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TVB一年一度的臺慶,落幕了。

雖然沒什麼造勢,但出於對三色臺的熱愛,表妹還是專門去看了。

看到一半,求生欲使我爬了出來……

嘉賓,說是“萬千星輝賀臺慶”,實際名字能對上臉的沒幾個——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網友:認識的人越來越少……

其實不認識沒關係,多些新面孔也是好事呀!

可新面孔沒有老牌藝人的名氣,那麼優勢是什麼?

——靚麗,新穎,刺激

然而……說是“盛裝出席”,打開一看全是影樓風。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節目也不新穎,雖然各種類型都包羅了,但更像古早綜藝遊戲大雜燴。

整臺晚會給人感覺雜亂無章,除卻汪明荃鄭裕玲兩位阿姐級坐鎮,其他時候,舞臺上基本都是十個人以上。有運動競技的,有展示廚藝的,有電視購物,還有唱rap的小花鮮肉,聚集起來是這個畫風——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這是來逛大街的嗎?

整臺晚會,除了馬國明依舊沒有拿視帝,給了表妹極大刺激。此外全程毫無記憶點。就在我昏昏欲睡時,果然,彈幕又開始刷“老人全走光了,後繼無人”。

嘖,這熟悉的論調,真實的現狀。

但作為三色臺的忠實粉絲,我卻不想抱怨。

如果它病了,我只想針砭其病——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01

收買人命的表演

其實TVB的盛會,並非一直這麼“路人逛大街”和“不刺激”。

相反,它曾經的節目,簡直太刺激了——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這個騰空跳躍,還來一招倒掛金鉤的空中飛人,是哪位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

哦,不是。

是剛剛參選港姐出道,憑藉《新紮師兄》《武林世家》等劇,被封為“無線九龍女”之一的張曼玉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只見她才下飛索、又上吊環、還去掉了安全帶。外加一字馬360度大旋轉,真是給足了噱頭。

不過這麼棒的、備受重視的小花,一年之後就離開了TVB。

開著跑車、直撞南牆,還被要求必須連過四車才算合格的,又是哪位特技師傅?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也不是。

而是響噹噹的“無線五虎”之一劉德華

被一旁的救護人員拉出來後,他急忙跳上車大喊,我沒事我沒事。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同年,他因不願和TVB再續五年長約,被雪藏了一年多。

是邵逸夫出面調解矛盾,才能夠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至於其他幾虎將,也都“身懷才藝”。

直挺挺倒下去、再一個羅漢醉臥、再迅速翻身爬起來舞劍的梁朝偉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繞著脖子、繞著腿、大揮金屬九節鞭的三哥

苗僑偉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快舞雙刀,一個跟斗翻過去,扭了腳還強自鎮定的黃日華

換到今天,肯定有粉絲說可愛。但在當時,表演失誤就是失誤。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後來的後來,五虎集體想跳槽。

被TVB以離間、各個擊破的方式,又強行挽留了幾年。

然而,心已經散了,還能留得住嗎?

事實上,TVB這嚴格而深沉的愛,還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

不僅是對旗下藝人,對其他歌手,也才盡其用……

手腳都被捆住、綁成五馬分屍的樣子,憑血肉之軀和四輛摩托車較勁的,是當時已經稱霸香港樂壇的譚詠麟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脖子上繞一條假小蛇、手上再玩一條真蟒蛇的蛇女,是憑《萊茵河之戀》走紅的白金歌手麥潔文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這位年輕的小生很聰明,沒去幹那些“苦力活”。摟著一個熱辣小妞,跳起了一場財色交易的劇情舞……噱頭有了,還不累。

咦,仔細一看,這俊男美女,竟都是他自己——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一條腿穿了絲襪高跟,一邊肩頭貼上了假髮,還認得出嗎?

是剛憑《風繼續吹》《Monica》在樂壇竄紅的後起之秀——張國榮

類似這樣的節目,還有很多。

它刺激嗎?刺激。

吸睛嗎?肯定目不轉睛啊!

可它真的好看嗎?

倒要打一個問號。

事實上,有一些節目,還可以說是訓練了演員的架式和身段,有些卻連觀感舒適都稱不上。

不是粉絲,也會為藝人捏一把汗。

我為什麼說張國榮還算聰明呢?

他所表演的這段《鴛鴦舞王》後來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無線臺常有回顧。

直到今年,在黃水斌先生的畫展上,還作為經典造型被勾描。

張敬軒等藝人也曾模仿過。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什麼意思?

——在吸睛之餘,它仍是有藝術觀賞性的。

或者說,它有表演者的表達。

它是有靈魂的,是壓榨式表演裡開出的薔薇。

而有些節目,則純粹是為博眼球。

觀眾不需要通過劉德華撞幾輛車,來驗證他努力。

譚詠麟的歌那麼好聽,為什麼我們要看他拉摩托?

這就像用鋸子去拉小提琴,危險、滑稽、暴殄天物且毫無意義

表妹從來不認可明星只需要吃吃喝喝,輕鬆賺錢。

但術業有專攻,一些需要特技的、危險的、甚至是如今還在流行的靠作弄藝人、使藝人吃苦、出醜來娛樂觀眾的低俗節目,本就是無意義的表演,也不是演員或歌手的本職工作。

更何況,很多優秀的藝人做好了本職工作,也付出了本職之外的辛苦,所得卻並不能滿足他們的日常開銷。

這就是“出走TVB”第二大常見原因——


02

爭吵不休的工資

10個出走老藝人,8個都是為了工資。

而集“收買人命式表演”和“給的錢不夠買”兩樣慘事於一身的“無敵慘仔”,大概就是張衛健了。

我曾經和表哥吐槽過:張衛健真是我見過最慘的男藝人之一。

表哥:難道不是因為他長相是你的菜,你偏愛?

這倒也是,可長得這麼漂亮還這麼慘的男孩子,不就更可憐了嗎?

哀嚎!

可鹽可甜,瞭解一下。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張衛健家境不太好,19歲就參加TVB舉辦的新秀歌手大賽,當時一舉奪冠。

出道後又簽約TVB。為了養家還債,他接過很多來錢快的爛劇,也錯過了很多需要慢工出細活的好片。

其中包括《霸王別姬》這樣的神作。

健仔在TVB時期,最紅的一部劇,就是《西遊記》。

表妹從小到大一直最愛這版悟空,漂亮,囂張,戾氣。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為了這部戲,他一度累到重病,卻還被叫去做慈善夜的義演。

沒有防護、沒有安全繩,就這麼吊在空中亂轉,一個圈、兩個圈、三個圈……臺下的人衣冠楚楚,像真的在看耍猴一樣,直到他喊救命,還在猛轉。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彈幕粉絲狂刷“心疼”,平時最討厭看到這個詞的表妹,第一次覺得能理解。

因為即使如此敬業,他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珍惜。

長期以來,張衛健在TVB的工資一直低下,但劇不夠紅,他也沒發言權。

《西遊記》作為1996年香港劇王,平均收視為40個點,無線憑藉此劇收入幾億。可張衛健的工資底薪加片酬,攏共也不到9萬元。

拍續集時,他向TVB提出加薪,被拒絕。

甚至有人直接嘲諷他的提薪行為:“你不要以為你演了《西遊記》就很火了,你的臉上沒毛呢,你是不值錢的。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加薪失敗還受了侮辱的健仔,一怒之下離開了香港。

從零開始,做了北漂。

並且,剃光了“臉上的毛”。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我不再粘毛

我不止不再粘毛

我就連頭頂剩下的那幾根

我都先把它剃光

我要證明給你看

我的臉上一根毛都沒有

我還是可以爬回去的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如今十八年過去,功成名就的張衛健,果真重回TVB,拍了一部《大帥哥》。這裡早已不再是那個風雲際會、競爭激烈的鬥場,然而,這些年大夥兒的工資也依舊沒有上調。

當年《西遊記》中名不見經傳的豬八戒,如今也已經是獨當一面的視帝。

然而黎耀祥也曾說:“拍一套內地劇,甚至超過在TVB幾年的工資。而工作量卻只有一半,所以他今後在工作上會減少拍TVB劇的比例。”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黎耀祥的好搭檔九姑娘鄧萃雯曾說:“那個時候我很紅,可是卻太窮了。做了5年女主角,片酬只有6000港幣,剛好夠交房租、停車費、管理費等,生活比較清貧。”

《跑男》裡出場費偏低的王祖藍,也曾稱自己在內地一年賺的錢,是過去多年在TVB的10倍還不止。

於是出走的出走,做得起副業的,就做副業。

所以經常看到有新聞,TVB藝人入不敷出,進軍內地,又或是賣魚蛋,賣保險,賣什麼的都有。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TVB式資薪管理,怎麼形容呢……

打個比方,它像是一個企業,有底薪,每月發固定工資。

越底層的,工資越低,TVB外事部總監曾經說過:在TVB的二線演員底薪是6200,個別三線演員是4400。還有片酬和廣告,但如果接不到通告,就會比較困難。

雖然按年資排輩吧,但老藝人還真不一定工資最高,只是開工會想到喊你。

要求忠誠,但十分忠誠的,它反而不珍惜,因吃定你。

另外這幾年還要學會站隊,因為內部派系鬥爭也很多。


03

當然,說了這麼多,表妹用意也並不是想抨擊TVB對演員的管理,而是想提出一些思考。

事實上,儘管TVB如今留不住精英,但在那樣一種嚴苛的、工時超長、資薪卻偏低的模式下,它又的確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戲骨。

即使他們走出香港,告別TVB,也依然敬業、謙卑、能吃苦,對錶演有要求。

是稱職的藝人。

並且,在抱怨TVB歲月太苦的同時,他們又像對母校一樣感激它的培養。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而如今內地的娛樂圈呢?

在相對來講無比舒適、富裕的環境下,卻慣出了很大一部分“數字小姐”“吸金機器”……

從藝,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種工作,也不是申情達意的工具,而是通往名利天堂的鑰匙。

如果說如今的TVB有病,那內地娛樂圈的現狀,是不是也有疾?

而我想問的第二個問題是:

像有些人,每天批評粉絲把明星當祖宗一樣供著;每天吐槽內地的“戲子們”有多麼幸福,看看TVB,按月發工資,讓你上吊就得上,讓你玩雜耍就得玩,多有資歷的戲骨都過得艱苦樸素…… 恨不得把TVB魔鬼模式全面貫徹,讓現在這群“小戲子們”都吃吃苦頭。

可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會這麼想嗎?

如果你是理智的,就應該不會。

因為那是不人道的,也是德不配位的另一種反面形態:位難匹德。

那也是抹殺藝術。

才與財,從來相通。

只有兩者不對等時,才會令人不適。

過去的TVB管理,今日的內地娛樂圈。

其實都是一種病——過猶不及

他是巨星,不是猴子!


今年TVB51週年的臺慶,命名為《50+1》,意為“再出發”。

雖然起跑似乎不是很理想,但表妹還是希望它能夠再續輝煌,不僅做一間嚴格管理的學校,同時,也是能溫暖人心的大家庭。

我們可以等。

畢竟,我們曾經,那麼愛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