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玩P2P理財發財了嗎?為什麼?

66藍色的天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要先斧正一下題注的觀點:

P2P理財永遠無法與發財連在一起來理解。發財是什麼?是一夜暴富,是天上掉餡餅,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財富,這應該是我們所有人理解的發財。

那麼P2P理財呢?正規的P2P理財是一種長期、穩定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0%-15%,也就是說,要想通過P2P理財達到“發財”的效果,只有兩條路:

1、大量的本金,比如說,你有1000萬本金,那麼一年10%的收益是100萬,這在普通人心目中,1年100萬那肯定是發財,而對於擁有了1000萬本金的你,這也算不得發財。

2、足夠長的時間,按照複利公式:

也就是,最後的收益由理財時間決定,在本金不夠多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幾十年時間獲得大量財富,那也達不到發財的效果。

所以,投真正P2P的人,不應該抱著發財的心理來投,而應該具備耐心,擁有不錯的財商,相信時間力量的人,而不是指望一夜暴富,心存僥倖的投機者。

指望通過P2P發財的人,多數會被假的“P2P”平臺的高收益套路,最終導致血本無歸。

最後,在這裡正面回答一下題主,“玩”P2P的,不會“發財”!


代小小的宏觀視界


你的一個“玩”字了得,殊不知投資P2P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投資了好的平臺自然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益,投資不謹慎的話恐怕要血本無歸。

那怎麼才能找到靠譜的P2P平臺,讓我們的風險降到最低呢?

1、    P2P平臺首先應該是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監管再三強調P2P的信息中介身份,平臺不能為投資人的本息進行擔保,否則屬於違規。

2、    P2P平臺需要登記備案。一個合規的P2P平臺需要在地方金融辦進行備案,平臺是否進行備案,我們可以查詢地方金融局的公示。

3、    P2P平臺必須實行銀行存管。之前P2P平臺的第三方支付存管或者聯合存管等方式都不再可行,P2P平臺要在銀行進行資金存管,但銀行作為存管機構並不對P2P平臺上的交易提供擔保,平臺也不可以用銀行存管來作為增信手段,我們投資P2P的時候也不能因為平臺有銀行存管就疏忽大意。

4、   P2P平臺要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監管法規對P2P平臺需要披露哪些信息和指標以及何種標準進行披露都做了規範,P2P平臺要向投資人充分披露借款標的所有相關信息,建立信息披露專欄,定期向公眾披露財務審計報告、平臺運營情況等,而且還需要披露備案信息、組織信息、審核信息、借款信息、交易信息等強制指標。

5、   P2P平臺要實行限額管理。監管層的限額規定如下:同一自然人或企業在同一個P2P平臺上的借款餘額上限分別不能超過20萬和100萬,在不同P2P平臺借款總餘額分別不能超過100萬和500萬。

以上5點是P2P合規的必要條件,我們在選擇P2P的時候首先要選擇這幾個方面都合規的平臺,才能使我們的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從而平安賺得一份額外收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金蟾說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真正P2P是撮合借貸雙方信息中介,踐行普惠金融的一個行業,做銀行的補充,大部分人做P2P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在國內出現了這麼一種情況,一般有錢人玩P2P理財沒錢人玩P2P平臺的想法,結果各式各樣的非專業人士把P2P搞成了龐氏騙局的遊戲,割了有錢人的韭菜,而肥了平臺的幕後操盤手,當然任何違法亂紀的人或者公司最終都是要受到法律的嚴懲,關於P2P爆雷你可以看頭條等相關新聞,這或許就是你題幹說的發財那部分人,指望理財暴富P2P是達不到的,當下金融環境,P2P理財慎重投,過了國家監管備案,合規以後可以適當入手,小富即安肯定沒問題,對於P2P理財,不褒不貶,緊跟國家政策,客觀理性去看待。希望這答案你可以滿意😄


青衫故人723


P2P是用戶到用戶的一種借貸模式,也就是不通過中間環節,用錢的人直接找到有錢往外借的人,省略了中間環節是加大了回報率,但是一樣風險性很高,而且國內目前並沒有成體系的監管舉措,國內的P2P市場亂像叢生,不過國家目前已經逐步介入治理,很多不法分子是打著P2P的旗號,幹著非法集資的活,再加上大部分老百姓的能力並不能有效區分什麼是正規的,什麼是不正規的,僅僅是通過聽說別人掙錢了就確定投資,這就是為啥有很多人在P2P失敗甚至是虧本的原因


樂迪聊理財


團貸網!我投資三年共四十萬,每月四千多的利潤。


王立東67298276


所有財產歸零


小君6999


P2P理財的本質就是借錢。為什麼前一段時間跑路炸雷?用利潤來補貼用戶擴大市場佔有率。P2P公司把錢借給公司或者個人,當企業和個人不還錢,你的錢也沒了。

借錢的利潤能有多少?有幾個靠借錢發家的?


幕白007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啊


I金融行者


已經歸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