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百年了,清華沒有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一路格桑花199236576


這個問題,問得很扎心,扎的不單是清華百年來無數清華人的心,扎的更是所有中國人的心!

百年清華為什麼沒有諾獎獲得者?我們可以從清華的發展歷程來簡單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清華是因為美國退賠“庚子賠款”而建立起來的,最初,主要發揮的是留美預備學校的功能。何況,在民國時代,清華雖然也取得了很大發展,但在當時國家處於戰亂頻仍、風雨飄搖之中,清華不可能迅速向一所實力強大的研究型大學嬗變。因而,清華要在當時做出重大開創性成果而獲得諾獎,實在力有未逮。

清華的重大變化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的1952高校院系大調整中。仿照前蘇聯的模式,清華轉變為一所理工科大學。那次高校大調整,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中,對當代中國大學和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得我國教育沿著“文理分家”的路子越走越遠。

對於清華而言,直接導致它在理工科方面,特別是工科方面發展得很好,而文科方面則殊不足道。所以清華培養出來的人才是“跛足”的,也就是隻是強於理科,而文科方面則是明顯的短板。最終,清華培養的科研人才嚴謹有餘而靈活不足,在科研工作中邏輯思維強大而缺乏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不拘一格的想象力是一流創新人才需要具備的關鍵性要件之一,所以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中,清華幾乎沒有產生重大科研成果,也沒能獲得諾獎,並不讓人意外。

同時,在清華取得長足進步的最近四十年裡,我國社會經濟固然高歌猛進,但整個社會對於短期經濟效應的急功近利,對整體科研環境產生了明顯的消極影響。科研界對於基礎科學有意無意的忽視,使得基礎科學發展緩慢,應用科學也就幾乎變成了無根之水、無源之木。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主要從事自然科學類研究的清華研究人員要做出重大成果,其難度可想而知。而諾獎是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並重,清華人很難在這兩個領域中的某一個獲得突破,與自然科學類諾獎無緣,不是有點合情合理嗎?

綜合來看,新中國建立後,清華未能獲得諾獎,實際上主要是“文理分家”的教育制度及整體的科研環境、社會環境,讓清華人很難產生重大成果,百年清華與諾獎絕緣,並不讓人意外。

實際上,百年清華未能產生世界級的重大成果並獲得諾獎,是中國科研界的一個縮影,清華只是典型代表而已。

往者不可及,來者猶可追。當前的中國,從上到下,早已集體性地意識到了“文理分家”的弊端,而尋求

“文理融合”。最近十來年,中國大學整體性的走綜合化路線,尋求“文理融合”;中國教育界也在做出制度性變革,比如未來幾年,教育不再走“文理分家”的路子,而是“融合文理”;包括科研界在內的整個社會也在反思浮躁和急功近利對於中國科研的傷害;政府更是通過方方面面的措施,比如經費、人才引進、優化環境等提升我國的科研能力。

可以預期,在經過這些方面的不斷地改進之後,未來二十年後,我國將有可能像日本過去的二十年那樣,迎來一個諾獎“爆發期”。而到時,百年清華終究會將“沒有諾獎獲得者的記錄”推入歷史的塵埃中。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截止2017年,世界上諾貝爾獎人數(校友、教職工及正式研究人員)最多的十所高校分別是:1. 美國哈佛大學(157位),2. 英國劍橋大學(116位),3.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4位) ,4. 美國芝加哥大學(97位),5.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95位), 6.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1位),7. 美國斯坦福大學(81位),8.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72位),9. 英國牛津大學(69位),10.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63位)。11.耶魯大學美國60位,12.康奈爾大學美國56位,13.柏林洪堡大學德國55人,14.巴黎大學法國49人,15.哥廷根大學德國45人,16.慕尼黑大學德國42人,17.哥本哈根大學丹麥38人,18.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37人,19.紐約大學美國36人,19.洛克菲勒大學美國36人,21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35人,22.倫敦大學學院英國34人,2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32人,24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30人,25.明尼蘇達大學美國29人,26.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國27人,26.海德堡大學德國27人,27.曼徹斯特大學英國25人,29.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美國24人,29.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24人,29.密歇根大學美國24人。

清華實力在國內理工類頂尖,放到全球一比,排名50以外。實力不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都是清高和虛榮的藉口。

國家已經創造極好氛圍給高校,從科研經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內留學生和人才引進、個人及團隊科研成果轉化等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以清華為帶頭和引領的高校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端正態度,改變急功近利心態、只重應用開發不重基礎研究行為、只重論文數量不重質量手段(一流期刊也不是判斷質量的標準),二是明確目標和梯隊建設,人才是根本。時代已創造了最好的硬件,軟件提升取決於自身團隊累積

學校孤芳自賞、學者沽名釣譽、學生急功近利、行政好大喜功都是要不得的。



清華和北大,不能說沒有優秀人才。儘管有民眾說,北京人的子女有優先條件進清華北大,但從全國各地招進的優秀學子也不少,為什麼培養不出優秀科學家或真正的大師?

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思想,缺少學術和科研的氛圍。

君不見,北大的校長居然會將"鴻鵠之志"讀成"鴻告之志",雖然說起來是小事,但可見人文精神和底蘊已是差之毫釐而謬之千里了。清華的大腕居然不顧國情而豪吹已經超美之謬論,還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真實情懷?

在管理上,高校的行政化,官化之風已經是不僧不俗,學子們追求的是如何立身揚名,如何赴美逐金。在這種環境之下,還有何人會去埋頭書本和學問?錢學森之問,只是沒有道破本質而已罷了!

是否該反思一下,大學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特別是清華北大這樣的百年名校,該為中華民族貢獻些什麼?



一夫82


我講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之前做施工的,是中建外包單位,負責機電。其實,施工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守住混凝土、埋好線管,配電箱是成套的,電氣設備是廠家安裝!

總包和甲方的人總要覺得施工很難,看著圖紙指指點點,卻從來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遇到不懂也不會去百度,你說他們懂吧,他們也不懂,你說他們不懂,他們也懂!

懂,知道那個元器件叫啥!

不懂,不知道為啥這麼接、為啥用這麼大的額度電流,什麼設備容量、額定容量對他們來說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

就像現在的清華大學生,是高考狀元,可是那些理論和原理,就沒進過他們心裡,讀完書早晚了!上大學,老師也是模模糊糊的講,中國大學老師的風格,把簡單的講的深奧,

所以,大學生原理都沒掌握,就去教他們應用,怎麼能紮實,而且還缺乏實踐


燈塔137010645



前一段時間,連續在任職的高校聽了兩場“千人計劃”的講座,說實話很有感觸。兩個教授都是從國外回來的,一個從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回到自己原來的母校,另一教授則是因自己的夫人從德國回到湖南。


兩個教授都講了自己這些年在國外的感受以及對科研的認識,在我看來是真實的,也是有道理的。其中,就講道了為什麼國內那麼多研究機構,那麼多優秀的高校(北大、清華等)發表一篇Nature 或Science都這麼困難。更者,除了屠呦呦,在自然科學領域沒有一箇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便是國內的學術環境和氛圍。目前,國內科研人才的帽子滿天飛,你有“千人”、我有“萬人”,你有“長江”、我有“黃河”……各部門,各省市出臺的創新人才計劃有近百個,名目繁多的“帽子”滿天飛,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

這種政策,在吸引、支持青年創新人才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名目繁多的“人才計劃”把青年人的眼光聚焦到了“帽子”上,偏離了科研的正確方向,貽誤了科研的黃金時期。再者,如李德仁院士所說,有些導師,滿足於爭取小的橫向項目,把年輕的老師或者學生當做“勞動力”,整天沉浸在重複且沒有挑戰性的勞動中,沒有成就感的同時又承擔著各種生活壓力,慢慢地科研興趣就淡了。說白了,現在的科研人才基本都是急功近利,難以靜下心來做真正的科研,因為耗不起。


其次,國內青年科研者的壓力太大,加之政府補貼不均衡,難以靜下心來做科研。目前國內房價算是暫時穩定了,但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而已,有很多地方的房價還在上漲。基本上,省會的房價基本在一萬以上了吧,更別說北上廣。有些年輕科研人員得愁自己的住在哪裡,孩子養不養得活,天天得思考怎麼養家,一來二去,哪還有什麼精力搞研究。聽說,在北京某科研所的一個老教授,一輩子都沒能在首都買上一套房,居無定所,聽上去很是淒涼。


再者 ,國內科研者的思維方式或研究思路比較“獨特”。國外的人做研究,思路都很簡單,比如研究城市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就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做這個實驗,一棵樹放城市裡面,另一棵則放在農村。結果發現,城市的環境反而能使樹木生長得更好,結果變發了幾篇Nature。而且,他們又驗證了這一現象。利用遙感數據計算了城市地區植被碳儲量和郊區的碳儲量,發現城市區域的碳儲量比郊區碳儲量密度更大,結果又發了兩篇Science。反過來看看國內許多研究者,很喜歡把問題或者實驗往復雜的方向牽引,覺得越複雜,就越高級,就能出好的成果。但,又有幾人能發Nature或Science呢?更別說獲諾貝爾獎。


總之,科研是需要真正沉下心來搞的東西,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耐心,需要沉澱。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啦!


DS二當家


《奇葩說第一季》中高曉松炮轟某名校學霸曾引發熱議,高曉松認為一個大名校是幹什麼的,名校是鎮國重器!



名校畢業是幹嘛用的,不是用來找工作用的!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大名校生的風範!

指出該名校生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有失名校風範!


他還提出在名校演講時,剛講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臺下同學一個問題“我畢業是去國企好還是去外企好”,直接把他砸暈了,決定不去名校演講了!

近些年名校的學術氛圍也令人堪憂!某大學10日通報稱,世界歷史專業博士於豔茹發表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決定撤銷其博士學位。學術造假、學術腐敗頻頻曝光,暴露出我國個別學術領域,學術環境急功近利、過於浮躁。


高校的學術氣氛不良,一方面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一切向錢看,以金錢、地位作為衡量一個是否成功的標誌;一、二線城市房價較高,學者每日要為一日三餐、遮風擋雨的住處而奔波,何以安心搞科研呢!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學術體制,各類不合理的量化指標,包括經費指標、課題指標、論文指標、專利指標等等,逼得學者們絞盡腦汁去完成,完不成就不能評職稱、評先進!個別學者為了近在咫尺的利益,就違背了基本的學術道德,導致大學校園充滿浮躁與急功近利。

讓大學真正成為學術研究的淨土,把大學還給學生。近日的西湖大學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希望在不遠的未來,我國能培養出更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倆寶娜媽mn


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距今已經有107年的歷史了。自建校以來,清華大學一直是國內學子趨之若鶩的學校,能進入清華學習那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建校一百多年來,為什麼清華沒有出一位諾貝爾獎呢?



經過仔細分析,筆者覺得原因有以下方面。

1、解放前,國力貧弱,學校初創,知名大師北大明顯偏多,且大多是思想文學方面,當時真正的科技大師極少在清華任教,沒有一大批好老師,不可能教出好學生。解放後,國家的重心並沒放到科技強國上,一段時期很多科學家不但沒有被尊重,反而被打壓。

2、功利化的社會不可能有大發明大創造。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日益浮躁起來。人們追求的是短平快,而科學發明創造很多需要的是幾十年不斷的投入和團隊不懈的努力。在急功近利的環境下,很少有人願意把錢花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出成果的項目上,也很少有科學家願意拿一生的事業去做賭注。

3、浮躁的社會不能真正的重視教育。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是常識,而目前的教育事業尤其是義務教育掙不來錢,負擔又重,所以很多領導見教育就心煩,即便尊師重教的口號喊破天,但內心沒有一份象民國時期那樣對於知識分子的敬畏,沒有“不計成本辦教育”的魄力,要想出民國那樣多的大師不大可能。



4、目前的教育機制固化,教師評價機制陳舊,學生苦學,老師苦教,學生沒了鑽研的精力,老師也沒有勇於創造的熱情。基礎教育中教師素質差別巨大,有的老師對於學生思維不但沒有啟迪,反而是束縛,這樣的教育也不利於科學發明創造。

5、教育行政化是目前教育的大敵。教育行政化束縛了學校的手腳,讓人有力無處使,或者讓人力量極大分散。教育需要的教育家辦學,需要的是對於教育家辦學者的充分信任,需要高度靈活的管理,倘若每所大學都是鐵板一塊,如何激發創造熱情?

要解決上述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也因此可知,清華要產生諾貝爾科學獎,難度相當大,估計今後短時間內還很難突破。



最後,筆者想問的是有兩個問題。一,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不中國內教育,紛紛出國留學呢?二,為什麼楊振寧李政道等能在國外獲諾貝爾獎,而在國內的集體啞火呢?期待您的看法!


文軒閣


昨天看到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郭於華老師的一篇舊文,《培養“精明人”的社會》,同錢理群老師多年前所講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異曲同工,說的都是同一個癥結所在。

應該說明的是,諾貝爾獎並不是評判一個科研成果,或一部文學作品價值的根本,諾獎只是在目前狀況下較有權威性的一個評獎,特別是物理,生物領域的評獎基本可以看到一個獲獎者所做成果的社會貢獻。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唯諾獎馬首是瞻。


美國,德國和日本都有大量獲得諾貝爾物理學,醫學獎的獲得者,也基本反應了三國科研的領先地位。而大陸地區僅有北京大學畢業的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而素以理工科見長的清華大學卻無一人獲得,也是令人深省,當然北大也好不到哪兒去。


根本原因就是錢理群老師所講的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資中筠老師講的清華北大正在摧毀人才,以及郭於華老師所講社會正在培養精明人。這些與基礎科研所要求的純粹精神背道而馳。

你覺得清華北大是在毀人才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每年諾貝爾獎揭曉之際,都有類似的話題被提出,雖然現在我們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了。現在問題又來了,清華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諾貝爾獎獲得者?我認為,這既是清華大學的問題,又不是清華大學的問題。

說是清華大學的問題,是因為清華大學囊括了中國大多數高考狀元,培養不出來世界頂級研究者,確實又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不是清華大學的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由清華大學造成的,也不能指望只有清華大學來解決:

第一、如果嚴重偏科,你根本沒有機會進入清華大學!中國高考,考出來的全才,考試各科必須達到頂尖水平,才能成為狀元,才能考入清華,這就讓學生不會出現在某一領域特別突出的的問題,所以,即便進入大學,也不是偏才怪才,在短短的大學時光裡,也不會又多大的成就。

第二、在中國,從政和賺錢,永遠是多數學生的目標,也會給他們帶來很高的社會地位,這和進行科研,是兩碼事,清華大學也不例外。從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情況看,絕大多數進入了企業,高達66.8%,高校和科研及其他事業單位佔比為22.6%;黨政機關比例為10.4%。而科研單位只有9.4%。

進入企業的學生,選擇的都是一些“有錢”的大企業,這顯然也不利於進行科研研究,即便是芯片這種研究,也很難突破。

第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清華大學實際上成為了國外名牌大學的“預科班”了。從2017年畢業生去向可以看出,清華的本科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高達81.9%,而選擇留學的本科生佔本科畢業人數28.2%,這部分學生,可能是清華大學乃至中國最優秀的學生,他們學成後會回國從事科研嗎?

當然,現在清華大學也在改變,比如在自主招生方面進行比較大的優惠,對於一些科研能力突出的高中生,直接降至一本線錄取,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如果堅持做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清華大學也能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了。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是呀!清華大學到現在已經107年還多了,可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走出一位諾貝獎獲得者,這是為什麼?(楊先生暫且不論,在校期間那叫做西南聯大。)

不但這樣,而且感覺當代也沒有民國期間那樣具有影響力和學術氣息了,這是為什麼?

昨天還在群裡討論這中國的高校,尤其是清華和北京大學。

在進入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幾個觀點。

1、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的非常犀利的批評了中國的高校。

是的,錢教授批評的沒錯。但大笨new認為利己主義並沒有錯,恰恰是刻意的消滅利己注意是危險的。當我們刻意消滅利己主義時,很多人會大言不慚的打著利他、大公無私的帽子去幹一些利己主義的勾當。

實踐也證明了,刻意消滅利己主義並不能帶來社會的進步,記得我們的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叫

“人民公社、大鍋飯”,那個時期並沒有給社會生產力帶來進步,相反餓死了不少人。

2、香港東方日報評論

大學能培養富豪、能培養出政要,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學若丟失了學術陣地,那真的就是高校的悲哀。誠然中國的高校學術氛圍的確不如發達國家,但也並非不學無術,而且這也全非學校本身的因素。

3、關於大學排名

坊間極為看中各種國際排名,各種版本、各種討論,要麼認為我們大學排名很高,西方排名按照西方標準,故意壓低我們大學的排名;要麼我們打大學排名很低,一無是處。

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大學排名就那麼回事兒,看淡一些反而更好,關注學術、不關注排名更接近大學本質。

諾貝爾獎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最高的學問成就,是所有做學問的人追求之一;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沒有在諾獎方面取得成就(學術水平發展的滯後)。

大笨new認為是如下原因所致:

第一:環境


1、生存環境

當年魯迅一年的薪水可以在北京買房,現在清華大學教授一年薪水有多少,教授能拿到手的薪水不足15萬(可能還不足12萬)。

能進入清華大學而且還評為教授的人,應該比大多數的人都要努力,這點收入顯然是不符合他們的努力程度。

所以他們得掙錢,很多老師會加班做項目、做課題,不過是為了在京有個住所,然後再有點生活的保障;幾遍不佔用科研時間,但也絕對佔用了科研精力。

在各種電視上看到愛國科學家從國外回來,都說:“這些科學家放棄了國外優異的科研條件。”這真不是說說而已的。

2、科研環境

科研著實是一件奢侈品,科學研究不過是國家拿錢滿足一小部分的興趣和好奇。

顯然我們的科研並沒有這樣的純粹,每一個課題需要:

研究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思路——技術路線——預計成果……。既然都已經預計到成果了,還研究個什麼勁兒(當然預計成果很多以論文多少、培養碩士、博士多少等等);還有中國的科研項目幾乎不允許失敗,每一個課題在解題時得出的結論都是科研成果世界先進,這大概不符合客觀規律吧,我覺得很多課題並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成果,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捂上眼睛,不願意看到失敗。

科研不是蓋蓋樓、修修橋、建建壩,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不是一下砸個幾十億就可以可以提升,而是一項持續的投入,在你沒有結果和產出的時候你還願意投入

所以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跟國家的發達程度相關(更準確的說跟教育的投入和保障程度相關);我們看到: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香港地區、瑞士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常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很難聽到埃塞俄比亞、特拉尼達和多巴格、埃及、尼日利亞出了什麼像樣的科研成。

3、教育環境

大學的成敗的種子,其實在中小學階段已經種下,當你種下的一粒松樹的種子,那麼在大學期間你可以培育成一棵參天的大樹;當你種下的是一粒豌豆種子,充其量長成一棵豌豆射手。


一所小學的成敗不是他能讓多少孩子考上重點初中,一所初中的成敗不是讓多少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一所高中成敗不時讓多少學生考上重點大學;而是這些學校的孩子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有什麼樣的人生。

在這個階段給他們堅毅的品格,形成良好的思維,而非把學生看做流水線上的產品,小學的成品是初中;初中的成品是高中;高中的成品是大學。高中有多少老師告訴學生:“現在不是玩的時候,大學有的是時間玩!”

這樣的環境下給很多的學生形成一種什麼樣的觀點?恨不得讓學生記住每一個考試知識點,完全成為應試的產品,二恰恰考試的方式又很是流氓,拿歷史考試來說:我們考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哪一年?西方考的二戰有沒有可能避免?這樣的以不同方式教出來的學生是不同的。

我們中學教出來很多的存儲器,而西方教出來的是處理器,我們希望博聞強記,而西方教育出來思考著。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尤其是在信息爆炸、信息易得的互聯網時代,思考力遠遠比記憶力重要得多。

第二:形而上學盛行

100多年的歷史,說短不算短,說長比不過牛津、哈佛,劍橋、斯坦福。

但是我們卻經歷了院系調整、高考停考、恢復高考、院校合併、211計劃、973計劃,雙一流等等一系列的事件。

當然初衷都是好的,但客觀上並不見得是好事。

1、院校調整

主觀上說為的是國家建設所需,客觀上講把學術氛圍強行轉到工程技術上,讓許多學校的失去了歷史,恰恰歷史是高校的文化之一。大學在介紹自己時往往喜歡尋根,尋找最遠古的那個根,然而很多高校最遠古的那根連個毛都沒有留下。

2、停止高考、恢復高考。

這個不必言說。

3、高校合併

再一次走入歧途,貪大而棄精,貪多嚼不爛。

4、各種計劃

看似是為了加強學校建設,增加支持力度,然而事實如何,真不好說。

本身各種計劃,給了高校很大壓力,為了所謂成果,甚至不惜造假。

為了這個名頭,哪一所學校沒有花精力、人力、財力、物力去“活動”過?有這份心思不如去研究一下教學研。

5、形而上學

1) 中學、大學很多政治類的課程,先入為主的告訴了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是對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是錯的;“可知論”是對,“不可知論”是錯的;“一元論”是對的,“多元論”是錯的,這種哲學教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學的。

況且不說有多少諾獎獲得者是唯物、唯心,科學揭示的出來的世界越多,讓我們認為人類完全感知這個客觀存在能力越發有限。

2)很多所謂的科學捍衛者,在捍衛宇宙大爆炸、生物進化論時,用一種鄙夷的神態來批評哪些懷疑者,大笨new也是支持大爆炸和進化論學說的,但大笨new也在懷疑這些理論,科學是容得下懷疑的,而太多的不容置疑,讓很多學說在成了死水,成了宗教。

簡單舉個例子:“地球為什麼公轉?是怎麼繞著太陽轉起來的?”就連這樣一個問題都無法解釋,那麼浩瀚的宇宙哪些哲學老師怎麼就一句“可知”概括了?

3)形而上還在忙著批判和打到;我們往往把現在的失敗歸因於一點,或者孔子儒學、或者行政干預、或者高考制度、或者房地產?

然而這並非一事一物所致。

4)學科設置,很多人說中學強化物理弱化英語,有利於科學。

然而偉大力學家錢偉長中學數理化都很差,然而成為偉大科學家,大笨new恰恰認為閱讀、史學、國學、哲學反而更有利於科學;高中階段的數理化無非是記住某些定義、定理、公式、範式、試驗要領等等,通過運用這些來解決有既定答案的問題,所有的問題解決方案都是固定於一兩種,而非思維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如同二戰能不能避免?甲午戰爭清朝獲勝會如何?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等等,這樣的考題沒有答案可以寬泛不固定,但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 德育理念上跑偏

過度強調所謂的奉獻,大公無私、助人為樂,而且不能告訴孩子們正確的方式。我想大多數人努力的動力都是為自己更好的生活。

奉獻、大公無私、助人為樂都沒錯,但是大笨new認為,通過努力在道德框架內讓自己財富增加,生活的更好就是奉獻、就是助人為樂;個人合法財產的增加也是社會財富增加的一部分。

還記得我們的:“公平有限,兼顧效率”嗎?思考一下為什麼分配原則會調整為“公平有限,兼顧效率”。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成語:知促常樂

大笨new的解釋是:自己的努力,應該對符合規律的收穫感到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