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魚和爆魚做法是一樣的嗎?

有間食堂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11.青魚段洗淨後瀝乾水分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22.準備蔥段和薑片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33.把蔥姜加入魚段里加入料酒拌勻醃製半小時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44.調料汁,碗中加入4湯匙生抽醬油和2湯匙蒸魚豉油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55.一湯匙白糖和4湯匙清水拌勻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66.倒入鍋中煮開後熄火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77.熱鍋溫油取出醃魚的薑片和蔥段入鍋爆香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88.再把魚塊加入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99.煎炸至兩面金紅色後撈起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1010.撈起後馬上加入料汁裡浸泡入味撈起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1111.準備紅糖和烏龍茶葉

本幫燻魚的做法步驟1212.烤盤裡鋪上錫紙後把紅糖和茶葉


家有蜜蜂的菇涼


燻魚又叫爆魚,

做法:

1.草魚或馬鮫魚一條,洗淨剁成塊,用鹽、料酒醃製20分鐘。

2.鍋內倒入花生油,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香葉、蒜頭、八角爆香。

3.接著鍋裡倒入一碗溫水,加入小半勺老抽、冰糖文火熬6分鐘後關火,倒入小米椒、切好的洋蔥浸泡其中,盛入碗裡備用。

4.取一碗糯米粉,給魚塊掛上幹糯米粉,放入油鍋小火炸制酥脆金黃即可出鍋,趁熱立刻放入步驟3的湯汁中,醃燻5分鐘後即可食用。

用此秘方製作的燻魚香濃入味,開胃又下飯。





雲清3770


回答燻魚與爆魚的關係

爆魚始見於清末的《清稗類鈔》,原文如下“爆魚者,青魚或鯉魚切塊洗淨,以好醬油及酒浸半日,置沸油中炙之,以皮黃肉鬆為度,過遲則老且焦,過速則不透味。起鍋,略撒椒末、甘草屑於上,置碗中使冷,則魚燥而味佳。亦有以旁皮魚為之者,則整而非碎,鬆脆香鮮,骨肉混和,亦甚美。”從製作工藝上來看與燻魚相差無幾,唯獨少了一個燻的工藝。在食用方法上,燻魚多是單獨作為冷盤來使用,而爆魚則常用作菜點中的配菜,最有代表性的菜點共有兩道,皆聞名於清末,一個是崑山奧灶館的“紅湯爆魚面”,一個是無錫狀元樓的“爆汆”。從清末至民國,民間對兩者的區分還是很清晰的,但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大陸製作的燻魚開始省略掉燻的步驟,這個現象一直保持到現在,以至於大家開始將兩者混為一談。可是臺灣的燻魚,從現有文獻來看,依然保留了燻的工藝,也算傳承有序。

當代燻魚的製作方法

從早期文獻來看,燻魚發端於江南一帶,而後漸漸傳至全國各地。可是無論在蘇州還是上海,有關燻魚的資料出現的都很晚,反倒是在揚州、南京一代較早保存了 49 年以後燻魚製作的工藝。

這個時間段的燻魚,色澤往往比較深,甜味並沒有很濃郁。現在依舊還有人按照這種方法來製作。最新的工藝與此相比則有四種區別:

1、色澤上由醬黑變為醬紅。主要藉助於醋和番茄醬的搭配。

2、加重了糖的用量。除了傳統的白糖,還可以選擇冰糖、黃片塘、蜂蜜、麥芽糖。

3、調味料更為豐富,使得味覺上更有層次感。經常添加的有陳皮、李派林急汁、泰國雞醬、海鮮醬等等。

4、魚炸好後不再回滷燒製,而是在熱滷中浸泡入味。如果為了追求脆的口感,則是在熬好的滷汁中浸一下即可。如是為了讓口感更為濃郁,則需浸泡三小時,會讓成品更為飽滿多汁。

所以說做菜不必太過拘泥於標準,而是要了解為什么要這麼做,除了物理化學的原因以外,菜餚發展的歷史,以及所在地區味覺上的審美情趣都要有所瞭解。明白了道理,自然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