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覺得985雙一流高校扎堆搬往青島,而不是搬往更好的一線或省會城市?

鄭克涅夫斯基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不太瞭解學校選址的政策方面的要求,我只知道,青島憑藉一些二三流的大學,成功的“網羅”了大量山東省優秀的學生。我認為,雙一流大學在青島建分校,對大學、對青島、對山東考生都是多贏的結果。

一、如果你想當一名大學老師,你是否願意在青島安家?

青島作為“新一線”城市,從城市環境、發展潛力、收入水平等方面,雖然和一線發達城市還有差距,但是,也足以吸引眾多人才來此就業安家了。

據說某大學要將校區搬往青島,當地政府極力挽留,結果該大學依然連夜搬往了青島。其實很正常,如果在青島,學校有更好的發展前途,為何不搬往或者在青島建分校呢?而這一點,作為省會的濟南,顯然吸引力不大。

二、如果你是一名考生,你是否願意去青島上雙一流大學?

除了山東大學本部憑藉其實力和口碑,在山東招生大批優秀學生外,山東的其他優秀學生,如果在省內選擇,基本上首選的城市就是青島,這也導致青島的大學,錄取分數普遍較高。

三、如果你是高校校長,你是否願意去山東收一批更優秀的學生?

眾所周知,山東的考生比較優秀,但是由於山東省一流大學稀少,導致大量的優秀學生要報外省市的大學,但是外省市大學在山東的招生計劃較少,導致流失大量優秀的考生。現如今,大量的雙一流大學在青島建立分校,可以增加在山東的招生計劃,給更多優秀的學生上名校的機會,也使得這些大學能收到更優秀的學生,實屬一項雙贏的措施。

此外,這項措施,也有利於阻止山東人才外流,更好的建設山東。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985、雙一流高校在青島的扎堆,不是"搬往"而是"異地辦學",主要是建設分校、校區、研究所等。

比如說已經開展本科教育的復旦大學青島校區、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在建或籌建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青島校區、中國康復大學、中國能源大學等。

選擇青島的原因是因為濟南的GDP在山東僅位列第3,第1/2是青島和煙臺,就小西的個人感覺青島的環境,如空氣質量等,比濟南還是好不少。同時,山東省近幾年都在強推青島升格國家中心城市(已有9個),而教育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南深圳、北青島 "是高校異地辦學的典範,不過在質量上深圳還是優於青島的。其實,說白就是青島城市經濟發展好,城市的高等教育資源已經和城市發展不配套。青島迫切的需要彌補這樣的短板,在高校引進方面給予的政策、資金、土地等配套不是其他城市可以提供的。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09-13-01


帥小西De


很簡單,這是國家戰略的需要。

連你都知道,一線和省會城市好,985雙一流高校校長不知道!

肯定有上面的發展考慮!

要依靠高校,行成:“北京~天津~青島”的輻射帶!




青島需要力量!

北京和天津的高校力量已經很強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可以幫助兩者南下發展的助攻!

青島為什麼會中標,因為它的位置!

一靠靠海,二連山東半島,下啟江蘇和上海!

所以,加持青島的高校,三者連線合力把資源往內地卸!

而青島,也可以連動山東發展!





搬過去的,為什麼大多為研究所、院!

我都說了,我們要的是連接資源和卸下資源給內地!

青島依靠山東,生源質量可以,但是好的教師沒有,需要引流!

而且,一個研究所的一個研究成果,可能就是一個企業的立跟之本!

所以,到時候會形成:

北京天津的輻射圈,青島輻射圈,三者會師,縱橫合併成:

北京天津青島影響圈


由我答


還是第一次遇見瞧不起青島的。

北上廣深是一線(零線)。

青島是新一線(偽一線)

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僅僅為二線,假如不是因為政治中心可能省會早就被青島拿下了吧。

青島的GDP就不說了吧,山東的GDP之首。氣候適宜冬暖夏涼,全年空氣質量百分之八十都是良或優。

在國家的城市去中心化的大趨勢中,青島也“有幸”成為了去中心化的一元,房價飆升,大量吸引中產階級入駐。上合峰會召開,更是對青島在一帶一路作用中的肯定。

我身邊80%的濟南同學都想來青島發展。

所以我們不如開個問題:為什麼青島不是山東的省會城市?


DeRichelieu


高校搬往哪裡並不是地方說了算,有的是由校方說了算,但是對於985、雙一流高校大多數都是教育部直屬的,那麼搬遷就要經過國家多個部門同意才能搬遷。那麼為何有人覺得985雙一流高校扎堆搬往青島,而不是搬往更好的一線或者省會城市?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些985雙一流高校不是扎堆搬往青島,而是異地辦學,可以說是建設分校、校區等,比如說復旦大學青島校區、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等等,現在很多高校都會建設自己的分校或者校區,這點我們要先弄明白,本部還是在原來地方。


很多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未必能夠拿出很多的地方用於教育用地,要知道一線城市大多用地量很多,比如說上海,上海本身面積就不大,隨著經濟發展,人們住房需求就很大,很多用地都建設商品房了,而且上海物價也高,校方如果這裡建校,那麼成本會更高,對於一些貧困學生生活費也是問題,畢竟還有很多學生為了能夠交齊學費都是由家人籌借的學費,更別說高昂的生活費了。


青島作為“新一線”城市,從城市環境、發展潛力、收入水平等多方面有著自身的優勢,青島是沿海城市,發展潛力很大,相比更好的一線城市地價要便宜的多,而且青島旅遊也很發達,而且青島是國家重點扶持單位,加上青島地方政府的政策,這些更加適合985雙一流高校建校,所以高校更願意扎堆搬往青島。


決勝網


高校要建在哪裡,選擇哪座城市落地,不是一個雙向選擇題,而是一個單向選擇,決定權不在地方,而是在校方,特別像雙一流這種牛逼閃閃的品牌高校,全國各地那是打破頭的爭,所以他們的選擇餘地和空間就很大。

雙一流建分校,肯定要選擇城市美譽度好、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城市,這些方面青島還是具備這種優勢的。高校建分校的想法一露頭,全國各地肯定會蜂湧而至搶資源,所以高校選擇就要看誰更有誠意,誠意如何表現呢?不就是給錢、給地、給政策嘛。

一座城市要想發展,想成為有影響力的大都市,引智引才是關鍵,而引進高校無疑是有號召力的舉措。我們縱觀全國內有影響力的大城市,像北上廣深,杭州武漢南京重慶等這些大城市,哪一個不是高校雲集,名校林立。高校雖然不是企業,帶不來任何稅收,而且還是地方要花大錢的買賣,為什麼還要上趕著爭呢?

高校對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智能作用,能夠發揮其在服務地方經濟集聚創新要素、激活創新資源、有效轉化創新成果的促進作用。既可以從宏觀上調集高層次資源,又可以在具體實施中促進產學研,它的影響和帶動是長遠的巨大的。


元芳有看法


我想知道這是誰問的?除了給山大劃撥了地蓋校區,還有哪個985真正往青島搬遷?那些什麼騙錢的xx青島研究院,轉化中心的,都是虛的!


青鵬萬理


紮根青島,主要原因是各大名校領導有超前的眼光,青島是一個沿海開放城市,環境市容都是全國數得著的旅遊城市,發展潛力很大,相對比深圳,廣州,地價要低的多,又是國家重點扶持單位,青島市政府給予優惠政策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總之,各大名校到青島發展是明智的選則,方向正確。


臣臣80


核心是在環境好的海邊更容易吸引人才,比如說青島大學和蘭州大學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但很多名校博士後更願意到青島大學工作。但青島要建膠州校區卻讓原來的濱海優勢基本消失,雖然那邊也靠膠州灣北側,但和前海膠南即墨的海邊比較差的太多!


Linux638


都沒說到點子上!我就在某高校青島研究院!地方政府土地免費給,教學樓,科研樓,院內綠化,宿舍樓,統統都免費給好了!來人入住即可,換成你是高校你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