稱清廢帝,1909年登基。因辛亥革命爆發,12年便被廢黜而退位。作為歷史意義上的正統王朝,大清朝在他手裡降下了帷幕。1917年,在張勳的幫助下,溥儀又復辟登基。至於1932年的登基改元,只是作為日本殖民東北的傀儡。不能算清朝正統了。

作為亡國之君,民國、俄國、新中國對他還是比較寬容的,沒象其他被顛覆的王朝一樣,皇帝終究難逃一死。尤其作為戰犯,從撫順戰犯管理所裡,屬第一批被特赦釋放的。既然已祓釋放,自然需要去登記公民戶口。


當時情形,比較有喜惑。當戶籍員循常例,問及登記戶口的幾個要素,在得到溥儀的回答之後,競手足無措,不好往審核表格上填。這些問題,其實就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問詢,一個是住址、一個是學歷、一個是婚姻狀況,當時溥儀脫口而出紫禁城,戶籍員反問,紫禁城怎麼可以做你家地址?但朕也沒駐蹕過別的地啊?最後,無奈填了溥儀妹妹家住址。

學歷怎麼填,溥儀自個兒也挺含糊,皇帝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帝師門下的學生。只不過,沒象常人一樣到學校讀過書,有個畢業證。無畢業證,填文盲不合適,皇帝水平應該高於常人很多。往上填也不合適,最後就填個私塾了事。


婚姻狀況,更不好說,溥儀雖無後宮三千佳麗,但皇后、嬪妃總有幾個,皇后婉容、淑妃文繡、祥貴人譚玉玲、富貴人李玉琴。不過此刻,從裡面出來的溥儀,確實是孤家寡人一個。戶籍員又填了個離婚。如此,溥儀便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有戶口且還不是戶主的皇帝,戶主是溥儀的妹妹。溥儀是掛靠妹妹戶頭才落地的戶籍。

做為幾十年前,龍御四方的大清皇帝,如今登個戶口,卻還要掛靠在妹妹名下。雖然說這裡有戶籍登記的技術原因在裡面,而且新中國的法制、國制、政制,早已不同於大清王朝。但寫到這裡,對於筆下的,歷經半部近代史的溥儀來說,滄桑感還是撲面而來的。


世人常認為溥儀很老實,甚至有點傻。實際上,能走上九五至尊之位的君王,有幾個智若常人。看看改元康德,身為天皇傀儡的溥儀皇帝,參加天皇宴席的傲然卓異;在關東軍的嚴防死守之下,帝王衛隊仍然乾哭了關東軍用於監視他的部隊,雖然都被日軍給滅了,但連這種惡劣狀況下,都還敢玩,說明溥儀決非是一個窩囊廢可以解釋得了的。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幽探微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溥儀不但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還是唯一有戶口本的皇帝,而且是最金貴的北京戶口,不過可憐的他在北京連個房子都沒有,登記家庭地址時只能用妹妹的地址。

溥儀被迫退位後並不甘心,後來跑到東北投靠了小日本當了漢奸,建立了“偽滿洲國”,又過了一把皇帝癮。抗戰結束前,溥儀見日本靠不住,便想逃到日本,徹底做個東洋鬼子,結果被蘇聯紅軍給抓住,送上了軍事法庭,被判處監禁,後來又轉回到國內。

1959年,溥儀被特赦回到北京,但他的家紫禁城已經改名故宮,成了國家文物,可憐的溥儀在北京沒有一處容身之地,只好借住在五妹金韞馨家。

溥儀一直沒有戶口,沒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天,妹妹帶著他去派出所辦理戶口。


戶籍警:姓名?

溥儀:愛新覺羅·溥儀?

旁邊一滿清時期的舊警察一聽:我的媽,這不是大清皇帝嗎?兩條腿一哆嗦,就要跪下。溥儀抓緊扶住:萬不敢當,萬不敢當。

戶籍警:文化程度?

溥儀:沒上過學,私人老師教的。

戶籍警:呃……給你寫個私塾吧!

溥儀:行。


戶籍警:家庭住址?

溥儀:紫禁城。

戶籍警:紫禁城……呃,你逗我玩呢?

溥儀:呃……不好意思,以前住紫禁城,現在住妹妹家,西城區前井衚衕6號。

戶籍警:那就登記到這裡吧。

戶籍警:婚姻狀況?

溥儀:(幹嘛問這傷心事)我一個人。

戶籍警:是離了?還是?

溥儀:以前有一個老婆,她自己公開登報,宣佈和我離婚了。



戶籍警:呃……那就是離婚了。職業呢?

溥儀:剛出來,國家還沒給安排。

戶籍警:呃……那就是無業……好,登記完了。

就這樣,溥儀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戶口,成為歷史上唯一有戶口的皇帝。這本戶口簿現在保存在北京警察博物館裡,戶口簿中有兩處明顯錯誤,一是文化程度一欄,私塾的“塾”字錯寫成“書”字;二是職業一欄,無業的“業”字錯寫成“葉”字。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您好,溥儀先生,你怎麼評價您現在的生活?”



溥儀:“謝謝!無比快樂,無比幸福,更是無比富有。”

“聽說您與您以前的妻子相處不怎麼愉快,現在呢?”(溥儀現任妻子是李淑賢,也是最後一任。)

溥儀:“她很好,我們相處很好……”

“1959年,您被特赦出來,您是怎樣解決戶口問題呢?”



溥儀:“我被釋放出來後,就去了我五妹家,開始適應新的環境,但我的戶口還在戰犯管理所,如果不轉過來,將很麻煩。因此,便讓妹妹幫我辦理,沒有想到,需要本人辦理。”

“您的身份特殊,遇到問題了嗎?”

溥儀:“嗯,問題倒是沒有。開始去時,工作人員問我的姓名,我如實說出。對方遲疑著,我又再次說了一遍,對方才反應過來。



在當被問及家庭居住地時,我同樣如實相告,但由於地方的特殊性,改為了我五妹家的地址。

被問到文化程度時,我是受一對一輔導教育,根本沒有上過學,工作人員也破例寫了個初中。”

“工作人員也公事公辦。”

溥儀:“對,公事公辦,沒怎麼為難,現在人人平等。我很享受著這一切!”



傀儡著,受人擺佈著……時間將盡一生!

幸運著,遇到新時代……苦盡甘來安享晚年。


非常茴香豆


自古以來,末代皇帝的命運都很悽慘,溥儀晚年實在悲催,不僅沒有生育能力,上戶口也鬧出了很多心酸事。


溥儀還很小時,娘倆就被袁世凱逼宮,只能退位,。他的退位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社會。後來,馮玉祥更絕,直接把他趕出了故宮。

北洋軍閥混戰時,孫殿英又盜了慈禧的墓,所有軍閥都看清朝皇室的笑話。心灰意冷之時,溥儀被日本特工偷偷帶到了偽滿洲,做起了傀儡皇帝。


二戰結束後,這位末代皇帝不僅在蘇聯戰俘營之中過了五年的戰犯生活,離開戰俘營後的生活也十分尷尬。

後來被遣送回國,在管理所之中,溥儀一邊養花,一邊寫自傳,一邊改造,畢竟皇族出身,從小接觸比較高雅的東西,對養花也很有興趣。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時候,溥儀被特赦。


出獄後,溥儀住到了妹妹家。他面臨著一件尷尬事,就是辦戶口。溥儀很怕人知道他是曾經的皇上。

戶籍室工作人員問他名字,他說愛新覺羅溥儀。工作人員只覺得名字長。旁邊一個年長的工作人員,大呼“你是原來的皇上”!溥儀特別尷尬。


問到戶籍所在地,說到紫禁城,溥儀已經無地自容。後來戶籍工作人員只寫了個北京。

問到婚姻情況,溥儀曾經有四個老婆,死的死,離的離。他旁邊的妹妹插話,以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溥儀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末代皇帝晚景如此淒涼!

溥儀上了戶口不久,在政府的安排下,來到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北京植物園。第二年3月1日,又被安排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室工作。


豔豔色彩幽默間


1959年12月4日,撫順戰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戰犯大會宣佈溥儀被特赦,這位末代皇帝自此結束了高牆之內的生活,成為了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

從戰犯所出來以後,溥儀先在五妹金韞馨的家裡住了半個月,而後搬到了政府安排的一間旅館。出獄第二天,他在五妹的陪同下到戶籍管理所辦理戶口。當時戶口本有29項內容需要填寫,其中家庭住址一欄讓雙方都犯了難。

溥儀上戶口

溥儀出生在醇親王府,兩歲時進宮,成長於紫禁城。民國十三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把溥儀從故宮裡趕了出來,次年,他移居到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九一八之後,溥儀先後遷到旅順、奉天,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他便開始了漫長的戰犯歲月。

而此時,無論是北京的醇親王府、紫禁城,還是天津的張園、靜園,或者奉天的偽滿洲國“皇宮”,都已不再屬於溥儀,他又沒有其他居所。因為暫住在妹妹家,所以最後戶籍員只好在此欄填上了金韞馨的家庭地址,而且戶主也寫成了金韞馨。

除了住址,文化程度也是一道難題。溥儀作為皇帝,接收的都是家教,不僅沒上過私塾,更不可能進入新式學堂。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師傅是陸潤庠、朱益藩、陳寶琛、袁勵準、梁鼎芬等,都是進士或狀元出身,還有外語老師莊士敦,國學大師王國維也做過他的老師。戶籍員沒辦法,只能寫了私塾填上,後來在重新辦理戶口本時,這一欄又改成了初中文化。

後來幾版的溥儀戶口頁


徐鵬遠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嚴格的說起來,他作為中國歷史上眾多皇帝之一,沒有一個皇帝比他的人生更加的傳奇。

溥儀在當時被蘇聯作為戰犯給抓走,後來又被押解回了中國,經過一系列的改造和學習,他被主席特赦。溥儀至此過上了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他回到北京之後,自然是不能住在紫禁城了。

他在前期一直是自己的妹妹照顧,也住在妹妹家裡。不久之後溥儀便被要求去上戶口,其妹妹陪同他上戶口的時候,發生了不少的趣事,這些趣事也被記錄在了歷史中。

首先第一個便是登記姓名,當溥儀說出他的全稱的時候,為其登記的小年輕還沒多想什麼,旁邊一個上了歲數的老頭,問道可是曾經的皇帝,當他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下意識的就要下跪,當然最後被阻止了,小年輕態度立馬也好了起來。

第二個尷尬的地方便是問其學歷,溥儀自己愣了,他壓根沒有任何學歷啊,但是誰敢說溥儀沒文化呢?人家從小是有老師教的,那可是皇帝的老師。工作人員一陣尷尬,最後沒辦法給他寫了個私塾。

第三個便是題目問的問題,溥儀住址是哪,他下意識的回答是紫禁城,這可嚇壞了為其登記的小年輕,這個他可不敢寫,但這欄也是很重要,最後溥儀妹妹讓寫了他的住址。這事也就完美解決了。

除此之外還有個問題也很有趣,那便是配偶問題,當工作人員問道的時候,溥儀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只說之前有四個老婆,但如今是孤身一人,這個回答,令在場人員一陣汗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