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6周+1,早上去醫院,醫生說寶寶已經入盆了,胎心監護時有一次宮縮,會不會準備生了?

金樓家Kening


媽媽的這幾個特徵:已經是36周+1了,寶寶已經入盆了,有一次宮縮,這樣的表現是不是要生了呢?其實不是的,這都不是寶寶要出生的特徵。

關於寶寶入盆

一般來說寶寶會在36周到37周的時候入盆,對這位媽媽來說寶寶的入盆時間其實很準確。正是因為寶寶入盆了,所以子宮下段受寶寶頭部下降所致的牽拉刺激,將會出現宮縮,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宮縮只是普通的宮縮,並不代表著要生了,所以稱之為假宮縮。正常來說,媽媽們到了妊娠晚期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寶寶都會入盆,入盆後寶寶的位置就不會再變化,為順利分娩打了個好基礎。

由於寶寶已經入盆所以會給媽媽帶來一系列的反應,比如有尿頻、便秘和宮頸脹等狀況出現,只要沒有破水、見紅、有規律的宮縮等臨產現象就不用擔心。保持愉快的心情保持最佳的狀態是最重要的。

關於宮縮

在分娩的前,也就是寶寶入盆的這段時間,媽媽們一般都會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的現象。這個時候的宮縮持續時間短,力量弱,無規律,無週期,也不會產生疼痛感。雖然是宮縮,但並不會導致宮頸口張開,也不會導致寶寶頭部下降,所以稱之為假宮縮。如果出現有規律地腹痛和宮縮,疼痛不已,時間也演成了,這就是真宮縮了,預示著即將臨盆了。

通過上面的解答您應該明白了吧,這其實都是正常現象,並不代表著寶寶要出生了。等到真正的有規律宮縮來到的時候,這才是真的代表寶寶要出生了。最後祝媽媽好孕!


開心爸爸的日記


今天住院第四天了,前幾天做胎監說我有宮縮然後讓我住院各種嚇唬我,最終住院了,住院後就讓我去待產室了,我當時鬱悶至極心想二胎真的這麼快?肚子都不會疼!結果傻傻在待產室待了一天一夜,後來我要求去病房醫生各種阻攔,我就不停的說然後讓我到病房了,在病房待了今天第三天,昨天就要求出院,結果醫生也是各種阻攔,這個推到那個,總之為了出院的事差點翻臉了。昨晚我問護士我是不是一天吸三次氧,人家說是的,我說為什麼我來那麼多天總共就吸了三次,人家來句那要問你自己了!感覺真的好坑!主治醫生還跑過來問我是因為什麼原因住的院,還說明早給我檢查宮口後才能確定我能不能出院!當時真想罵人!我肚子一不疼二不癢的宮口要是開了才奇怪了


愛美的肉丸


孕36+1,已是孕晚期,但小於孕37周還屬於早產,再過6天才足月。現胎寶寶已入盆了,胎心監護時有一次宮縮,並不是一定說明快要分娩了,因為,此時的宮縮有可能是胎寶寶胎動時引起的假宮縮。

一、胎寶寶入盆

一般第一次生育的孕媽媽,胎寶寶會在分娩前的2~3周入盆,而生過孩子的孕媽媽則往往是入盆後就隨即開始分娩。入盆後,孕媽媽會感覺到下腹有墜脹感,隨之呼吸也較前順暢了。

入盆算是分娩前的前奏,孕媽媽可以根據入盆這個信號做好心理和住院待產前的準備,以迎接新生寶寶的到來。

二、入盆後的假宮縮

入盆後常常伴隨有短暫的宮縮,特別是胎寶寶胎動時,這宮縮持續的時間短,常常才十幾秒,且經常是不規律,屬於比較弱的假宮縮

若宮縮持續的時間長,孕媽媽感覺是一陣陣的肚子發緊,那就是真正的宮縮了。此時,孕媽媽就要準備待產包到醫院住院,做好分娩的準備。

我是婦產科醫生,希望此次的解答對孕媽媽們有所幫助,有疑惑或問題者,可以隨時留言或私信給我,工作之餘會一一回復,祝廣大的孕媽媽們好“孕”!


婦產科曾醫生


不會生。

現在我來給你分析不會生的理由。

先來看看產兆有哪些:

假臨產,夜裡有下腹痛,白天就不痛了,或是不規則下腹痛。

見紅,陰道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24-48小時內發動分娩。

胎兒下降感,孕婦感知胃口增加,膀胱受壓(尿頻感)。

你一樣也沒有。只是在糾結胎兒入盆了,會不會早產,一般初產婦胎兒入盆在在38周左右,有的更早,經產婦更遲,有時到臨產時才入盆。但入盆有分半入盆,淺入盆,深入盆。入盆的關注點在於骨盆入口與胎頭相稱,與什麼時候分娩發動,沒什麼關係。



至於那一次的宮縮,更不要在意了,孕晚期無痛性的宮縮很正常,也很多見。


產科醫療顧問


從你目前的描述來看,沒有看到準備生的徵兆,但是你已經36+1,要特別注意了。37周才足月,所以若是不足37周,即便身高體重達標,也算早產兒(我大寶36+2天出生,出生前一天一切正常,半夜突然破水)。



雖然目前沒看出臨產徵兆,但一定不能大意。要隨時注意觀察感受身體變化情況。

一般臨產徵兆有見紅,下體液體突增,破水,宮縮頻繁,肚子下墜明顯且下體被擠壓,肚子疼等等。

很多問題寶媽都提到了,我補充一些她們沒說的。



下體體液突增

我生大寶二寶都沒有見紅,大寶破水,二寶下邊流褐色液體,量從少到多,伴隨明顯宮縮。肚子一陣一陣地疼。



破羊水

羊水和體液的區別是羊水量多,且有溫度,破羊水會感到水是暖的,而體液則沒有感到溫暖。若是先破羊水,一定要躺在床上,若是站立行走易導致大量破水而造成胎兒缺氧。所以破水的正確做法是馬上平躺,然後打電話呼叫120,馬上就醫。



宮縮

宮縮分真宮縮和假宮縮。假宮縮出現後會很快消失,肚子有發硬發緊現象。而真宮縮,則有規律性地出現,真宮縮會隨著次數的頻繁發生肚子會越來越疼。



胎兒下墜明顯

胎兒準備出生時會比入盆時更往下,所以下體會感受到被擠壓,會很不適。有的在寶寶入盆前下體就開始腫起來,所以在寶寶出生前下體會感受到明顯的擠壓,甚至會很疼。

胎動頻繁

我的大寶出生的前一晚動得特別厲害,我半夜被踢醒後(真的是被肚子裡的寶寶很重地踢了一腳),很難入睡,沒過多久就破水了。像我這種是不正常情況,胎兒早產了。



每個孕媽的反應不一樣,以上症狀不一定都有,但是所有經產道出生的孩子正常出生都會伴隨有宮縮現象產生。所以有沒有真的宮縮,是胎兒是否要出生的普遍判斷依據。

我是娥姐姐,感謝您的閱讀評論點贊轉發,歡迎關注。

娥姐育兒


當妊娠進入尾聲時,腹中的胎兒已經在默默地為出生做準備了。有些準媽媽在孕32周多就入盆了,有的準媽媽到生的時候都沒入盆,是一邊生一邊入盆的,因此入盆早也不一定分娩時間就早,都是因人而異。


我表姐當時32周時就入盆了,可她寶寶等到了41周才出生。

至於胎監時的一次宮縮,就更加正常了,我記得我34周去做產檢,胎監時也有宮縮。32周後一直會偶爾能感覺到宮縮,肚子突然的發緊,無疼痛感,就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後來我問醫生,醫生說這是“假性宮縮”,說孕晚期會出現假性宮縮很正常,假性宮縮出現一般是無規律,每次程度也時強時弱。

叨叨麻麻溫馨提示

⒈隨時做好迎接寶貝的準備

預產期只是提醒你胎兒安全出生的時間範圍,提前1-3個星期或推遲1-2個星期都是正常的。胎兒37周就已足月,就隨時有可能出生,所以準媽媽要隨時做好迎接寶貝的準備,待產包提前準備好,以免到時太匆忙。

⒉密切關注胎動情況

胎動關係到寶寶的安全,越到臨產前,準媽媽一定要特別注意每天數胎動,有異常就要去醫院檢查。應該每個星期準時去醫院做產檢,瞭解寶寶的情況。


⒊留意臨產前兆

宮縮。如宮縮開始有規律,從最初的20-30分鐘一次,到間隔15-10分鐘一次,且宮縮感覺越來越強烈,那麼得趕緊去醫院待產。

見紅。如見紅了也得趕緊去醫院檢查,有麻麻見紅了沒多久就會分娩,而有的又見紅幾天也沒反應,所以還是先去醫院檢查,聽醫生的。

破水。如先破水,那麼就得特別注意了,破水後應馬上平躺,用個枕頭把屁股墊高。特別是破水嚴重的,一定不能下地行走。破水後得趕緊去醫院。

我是叨叨麻麻,寶媽一枚,跟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育兒經驗,歡迎大家關注和交流。

Ping兒or叨叨麻麻


孕媽,你好!

我是二胎寶媽,我也是剛生小寶三個多月,我在孕37周也出現了假性宮縮,會時不時的感覺到肚子一邊很痛一樣!不過這只是假性宮縮,並不會那麼快生的!

不過孕媽在後期一定要注意胎動了!只要寶寶有規律的動不會有事的,孕媽如果出現頻繁的宮縮,還伴有出血症狀,宮縮十分鐘一次,這樣就是快生了,一定要及時趕到醫院檢查了!如果出現破羊水就一定要平躺著讓家人送到醫院檢查了!


以上是我二胎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宇毅媽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一起討論交流!


宇毅媽媽


隨著預產期的日子日益臨近,準媽媽是既興奮又緊張。此時,孕婦的肚子已經變得非常大,走路更加艱難。孕媽咪這時候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心態,在生活起居上稍加註意,順利迎接分娩時刻的到來。

分娩前有哪些症狀?

分娩開始前,常有一些先兆症狀(稱為"臨產先兆")。

1.子宮底下降:  初產婦到了臨產前兩週左右,子宮底會下降,這時會覺得上腹部輕鬆起來,呼吸會變得比前一陣子舒暢,胃部受壓的不適感覺減輕了許多,飯量也會隨之增加一些。

2.下腹部有受壓迫的一種感覺:   由於下降,分娩時即將先露出的部分,已經降到骨盆入口處,因此出現下腹部墜脹,並且出現壓迫膀胱的現象。這時你會感到腰痠腿痛,走路不方便,出現尿頻。 3.見紅:   妊娠最後幾周,子宮頸分泌物增加,自覺白帶增多。正常子宮頸的分泌物為黏稠的液體,平時在宮頸形成黏液栓,能防止細菌侵入子宮腔內,妊娠期這種分泌物更多,而且更黏稠。隨著子宮規律地收縮,這種黏液栓隨著分娩開始的宮縮而排出;又由於子宮內口胎膜與宮壁的分離,有少量出血。這種出血與子宮黏液栓混合,自陰道排出,稱為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徵兆。如果出血量大於平時的量,就應當考慮是否有異常情況,可能是胎盤早剝,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4.腹部有規律的陣痛:   一般疼痛持續30秒,間隔10分鐘。以後疼痛時間逐漸延長,間隔時間縮短,稱為規律陣痛。 5.破水:   陰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因為子宮強而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頭部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的陰道流出羊水,這時離降生已經不遠了。

分娩前容易被忽視的徵兆

多數產婦能預測預產期是那一天,但卻無法預測是什麼時刻。一般說,即將分娩時子宮會以固定的時間週期收縮。收縮時腹部變硬,停止收縮時子宮放鬆,腹部轉軟。另外還有一些變化也許不為人們所重視,舉例如下:

1.產婦感覺好象胎兒要掉下來一樣。

這是胎兒頭部已經沉入產婦骨盆。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分娩前的一週或數小時。

2.陰道流出物增加。

這是由於孕期粘稠的分泌物累積在子宮頸口,由於粘稠的原因,平時就象塞子一樣,將分泌物堵住。當臨產時,子宮頸脹大,這個塞子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分泌物就會流出來。這種現象多在分娩前數日或在即將分娩前發生。 3.水樣液體的涓涓細流或呈噴射狀自陰道流出。

這叫做羊膜破裂或破水。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分娩前數小時或臨近分娩時。 4.有規律的痙攣或後背痛。

這是子宮交替收縮和鬆弛所致。隨著分娩的臨近,這種收縮會加劇。由於子宮頸的脹大和胎兒自生殖道中產出,疼痛是必然的。這種現象只是發生在分娩開始時。


心連心好月嫂


這問題一問出來,我就知道你是個新手媽媽,哈哈~

寶寶什麼時候會出來呢?

一定是有規則的宮縮,也就是三五分鐘肚子痛一次,而初產婦往往要規則痛很長一段時間,寶寶才能出來。

在孕晚期分娩前,會有生理性宮縮

,這種宮縮的特點是沒有疼痛、沒有規律,這種宮縮對寶寶無害,也不是寶寶即將來到世界的信號,所以還不需要入院待產哦,也不需要憂慮。

現在開始每週做一次產檢和胎監,等到有規則宮縮或者是破水或者是見紅的時候,再去醫院哈!

最後囉嗦一點,要注意胎動,如果寶寶動的跟平時不太一樣,要及時去醫院看。

祝順利哈😁


婦產科小超人


今天36周+1,早上去醫院,醫生說寶寶已經入盆了,胎心監護時有一次宮縮,會不會準備生了?

孕媽過於緊張了,入盆不代表馬上就要臨產,孕媽在胎心監護時感受到的宮縮,只是伴隨胎兒入盆向下拉扯腹部引起的假性宮縮,強度不大而且痛感很快消失。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

胎兒入盆時間因人而異,大部分孕媽在36周時胎兒就會入盆,晚的會在37到38周入盆,還有的孕媽直到開始分娩前還沒入盤。不過即使胎兒早早的入盆也不意味著孕媽就會提前生產了,初產婦一般會在入盤後的2~3周分娩,而經產婦會在入盆後就要分娩了。



臨產徵兆有哪些

臨近預產期,孕媽發現內褲有血性分泌物(見紅)同時伴有陣陣腹痛時,就要提高警惕。如果腹痛感逐漸加強且持續時間延長,要立即趕往醫院。臨產預產期,子宮收縮加強導致宮腔內壓力增高,使得羊膜囊破裂,一股溫熱清亮、淡黃的羊水流出。孕媽會有尿失禁的感覺,破羊水後需要馬上平躺並在家人陪同下趕往醫院。



綜上所述,36周+1還不具備分娩的最佳條件,孕媽感受到的是假性宮縮。孕晚期注意休息,按時產檢並定時數胎動自我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80後二胎寶媽,獲得國家級育嬰師職稱,多平臺原創撰稿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3歲寶寶護理與教育,在育兒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