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經營虧損188億,持續虧損的京東為何能夠穩住投資者的信心?

toffeetoys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京東雖然是現在國內唯一能和阿里對抗的電商,但從業績上來看,京東卻連著虧損了快十年。不過這也和京東選擇的商業模式有關係,畢竟一開始京東是以自營為主,最主要的是還在打造物流和倉儲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京東一直虧損,而投資人一直能穩住的原因,因為京東做的事情都是在佈局未來。

除此之外,京東之所以能穩住投資人和劉強東也有關係。因為劉強東是一個很能忽悠的人,雖然比馬雲還是差點,但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但是,這幾年我們會發現,即使是劉強東再厲害,市場的虧損和未來的渺茫已經讓投資人坐不住了。這也是為什麼京東開始引入第三方賣家和物流開始承接第三方業務的原因。所以,可見的是,投資人和股東這幾年確實給了劉強東不小的變現壓力。

總之,京東做物流絕對是沒錯的,也是未來的趨勢。作為用戶的角度,我們之所以選擇京東也是因為他物流快,第二天就可以拿到購買的東西。

但長遠的來看,物流確實是一個很燒錢的業務,劉強東想要繼續穩住投資人估計還要下點功夫了。


正商參閱


京東連續虧損十多年,還能穩住投資者,最重要的因素有幾個方面:一是京東有一個好帶頭人劉強東,劉強東是一個難得的優秀企業家,劉強東能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說服投資者支持他,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對於PE來說投資就是投人,投好的企業帶頭人,投未來優秀的企業家,能夠在持續虧損十多年還能穩住投資者,說明劉強東足夠優秀。電商行業這20年來在中國創業的企業有近十萬家,只有京東和阿里成長起來了,這也證明了劉強東作為一個優秀企業家的超強能力。

二是獨角獸的商業模式,投資最重要的是投對人,投對人的前提是有好的商業模式,未來能成為獨角獸的商業模式,市場無限大的商業模式,京東在中國能成功是中國的消費市場無限大,消費能力足夠強。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購物習慣發生了改變,網上購物逐步取代實體店購物,京東的客戶群會不斷地擴大,京東以此為基礎提供的金融服務,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越來越成熟,讓京東完全可以成為行業獨角獸。

投資是投未來,京東能在虧損十多年時還能穩住投資者,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了清晣美好的未來,而劉強東又能把這個美好的未來講清楚,講得讓投資者信任放心。

一個能讓投資者放心的獨角獸企業,現在的虧損,是為了美好的將來,這一點前面又有亞馬遜成功的案例,亞馬遜也是電商企業,也是虧損了十幾年,現在,亞馬遜創始人54歲的傑夫•貝佐斯以7750億元成為世界首富。

當然,京東要追上阿里並超過阿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更多的商業創新和創造,還需要高人指路,還需要把獨角獸的產業鏈打造得更完美。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靠的是京東未來的發展潛力。

京東拿什麼穩住投資者的心?

京東在3月2日晚發佈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第四季度,京東淨營收為人民幣1102億元(約合169億美元),淨虧損為人民幣9.092億元(約合1.39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2.614億元相比下滑27.9%;從 2009年以來,京東經營虧損累計188億;但從2014年上市至今,京東的股價卻從21.75美元漲到了43.8美元,也就是說,雖然京東淨營收處於連年下跌的狀態,而京東的股票投資卻在不斷上漲中,那麼連年虧損的京東,又是用什麼留下投資者的呢?

1、京東虧損的背後

經營額的下降對於京東這樣的大的電商來說,無非就是因為國內電商競爭過大,而某寶還佔據了電商市場的大部分資源;而隔壁的某寧,憑藉強有力的營銷手段逐漸在電商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大,這對於京東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三足鼎立的過程中,如何合理的佔據市場份額會逐漸成為京東考慮的問題;而隨著京東物流的不斷髮展,京東的盈利也將會指日可待。

2、不能僅僅以經營的虧損定位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的價值取決於:財務經營、還有資本溢價、未來戰略價值和投資回報潛力。

對於京東來說,在於阿里、蘇寧等電商品牌的競爭中,雖然處於劣勢,淨營收連年下跌,但不可否認的是,京東等電商品牌作為朝陽產業,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是不可估量的。

對於京東個體來說,在無人物流上投資的力度終將會成為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京東的原因,我們也可以看到,2017年相比較2016年京東的虧損就在減少,大力發展物流業,成為京東在這場電商大戰中的致勝法寶。

從而可以發現,京東的未來發展將會是不可限量的。

背靠騰訊這樣的一座大山的京東,在未來的發展中,藉助QQ和微信這樣的社交平臺,京東將會在未來有更大更全面的發展;同時,京東的資本還有像頭條等這樣的機構,投資較為穩定。

另外就是劉強東早將自己的利益與京東聯繫在一起,而劉強東本人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評價都是正面的,也從另一個方面給了投資者一些好的印象。

綜上可知,對於京東為什麼雖然虧損卻能一直留下投資者更多的是因為投資者看中了京東的未來發展潛力,認為投資京東可以有利於自己的資本上升,從而更好的使京東留下了更多的投資者。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如果你認為答主說的有道理別忘了點贊和關注哦~


懂財帝


對於京東來說,在於阿里、蘇寧等電商品牌的競爭中,雖然處於劣勢,淨營收連年下跌,但不可否認的是,京東等電商品牌作為朝陽產業,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是不可估量的。京東能夠穩住投資者的信心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從財務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京東這幾年的營業收入是逐漸在增長的,京東的淨利潤虧損正在逐漸的收窄,並且收窄的速度也在逐漸的提升。從盈利能力上來看,銷售毛利率保持穩定,並呈上升趨勢;銷售成本率逐漸下滑,呈下降趨勢,故相應的淨利潤率開始上升。從成本角度來看,京東的成本和費用主要來源於營業成本(一般為商品成本)、物流倉儲費用、銷售費用、技術開發支出、管理費用等,而營業成本和物流倉儲費用是影響京東利潤的主要來源。並且雖然京東的營業成本、倉儲物流費用是上升的,但是營業成本和倉儲物流費用的增長率確實下降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情況逐漸大於營業支出增長率情況,京東開始扭虧為盈應該不會太遠。第二,劉強東作為一個優秀企業家自身具有超強的能力。劉強東能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說服投資者支持他,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對於PE來說投資就是投人,投好的企業帶頭人,投未來優秀的企業家,劉強東的個人能力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並且,劉強東將自己的利益與京東聯繫在一起,而劉強東本人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評價都是正面的,也從另一個方面使京東給投資者帶來了一些好的印象。

第三,京東擁有能成為獨角獸的商業模式。京東在中國能成功是中國的消費市場無限大,消費能力足夠強。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購物習慣發生了改變,網上購物逐步取代實體店購物,京東的客戶群會不斷地擴大,京東以此為基礎提供的金融服務,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越來越成熟,讓京東完全可以成為行業獨角獸。

第四,京東的差異化經營使其更具有競爭力。在無人物流上投資的力度終將會成為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京東的原因,我們也可以看到,2017年相比較2016年京東的虧損就在減少,大力發展物流業,成為京東在這場電商大戰中的致勝法寶。

第五,京東與多家行業巨頭達成合作。在未來的發展中,藉助QQ和微信這樣的社交平臺,京東將會在未來有更大更全面的發展;同時,京東的資本還有像頭條等這樣的機構,投資較為穩定。

綜上可知,對於京東雖然虧損卻能一直留下投資者是因為投資者看中了京東的未來發展潛力,認為投資京東可以有利於自己的資本上升,從而更好的使京東留下了更多的投資者。


大貓財經


手動@劉強東,我要好好誇誇你。要知道在互聯網資源都處於寡頭的時候能夠衝出向京東、今日頭條、美團這樣的企業是多麼的幸運。

來說說京東,在淘寶佔據這麼多網購份額的時候京東從那個時候開始持續虧損,用心做物流,到現在京東的物流是公認最快的,每一次已經形成了在京東購買電子產品的習慣,現在想一想就是要有這樣打破壟斷的公司存在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啊,就像是當下的外賣平臺,當資源都集中於這幾大平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提點等現象就出現了,包括滴滴。當一個平臺具備完全壟斷一個行業的地位的時候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失去了選擇權,更多的權利在平臺手上,沒有了競爭也會使得技術以及管理落後,團隊過於沉重最終落後於其他國家,原先的優勢變成了劣勢。

目前京東的盈利狀況已經比前幾年的時候好很多了,物流給京東帶來了超過投資本身很多倍的回報,包括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這使得京東的品牌形象區別於淘寶和天貓,也讓京東能夠有和阿里電商平臺競爭的資本。

大家看好京東也是因為京東具備與獨角獸競爭的條件,所以京東前期的投入確實比較高,但是長遠來看和競爭對手的體量正在步步接近迎頭趕上,未來大有可為,所以大家還是願意支持京東,並且看好京東的未來,也是因為有類似的公司可以提供參考,像是阿里目前股價為178.96美元,而京東僅僅為42美元,所以還是有一定上漲空間的,論體量阿里超越了京東,但是應該沒有將近四倍這麼多。

資本市場是理智的時間會給投資者答案。


變革家



這個問題應該是早些時候被提出來的吧?應該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可是,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京東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雲端自由落體運動飛流直下三千尺,截止到2018年11月25日,京東的市值跌掉60%左右,幾乎跌破發行價19.9美元的價位,中盤已經跌破發行價。

這裡面有大環境的因素,也有人為原因;是京東自身就有的缺陷,也有“性侵害”事件的牽連;是京東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也是成就之下飄飄然的代價!

一.即是大環境的因素,也有人為原因;

我們所說的大環境也就是現在國際經濟處於一個動盪不安期,也有貿易戰的干擾,以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原因,那麼我們所說的認為因素,主要是指劉強東的個人控制慾較強,在團隊建設方面落後,沒有形成很好的模式或者是技術創新突破模式;

二.京東自身就有的缺陷,也有“性侵害”事件的牽連。

京東自身的經營模式就有缺陷,是購物中心的網上經營理念,在沒有技術支撐的前提下,採用了重資產自建物流的模式,看似有了行業壁壘,卻是沒有想到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還有就是京東創始人劉先生的“性侵害”事件,也有脫不開的關聯,影響到京東股價;

三.京東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也是成就之下飄飄然的代價!

京東實際上是對標亞馬遜的一家電商公司,但是,京東卻沒有抓住亞馬遜的實質性逼格,亞馬遜是以高科技引領下的自經營模式,而京東僅僅看到了表象,而忽略了本質的實現,才出現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

因此,京東的市值是愈來愈跌,還是會絕地反擊,真的是難以預料,劇情會輾轉反側一頭霧水,可我們的感覺是會有曇花一現的嫌疑!

我們拭目以待!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關注,點贊和轉發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京東是我的前東家,所以站在一個員工的角度為大家講講我的看法!

京東要盈利很容易

虧損這件事呢,說了很多年,從京東開始轉型為電商的時候,就一直有人在說,可是也沒見人能把京東說倒,反而京東現在越來越好。用劉強東先生的話來解釋就是:“京東現在分分鐘都可以扭虧為零,主要是除了京東商城外,京東還在不斷進行業務投資,如果不投資的話,京東盈利真的很容易!”

為什麼還虧損

1、京東是B2C模式,屬於重資產模式,這和淘寶的C2C有著很大的區別。直白地說,京東就是全中國最大的經銷商,和各個商家進行採購,然後再放到平臺上進行銷售。進貨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需要很高額的成本。而淘寶是一個平臺,是全國最大的包租公,提供一個網上門店給你,然後給他服務費,而網上平臺的維護成本相對小得多,是輕資產模式

2、京東物流投入成本巨大。再者就是京東所為人熟知的京東物流,沒有物流的突破,京東永遠不是淘寶天貓的對手!大家都知道京東物流很快,服務好,最主要的原因是京東最想自建物流。只有建設一個直接服務商城的物流體系,才能確保時效和服務的質量,而土地、倉庫、運輸、人工每一個環節都是花錢的。而直到今天,京東還在不斷拿點建倉、員工人數更是多達13萬,這些都使得盈利的負荷更為艱鉅。

3、京東在不斷進行多領域的投資。就像劉強東說的,京東如果不進行多領域投資,京東早可以盈利。京東金融、京東道濟、京東便利店、京東物流,每一個都是花錢,更重要的是,現在是互聯網紅利殆盡的時代,現在引流的成本相當高昂。

為什麼虧損股價還在漲

1、京東已經是一個獨角獸,行業門檻已形成。截止3月8日股價,京東目前市值630億美元,儼然已經是一個巨無霸。電商銷售全網佔比高達25%,自建物流樹立行業壁壘,消費習慣的形成,京東已經不是哪家企業就能輕易打敗的

2、京東未來有很多的可能。處理京東商城外,京東金融、京東到家、京東物流的逐步崛起為京東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特別是17年開始,京東和騰訊紛紛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收購行為,不僅入股很多線下超市和品牌,還和唯品會、蘑菇街美麗說等達成戰略合作。京騰系大佬的動作讓人不得不期待京東未來的可能性

3、京東集團戰鬥力是真的強。身為京東的前員工,不得不說的是,劉強東的管理能力真的很強。京東人都是非常拼搏且非常有戰鬥力的。雖然很多人在抱怨京東的加班文化,但不得不說的是,京東對一線員工的照顧比很多物流企業都好,至少沒有去欺負我們的一線勞動人民,一分耕耘一分收入


顛多兩下的大勺


1.現金流充足

京東現金流是充足的,只不過京東從資產上來說,屬於重資產,側重點在於物流建設,所有盈利的錢都被拿來用於物流倉等的運營。

2.虧損是因為在不停的投資,擴張

虧損是因為業務和版圖的擴張,物流倉儲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投入,此外京東還有線下的零售店投入。

3.顧客體驗好,有市場

京東最大的優勢就是快遞一天就到,京東白條也是比螞蟻花唄還要早一年,顧客體驗好,自然有市場。

4.業務增長迅速

零售業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行業,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目前的虧損,多是基建部分的投資,如倉儲和物流佈局、個人的獎勵、營銷等整個生態體統的搭建。投資人更多的是看重京東的未來發展,還有他的成長性。

5.處於領導地位

京東也是目前國內幾乎唯一能與天貓抗衡的電商,價值不言而喻,現在更是與騰訊達成合作。

6.虧損在逐年減少

儘管京東目前賬面上是虧損狀態,但是投資者都十分看好京東的未來,其實京東只要停下目前的投資就可以盈利,但這顯然不是劉強東的計劃,而且虧損也是在逐年減少的。


我是農民工“懂事長”李合偉(抖音號:hws666888),20多年創業經驗,非著名天使投資人、創業導師。更多有關創業的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合偉說,與我一起聊聊創業那些事!


合偉說


亞馬遜成立20多年來仍然在虧損,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全世界品牌價值最高的公司,聰明的投資人投的是企業的未來,而不是隻看著眼前,他們很清楚,這種有潛力的公司是有衝擊世界500強可能的。

況且有亞馬遜這個先例,儘管京東十年仍舊在虧損,但是它的估值也時刻在爬升,它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不同於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京東雖然更燒錢,但是他的錢卻全用來在各個城市買地建倉庫了,客戶下訂單直接在當地的倉庫取貨配送,所以很多貨物當天就能送到,最晚第二天到,而不用像淘寶天貓一樣等好幾天。



這使得京東成為了網上購物配送最快的電商平臺,越來越多的人在京東上買東西,截止目前,京東的活躍用戶量已經突破了三個億,龐大的用戶和市場就是京東不斷估值增長的源泉,兩三年的時間就有趕超淘寶的趨勢,而近幾個月的財報顯示,京東已經開始盈利了,這促使了京東股價的增長。



話說回來,像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 即便是倒了,劉強東手上還捏著幾十塊地呢,現在什麼最值錢?地最值錢,實在做不下去了還可以轉行做房地產,所以我認為京東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未來,但我不希望這個未來來的太快,因為等他幹掉了淘寶,一家獨大,讓用戶養成了依賴感,那時候挨刀的就是我們了,還是希望馬雲爸爸堅挺一點,加油!!


炭燒的菠蘿


大家好,我是來自銀行業的小公子,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

從傳統的商業邏輯裡,京東持續虧損,還能保持股價不斷攀升,這很難理解。換成是一家餐廳,每個月每一年都虧,那投資者和經營者都會很快喪失信心,根本不願意繼續經營下去。但有別於一般的生意思維,我認為,京東只有持續不斷地虧損,才能獲得更迅速的發展和更高的溢價,也才會獲得投資者的持續投資。

對比國內的銀行股,本身一直盈利,而且還是超厚的盈利,市盈率非常低,直接買股等拿分紅都是不錯的投資,但股票對應的是企業可期待的未來,而銀行股,賺錢誰都知道,大概的利潤率有多少基本專業投資者也懂得,所以缺乏未來的想象力的股票持有的意義不大,因為股票差價才是投資者最主要的獲利方式,而不是拿分紅。

京東是一家有想象力的公司,這幾年來一直保持虧損失有原因的,首先就是業務和版圖的擴張,除了應對天貓蘇寧噹噹亞馬遜等同行的需要,更是自身保持高成長的內生需求。那要擴張必然需要花錢,花大錢,也才有大的未來想象力。

京東最開始是做垂直電商,以3C\\家電起家,和蘇寧國美沒少對罵,後來加上了書籍,和噹噹李國慶也沒少打嘴仗,再到後來擴張的全品類,做綜合電商,光京東商城的這幾次擴張就需要往死裡燒錢,不斷融資。但這只是開始,之後京東集團開始投入物流,當時馬雲說著是自找死路,劉強東硬是拉著團隊幹出中國第一家,同時也是最成功的電商系衍生物流體系,到現在京東物流獨立成一家公司,算得上是京東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甚至在行業內與順豐物流齊名。但物流太燒錢了,燒得資本市場都怕,只不過後來確實證明了劉強東是極為難得商業天才。

但對於京東,這還只是開始,接下去的京東金融,從京東商城的供應鏈體系衍生出來的金融需要也被京東重視起來,很多人知道京東金融是國內第一家推出網上購物賒銷服務的電商公司,京東白條整整比螞蟻花唄早一年,但很多人不知道京東金融最早起步於京東商城與供應商的供應鏈金融,即給供應商提供融資錯配京東商城的賬期,假設京東商城的供應商要三個月才能收到京東商城的打款,但馬上要繼續向京東商城供貨,那麼借錢的需求就來了,京東金融作為第三方提供貸款給供應商,讓供應商繼續安排生產或進貨供給京東商城。京東金融的供應鏈金融一開始就是賺錢的,後來連同盈利和投資者的錢繼續投入京東白條業務,再到後來獨立成京東金融一家公司。老樣子,京東金融的產生一樣要燒錢,虧損再說難免。

劉強東打完前期所有的嘴仗後,京東集團已初具體系,接下去要融更大的錢,因為要繼續虧損,這哥們太穩了,最終拉上了騰訊。據說,馬化騰本來也是劉強東商戰的對手,騰訊系的拍拍和易迅都沒做成,最終兩家人牽手成功,京東也順利在微信的一級入口紮下了根。我一直都認為微信的去中心化就開始於與京東集團的合作,在之後才有滴滴和美團與騰訊的合作,騰訊實在是太好了,既給錢又給權,算得上是最佳財務投資者。很快京東商城的上市讓騰訊也賺了不少溢價,皆大歡喜了。更歡喜的事情應該是騰訊和京東聯合有效地對抗了阿里系的電商攻擊,形成了有縱深的電商縱橫體和護城河。

資本市場的玩法,京東一開始就用得很溜,也只有不斷虧損,才會讓投資者有期待,如果京東止步於商城,那麼如今可能也跟噹噹一樣,被收購前就已經毫無聲息。電商世界裡對手那麼多,互聯網創業又停歇片刻就死,而且同樣做電商的阿里系又那麼強勢,一旦入了阿里的局,大概京東就會從世間消失,例子就不舉了,大家懂的。

這也讓我想起了摩拜的案例,事實上,共享單車本身就是一門偽生意,更像是一個待價而沽的消費場景,從共享單車的開始燒錢到今天還在繼續燒,虧損每個月案几十個億來算,但如果不虧損,摩拜做不了今天這樣的規模,摩拜的單車再美觀再高端,也需要佈局到每座城市裡最靠近消費者的地方,中途殺出無數的競爭對手,只有更快更狠才有立足之地。但結局呢,當美團笑納摩拜的時候,依然要以相對高價來收購它,最起碼,李斌、胡瑋煒本身享受了這場溢價盛宴,前期投資者一樣樂此不疲,還不是為了美團收購摩拜這天的到來,就算美團不收,騰訊最後也會出手,無非是價格問題,但溢價達到了,投資者、創業者都歡喜。所以相比摩拜,京東和劉強東就靠譜太多了,把一門電商生意做成集成生態,京東物流、京東金融到最後也都能獨擋一樣,繼續虧損,繼續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而很多我們眼見為實的傳統生意,基本上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大概每個月能賺多少,太成熟了,沒啥想象力,除了老闆自己開心外,投資人不可能買賬的。所以,有點謬論的表達就是,如果你不虧損,我真不知道你的想象力在哪。當然這虧損肯定不能來自於老闆好賭這樣的原因。

在網易財經上,從很久以前到今天,看到京東完整的發展過程,如今回答這個問題感覺都很開心。相信京東集團和劉強東夫妻倆能在未來給我帶來更多想象力。

歡迎批評指正,如大家有不同看法或想吐槽,可以在評論區或私信與我探討。

公子的銀行日誌,致力於讓金融更有溫度。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