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都是土葬麼?有沒有選擇火葬的?

張明揚不說話


只能說,題主問了一個非常罕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問對了。

按照我們現代人先入為主的想法,清朝皇帝和歷朝歷代皇帝一樣,都是去世後搞一個棺材,用土葬的方式埋在皇陵裡。

但實際上,根據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現,滿族是一個崇尚火葬的民族,而且是從上到下,從皇親貴族到平民都是如此。

埋葬清朝皇帝祖先的永陵,埋葬努爾哈赤的福陵,埋葬皇太極的昭陵,地宮裡放的都是骨灰罈,而不是棺材。也就是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用得是火葬的方式。

而考古發現也證明了這一點。建國後曾對永陵進行過考古發掘,挖開了一位郡王和一位貝勒,墓室裡放得都是骨灰罈子。

即使當清朝入關,生活方式逐步漢化後,一開始流行的仍然是火化。比如,葬在清東陵的順治,也是火化。

事實上,直到康熙開始,清朝皇帝才開始轉向火葬。隨著清朝皇室被儒家正統觀念的“改造”,清朝皇室率先開始移風易俗,向漢人的土葬靠攏。康熙自己就是清代第一個選擇土葬的皇帝。

不過,在康熙時代,也只是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嚴格執行土葬,其他的皇室成員仍然偏愛火葬。

據考古發現,雍正的長子弘暉就仍然執行的是火葬。皇室成員尚且如此,其他的滿族貴族乃至廣大的滿族平民就更不用說了,都是火葬。

直到乾隆即位後,登基不滿三個月就頒佈了一道言辭嚴厲的上諭,嚴禁滿族平民火化。在嚴刑峻法下,滿族的火化習俗才改為土葬。

而諷刺的事,乾隆身後,棺材被孫殿英的部隊盜開,遺骨被丟棄,十全老人屍骨尚且不全。


張明揚不說話


實際上,從康熙開始,清朝皇帝才開始土葬的。

(影視劇中的順治)

皇太極、努爾哈赤、順治、多爾袞,都是實行火葬。火葬之後,會把骨灰安放在“寶宮”中下葬。

現在已經發掘的清永陵武功郡王、恪恭貝勒兩座墓中,就沒有發現棺槨,只有裝骨灰的瓷罐。這就說明,在努爾哈赤時代是非常流行火葬的。

雍正皇帝曾經談過為什麼要火葬,他說:“本朝肇跡關東,以師兵為護衛,遷徙無常。遇父母之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

按照雍正的解釋,入關之前他們屬於遊牧民族,四處遷徙。親人去世之後,屍體不能攜帶,更不忍心隨便扔了,火化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再來看看《清稗類鈔》中的記載。

寧古塔人家有喪事,將斂,其夕戚友鹹集,曰守夜,終夜不睡,主人待以盛饌,殮後方散。七七內必殯,火化而葬

寧古塔是清代東北重鎮,努爾哈赤時代曾駐軍在此。這裡的喪葬習俗,就有“守夜”,然後“火化而葬”。

蒙古無棺槨衣衾,其喪葬之禮凡三種:一,獸葬。普通人死,裸載牛車,馳於荒原,其顛撲之地,即為葬身之所。子孫一無戚容,疾馳而回,屍任鳥獸啄食。一,土葬。富者以板製方櫃,白布纏屍,坐置其中,浮土壓之……火葬。惟大富貴者始行之。潔其屍,纏以棉布,塗以羊油,架乾柴焚之。檢其遺燼,送入五臺山佛前儲藏。然不納多金,山僧拒不使入也。

這是蒙古喪葬習俗,三種方式:獸葬、土葬、火葬。

獸葬很簡單,就是普通人死後裸放在牛車上,車在荒原上奔跑,遇到顛簸屍體掉在地上,就是“葬身之地”,任由鳥獸啄食。土葬是稍微富一點的人,簡單製作一個方櫃,遺體纏上白布,坐在裡面,用土埋上。

火葬是“大富貴者”才能享有的,遺體纏上棉布,塗上羊油,然後用乾柴火葬。骨灰可以送到寺廟,但是必須要多交錢人家才收。

新疆之蒙古人尚火葬,貴人歿,浴屍,韜以白布縢囊,舁至高原,平奠柴上,喇嘛誦經,舉火焚之。

新疆的蒙古人也是一樣,富貴的人架上柴堆火葬,還有喇嘛誦經。


所以,不僅是早期的女真人,後來的滿族,當時的北方遊牧民族,都有火葬的習俗。

(影視劇中的康熙)

一直到康熙朝以後,疆域擴大,戰亂減少,老百姓生活安定。再加上滿清統治者大力學習漢文化,在各方面都深受影響,喪葬習俗也開始改變。

雍正、乾隆時期,曾明令禁止火化,改為土葬,“一概不許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

可以說,清朝皇帝的土葬,是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才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