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有可能成為一線城市嗎?

捲毛八一八


說到一線城市,就不得不提到國人皆知的“北上廣深”四大城市,這四座也是目前大家都公認的一線城市,至於一些機構評出的“新一線城市”,是由民間評選而非官方認定,所以並不具權威性。話題不扯遠,現在我們就簡單的說下東莞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線城市。



參考“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經濟規模,四城GDP是全部超過2萬億,其中北京,上海更是雙雙超過3萬億,而2017年東莞的GDP僅為7582.12億元,距離萬億俱樂部尚有2000多億的距離,而排在東莞前面的GDP萬億俱樂部城市已經多達14個,顯然這些城市更有底氣和實力晉升為一線城市,東莞的GDP排在20名開外,從經濟總量上來看是不具備成為一線城市的條件的。



要成為一線城市,人口規模是個重要的標準,目前,“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人口全部過千萬,其中北京、上海都是人口過2000萬的超大型城市,廣深的常住人口也突破了1300萬。而東莞呢?834.25萬常住人口,我們再往前看看GDP排名前20的城市,成都、武漢、天津、青島、杭州等城市人口都比東莞多,人口最多的直轄市重慶,甚至超過了3000萬,顯然,東莞這樣的人口規模要成為一線城市,很難。



最後再說說城市建成區面積,這個標準,東莞是明顯有優勢的。作為全國僅有的5個不設區地級市之一,東莞的面積僅有2465平方公里,但建成區面積卻高達932平方公里,其建成區面積在廣東僅次於廣州,比深圳的900平方公里還大,還高居全國第五位,把一眾實力強勁的城市遠遠甩在後面,東莞的建成區面積如此之大,還要歸功於強大的鎮域經濟,作為入伍千強最多的地級市,東莞底下強鎮很多,諸如虎門,塘廈,樟木頭等鎮,本身就是一個縣的規模體量,因此建成區面積這麼大就不奇怪了。

東莞要成為一線城市,在經濟實力上,人口規模上還是遠遠達不到標準,因此僅有建成區符合標準是不夠的,實話實說,離一線城市還有很大的距離的。


大國布衣


可以很肯定地說,不可能。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省內地位與城市間的競爭角度,都不可能。其次,“一線城市”並非官方說法,是民間的約定俗成,官方沒有定義。今年第一財經整出了一份15個新一線城市名單,分別為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重慶、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寧波。但誰都知道,這只不過是商業噓頭,哪來什麼新一線城市。

東莞目前與一線城市距離差太多。2016年年底東莞的GDP為6827.67億元,而同期的廣州、深圳是多少呢?在最近廣東省發佈的省內各城市修正版經濟報告來看,2016年年底深圳市GDP已超過2萬億(20078.58億元),首次超過廣州(19805.42億元)。深圳、廣州皆比東莞多出13000億元左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2016年四川成都的GDP為12170.2億元,也就是說,東莞在GDP上要追齊廣州、深圳,需要再造一個成都的經濟實力。

另外,從省內各城市的競爭來看,東莞已經被夾在深圳、廣州兩個一線城市之間,靠著蹭深圳的熱點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收益,但要想與兩個大哥平起平坐,毫無可能。東莞只不過是個地級市,在省內毫無話語權。深圳作為國家的經濟特區,在廣東省內的發展都處處受到省會廣州的壓制,東莞拿什麼去向廣州要政策,要資源?

沒有政策、沒有資源,拿什麼發展?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使命,雖然東莞最近幾年在IT方面發展的不錯,但必須認清自己的角色。


天天說錢


不可能,東莞永遠不可能成為一線大城市,甚至於這一次評為新一線城市都可以說是一個偶然。

經濟方面,東莞的經濟模式以外資代工的模式為主,這種經濟模式在前幾年都已經呈現出疲軟的勢態了,相信很多在東莞的人都有親身體驗。而曾經引以為傲的酒店服務業,2014年以前的夜夜笙歌的繁榮景象早已不在,現在很多酒店倒閉的倒閉,尋求轉型的轉型,有些酒店都改成了養老院而受到媒體的關注,相信留意東莞新聞的都有看過這方面的報道吧!經濟方面看,連周邊的佛山都比不上了,別看東莞是曾經的廣東四小虎之一,那都是歷史了!所以這次評為新一線城市真的只是一個偶然。

(▲曾經繁榮的東莞酒店服務業)

在地理位置方面,雖然東莞也地處入海口,屬於沿海城市,緊鄰廣州和深圳的中間地段,前有深圳新冠王,後有廣州老大哥,包括曾經東莞繁榮的酒店服務業也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廣佛深等城市人口前往消費。本身東莞的面積就不大,對於廣州和深圳的城市體量來說,充其量東莞算是珠三角城市群中發展較好的成員之一。

(▲2017前三季度廣東各城市GDP排名)

所以,東莞還是不要做一線城市的夢了吧!好好想想現在的GDP的提高該從哪方面入手才是正事吧!


我愛湛江


曾經的可能都在那一年被打破了,而且元氣大傷!如今雖然有所恢復,但與一線城市相比,差距還是較大的!



雖然處於大灣區的範圍內,但是其根基並不佔優勢,穗深兩市交夾,讓其很難終深發展,所以在金融敵不過深圳,新興產業敵不過廣州,就靠老基礎的生產業,這發展起來需要相當一段長的時間。



目前來講,還是適合以傳統工業為基礎,謀求突破,逐步轉型第三產業,堅強服務業的優勢,依靠穗深兩市發展還有優勢的,成為準一線城市還是有底氣的!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東莞目前已經是新一線城市,這已經是東莞的最高造化了,畢竟東莞旁邊有兩個中國一線城市,和一個世界一線城市!



粵港澳深大灣區委


除了北上廣深之外,媒體還評出了新一線城市。2017年,在一財週刊評選的結果中,東莞已經是新一線城市了,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東莞排在第14位,第一位的是成都,之後是杭州和武漢,它們位居新一線城市的三強。



排在第4位到第10位的是重慶市、南京市、天津市、蘇州市、西安市、長沙市、瀋陽市,而青島市、鄭州市、大連市、東莞市、寧波市分列第11到第15。在新一線城市中,領先寧波。


上峰說


不可能的,省會以下的城市不可能成為一線城市。就是省會以上的城市,也大多數不是一線城市,東莞何德何能做一線?

別和我說什麼深圳不是省會啊怎麼是一線城市?深圳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市,是高於省會的地位和政策扶持,是準直轄市。

東莞除了遍地的民工血汗工廠,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產業都沒有,比如金融、IT、房地產等等。就連東莞的OPPO、VIVO都要藉助深圳的人才和研發力量。所以,根本上,東莞無非就是深圳的產業郊區而已。東莞成為一線城市的唯一可能就是併入深圳,成為深圳的一個或者幾個區,這樣就自然而然成為一線城市了。

東莞一座既不是行政中心,又不是經濟運行中心,又不是大企業總部的聚集地,更不是高端產業的所在地,連個機場都沒有,東莞離一線城市的距離好遠!並且,這樣的現實條件是不可能發展成為一線城市的。


武大東湖


東莞成為一線城市幾率幾乎為零,從地理位置來看,東莞被兩個一線城市的廣州,深圳夾在中間。兩個一線城市的吸附力十分強大,東莞依附著兩個超級火車頭己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了,由其緊挨著土地奇缺的深圳,東莞有著先天優越條件將承接深圳溢出的產業。東莞成為一線城就別想了,從政治,文化等格局東莞是無法以兩個一線城市的廣州,深圳相匹敵。假如東莞成了一線城市將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這種局面不是互補反而容易造成相互擠壓甚至相互殘殺的局面,為何東莞能成為新一線城市呢?東莞乘載著許多智名的製造企業的基地,俗稱;世界工廠。恰恰東莞的房地產,房價很低,可以說是房地產的窪地,其以兩翼的一線城市廣州,深圳比較,東莞的地域相差毫釐,房價繆於千里,這個房地產價格以”世界工廠”地位極不匹配,很多人認為應將東莞升級為準一線城市,隨著城市的升級東莞迎來了絕佳的利好,東莞的房價也將隨之水漲船高…………。


手機用戶1740519364


中國目前只有四大一線城市。雖然沒有官方文件定義什麼樣的城市才能具備,但是也從中央的大多數文件能找到,中央是默許承認四大一線。那麼什麼的城市具備一線資格,下面談談我的愚見:

1:城市經濟體量大,具體數據可看GDP,去年排名第四的深圳1.95萬億。

2.人口數量龐大。北京上海雖然官方放水,實際人口早已達到3000萬,廣深迎頭趕上實際管理人口也有2000萬。

3.經濟,城市硬件輻射力足夠強。在經濟方面,屬於金字塔尖,做強自己的經濟的同時還能帶動周圍城市發展取得共贏!硬件方面如:交通,高鐵,地鐵,機場,高等教育,科研機構等,具有區域的強大輻射力。

4:在中國做到以上三點的,它在行政級別上最最低級的也應該是副省級城市,省會廣州副省級,深圳副省級,北京上海直轄市省級。

綜合四個條件:東莞目前不具一線的可能,東莞只需找準自己的地位明天會更好。


休怕賽亞人


雄安可以成為“中心城市”,但東莞要把寶安縣(深圳漁村)收回來,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心城市”,(彈丸深圳目前仍然不是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仍然不承認“一線城市”這類非正式地產概念!





近代中國第一所大學“國立北洋(天津)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