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真的是好事嗎?

九龍7758


房地產行業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



我國房地產 市場的繁榮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條件,改善 了人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和投資環境更極大地影響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觸及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以住宅建設為主的房地產業,在拉動經濟增長、擴 大就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地作用;房地產促進了周邊產業的繁榮,譬如:家電,裝飾,水泥,物業,設計等等;

但房地產也有相對不好的影響,房地產的價格上漲,不斷透支這包百姓的消費水平,大批的投機客入市,嚴重的干擾了實體經濟,全民負債率直線上升,10年時間負債率達到70%;全民經濟被房地產綁架;



現在的房地產漲也出問題,跌也出問題,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東北亞經濟


1、房子不僅僅有商品的固定的特點,但也有他自己的特色。基本的規律不能違背經濟規律,但是他的特點就體現在一些特有性質!房子是有自己的特點,固定性,不可以移動,位置的唯一性,流動性差,佔用一定的土地資源。房子還需要周邊的配套設施,否則不能單個使用。

2、房價的上漲和下跌其實都應該反映一個行業的供需關係,這個就是比較好,市場來調節,但是他又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特殊的商品,使用起來需要許許多多的配套,因此需要政府來進行管控!

3、房價在一定合理範圍內的上漲,也不是壞事,他能真實反映市場的本質,因此就會有很多人去投資房地產,提供更多的產品給購買者,這樣會阻止房價的上漲,因為供應量加大了,同時,一定合理範圍的上漲,可以促進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包括,設計水平,工程管理,配套完善,使用方便,這樣的行業發展就會走上比較正規的途徑,因為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行業的平均利潤,企業需要擴大再生產,當然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發展行業的人員,行業的技術,行業的規範,在這個方面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利潤,那麼房地產企業早晚都是倒閉的,行業就會消失!因此在這個方面來說,房價的合理上漲其實是有利於行業的發展的!

4、房價的不合理上漲,那一定就是壞事了,因為社會的資本都是要賺錢的,都會向利潤高的地方流動,這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比其他行業高,那麼社會總的資本和人力都會湧如這個行業,當然都會導致這個行業的產品都會有大的增長,這個時候,如果純粹的市場調節,那麼這個價格當然就會下降了,因為你的供應量加大,市場的控制權就會轉移到購房者市場了!但是如果房地產增加了供應量,價格還沒有下跌,居然還是大幅度上升,其實這個你想想,當然是違背了基本的經濟規律,這個時候就會有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再一次湧入房地產行業,如果還要控制,那麼價格會更加上漲,幾次滾動,房價已經在高高在上了,這個時候,你說他現在影響的已經不是一個行業了,已經是整個社會了,其實現在我不說大家已經很明白了!

5、任何一個行業,其實他在社會中的平均利潤率都是差不多的,高於的時候,就會有資金和人力朝這個方向流動,最終的目的是讓這個行業趨於平穩!當然瞭如果是壟斷行業,那就沒辦法分析了,因為他控制了社會資金的流入和人員的流動,當然這種壟斷行業也一定是暫時,一定不能永久存在的!

綜上所說:房價在合理的範圍上漲不是壞事,如果人為的來控制房價的上漲或者是下跌,這個當然都是不好的,這個有形的手應該在一定範圍內必須要果斷的拿走,因為總是這個人為的控制,就會讓真實的東西慢慢變成虛假,等到他徹底不能控制的時候,那你的承受的代價就太大了!很多的鮮活的例子都一直在你身邊,我就不多說了!


後知後覺者



西周:地價比衣服還要便宜,房價:1300畝地=100串貝殼+2塊玉+1件鹿皮披肩+1條花圍裙。


漢朝:一線城市買房只要兩三年,房價:一處房舍=1萬~7萬錢不等。


南北朝:大部分人買不起房,房價:一套房子=幾百萬錢。

唐朝:白居易京漂20年才買得起房,房價:2.9畝大別墅=13.8萬文。


宋朝:房價歷史最高 蘇東坡買不起,

房價:一所住宅=9400貫,北宋士大夫王禹和南宋大學者朱熹都曾吐槽過京師一房難求的情景,甚至連宰相級別的官員都買不到房子,只能靠租。“雖宰執亦是賃屋,自神宗置東西府,宰相方有第。”普通市民更是隻能蝸居、蟻族拼房住了。我們普通人需要擁有電視上蘇轍住宅需要261年。


明朝:房價比較穩定,普通人也能買得起,

房價:一處小戶型房子=3000~4000兩銀子。明朝的房價呢?大概是低檔房產50兩一套。也就是說,相當於七品小縣官一年的收入。 


清朝:公務員兩年就能買房,
房價:一所房子=85兩。史料記載,乾隆時期,清朝公務員的薪水為:“一品歲支銀180兩,二品150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有奇,從九品、未入流31兩有奇”。此為基本工資,稱“正俸”;而“京員例支雙俸”,即在基本工資之外加發同樣數目的津貼;也就是說一個七品官的年薪為90兩,90兩是什麼概念呢?

據記載,當時新街口附近的房子85兩,新簾子衚衕的房子大約70兩左右,這這,也就是說一個小小七品芝麻京官省吃儉用刨去生活開支大概兩年收入也足夠在京城買一套私宅啊。


民國時期,
房價最便宜的時期當屬民國初期。民國四年(1915年),阜成門內王府倉衚衕四合院一處瓦房十一間,售價一百五十塊大洋。民國十六年,宣武門西大街四合院一處瓦房十八間,售價兩千五百塊大洋。民國二十二年,崇文區東柳樹井一處房產瓦房十間的四合院,大洋兩千九百五十塊,折算成今日價格,每平方米約合六百塊。


進入現代社會今年總體房價走勢分析來看,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也就是說全國人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2343元。
按照去年全國平均房價7900元/平米水平,一套100平米的住房家庭至少需要多少年?買房年限(7900*100)/8908/2=44年。也就是說家庭在滿足正常日常所需的情況下,至少需要44年才能買上一套三居室。



最後,房價上漲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看看這則新聞會留下很多沉思,近日,揚中警方在某酒店掃黃抓獲一賣淫女,經審查得知29歲的王女士在蘇州一家企業裡面從事會計工作,每月的收入在四五千元左右。王女士和丈夫結婚後,在蘇州買了房,可是,生活費、房子的裝修費加上每月的房屋貸款讓她的生活捉襟見肘。“我和我老公兩人的工資加起來每月一萬元不到,又要生活,又要還貸,實在不夠。”王女士表示,為了儘快還上房貸,她在公司請了幾天假,跟著朋友一起到了揚中賣淫,希望能賺點“外快”,沒想到落得如此結局。


房價上漲帶來的惡果如下:①,對政府和有權(錢)人是好事!對窮人是壞事!②,再漲下去,拉大貧富差距,不利社會和諧穩定。③,住房如果脫離了它的居住的本質,變成了一種投資品,或者說是一種投機品,對經濟的影響將是非常負面的。④,房價暴漲首先對經濟的打擊是綁架了消費,內需下降。各行各業萎靡不振,造成經濟衰退。⑤,房價暴漲還會對金融構成潛在的危機,暴漲之後必定暴跌,按揭的消費者在個人資產低於房價總值只後造成斷供,引發銀行業金融危機!⑥,

房價暴漲也會對百姓的幸福感造成削弱效應,民眾的收入大部分去支付房貸,對養老,教育,醫療其他支出形成擠壓效應,對全社會的良性運轉形成破壞!如果一種商品一直在漲下去,哪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真是不好說了,房價持續上漲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拭目以待。


橄欖劍社會


看看二十年前的日本就知道了,當時東京都市圈房價暴漲,隨後延綿二十年的經濟大蕭條,給日本百姓造生活成了極大的困擾!

房價暴漲首先對經濟的打擊是綁架了消費,內需下降。各行各業萎靡不振,造成經濟衰退。

房價暴漲還會對金融構成潛在的危機,暴漲之後必定暴跌,按揭的消費者在個人資產低於房價總值只後造成斷供,引發銀行業金融危機!

房價暴漲也會對百姓的幸福感造成削弱效應,民眾的收入大部分去支付房貸,對養老,教育,醫療其他支出形成擠壓效應,對全社會的良性運轉形成破壞!


憑海臨風71741666


我感覺中國的房價就是便宜最起碼得五十萬一平起步!要不怎麼對的起我大中華威武霸氣之風!



蘇維埃聯盟董事長


1.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不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解決好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的問題,要求在“住”這個問題上能做到“居者有其屋”但是,中國部分地區商品房價格上漲太快,價格太貴,遠遠高於當地的收入增長幅度,超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 ,導致住房矛盾比較突出,產生很多社會問題。特別是當房價增長速度高於收入增漲幅度時,人們為了買房不得不減少其他方面的開支,這對居民消費產生明顯的擠出效應,降低了社會、個人的福利,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2.不利於經濟良性、持續的發展。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將帶動建築、冶金、建材、運輸和金融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漲,從短期來看,開發商的投資收益和行業利潤會顯著增加,但是,從長期來看,大量的資金都湧入房地產行業,而實體經濟長期得不到資金的投入,對這些行業和相關產業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 不利於經濟的良好、可持續發展。由於房價上漲過快,近年來居民購房的首付款和月供不斷增加,月供和租房支出佔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也不斷提高。購房支出增加,佔比提高,擠出了購房者在其他生活和發展方面的支出,嚴重製約著居民消費的持續擴大。尤其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房價過快上漲擠出了居民消費,扭曲著社會資源配置,成為擴大消費和保增長的“絆腳石”。

  3.容易引發金融風險。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背後潛藏著巨大的風險。一方面,80%左右的土地購置和房地產開發資金,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銀行信貸, 據中國央行2010年1月20日公佈數據稱:2009年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明顯加快,全年房地產貸款超2萬億,個人住房貸款的佔比超過了75%。過度投機而非真正意義的居住消費推動的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已經引發房地產行業的泡沫。房地產行業的泡沫破裂時,大量的貸款變成壞賬,銀行可能遭遇流動性危機,這樣房地產業的危機由此波及金融業,使局部危機可能演變成全局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惡劣影響。


一一一行者一一一


房價上漲還真是好事

1、現在每年經濟增長大概在6.5左右,而房子,使用30%的資金挑動100%的房價,如果這種狀態下,房子還不上漲,只能說整個社會經濟都是泡沫

2、房子是目前大部分人的最大固定資產投入,一定量的保值,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3、目前財政收入中,房產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很多省份都靠房產在支撐整個經濟,而房產的邊緣帶動的整個大產業,更是關乎很多人的身家性命

綜上:房價上漲是好事,既能穩定整個大產業鏈,也能提升大部分人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值。像美國一位說的:在整個社會的穩定上,民主自由都要靠後站,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去尋求民主,都是亂來。

當然,題主的中心表達思想應該是房價的快速上漲,所帶來的社會不良影響!只要房價保持在正常經濟增長的步伐上,都是好事


Ares0312


房價從98年到現在2018年算是漲了30年,既然是商品都有市場規律,但是房地產缺披著商品的名有些政府的保護,原因其實很簡單,貨幣的超發,銀行的資本大量投入,以及老百姓這幾年瘋狂購買,讓房子這樣的奢侈品變的跟買白菜一樣,但後續的問題來了,畢竟不是個個購買力都是有錢人,大部分還是透支未來,所以現在問題出現了國家是繼續超發貨幣救樓市?其實14年就出現過這個選擇,不過當時用棚改政策延長了房地產黃金時代的沒落,也至於發行了很多貨幣,讓房價在短短几年翻倍,有些地方甚至翻了幾倍,也讓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經濟,國內房地產猶豫資本化一家大型開發公司堪比一家中小型銀行,而且稅收是銀行的十幾倍,這樣地方政府喜歡,一旦政府喜歡這個事就會想辦法不讓房價跌,其實擊鼓傳花說樓市的問題很實在,都覺得自己不是最後一棒,事實卻總有最後一棒,我個人認為沒人提前看的到頂或者底部,所以我覺得房地產價格沒必要預測,有需求就買,漲跌都不要去關心,關心房價的都是炒房的。


一個買不起房的80後


政府有錢了,老百姓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了,那還要政府何用,上天不會答應的,會出災難,也可能……


陽光144470711


房價一直上漲,的確不是好事!

房地產走過了輝煌的20年,我們手裡的錢比原來多了。可是,錢卻越來越不經花了。

房地產市場確實帶動了經濟發展,GDP增長,甚至超越了一些發達國家。但是並未盤活實體經濟,我們有些剛需人群甚至掏空錢袋,揹負高額債務,就為換得一個棲身之所。然後,省吃儉用,計劃經濟,理性消費。城市裡的商場人群漸漸變的稀少,以前的人山人海,變成整日的打折處理。

如果房價持續漲下去,你能想象到會是什麼樣嗎?所幸的是,國家調控政策不斷,一直在抑制房價上漲。另一方面又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未來的房地產絕對不會再捆綁國民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