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這一篇,分享的核心是:保險公司數字化轉型建設互聯網生態,可以從汽車生態、農業生態、大健康生態、綜合金融生態、科技生態等六個方向切入。

這是IAB智鏈23篇原創文章。保險公司保險科技生態建設的第05篇。

以下是數字化轉型的分享線路圖,您現在所在的位置為序號❸的分享:生態圈建設。

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以下是正文:

前面論證了生態建設的必要性;大小企業在生態建設第一步,選擇App還是微信小程序;在生態共建中大企業要保持開放主導生態建設,小企業要力爭進入生態建設;這一節主要是保險互聯網生態的六個主要切入方向。

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就金融App而言,目前市面上,月活最高的非支付寶莫屬,根據麥肯錫的數據,支付寶通過3A3R模型搭建多元化場景,日活遠超銀行、保險公司的App加總。

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圖片來源麥肯錫


所以,如果一定要進行必要的生態對標,支付寶平臺代表的螞蟻金服是最好的對標物,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可以稱之為平臺或生態的產品。

01 險企從哪切入

先介紹兩個小工具,一個用於分析選擇哪些業務做生態,一個是選好生態後怎麼選擇切入點,前者是行業篩選方法,後者是切入點選擇方法。

1、行業篩選方法

通過梳理行業的前景、自身能力,來選擇潛在可進入的生態圈方向,分析的維度包括兩個:行業前景,主要包括市場規模、增長潛力、雙邊關係、數據智能等;險企能力,包括現有用戶分群、線上線下運營能力、行業能力、創新能力、人才儲備等。據此,可以繪製出下圖:


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上圖右上角,同時滿足行業前景樂觀、自身能力強的行業,一般是可以考慮進入的業務領域。

2、切入點選擇方法

選擇了切入行業,再進行切入點的選擇,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分析。以醫療健康行業為例,橫軸為參與角色,包括政府、消費者、醫院、診所等;縱軸為價值鏈各環節,主要包括運動健康、在線問診、看病、療養等。另外一個是貫穿全程的技術能力,如下圖:


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通過這樣的分析,企業會初步篩選出一些切入點,然後對相關點進行論證,就能找到具體的切入點。

選定行業後,一般選擇切入點的方式有三種:現場調研尋找方向、諮詢報告尋找方向、利用“切入點選擇方法”尋找方向,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為了論證的必要性,可以將上面這三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切入點選擇方法也是要結合現場調研、諮詢報告等使用,才能發揮其該有的價值,進而篩選過濾出最符合用戶和企業的1~2個切入點。


02 保險公司潛在的六個方向

以綜合性保險集團公司為例,企業經營業務主要分為財產保險業務和人身保險業務。通過此尋找一些潛在的方向。

1、財產保險業務。

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等保險業務。目前國內財產保險業務中,車險佔比超七成,對應的後市場就是汽車的整條產業鏈,包括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及4S、二手車、車飾、保險、汽車金融、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等等,市場容量超萬億美金、數據依賴程度高、存在潛在的多邊網絡效應,可以嘗試互聯網化。實際上互聯網公司也在積極佈局這一市場,切入點包括但不限於自動駕駛、車聯網、二手車、新車銷售、汽車金融等等。

也就是說,依託車險,依託於技術切入汽車的互聯網生態建設,是方向之一。需要強調的是,車聯網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汽車,這時候的汽車就是一個IoT設備,而智慧城市,將是人類建設的最大的IoT設備,這個設備中間,車聯網是最大的場景,也是最複雜最典型的場景,沒有之一。因此,智慧城市生態,就是方向之二

財產險的第三個方向是農業保險方向,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有較嚴格的農耕用地紅線(18億畝)控制,這個市場也非常龐大,但與此同時農業保險發展緩慢、農村耕地實際情況複雜、農民保險認知度極低、實際環境多變等等,都是依託農業保險構建農業互聯網生態的難處所在,當然,難點本身如果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就是競爭優勢,這是

方向之三

2、人身保險業務。

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其中,健康保險可橫向拓展的方向是健康、醫療行業,包括運動場景、健康管理、飲食習慣、醫療全產業鏈等等,市場容量超萬億美金、數據依賴程度高、存在潛在的多邊網絡效應,可以嘗試互聯網化。實際上互聯網公司也在積極佈局這一市場,切入點包括但不限於掛號、運動、在線問診等等。

也就是說,依託健康險與技術切入健康醫療市場,建設大健康互聯網生態,是方向之四

3、綜合金融業務。

依託於保險公司資金優勢和存量用戶優勢,結合當前混業趨勢,大型保險公司可以同時經營銀行、證券等多項業務。目前看,我國金融機構綜合經營主要類別包括:一是通過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團,持有多個金融機構股權,達到綜合經營。二是各類金融機構相互合作,共用平臺,或者成立專門機構實現銷售功能上的綜合經營。三是各類金融機構共同競爭同一類性質的資產管理業務。四是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互聯網綜合開拓。其中滿足互聯網特性並且存在多邊網絡效應的場景,包括支付、城市生活、保險場景化等等,支付領域又以支付寶生態尤為突出。

也就是說,依託於保險的連接器屬性和需求分發屬性,充分利用存量優勢,構建綜合金融生態,是方向之五

4、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中國製造2025。

這兩個國策帶來的趨勢是,中國將逐步由世界工廠轉型升級為創新經濟驅動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落地點都在企業效率上,也就是利用技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加大創新。那些能助力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為傳統企業科技賦能的2B性科技公司,就有了更大的機會。

也就是說,依託於技術,賦能2B市場,構建更為垂直的科技生態,是方向之六

5、其它潛在生態。

中國有三座大山:養老、教育、住房,都不在前述的五個方向中間,最後,城市化生活是一個多維度滲透與聚焦的未來趨勢,所以,潛在的生態建設還包括:養老領域、兒童教育、成人教育、房產特別是租房市場、城市生活這五大方向。依託於保險險資進入,機會空前。

無論任何方向,佈局保險科技都是重中之重。利用保險科技,將多種生態充分融合,形成卓有成效、互補互益的生態體。例如泰康的戰略重點是:定位是打造以大健康為核心的保險金融服務集團。圍繞這個定位,泰康整體的執行也是依託技術和傳統金融,發展大健康產業。


總結:

1、保險公司可切入的生態包括汽車互聯網生態、智慧城市、農業互聯網生態、大健康互聯網生態、綜合金融生態、科技生態等六個方向。

2、綜合大型保險集團,可以考慮多生態同時切入,同時利用綜合金融優勢,融入其它延伸生態,相互賦能,協同發展。

延伸閱讀:

最具潛力的六大生態:汽車、農業、大健康、綜合金融和科技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