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員打48分鐘,足球球員踢90分鐘,為什麼有些觀眾會感覺籃球球員比足球球員累?

詹TT--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項球類運動,籃球和足球都是非常講究身體對抗的。不過,這兩項運動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一個用手一個用腳不說,比賽的場地和比賽的時長也各不相同,足球的場地更大,90分鐘的比賽時長也比籃球的48分鐘更長。

那麼,為什麼籃球運動員很少打滿48分鐘,而足球運動員卻能經常踢滿90分鐘呢?

第一,籃球場的場地比足球場小很多,這就意味著籃球運動員比足球運動員移動的頻率要更高,幾乎是隨時都處於奔跑狀態。而足球運動員的位置劃分比籃球運動員的更加清晰,他們有很多在場上休息的機會,奔跑的頻率也不如籃球運動員高。

第二,籃球運動員和足球運動員的身材差別非常大。在籃球場上,身高超過兩米的球員比比皆是。而在足球場上,身高超過1米9的就球員就算非常高大了。身材的詫異也讓籃球運動員的活動消耗更大的能量,往往幾個來回下來就已經非常累了。

第三,籃球比賽的頻率也比足球比賽的頻率更高。我們都知道,往往一支球隊在一週之內至少會進行三到四場比賽,有時候甚至會有五場比賽,這對於球員的消耗是非常嚴重的。而足球比賽一般一週只有一次,足球運動員們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當然,無論是籃球運動員還是足球運動員,能夠成為職業球員本身就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都要經歷普通都無法想象的磨難。至少在我看來,普通人想要在一場正規的足球比賽中踢滿90分鐘,也是非常困難的,更別說打滿籃球比賽的48分鐘。



籃球的確比足球更累人,這裡指的是單位時間能耗。具體到整場比賽,足球90分鐘肯定還是比籃球48分鐘消耗更大的。

兩項運動哪個更累,最直觀的就是比較頂級球員的比賽密度。美國NBA常規賽82場,加上季後賽最高28場,一名頂級球員一年有可能出戰100場比賽(2017-18賽季,勒布朗打了104場NBA)。

足球運動員,就算把國家隊比賽也算上,也很少有球員一年能踢60場比賽。2018世界盃開賽前,保利尼奧是世界上最疲勞的足球運動員,因為中超/西甲無縫切換,保利尼奧一年半時間整整踢了96場比賽。

就奔跑距離來看,足球比賽除門將和中衛以外,頂級賽事中球員每場跑動距離在10-12KM。籃球相對跑動距離要少很多,例如本賽季前12場,公牛球星拉文跑動50KM已經是第一,每場跑動4KM左右。

雖然籃球運動員由於身材高大,運動能耗更大,但是也不足以抹平足球整體消耗更大的事實。籃球比賽看起來比賽只有48分鐘,不過死球、暫停、休息累計起來,一場比賽耗時在兩小時以上,可以說是打打停停,肌肉疲勞可以得到適度舒緩。如果像足球一樣,除了上下半場間歇不休息,老詹估計也得吐…


正品足球


作為一個當年籃球足球都是系隊主力的人,我來說說我的感受是:總消耗足球大於籃球,但是場上感受籃球更容易力竭。

足球區域劃分更明顯,不是所有時間都在全力奔跑。球不在自己的控制區域,通常都是快走或者小跑來走位。場大人多,沒有籃球那種0.幾秒從左傳到右的轉移速度。叉腰休息沒那麼容易被發現。不過如果是關鍵比賽如果一直同分,比賽70分鐘以後的每一次衝刺都要命。

籃球比賽的總消耗比不上足球,但是更容易達到高原期,因為攻防都需要全力,在場上的時候沒有足球那麼多的發力間隔,好在是有比較多的暫停和分節間隙。而且有足夠多的人員輪換,能夠得到比較充分的休息。其實按單位時間算,籃球消耗密度更大一些。外線要跑位,鋒線要突破,內線要肉搏。如果都是快攻型球隊,幾個往返跑就力竭了。

但是籃球總消耗比不上足球,所以會有背靠背比賽,足球背靠背就要人命了。


發糕俠


從回答就可以看出中國足球為啥不行啦,對足球瞭解基本為零,我敢說,到外國,基本上沒有人會說籃球48分鐘比足球九十分鐘累,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中國之所以為啥這麼多說籃球更累的,,,,那是因為踢球太少,,或者根本不瞭解足球。。,,場均10000米,,各種五十米衝刺,一百米衝刺,,,,,


國足加油h


這麼說吧,你可以試下,原地起跳抓籃筐,看看可以連續做幾個。


天池kaggle幹群架啦


拳擊擂臺打幾個回合就累得出拳的力氣都沒了,足球踢一個小時還能生龍活虎的幹架。那個比較累呢?


RunSwift


籃球都是100多分 足球都是幾分


神彬彬1


真正強度大的運動 最基本的特點就是時間短


土葛柰子


這麼說吧,今天打一場籃球,明天還可以接著打,但是今天踢一場球,這一週都廢了


落不下的淚


雖然有身體對抗但程度不一樣,一個是足球在相對時間可以偷懶慢跑,而籃球是時刻在動和身體對抗,造成累太多說彼此身體間的接觸。這個籃球運動時刻有,而且還得短距離方向來回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