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宗仁,何應欽?

兩個黃狸嗚翠柳


這二人的沒有可比性,換句話說。李宗仁在各個方面都遠勝於何應欽。無論是從資歷。能力,戰功。指揮水平,乃至二人的職務李宗仁都遠遠高於何應欽。李宗仁幾乎和蔣介石並駕齊驅,而何應欽讓蔣介石管束了一輩子。李宗仁是國民黨最大派系桂系的首領,而桂系和蔣介石一直鬥到49年解放,而何應欽卻無派無系、一生為蔣介石馬首是瞻。

先說何應欽,何應欽,生於1890年,字敬之。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貴州省興義人。是蔣介石麾下八大金剛之首,畢業於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完全徹底的親日派。黃埔軍校總教官,可以說在黃埔的資歷僅次於蔣介石,也就是由於此。何應欽被蔣介石防範了一輩子,何應欽自從當了所謂的國民黨軍隊的二把手後,就再也沒有直接指揮過部隊,更別說親臨一線指揮軍隊打戰了。就何應欽一生的軍旅生涯而言,何應欽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沒有自己的嫡系將領,更沒有自己的派系。始終老老實實地待在老蔣身邊當副手,難怪白崇禧大罵何應欽是童養媳婦。是奶媽,天天給人家養軍隊,看家。閻錫山也說,何應欽見老蔣就會打立正。何應欽幾乎做了國民黨所有的黨政機構的二把手,從行營主任到軍政部長。從三軍總長到行政院長。但實力上他既沒有兵權,也沒有行政權,被蔣介石高超的政治手腕控制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在西安事變雄起一把,但結果卻是老蔣平安回來。雖然他是想致蔣介石於死地,進而取而代之,但蔣介石回來以後,依舊重用蔣介石,可見何應欽做官的本事。最後隨蔣介石前往臺灣。

李宗仁。李宗仁生於1891年。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最大地方派系“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兩廣是李宗仁的發家地和地盤,終蔣介石字阿大陸一生也未曾染指廣西一步,同樣,日本軍隊也未成踏入廣西一步,而且整個廣西是全全國唯一沒有出現偽軍的地區,由此也可見李宗仁的能力,而且李宗仁會同北伐軍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在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取得國民黨正面戰場最大的抗日戰役勝利,,臺兒莊戰役,1948年國民黨首次行憲選舉,李宗仁高票當選副總統。在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達到個人和桂系的政治巔峰。後來後出走美國,但最終迴歸大陸。

就二人的性格比較,李宗仁豪放。何應欽內斂,李宗仁豁達大度,何應欽沉穩深沉,就軍事指揮能力而言,李宗仁雖然不如白白崇禧。但高於何應欽與蔣介石,何應欽無論在抗日還是在解放戰爭期間,根本沒有指揮過一線作戰,這也許和他長期在軍事中樞機關有關,蔣介石不放心也是一個原因,在蔣介石嫡系高級將領裡。基本上都瞧不起何應欽,覺得此人太面,沒有氣魄,完全是依靠資歷做到一級上將的。在1947年蔣介石改組軍事機關,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都沒有何應欽的份,被遠放到聯合國,國防部長卻是蔣介石死對頭李宗仁的人,可見,就軍事能力而言蔣介石也不看好何應欽。

何應欽被蔣介石管束了一輩子,而李宗仁則反抗了一輩子。但二人都沒有擺脫蔣介石的控制,但李宗仁憑藉著自己的勢力始終保持著“獨立”而最終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但何應欽老實聽話卻和蔣介石捆在了一起,但總算平安一生。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何應欽,到臺灣後一直活到1987年,98歲才謝世。

到臺灣後,何應欽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實際上被蔣介石剝奪了實權,只有空頭銜,原來的何系人馬也都煙消雲散。

這種情況下,何應欽反而很看的看,有人曾問他在臺灣主要忙什麼,何回答說:“我現在是三打,打牌,打球,打獵。”

何應欽晚年的“公事”無外乎開會應景、發表講話,參加證婚、剪綵、葬禮。

其餘大部分時間是打橋牌、打獵、打高爾夫球、栽花種樹。

後來各種死人的場合,何應欽就專門幫人家蓋國民黨黨旗,一個個蓋蓋到最後,蓋到蔣介石。

他把前半生對軍事的熱衷轉移到了後半生對臺灣經濟文化建設。發起組織了“中日文化經濟協會”,擔任會長;恢復了“中國童子軍”總會,一直掛副會長頭銜(會長為蔣介石);等等。

特別是中國童子軍,這是何應欽這位一級上將在臺灣唯一可以和軍事沾邊的工作。所以,何應欽不光是掛個名,他是真實的投入這項工作,並且樂此不疲。

晚年的這種恬淡生活,無疑是有助於何應欽的長壽的。


故紙匯


在北伐戰爭還未開始之時,李宗仁就前去廣州詢問蔣介石,是時候開始準備北伐了。但是蔣介石當時的態度是果斷拒接,後來還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李宗仁太幼稚,不從全局來看,現在時機未到。但是,李宗仁回去後直接開始起兵,他認為如今是最好的時機,如果不能牢牢把握很可能貽誤戰機。

就這樣,李宗仁率先開始了北伐,而且上來就拿了首勝,一路勢如破竹。蔣介石一看,原來敵人的戰鬥力如此不堪,這才開始北伐。為了展示自己的功勞,他安排李宗仁前去打江西,自己去打武漢。哪想到自己在武漢撞的血肉模糊,而另一面的李宗仁卻捷報不停。



最終蔣介石還是請來了桂系軍隊前來幫忙,所以一時間李宗仁的第七軍被人們稱為“鋼軍”。不久之後的寧漢分裂,加上徐州失守導致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的威信掃地。並且,當時的南京是腹背受敵,北面有孫傳芳的軍隊對峙,西面有武漢的唐生智的東征軍虎視眈眈。

兩隊人馬對南京政府構成了巨大威脅,不過武漢提出了和談條件,要求蔣介石下野。可蔣介石哪兒能同意,明確表態要征伐武漢。但是蔣介石卻沒想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倒逼了自己一把。最終蔣介石因根基不夠,被迫下野。



不過,比起蔣介石的狼狽,李宗仁確實是對北伐戰爭有重要影響,為北伐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礎。毛主席曾經評價李宗仁:“請多多保重身體,共產黨是不會忘記你的。”還曾經說:“據說這幾年沒了南京政府的財政支持,不僅撐得住局面,還被人稱讚為全國的模範省,我看李宗仁是個有本事的人。”


文史長河




何應欽如何能與李宗仁相提並論?!

李宗仁是能夠與蔣介石平起平坐的人,也與蔣介石鬥了幾十年,蔣恨李恨得咬牙切齒,可是也沒能奈何得了他。

何應欽雖然號稱國民黨二號人物,但也不過是蔣介石養著的獵狗,他雖然不是絕對忠於蔣介石,曾經幾番反蔣,可是蔣介石也能駕馭得住。我們也不要忘了,被稱為“小委員長”的是陳誠,可不是他何應欽。



何應欽:有功,更有罪。

1924年蔣介石奉命創辦黃埔軍校,想到了曾經在日本振武學校的同學、此時很不得志的何應欽,於是拉攏何應欽到黃埔軍校當了個副總教官,後來成了總教官。

蔣介石顯然是何應欽的貴人,如果沒有蔣介石的賞識,何應欽搞不好縮在雲南沒有出頭的機會。蔣介石對何應欽很信任,軍校兩個教導團,蔣介石給了他一個;國民革命軍建成後,蔣介石以黃埔學生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軍,蔣親任校長,何任師長;中山艦事件後,何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教育長;北伐時,何任第1軍軍長,後又被任命為東路總指揮。

這時的蔣介石確實對何應欽很厚愛,結果蔣介石沒想到的是何應欽居然會翻臉不認人,在1927年配合“李白”、馮玉祥逼迫自己下野。1928年蔣復出後,雖對何有怨言,但是因為確實需要何的支持和賣命,同時黃埔學生也還沒成長到何以取代何的位置,所以並沒有過於追究何應欽的責任,當然那句“沒有我蔣中正,絕沒有你何應欽”也是對何應欽最大的警告。

但是何應欽仍然沒有領會到蔣介石那句話的真諦,1936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囚禁蔣介石後,何應欽居然發兵圍攻張學良,讓蔣介石陷於危險之中。這件事讓蔣介石意識到了何應欽確實是頭養不熟的白眼狼,所以開始培養和扶持陳誠去取代何應欽,等到陳誠資歷夠了後,何也迅速地被蔣踹開了。



何應欽1945年9月以中國陸軍總司令的身份在南京代表國民政府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但是這廝卻很快用這份榮耀做了件不可原諒的齷齪事!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即使在日本東京已經向他傳達了日本將會投降的消息後,他仍然堅持作戰,想要實行所謂的“玉碎”計劃,日本投降後,他被劃為甲級戰犯。但是,何應欽為了營救這位日本好友,竟然說服了蔣介石將這個曾經侵略中國、殘害無數中國百姓的戰犯僱為高級秘密軍事顧問。岡村寧次不僅沒受到制裁,反而得到了善終,全是拜何應欽所賜!

只憑這點,何應欽有什麼資格與李宗仁相提並論?

何應欽不過是投機鑽營的民賊罷了。



李宗仁:英雄當歸。

唐德剛先生在《李宗仁回憶錄》的序言中寫到:

李宗仁先生畢竟是在中國歷史上做過“一朝天子”的人物,他也是“近代中國”這座高樓大廈中的一根主要支柱。沒有這根柱子,則今日這座大廈,可能又是另外一棟不同的建築了。

李宗仁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影響不是何應欽可比的,何應欽的命運受到蔣介石的支配,李宗仁誰不能為所欲為,但卻能主導自己的命運。

李宗仁能夠聯合白崇禧、黃紹竑擊敗陸榮廷、沈鴻英這些舊桂系軍閥,創立新桂系,然後打穿湖北將自己的勢力直趨華北,讓蔣介石如臨大敵,這份能耐能有幾個人有?在“李白”的構想中,拿下華北中原之地,然後南下取蔣介石所佔之地,中國自古無不由北取南,當時李宗仁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只可惜李宗仁低估了蔣介石的手段,也高估了那個時代裡的小軍閥們的忠誠度和節操,李宗仁給蔣介石準備的強大軍事攻勢居然在蔣的金錢攻勢下瞬間瓦解,毫無抵抗力可言。



李宗仁錯過了取代蔣介石的最好時機,蔣介石也始終奈何他不得,但是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李宗仁則暫時擱置了他與蔣介石的爭鬥,或者說是將明爭變成了暗鬥,然後“聽從”蔣介石的指揮,積極參與抗戰。

桂軍是李宗仁與蔣介石爭鬥的底牌,可是為了抗戰,他將這副底牌用在了抗日戰場上,最後竟然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當然,最後他還是坐上了“代總統”的位置,雖然只是過了過癮,但是他與蔣介石鬥了幾十年,不正是為了這個位置?不管是不是有名無實,在抗戰勝利後他總算是了了自己幾十年以來的心願。

1949年李宗仁以治病為由,帶著“代總統”的皇冠去了美國,因為他知道去了臺灣蔣介石不會給他好果子吃,正如白崇禧被蔣介石監視到死,他想要保留自己的尊嚴!

在美國的李宗仁看到祖國越來越好後,看到曾經的國軍將領不斷被特赦後,看到中國抗美援朝勝利後,看到中國西北升起了蘑菇雲後,又毅然地回到了祖國。

不管幾年後的那場浩劫對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或者傷害,他的愛國情懷是始終值得我們尊敬的。


吾與吾國


桂系軍閥,促可小覷啊。打日本鬼子,一個打倆,確實厲害啊。作為桂系軍閥頭子李代總統,打仗還是很內行,搞政治陰謀欠火候。

何應欽比老蔣矮半級,黃埔軍校的二把手,南京政府的親日派頭目,時刻都想造反取代老蔣,可惜實力不行啊,何部長沒有自己的部隊啊。
蔣公,還是很厲害的嘛。


南湖燒窯匠


李宗仁是桂系一號人物,何應欽與其接觸的也多,我就用介紹何應欽來給大家介紹:1947年後,何應欽在追隨蔣介石的數十年裡,何應欽自認無論是能力還是在軍中的影響,均不比蔣介石差,給蔣介石做了半輩子“配角”的他,也想當一把“主角”。此時,蔣介石的嫡系均成為敗軍之將,在朝中蔣介石的地位已經一點點地動搖,何應欽準備藉此機會秘密跟桂系李宗仁接觸。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後,時任行政院長的孫科(孫中山之子)隨即也辭去職務,出任代總統的李宗仁隨即提名由何應欽擔任行政院長。 頗有城府的蔣介石見狀立即意識到,一直身為自己副手的何應欽此番能得到李宗r的“賞識”,一定是何應欽在背後搞過什麼動作,因此起初他極力反對。然而,思慮再三之後,為了制衡桂系,還是同意了這一決定。 就這樣,在國民黨政權垮臺前,何應欽憑藉自己在蔣、李之間“左右逢源”的“才智”過了一把行政院長的癮。 但好景不長,何應欽的“左右逢源”漸漸變成了“裡外不是人”。隨著前線戰事的失利,李宗仁和蔣介石開始互相指責、推諉責任,何應欽既不敢得罪蔣介石,義不願將全部責任歸咎於李宗仁,最終被二人的“鬥法”逼下了臺。 何應欽在出使聯合國期間,已經在美國購置了別墅,為自己早已留了退路。但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給何應欽發去了電報,令他必須火速赴臺“甘苦共嘗”,還為他準備了專機。


當時,許多追隨蔣介石多年的國民黨要人紛紛逃亡海外或滯留香港,何應欽為此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很清楚,自己雖然是蔣介石的“副班長”,但是曾經在背地裡搞過的那些活動,蔣介石一定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此次前往臺灣吉凶未卜。然而,最終他還是聽從了蔣介石的召喚,偕家眷飛往臺灣。 到臺灣後,何應欽先是在家“閉門思過”,隨後被蔣介石任命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據當時何應欽身邊的人回憶,“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的辦公地點就位於當時臺北“總統府”的三樓,從地理位置上距離臺灣的權力中心只有一步之遙,但對於進入這裡的國民黨老將們來說,卻再也無法回到那個看似一步之遙,實際卻是千里之隔的舞臺了。 何應欽這位國民黨中央系裡的不可或缺的要員,從此也退居幕後成了閒人一個。雖失權柄未失寵 在國民黨黃埔系中,蔣介石向來是獨一無二的“男一號”,何應欽是唯一的“男二號”,兩人就像是臺上的“二人轉”演員一般,要互相配合,把戲演好。 但是,作為“主角”的蔣介石又在處處提防何應欽,防止他功高蓋主,佔了自己的老大地位;身為“配角”的何應欽也不甘心做一個“千年老二”,經常會在“舞臺”上搞些小動作,希望藉機翻身,也過一把“主角”的癮。西安事變時期,何應欽就極力主張討伐張、楊,想置蔣介石於死地;第二次內戰末期,他聯合桂系,排擠蔣介石……這都是何應欽的“代表作”。 到了臺灣這個“小劇場”之後,由於蔣介石已經扶植起了陳誠這個言聽計從的新“男二號”,何應欽自然被丟到了幕後。退居“二線”的何應欽很清楚蔣介石的為人,因此他時常擔心,當年搞的那些小動作會招致蔣介石的報復,便絞盡腦汁討好蔣介石。 1949年12月7日,日據時期的臺北總督府門前掛出了“總統府”的招牌。蔣介石急欲復職“總統”,蔣經圍的太子派振翼待飛,昔日四大家族只剩了蔣氏一家。 何應欽自知重溫過去權傾勢重的舊夢已無可能,素有“自知之明”的何應欽深諳與蔣介石的相處之道,為避免未生奢望而引起猜疑,特意於蔣對自己下手前公開了自己的態度。


1950年1月6日,美國《新聞觀察》記者斯瑞就臺灣政局訪問何應欽,原以為這位國民黨重臣能有見地高深的觀點,不料,何應欽卻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是國民一分子,在國民應盡義務方面當然不能後人,所以就我內心的衷願說,從政時不負為國家公僕,現在只希望無忝為一個自由中國的公民。” 何應欽的“識相”自然給蔣介石省去了很多麻煩,在蔣復職一事上,何的表現也頗得蔣的歡心。由於李宗仁移居美國,又未宣佈放棄“代總統”之職,蔣介石的復出既要有千呼萬喚的過場,又要在“法理”上剝奪李宗仁的“代總統”之職。何應欽先後兩次與李宗仁共事,對李宗仁也頗有好感,但為了消除蔣介石的猜忌,他不得不拋棄對李宗仁的私情公誼。


李三萬的三萬裡


都是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李宗仁長期是桂系首腦,何應欽短暫當過貴州小軍閥;在對蔣上,倆人都抓住機會反蔣;在對日上,李宗仁很堅決,何應欽天生愛日本。

1、軍政生涯

李宗仁長期在廣西擔任軍官,沒有錯過辛亥的機會,到了20年代廣西統一戰爭才嶄露頭角。北伐中一度成為國府核心成員之一,但蔣桂戰爭結束後,桂系的命運基本奠定,雖然之後幾次反蔣,但表現一般。另外,李宗仁長期把控廣西軍政大權,且逐步向外發展,諸如戰區長官、北平行營主任等。


(中間為李宗仁)

何應欽在畢業後在貴州做軍官,一度成為幾巨頭之一。在被排擠失敗後去了廣東,20年代的廣東確實是充滿夢想的地方,北伐讓他實現了他的廣漂成功。之後長期是國府軍政要員。

(何應欽)

2、對蔣的態度

李宗仁資歷和蔣一樣,而且有實力。一直和蔣不怎麼對付,反蔣的總次數很多,都數不過來。最關鍵的是蔣的三次下野都和他有關係。第一次下野是他逼迫的;第二次下野是兩廣與中央合作的條件;第三次是徐蚌會戰加上逼迫的結果。

(兩人對蔣都不怎麼樣)

何應欽是黃埔系統的二號人物,按理說應該和蔣一致,但恰恰相反。蔣第一次下野他支持;蔣在西安被扣押,他要武力討伐張揚。就這樣卻又是政壇不倒翁,不得不說這人能力極強。

3、對日的態度

1936年兩,廣事變的時候,李宗仁嘴上說的抗日,背後卻有日本人的影子。與日本人權宜之計的合作,他從不拒絕。但在大問題上還是很堅定的,抗戰初期堅決主張處理韓復榘,並贏得了臺兒莊會戰。擔任五戰區長官,多次與日軍血戰。

(徐州會戰)

何應欽而言,簡直是媚日。1933年主持長城抗戰,對後方日軍軍官、浪人不聞不問。前線指揮也一塌糊塗。真不知道到是怎麼在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黃埔系統中混的?

(長城抗戰)

大時代中產生大人物,他們都像流星一樣在歷史中劃過。今天還有很多問題不清楚,我們應該多研究以梳理清。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廣西陸軍學堂畢業,他平定廣西,參加北伐,進行中原大戰。抗戰中指揮台兒莊戰役大敗日宼,八年抗戰有著不凡的表現。

1948年一意參加競選,當上了中華民國的副總統。李宗仁一路磕磕碰碰,終於如願以償,但代總統只是撿到一隻燙手的山芋而已。

李宗仁上臺之後,處處受蔣掣肘,內外交困又無可奈何,謀圖談判尋求劃江而治。大陸一再丟失,李離開南京直飛桂林。白崇禧勸他去臺灣,其勃然大怒;王八蛋才去臺灣。以身有疾病為由,赴美就醫,被臺灣當局罷免代總統職務。

晚年的李宗仁衝破重重阻礙,冒著生命危險,於1965年偕夫人郭德潔女士毅然從美國迴歸大陸,消息傳來,轟動世界。69年在彌留之之際寫了一封信,被周恩來稱作"歷史文件"。

何應欽字敬之。原籍江西,生於貴州興義。1908年赴日留學入掁武學堂。回國後任黃埔軍校少將總教官。辦事認真處世謹慎。兩次東征屢建戰功。

他曾是蔣介石的寵臣,左右侍奉數十年,抗戰中是親日派代表人物之一。幕後策劃對新四軍發動進攻,圍殲新四軍九千餘人,扣押軍長葉挺,製造了千古奇冤的皖南事變。

蔣介石一生三次大野,何應欽曾兩次與桂系聯手“逼宮“,蔣對他早己心存芥蒂。何逃往臺灣後,深居簡出,不聞政事,表示閉門思過。為了不使蔣產生猜忌,一方面表示有歸隱之意,另一方面不放過支持蔣的機會。

何應欽一生生活檢點,在那個年代裡面對不能生育的髮妻,不嫌棄,不納妾,可謂難得。何養生有三大秘訣;修養,生活和醫藥。






周勇華2


李宗仁將軍實在偉大!當國軍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連戰皆敗,損失慘重,京城喋血,舉國悲哀,日軍驕橫不可一世,全國抗戰低潮之際,竟以國軍地方雜牌系列部隊,在臨沂、臺兒莊以國軍將士血肉之軀將裝備火力強大的日軍精銳之師,板垣第五師團與磯谷第十師團一舉打殘,徹底喪失戰鬥力,倉惶大敗而逃,取得了殲滅日軍近三萬、驚天動地第一次巨大之勝利。她的勝利極大振奮了全國抗日軍民,狼狼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其勝利價值無法估量!臺兒莊犧牲將士們英靈永存!中華兒女將永遠銘刻在心。對另一位,不與評價…實無評價之必要。


高友峰1


李宗仁和何應欽之間的對比非常明顯,一個是抗日名將,是領兵作戰的軍閥將領,一個是國民黨內有名的親日派,是蔣介石手下的二號人物,主管著國民黨內部的黨務問題,不領兵打仗。

李宗仁

李宗仁是新桂系的軍閥,他和白崇禧等人聯手擊敗了廣西的舊軍閥,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廣西戰隊,在李宗仁的帶領下桂系軍閥投靠了民國政府,成為了民國政府名下的獨立戰隊,部隊的掌控權仍由李宗仁等人獨攬。

在蔣介石發動北伐戰爭期間,蔣介石延續了他大拜兄弟的習慣,向李宗仁遞了帖子,結拜了兄弟。

李宗仁帶領的廣西部隊戰力非常強大,在兩次北伐的戰爭中都作為先鋒部隊擊敗了很多分裂的軍閥,為民國的初步統一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人的部隊勢如破竹、無可抵擋,當時中國的所有部隊都屢戰屢敗,但是在臺兒莊的時候,日本人的神話被李宗仁終結了。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取得對日本部隊巨大的勝利,日本的軍隊被殲滅了2萬多人,在當時,這是一個非常震撼的數字,因為除了一些中國人組成的偽軍,日軍的部隊都非常的精銳,他們實行精兵策略,所以損失那麼多人對日本人來說是一件很心痛的事情。



在這場戰役中,李宗仁手下的部隊也折損了大半,非常的慘烈,死亡人數達到了5萬多人,但也正因為此戰鼓舞了當時中國各部隊的士氣,讓全體中國人知道了訓練嚴格、武器精良的日本人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所以臺兒莊大捷成為了一面飄揚的旗幟,為抗日戰爭開了一個好頭,李宗仁作為總指揮因此獲盡了殊榮,和後來的無數場戰役加起來,奠定了李宗仁抗日名將的身份。

何應欽

何應欽是蔣介石在日本認識的同學,他曾在貴州的軍閥手下擔任過旅長,但在老大被殺死之後找到了當時正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通過蔣介石的介紹,擔任了黃埔軍校總教官的職務。


何應欽往後的發跡與他在黃埔軍校中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他在黃埔軍校中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手下,因為他有著良好的性格,所以成為了學生們的知心好友。

他的這些學生們也在蔣介石發跡後成為了國民黨的中堅,何應欽因為這些學生們的反哺,成為了國民政府當中的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蔣介石之下,蔣介石曾被何應欽背判過兩次,但都因為他龐大的關係,所以被蔣介石輕易的放了過去。

和李宗仁不同的是,何應欽是個典型的親日派,他不領兵打仗所以對日本人的感情一直保存如初,他是在留學期間被日本人的文化深深影響的,即便他後來回到中國擔任了民國政府的高層,卻仍然保持著這種親日的思想。

日軍的中國侵華主將是岡村寧次,在他的帶領下,日本部隊在中國境內大肆燒殺擄掠,無數的部隊因為和日本人交鋒而喪失了生命,無數的百姓也因為日本主將的縱容被日本人殘忍的殺害。


所以說岡村寧次是除了日本天皇之外在中國境內最大的戰犯,在中國犯下了累累的罪行。

但這些事情在何應欽看來卻算不得什麼,因為岡村寧次曾經是他在日本留學時候的同學,在日本時,他就和岡村寧次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所以在日本投降戰敗後何應欽就非常的為自己這個好同學著想。

當時中國對日本人的主受降官是何應欽,原本這個重任是該由蔣介石擔任的,但是蔣介石是中國的最高統帥,而日本的最高統帥是日本天皇,岡村寧次只是日本天皇手下的一員大將,所以如果由蔣介石受降的話,自身的身份會將一個大階梯,所以這個身份就交由何應欽擔任了。

按規矩,日本將領投降後是要獻上他們隨身攜帶的寶貝軍刀的,這些軍刀對於日本人來說就是他們的另一條生命,在他們的武士道精神中刀在人在、刀亡人亡,是最為神聖的東西。

所以作為受降主官的何應欽考慮到了岡村寧次的感受,他在受降前的一天找到了岡村寧次,特意的囑託岡村寧次在受降的當天,千萬不要帶他的軍刀過去,因為一旦帶了就會被收繳,何應欽的提醒讓當時的岡村寧次很是受感動,所以岡村寧次在參加第二天的授銜儀式上,沒有帶上他的軍刀。

在代表投降國的岡村寧次向何應欽鞠躬的時候,作為主受降官的何應欽竟然和岡村寧次互相鞠躬了起來,按照受降的規定,受降方是不需要向投降方鞠躬的,但是何應欽這麼做了,這些都源於他對岡村寧次的尊重以及他和岡村寧次的同學感情,這些讓何應欽忘記了民族大恨。

所以說我覺得何應欽是不能和李宗仁相比的,李宗仁是真正的抗日名將、是民族英雄,他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欽佩與敬重的人,而何應欽在國民黨內部雖然和李宗仁序列差不多,但是他真正為抗日戰爭所作出的貢獻卻是沒有多少的,他掌管著國民黨內部的運作問題,不善於打仗而且還親日,他的一系列親日行為都令人很是不齒,在他的眼中國家的大恨小於個人的私情,對於這樣的人,我覺得他不配與李宗仁並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