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之時,樊噲是怎麼闖進項羽軍營?

吳少洪


樊噲為何衝進楚軍營地,因為有膽子啊,怎麼衝進去的,硬闖啊,不僅進去了,他還救了劉邦,沒有樊噲估計劉邦就掛了!

項羽何許人也?響噹噹的西楚霸王貴族豪傑,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

樊噲何許人也?殺狗的屠夫,劉邦的老鄉,隨劉邦四處征戰,也因此才有機會參加著名的“鴻門宴”,不過樊噲沒有資格入內,當時是站在營外守衛。

這兩個身份懸殊的人,卻在鴻門宴上碰撞出了一幕好戲被千年傳頌。

當時情況是:項羽親率40萬大軍,駐紮在鴻門,而劉邦只有10萬人馬,駐紮在霸上,劉邦勢力居於下風,此前劉邦已經率先攻破咸陽,按照楚懷王說法,他開始以“關中王”自居,自得意滿之下,絲毫不把項羽放在眼中,而項羽謀士范增就勸說項羽必須滅掉劉邦要不後患無窮。

在項羽準備向劉邦進攻的前一夜,項羽的叔叔項伯做了一回反骨仔,他連夜趕往劉邦營中,通知自己的好朋友張良馬上離開劉邦大營。

張良是個義士,他不願拋棄劉邦,於是將項羽準備投降劉邦的消息告訴了劉邦。

劉邦大驚,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張良說讓他先面見項伯,要項伯在項羽面前替他說好話。

項伯看張良面子答應了劉邦,請劉邦第二天早上親自去向項羽謝罪。

第二天早上,劉邦來到鴻門,向項羽謝罪,項羽設宴招待劉邦。

項羽項伯面東坐,范增面南坐,劉邦面北坐,張良面西坐,這是鴻門宴諸人座次格局。

這個時候范增舉起自己佩戴玉玦,示意項羽殺劉邦,連續數次項羽都沉默不語。

范增無奈出門召項莊進來,對他說:“君王心軟,你以祝酒名義進帳,伺機殺劉邦。劉邦不死,我們終會成他俘虜。”項莊進帳祝酒。

祝酒畢,說:“大家都在喝悶酒,也沒有音樂相伴,我來舞劍給大家助興吧。”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典故由此而來;

項伯因承諾過劉邦保他周全,於是也拔劍起舞,時時用身體遮擋劉邦,項莊因此無法擊殺劉邦。

張良眼看事態緊急,趕忙出營。(主角現身)

出去之後的張良對樊噲說,劉邦有危險,樊噲一聽,帶劍擁盾進帳,遇到衛士阻擋,樊噲側盾牌撞擊,衛士倒地。

樊噲闖進大帳,向西而立,瞪圓眼睛直視項羽,當時他頭髮根根豎起,眼角裂開面容悚然。

項羽一見,手按劍柄,直身問道:“這誰啊?”

張良答說:“沛公護衛樊噲。”

項羽說:“真壯士,賜一卮酒!”一卮酒約四升。

侍者遞樊噲一卮酒,樊噲拜謝之後,一飲而盡。

項羽又說:“賜一隻肘子!”侍者遞給他一隻整豬肘。

樊噲把盾牌倒伏於地,豬肘放上面,拔劍邊切邊吃。

項羽:“真壯士!能再喝嗎?”

樊噲答:“死都不怕,酒算得什麼!

沛公先破秦入咸陽,一草一木都不敢動,專待大王您前來。如此勞苦功高,您卻聽信讒言,想殺沛公,和暴秦又有什麼兩樣!”


項羽不答話,只是說:“請坐。”

樊噲挨張良坐下,過會兒,劉邦起身入廁,召樊噲出。

項羽讓人叫劉邦回去,劉邦問樊噲:“我沒有辭別就出來了,現在怎麼辦?”

樊噲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辭別什麼呀,趕緊走吧!”

劉邦顧不得準備車子,遂單身獨騎,樊噲等人步行在後,間道回到營中。

這一次鴻門宴,如果不是樊噲闖進大帳,當面責備項羽,估計劉邦性命難保。漢定天下,樊噲被封為舞陽侯,娶呂后的妹妹呂須為妻,和劉邦做了連襟。

在我看來項羽和樊噲才是真的是,英雄相見,惺惺相惜,二人都是壯士,一見之下,項羽就非常喜愛樊噲,酒肉伺候他。

可以說鴻門宴上最引人注目一刻就是樊噲闖進大帳後這幕戲。假如樊噲不是劉邦老鄉,假如樊噲沒隨劉邦而隨項羽,這兩壯士攜手,不知有多少轟轟烈烈好戲上演。項羽身上勃勃英氣和霸氣,我個人覺得更對樊噲的胃口。

  


阿斗不傻


樊噲闖營其實並不複雜,不復雜的原因是項羽沒打算殺劉邦,也就沒了戲劇的張力。鴻門宴之前項羽確實想收拾劉邦,四十萬大軍枕戈待旦,等著打衝鋒。可項伯連夜過去認了劉邦這個乾親家,回來便讓侄子善待劉邦,項羽也因而“許諾”,打消了念頭。


鴻門宴之所以還有些緊張氣氛,是因為范增想殺劉邦。然而項羽不同意,范增也不敢擅自調動將士,只好靠項莊舞劍的伎倆行刺。舞劍這個插曲確實有些突兀,劉邦作為客場,筵席中只有張良陪護,其他人如樊噲、夏侯嬰等都在營門之外守著,多少有點心虛。張良重任在肩,也不敢掉以輕心,這才出去叫樊噲。其實不叫也沒事,項伯老先生早跳出來一起舞呢,用生命保護親家公,項莊這個晚輩不大可能得手。

樊噲問張良裡面啥情況,張良焦慮地說,很危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張良這話傳達得也有問題,只說項莊要殺劉邦,沒說項伯保護親家的事,不是故意讓樊噲著急嘛。樊噲打一開始就跟著劉邦,有感情有忠心,自然焦躁起來,拎起鐵盾捏著鐵劍便往裡闖。闖營的過程史書記載大同小異:《史記·樊噲列傳》說,“營衛止噲,噲直撞入”;《漢書·樊噲列傳》說,“初入營,營衛止噲,噲直撞入”;《資治通鑑》說,“軍門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遂入”;《史記·項羽本紀》說,“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

綜合來看,樊噲闖營既快又順利,唯一的阻礙來自營門衛士,之後就直奔眾人吃飯喝酒的營帳,挑門簾出現在項羽面前。營門是硬闖的,樊噲以鐵盾護體撞倒守衛,沒有糾纏,也沒有進一步的肢體衝突。守衛人數沒有具體交代,但從“交戟之衛士”——兩戟交叉對面而立來看,應該是兩個人——至少不會太多,而且顯然沒有接到不許任何人入內的死命令,否則倒地之後大呼小叫,驚動其他守衛樊噲也不太容易進去。項羽等人吃飯的營帳應該距離營門不遠,外面似乎也沒安排守衛,不然見到氣勢洶洶的樊噲定會阻攔,至少也要吆喝一聲,引起賬內或其他人的注意。這些情況都沒發生,足見阻力不大。

樊噲順利闖營,說到底還是項羽不想殺劉邦,就想靜靜地一起吃個飯。否則劉邦那百十號人包括樊噲在內早被控制了,營帳內外也會嚴密佈控,樊噲再神勇也白搭。還有,席間張良出去叫樊噲,後來劉邦假裝上廁所又叫樊噲出去,再一起溜之乎也,如入無人之境,哪有半點危險的樣子。倒是樊噲闖營有些冒險,帶著盾劍進去,不正好授人以柄嘛。


路衛兵


談起鴻門宴,都能想到劉邦項羽在杯酒之間的角逐,殊不知劉邦最終脫險過程中還有一位關鍵人物——樊噲。

樊噲

樊噲是沛縣人,以殺狗賣狗肉為生,劉邦在豐縣起兵,他便一直跟隨在身邊,對劉邦奪得天下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尤為關鍵的是鴻門宴一事,項羽宴請劉邦,在劉邦赴宴後,樊噲得知項羽集團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殺害劉邦,便撞倒守衛而入帳,《史記》中記載他“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羽問清來人後不但沒有問罪,反而賜酒賜肉,稱樊噲為英雄。之後樊噲說出了“且沛公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必疑大王也”這樣一番話,使得項羽無話說,這才給了劉邦藉機脫身的機會。樊噲在這一事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也為劉邦日後奪得天下打下了基礎。

鴻門宴

樊噲自劉邦起兵便跟隨劉邦,從劉邦做沛公時的舍人,到後面劉邦做漢王時的郎中、將軍,再到劉邦稱帝后被封為舞陽侯,四處征戰,《史記》在記錄樊噲一生中,也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記載。一是在《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劉邦剛入秦宮,看到豪華的宮殿以及珠寶萬千,便“意欲留守之”。樊噲諫言,張良同時勸阻,才有了日後的劉邦;再者是英布造反時,高祖劉邦生病不願意見人,大臣們都不敢靠近,幾天後樊噲推門而入,並含淚對劉邦說“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祖聽完便笑著起身了,之後也親自帶兵去捉拿英布。

樊噲

樊噲在劉邦身邊既是了一個武將的形象,又充當了一個諫者的身份,終其一生,都在為劉邦奪天下,為漢室守天下,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同樣給了樊噲很高的歷史評價。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

2. 吉書時,《西漢功臣貴族的興亡》,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2


回答者:溫州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亢鈺瑩


季我努學社


在項伯連夜通知了張良後,第二天劉邦帶著他的夥伴來到了鴻門,在宴會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項羽沒有回答,范增叫項莊舞劍,刺殺劉邦,項伯就起身與項莊比劍。保護劉邦。

張良出門叫樊噲進來,樊噲帶著劍拿盾進來了,衛士們阻擋,樊噲撞到了衛士,進去後把項羽嚇了一跳,隨後項羽給了他一塊生豬肉,樊噲放到盾牌上,拿劍割著吃,然後又為沛公說了幾句話,這樣以後,項羽無話可說。劉邦趁機出去了,樊噲跟著也出去了。

這個故事記錄在《史記》項羽本紀之中,題主可以去看看,如果有什麼想要了解的,歡迎關注閒趣歷史,發私信給我,我們將及時推送有關文章


閒趣歷史


項羽是霸王,劉邦是諸侯。項羽沒有一統天下做皇帝的夢想。所以諸侯投降,霸王是不會殺的。范增要殺劉邦,項羽給個面子,沒有親自反對。但讓項伯去救劉邦。讓樊噲進入了有3000守衛的大營。然後讓劉邦們溜之大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