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面做什麼食品好吃?

12福的眼睛


壹周君先來個科普,糜子有軟硬之分,其中軟糜子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黃米,有黏性。山西、內蒙古、陝北、東北一帶的傳統小吃油炸糕就是用這種東西磨成的面製作而成的。



糜子常種植在北方,所以北方人對由這種作物磨成的面比較熟悉,餐桌上也長見到由它做成的美食,比如壹周君前面提到的油炸糕、比如東北粘豆包、比如北京傳統麵茶、再比如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陝北黃饃饃,以及有的人家做驢打滾,也會加上些大黃米麵。


做油炸糕的時候,豆餡兒糕是最常見的一種,它也是在內蒙、山西等地的婚嫁宴席上的常客。和麵搓散,上鍋蒸透,揉成團、揪劑子、按成餅,把準備好的豆沙餡包裹進去……一道道步驟說得容易,真要做起來得多練幾次才能成。包好餡後放進油鍋炸,表皮極脆,入口還有咔嚓聲。裡面又極軟,嚼起來帶勁兒。

舌尖裡關於黃饃饃的做法是這樣的,將硬糜子和軟糜子按照三比七的比例添加,浸泡一夜之後上碾……黃饃饃是流行於陝北一帶的食物,因為成品色澤金黃,所以就形象地稱其為黃饃饃。像油炸糕一樣,有些人家做黃饃饃還會加上豆餡、棗泥等。



麵茶算是北京的老古董了,主要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糜子面調配上適量的涼水,調成麵糊上鍋熬煮。熬煮到可以流動但又是稠乎乎的狀態的時候,上面淋上滿滿的芝麻醬,再撒上些芝麻鹽就成了。這芝麻醬也得講究些,就是在醬裡倒上些香油,好讓芝麻醬更潤滑些,提升口感。


武漢壹周


黃米麵是黍米經淘洗後晾乾碾或磨成的麵粉,有養脾健胃,補中益氣的功效,而且特別耐飢,因此有“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的說法。但因其有粘性和耐消化的特點,老人及幼兒不宜多食。

黃米麵因含水分較高,不宜存放過長,尤其不宜過夏,不然會發苦。

黃米分大黃米(粘米)和小黃米。製作年糕一般選用大黃米麵。做法是:1.黃米麵放容器內,徐徐分次加入溫水(夏季用涼水),邊加水邊用手攪拌和雙手將面圪墶搓開成用力可捏成團,放開可搓散復原成粒狀的散面(不可成麵糰),2.然後上蒸鍋把拌勻的散面均勻撒開鋪勻,加蓋蒸25~30分鐘後取出放回盆中,趁熱蘸涼水進行揣揉成光滑麵糰,然後表面抹油以防乾裂。3.把麵糰勻並揪成大小相等的劑子,用手按扁並捏薄後包入餡心後封口成糕狀。4.起油鍋,待油溫5、6成熱時逐個下入包好的糕炸制至糕餅浮起色澤金黃時撈起即可。5.餡心可用紅豆餡、棗泥餡,紅糖餡和菜餡,也可用市購的紅豆餡。

而年糕的製作即在蒸制時分層加入紅豆(加糖煮成半熟),紅棗,葡萄乾等再撒上米麵,待第一層蒸5分鐘後加入第二層,再加入其它輔料,如此反覆可做4~6層,最後蒸25分鐘全熟後出鍋扣在抹油的案板上,晾涼後切開食用。

當然也可用未磨的黃米熬成黃米粥,熬時加入花生米、蓮籽、紅棗、葡萄乾和冰糖(紅白糖也可),但要在熬製時不停攪動以防糊鍋。








退伍老兵58301443


糜子面,就是大黃米麵,性粘味香。可以做切糕、粘豆包、炸糕。炸糕的製作相對簡單一些,大黃米麵80%、玉米麵10%、豆腐渣4%、白麵6%加以上四種面同等分量的水和均,一30克為一個劑子,按成扁皮包豆沙餡15克收口。5層油溫炸熟。


美食小夫子


糜子在東北有種植的。它大約在農曆“處暑”節氣即可“掐”穗收糧食了。但是,秸杆還可長在地裡。糜子帶皮(俗稱為糜糠)粉成面,叫“糜子面”。吃糜子面,感覺有點苦味。那是在沒有機器磨米的年代,用少量的糜子,在石碾子上壓成面,再將面做成大餅子。為什麼不用碾子碾成米,再將米壓成面呢?那是因為碾米得在糜子多的情況下,放在碾盤上,用石碾壓才可碾成米;少了就無法碾米,只能壓面了。再說,糜子是低產農作物,農民只能把它當做改善生活時才吃的麵食。至於吃糜子面,那都是在主糧還沒成熟,陳糧又接濟不上了,這時,到了掐糜子時候,就先吃點糜子面來度日。糜子和黍子不同。糜子外表是黃白色的,磨去了糠之後的米是黃色的,因此,人們都稱為“大黃米”。它米粒比小米粒大些。而黍子的外表則是灰黑色的,磨去糠之後,米粒也呈黃色。吃起用黍米磨成面的麵食,比用糜子磨成面的食品還要黏。


大鵬142599151


靡米麵不是黃米麵(大黃米),粘性較小,是糜子磨的面,有點發苦,顏色偏黃白色,農民較少種植。可以做類似於窩頭的糜子米窩窩,在山西更多的是“攤黃兒”,味道一般。


劉曉東811



洛優優減肥日記


建議去專業的廚師學校學習瞭解一下


我的犬家桶


我只知道麵茶,饃,和炸糕。


窮鬼的立方


糜子是一種穀物,和大米一樣,但粒圓而小,一般蒸米飯,磨成面,做發糕,或用一種中間高,周邊呈弧形的鐵鍋,攤畫,十分好吃。


用戶72061644095


吃的很少,不太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