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四大殺手結局都怎麼樣?

用戶6330543397


軍統曾經一度是國民黨很多人的噩夢,之所以會讓人心生恐懼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有很多殺手,當他們暗接共黨或者想叛變當漢奸的時候也許就有一雙眼睛盯著他們,同時軍統又被蔣介石所看重,對於直接抓住證據叛變的人可以直接刺殺,可見這些得力的殺手擁有著很高的特權,那麼當年叱吒風雲的四大殺手後來怎樣了呢?



軍統的全盛時期是在戴笠當職的時候,而戴笠之死軍統也隨著慢慢的沒落,雖說戴笠之死有很多的的疑點,但是今天姑且不討論戴笠的問題,而是討論他的幾個得力手下被叫做四大殺手,分別是陳恭澍、沈醉、王天木、趙理君。



陳恭澍,這個人號稱軍統第一殺手,實力自然不容小覷,而且還是黃埔第五期的學生,很多大型的刺殺活動都是由他進行的,比如汪精衛,石友三,張嘯林等人,但是石友三和汪精衛這兩個巨賊都逃走了,這也是陳恭澍的敗筆,有些愧對了第一殺手的稱號。1941年在上海被抓,為了活命選擇投降,後來又以漢奸名義被抓,但是因為和戴笠關係比較好,在被抓後也和戴笠聯繫,不久就被釋放。後來老蔣敗了,也去了臺灣,但是已經無心官場,後來隱姓埋名找都找不到了。



沈醉,這位殺手年紀最小,是戴笠最為信任的殺手,一般認為年齡小自然就資歷不深,但是因為戴笠的偏愛也不比其他幾位混的差,後來雖然沒有逃去臺灣,但是最後結果卻是最好的,沒逃走的原因就是被盧漢扣押了,但是沈醉機靈,幫著盧漢抓國民黨,這樣也沒有受到虐待,不僅如此還當了個文史專員,後來待遇更是不薄,最後1996年在北京病逝。



王天木,這人活的有點不明不白,起初目標還是比較明確的,因為和戴笠交好,有這層關係之後就被戴笠重用,但是這個人似乎有些反悔被帶了,在上海當區長的時候被李世群給抓了,因為當時的汪偽政府抵制軍統,但是沒關多久就放了,這就引起了戴笠的懷疑,以為已經叛變投敵,還派人刺殺他,王天木逃走了,結果真去汪偽政府,後來隱姓埋名去了臺灣,於1995年去世。



趙理君,這個人才是真正的殺手,可以說是亂殺無辜,因為他殺的多數是那些有思想的人士,經常受到公眾的牴觸,比如揚杏佛,史量才,除了這些還喜歡敲詐他人,如有不從直接殺死,後來蔣介石壓不住民眾的憤怒,只能選擇借趙理君的人頭來安撫大家,最後被槍斃了。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蔣介石手下負責軍務的特務組織軍統是由戴笠所轄,他手下有四大愛將——陳恭澍、趙理君、沈醉、王天木。軍統的特工有直接刺殺的權力,所以這四大金剛也是四大殺手。那麼在戴笠意外逝世、老蔣戰敗之後,這四個人的結局如何呢?

王天木的一生是矛盾的,早年他曾因痛恨日本人立志從軍報國,機緣巧合之後進入了軍統情報組織,並且得到戴笠的重用。1939年他被漢奸李世群抓捕,被關在閻王殿76號,可是被善待了三個星期之後的王天木被毫髮無傷得放了出來。

後來軍統果然懷疑他通敵,想要謀殺王天木。王天木死裡逃生,投向了汪政府。王天木的叛變讓軍統的情報工作一時癱瘓,不得不從各據點撤離。日軍投降之後他隱姓埋名躲在了臺灣,1995年去世。從痛恨日本人到投靠日本人,王天木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陳恭澍號稱是軍統的第一殺手,無論是日匪還是汪政府無不懼怕他。在他任職期間,先後設計刺殺張敬堯、石友三、王克敏、張嘯林、傅筱庵、汪精衛等漢奸。1941年被76號抓捕,佯裝投降,依然和戴笠保持著聯繫。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政府抓捕,兩年後獲釋並擔任要職。

解放後陳恭澍同去了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退休後還寫了回憶錄《英雄無名》,因為之前殺人無數,他依舊保持著殺手的習性,隱姓埋名,就連他去世的年月和墓地都很少有人知曉。

趙理君被江湖人稱作追命太歲,是真正殺人如麻,並且以殺人取樂的劊子手。他曾設計殺害楊杏佛、史量才等等愛國人士,被公眾所痛恨。此後又公報私仇,殺了國民黨行政檢查員,他犯案後不僅僅不收斂著,還明目張膽居功自傲。蔣介石不能容忍他的這種行為,沒過多久就將他槍決了。

沈醉在軍統之中年紀最小,資格卻不比其他三個殺手小上多少,戴笠十分信任他。解放後,沈醉並未順利逃往臺灣,而是被盧漢扣押,因為後來協助盧漢逮捕了昆明的大部分國民黨人員,以功抵過,1960年在周恩來的親自安排下,擔任了中國政協文史專員。1980年,沈醉的戰犯身份改為起義將領,享受副部級待遇。後來他曾去香港探訪親友,婉拒了親友提出留港的建議,毅然回到北京,1996年病逝。

以上


木劍溫不勝


辣手書生陳恭澍,追命太歲趙理君,終極臥底王天木,棄暗投明是沈醉,四大殺手震敵膽,唯有一人未善終。

作為特務機構,暗殺是軍統的日常操作,軍統培養了一大批殺手,其中最著名的是陳恭澍、趙理君、王天木、沈醉,合稱四大殺手,這四人只有趙理君被槍決,其他三人都得到善終。

一、辣手書生陳恭澍——終老臺灣

陳恭澍曾任軍統天津站站長、北平站站長。他先後參與200多起軍統組織的暗殺行動,行動對象有汪精衛、張敬堯、石友三、吉鴻昌等等,全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幾乎都獲得成功。1949年後到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晚年著有回憶錄《英雄無名》。

二、追命太歲
趙理君——終被槍決

趙理君是上海灘流氓出身,性格狂傲,以殺人為樂,江湖人稱追命太歲,先後殺戮楊杏佛、史量才等愛國人士,揹負一身血債,最後竟因私怨,擅自殺戮害國民黨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終被執行槍決,中統調查顯示趙理君早已投靠日本,成為藍衣社特務,死有餘辜。

三、終極臥底王天木——高齡善終

王天木和戴笠是兒女親家,據說與戴笠長相高度相似,1939年被日偽特務機構76號逮捕後叛變,成為人人痛恨的漢奸,導致軍統受到重創。奇怪的是,抗戰勝利后王天木逃往臺灣,居然沒有被清算,還安全在臺灣生活了50年,直到1995年才高壽去世!很多人認為王天木的叛變是戴笠的佈局,讓他打入76號成為雙面間諜,陳恭澍的《英雄無名》中也持同樣觀點。

四、棄暗投明是沈醉——脫胎換骨

沈醉,四大殺手中年齡最小,卻以資歷老、能力強著稱,先後擔任少校舉動組長、稽查辦上校處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保密局雲南站站長、國防部少將專員、雲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遊擊司令等職,深得戴笠信賴。1949年,戴笠選擇棄暗投明,參加盧漢起義,後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晚年著有《軍統內幕》、《我這三十年》、《我所知道的戴笠》等書。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國民黨猖狂那陣,有兩支神秘的特務隊伍:軍統和中統。其性質,有點類似於明朝的東廠和西廠。

軍統是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專門從事偵查、盯梢、綁架、暗殺等罪惡勾當。

戴笠,是軍統至高無上的掌舵人,他通過暗黑的手段,網羅了一大批嘍囉走卒為其拼死效命。其中,有四個八面玲瓏、文武雙全、智勇兼資的特工,深得戴老闆賞識,他們分別是陳恭澍、王天木、趙理君和沈醉。

他們四人憑著過硬的業績,被稱作軍統四大金剛;另一方面,他們仗著變化多端的殺人本事,也被稱作軍統四大殺手。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看看這“四大殺手”的最終結局。

一、辣手書生陳恭澍(shù)

柳雲龍的經典諜戰片《風箏》裡的宮庶,其人物原型就是陳恭澍,冷靜、機警、狠辣。

陳恭澍畢業於黃埔軍校第5期警政科,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文武兼濟,滿腔熱血,心存報國之志,辦事勤勉,體恤下屬,是國黨中難得的良材。

陳恭澍對漢奸深惡痛絕,先後策劃或參與過刺殺張敬堯、毒殺石有三、制裁殷汝耕、奇襲王克敏、直擊汪精衛(失敗)、槍殺張嘯林、刀劈傅筱庵等鋤奸事件。

陳恭澍一度令漢奸日寇聞風喪膽,是當之無愧的軍統第一殺手。抗戰勝利後,他以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河北大隊長的身份,留在河北、北平一帶,與人民解放軍展開了頑強的政治鬥爭。

1949年戰敗後逃回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1969年退休後,著有回憶錄《英雄無名》。

因其殺人多、樹敵多,直至晚年依然保存殺手不能見光的面目,至今其去世年月、墓地等都不可考,真可謂“英雄無名,悽然落幕”。

二、笑面閻羅王天木

王天木是《偽裝者》中“毒蜂”王天風及《麻雀》裡尹正扮演的蘇三省的人物原型。

王天木早年就讀於保定軍官學校、東北講武堂。其人身材適中,五官端正,喜歡穿黑西服、白襯衫,配方頭皮鞋,從外表看,紳士派頭十足。

但實際王天木強於鑽營,為人油光水滑,投機取巧,善結人緣。王天木是軍統裡的元老,比戴老闆還年長五歲。他在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時,曾和一批愛國學生結拜為十兄弟,併成立抗日鋤奸團,專門對付日寇和漢奸,其戰果累累,成就突出。

1939年,偽徒李士群派人將王天木綁架了,關到了極斯菲爾路76號的“閻王殿”。

三星期後,王天木竟然從“閻王殿”毫髮無損的回來了,因此,王天木被懷疑叛變。戴老闆下達密令,預除掉王天木。

王天木僥倖逃脫,大罵戴笠無情無義,於是倒戈,投到了汪偽政府門下。

1945年抗戰勝利,王天木藏於北平西山,後逃去臺灣,於1995年離世,享年104歲。

王天木奇人一個,傳說貓有九條命,他足有十九條命。

陳恭澍在《英雄無名》中以一個老牌特工的眼光認為王天木“叛變”是戴老闆精心佈下的韜晦之計,我深以為然。

三、追命太歲趙理君

趙理君原本是個拿著粉筆和教鞭的教書先生,沒想到,搖身一變,轉手拿起斧頭和槍支,就踏上了刀光劍影的人生。

1932年從洪公祠特訓班畢業後,開始從事罪惡勾當,他以殺人為生,以殺人為樂,漢奸也殺,愛國人士也殺,無情無義無是非,簡直就是一個魔頭。

1941年底,趙理君的督導員公然用槍支與土匪換鴉片,被督查專員韋孝儒的軍隊查獲扣押,並槍決了幾個首惡份子。趙理君自此對韋孝儒懷恨在心,日後伺機將其殺害。

殺害韋孝儒後,趙理君毫不收斂,氣焰囂張。蔣委員長大怒,1942年,將趙理君槍決,享年37歲。

四、百變魔頭沈醉

沈醉在軍統裡向來以年紀小、資格老著稱。雖身為軍統高層,但身上沒有官氣,外表儒雅,不打牌、不喝酒、不貪財、不玩女人等,這在國民黨當時官場裡是不可多得的。

沈醉也曾是一個愛國青年,憑藉著敢打敢拼的狠勁,一步步走入軍統核心,做了戴笠的鷹犬,在罪惡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1949年12月9日,雲南省主席盧漢起義投共,沈醉被扣押,被迫在起義通電上簽字,幫助盧漢逮捕了潛伏在雲南地區的大部分軍統特務。

1960年11月28日被特赦,任政協文史資料專員。大革命中,險些喪命,憑藉變幻莫測的機智,逃過一劫。

1980年後,經相關部門調查核證,沈醉的身份由戰犯改為起義將領,享受副部級待遇,歷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6年3月18日因肺癌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歷史曲折,蒼天肅穆。是非功過,自在人心。


南宮尋歡


軍統四大殺手,是大名鼎鼎的戴笠,戴局長的手下,畢業於黃埔軍校五期,是戴笠的四大金剛之首,也是軍統第一殺手。這個人除了刺殺過眾多漢奸,還曾經加入過汪偽政權。1941年,陳恭澍在上海,被76號所抓,在裡面可能受不了酷刑而叛變,但是這是一次詐降,暗地裡和軍統取得聯繫,後來抗戰勝利,被上海國民黨當局以漢奸罪抓起來關了兩年,釋放後又幹回來老本行,在國民黨政府做情報處處長,後去了臺灣,曾經出版過一本揭露軍統的書,而成為當時的搶手貨,結局也算可以。



二,趙理君。

此人和陳恭澍是同學,兩人都是黃埔五期的政科畢業,而且他曾經還是一名共產黨員,參加過廣州起義,失敗後回家做了一個教書先生,不過此人完全沒有教書先生的儒雅文靜,反而暴戾乖張,經常為了錢財殺人,蔣介石派他去黃河渡口監視閻錫山的動向,沒想到他竟然以次作為自己賺錢的工具,敲詐勒索,就連混雜在其中的軍統特工都照殺不誤,然後扔到黃河裡,為了錢財,置民族大義於不顧,用槍支和土匪換鴉片,一換就是幾船,被韋孝儒查出後,為了報復他,竟然將他秘密殺死。蔣介石震怒,特工同時提供了確鑿證據,他是日本藍衣社成員,是不折不扣的大漢奸,原本戴笠還矢口否認,保他一命,但是河南各界要求嚴懲兇手,蔣介石下令將其槍殺。

三,沈醉。

在軍統局,他雖然年紀小,但是資格老,18歲就加入了復興社,既是軍統四大金剛,又是軍統三劍客之一,一直深受戴笠器重,多次擔任軍統重要職務,後來在雲南被盧漢扣押,參加了雲南起義,協助抓獲了很多國民黨人,在1960年被特赦,1980年被查實在雲南起義中起了決定作用,所以身份從戰犯成了起義軍,享受副部級待遇,連續三任為政協委員,後來在1996年因癌症去世。


第四,王天木。

很多人覺得《偽裝者》中的王天風就是王天木,其實,只是名字相像而已,不過他們和76 號的淵源頗深,76號正是因為王天木才成立的。王天木是東北人,曾經上過軍官學院和講武堂,長得比較帥氣,很喜歡穿皮鞋西裝,把自己打扮成紳士的樣子,是軍統的骨幹分子。

抗戰初期任天津站站長,和當時的愛國學生組成了“抗日鋤奸團”,專門刺殺漢奸。1934年,其隊員胡大虎和王天木在北京逛八大胡同時失手殺人,把屍體藏在箱子裡從妓院運出,結果事情敗露,整個北平議論紛紛,蔣介石大怒,下令嚴查,胡大虎被殺,王天木被判處無期徒刑,後來抗戰全面爆發,軍統缺人,王天木在監獄關了兩年後釋放。




出獄後,他又成立了:華北忠義救國軍,也是專門刺殺漢奸。當時汪精衛去了河內,需要殺幾個漢奸警告,於是陳篆被殺,也因此,76號成立,第一要務就是要對付王天木。後來王天木被抓,因為其從76號出來後,毫髮未傷,被認為是投敵叛國,被戴笠下令秘密刺殺,後來被他逃脫,後又再次被抓進了76號,但是不久後又放出,王天木圍棋十六號提供了不少軍統特工的信息,使得軍團在華北的工作幾乎無法展開,後來抗戰勝利,王天木去了臺灣,陳恭澍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說。王天木可能只是軍統安插在華為政府的一枚棋子。


軍事一點通


軍統的四大殺手是指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陳恭澍、趙理君、沈醉、王天木。前幾天小編髮表了一篇關於王天木的文章,那就從王天木開始說起。



王天木

王天木原名王仁鏘東北人,年輕時因痛恨日本人在東北的胡作非為,勵志從軍報國。先後就讀於保定軍官學校、東北講武堂,從此踏上了抗日的軍旅生涯。後來在吳俊升之子吳泰勳介紹下加入了軍統情報組織,憑藉出色的表現很快成為軍統特工的骨幹力量,和陳恭澍、趙理君、沈醉並稱軍統四大金剛。

1939年夏,在大漢奸李士群的策劃下被抓捕,然而被帶到號稱“閻王殿”的76號的王天木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折磨,而是好吃好喝的照顧了三星期之被後釋放出來。王天木毫髮無損的被釋放出來,遭到了上級的懷疑,認為他已經通敵叛國,變密謀殺掉王天木。僥倖的是王天木逃脫了,死裡逃生的他心灰意冷從此脫離軍統,轉投日本人扶持的汪政府,做了漢奸。

由於王天木的叛變使上海,北平,天津,青島等地的電臺遭到日本人的破獲,據點遭到日軍的圍攻損失慘重,一時間軍統所有的情報部門不得不停止工作,從各地據點撤離。為日本人立了大功的王天木被任命為“76”號高級顧問,中央委員等職,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作為叛徒的王天木知道自己留在大陸必遭各層愛國人士的征討,於是悄悄的跑到臺灣,隱姓埋名的躲了起來,直到1995年在臺灣安然去世。


陳恭澍

陳恭澍,出生於1907年,河北寧河人,綽號辣手書生,黃埔軍校五期警政科畢業。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務處,任組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華北區區長、上海特二區區長等職,先後策劃刺殺張敬堯、石友三、王克敏、張嘯林、傅筱庵、汪精衛等漢奸,一度令漢奸日寇聞風喪膽,號稱軍統第一殺手。1941年10月在上海被汪偽76號特工總部逮捕,為保全性命被迫叛變投降,暗中卻與軍統頭子戴笠取得聯繫。1945年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上海當局以漢奸罪為名逮捕,兩年後獲釋。後任中央訓練團河北大隊長、綏靖總隊上校總隊長,駐守北平、河北一帶,負責與人民解放軍進行所謂的政治作戰。1949年到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1969年退休,晚年著有回憶錄《英雄無名》一書。

趙理君

趙理君(1905—1942),四川浦江人,軍統局主要將領,國民黨陸軍中將,情報將領戴笠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因殺人無數被蔣介石下令槍斃,江湖人稱“追命太歲”。趙理君於1927年參加了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回家鄉繼續教書;1930年10月參加銅梁地區的土橋暴動,失敗後逃回成都;1931年叛離共產黨,後奔走南京投靠軍統;1932年在洪公祠特訓班畢業,開始從事罪惡勾當,以殺人為生,以殺人為樂,先後殺害楊杏佛、史量才等愛國人士;1942年被蔣介石下令以漢奸之名槍決。



沈醉

沈醉(1914年6月3日——1996年3月18日),字叔逸,湖南湘潭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長期服務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深得軍統長官戴笠的信任。在軍統局素以年紀小、資格老而著稱,先後擔任少校行動組長、稽查處上校處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國防部保密局雲南站站長、中華民國國防部少將專員、雲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遊擊司令。


1949年12月9日被盧漢扣押,參加雲南起義,後協助盧漢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數國民黨人員。1960年11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特赦,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1981年11月起,歷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圖文世界觀


“軍統四大殺手”,是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手下的四個得力助手,也稱“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王天木,陳恭澍、趙理君和沈醉。

(軍統)

王天木

王天木,曾化名鄭士松工作,河北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在黑龍江督辦吳俊升部任職,後通過吳的兒子的關係結識戴笠,成為特務處骨幹分子。

九一八事變後,王天木曾經是抗日鋤奸的中堅力量,擔任軍統天津站站長時,還成立了“抗日鋤奸團”,專門懲處日軍和漢奸。在此期間,王天木曾組織暗殺了王竹林、程錫庚、張敬蕘等漢奸。

(王天木劇照)

1939年,王天木調任軍統局上海區區長,當時為了挫敗日本與汪偽政府在中國虛造的“部分和平”企圖,軍統在上海展開了系列暗殺行動。與此同時,日本人也沒有閒著,他們設立了“76號”特務機構,首先對付的就是王天木這類人。

1939年夏天,李士群的手下光天化日之下綁架了王天木,押到極斯菲爾路76號,“76號”素有“閻王殿”的鬼稱,進去的人不死也要脫層皮。然而,王天木在裡面待了三個星期,竟然莫名其妙地安然歸來,且毫髮無損。這讓王天木難以洗脫叛變的嫌疑,於是戴笠下令秘密處死王天木。

王天木僥倖逃脫,從此脫離軍統。之後,王天木在上海叛變,加入“76號”。王天木的叛變使軍統北平、天津、濟南各站均被日軍破獲,損失慘重,一時軍統在華北的活動,幾近停頓。

后王天木任“76號”的高級顧問,出席了汪偽召開的所謂“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被指定為中央委員。

就這樣,王天木由一個堅定的抗日分子徹底轉變成了投日分子。陳恭澍萬年在他的自傳《英雄無名》中以另一種視角解讀王天木的“叛變”,認為是戴笠精心佈下的韜晦之計,而王天木不過是戴笠整個棋局上用來完成計劃而犧牲的一枚棋子而已。

1945年抗戰勝利,王天木隱姓埋名藏於北平西山,後到臺灣直至去世。

陳恭澍

陳恭澍,綽號辣手書生,黃埔軍校第五期警政科畢業生。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先後擔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華北區區長等職,曾經組織策劃刺殺張敬堯、石友三、王克敏、張嘯林、傅筱庵、汪精衛等漢奸,一度令漢奸日寇聞風喪膽,號稱軍統第一殺手。

(76號舊址)

1941年,陳恭澍被“76號”逮捕,為保住性命,他佯裝投降,實則秘密與戴笠聯絡。

1945年抗日勝利後,陳恭澍被國民政府上海當局以漢奸罪逮捕,兩年後獲釋。

1949年,陳恭澍隨蔣介石到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退休後,他寫了一本自傳《英雄無名》,曾經一度風靡全臺灣。

趙理君

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政治科,戴笠的心腹愛將,人稱追命太歲。這個人十分暴戾,以殺人為樂,曾經殘忍殺害楊杏佛、史量才等愛國人士,血債累累。後來因為私人恩怨殺害國民黨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且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後被蔣介石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槍決。

(趙理君)

沈醉

沈醉長期服務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深得軍統長官戴笠的信任。是軍統中年齡最小卻資歷深厚的一名成員,擔任少校行動組長、稽查處上校處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國防部保密局雲南站站長、中華民國國防部少將專員、等職務。

1949年,沈醉在昆明被起義的雲南省主席盧漢俘虜,之後協助盧漢逮捕了該省得大部分國民黨人員。

(沈醉)

新中同成立後,沈醉被特赦,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

1980年經有關部門調查證實,沈醉在盧漢的起義通電簽字,並親筆頒佈命令,要下屬特務組織上繳特務器材併到指定地點報道,身份由戰犯改為起義將領。從1981年11月起,歷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家副部級待遇。

80年代沈醉去香港探親,沈醉婉言謝絕親友留港的建議,毅然決然回國。90年代中期,沈醉在北京安然逝世。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戴笠是軍統的靈魂。

但是,如果只有靈魂的話,軍統也不可能發揮作用,它需要靈魂,也需要能夠承載力量的肉身,也需要能夠發揮力量的四肢。軍統的所有成員構成了它的肉身,它的四肢則由核心成員集中構成,比如“三毛”,比如“四大金剛”。

軍統“四大金剛”即王天木、沈醉、陳恭澍以及趙理君,“四大金剛”的說法顯然好過所謂的“四大殺手”,比如沈醉後來當上了總務處的少將處長,雖然頗得戴笠的信重,但是他應該算不上是殺手。



王、沈、陳、趙這四個人,曾經作為軍統老闆戴笠的左膀右臂,除了趙理君,王、沈、陳三個人結局是很不錯的。

我先從結局最慘、死得也最早的趙理君開始說起,趙理君生於1905年,四川浦江人,曾經是我黨黨員,在1931年的時候投靠了戴笠,開始給戴笠賣命,因為心狠手辣,被稱為“追命太歲”。趙理君為蔣介石和軍統立過的功不少,但是說起來最具影響力的是刺殺楊杏佛、史量才、唐紹儀這三個案子。刺殺楊杏佛是為了幫助蔣介石“敲山震虎”,威懾宋慶齡;刺殺史量才既是刺殺楊杏佛的“餘震”,也是為了警告國民黨內部同情共產黨的人;刺殺唐紹儀則是為了起到威懾漢奸的作用,即使只是有可能也不行。

但是到了後來,趙理君也開始飄了,自以為勞苦功高了,便我行我素起來,但是國民黨內以權撈錢是正常事,趙理君也撈,但他撈的比較黑心,他販賣鴉片。後來,這事被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查到了,韋不僅繳扣了鴉片,還處死了趙的手下,趙不僅賠了錢,還賠了面子,所以很恨韋孝儒。

趙理君決定報復韋孝儒,最直接有效的報復方式當然是殺了他!趙理君原以為自己是軍統特務,只是殺個人,又殺的這麼隱秘,應該沒事。結果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影響,同時又有CC系的推動,蔣鼎文也迫於社會壓力向蔣介石致電要求處決趙理君,雖然當時戴笠想要保他,但最後還是被一槍給斃了。當時是1942年,正是軍統的黃金時期,只可惜趙理君自己作死。



王天木和陳恭澍這兩個人,我便放在一起說了,因為他們兩人的經歷有相似之處。

王天木生於1891年,陳恭澍生於1907年,王讀的是保定軍校,陳讀的也是黃埔軍校。王天木在擔任軍統天津站站長的時候,陳恭澍是北平站站長,兩人的關係應該還算不錯,至少陳恭澍在寫回憶錄時是以“天木兄”稱呼王天木,陳對於與自己交好的人都是以“兄”稱呼。1933年的時候,王、陳兩人還組隊成功策劃暗殺了漢奸張敬堯。

後來,在李士群的離間計下,受到戴笠懷疑和威脅的王天木投靠了李士群,當了漢奸,並且為李士群提供了很多軍統的內部資料作為投名狀,導致軍統損失嚴重。陳恭澍則是在上海與76號對抗的時候遭到李士群的逮捕,後來選擇了投降。所以,王、陳兩人有相同的汙點。在抗戰勝利後,王天木趁亂逃走,然後躲在北平,後來又悄悄去了臺灣,直到1995年病逝,活了104歲,這樣的結局恐怕誰也想不到。陳恭澍在抗戰勝利後則被捕入獄,後來因為時局變化,獲釋後繼續給國民黨賣命,1949年去了臺灣,然後在1969年退休後寫了本回憶錄。

王天木和陳恭澍這兩個人的結局是很不錯的,特別是與戴笠相比的話,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沈醉有點像是被遺忘的人,或者說是被拋棄的人,以他當時的位置,按理說是不應該來不及撤離的,可他偏偏被留在了雲南,這裡面我估計少不了毛人鳳的作用。

沈醉生於1914年,1932年經姐夫餘樂醒介紹加入了特務處,所以在軍統裡以年紀小、資格老著稱。沈醉從最開始加入特務處的時候便得到了戴笠的特別關注,很招戴笠的喜歡,所以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少將處長。1949年,沈醉在雲南迫於無奈地參加了盧漢組織的起義,後來關進監獄接受改造,1960年獲得特赦。重獲自由後的沈醉,開始了他“懺悔”的餘生,開始書寫回憶錄和文史資料,也因此收穫了不少的稿費,晚年生活過得還算滋潤。

1996年3月,沈醉在北京病逝,活了82歲,得了善終。

軍統“四大金剛”裡王天木、陳恭澍和沈醉三個人得到了善終,趙理君死得最早,但是比趙理君死得更慘的卻是軍統老闆戴笠!


吾與吾國


戴笠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裡,能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成為“中國的蓋世太保”,必有過人之處,但他眾有十八般武藝,僅憑一己之力怎麼可能威震八方?


俗話說,孤掌難鳴,獨木難支。戴笠統管軍統以來為之出生入死的兄弟三十多萬,其中軍統四大殺手陳恭澍、趙理君、沈醉、王天木是他最得力的干將,被時人稱為“四大金剛”。四個人的人生經歷各不相同,頗具傳奇色彩,人生結局也迥異,有書君就和大家來聊聊這軍統四大殺手傳奇人生和結局吧!

辣手書生雙面金剛:陳恭澍[shù]

1907年河北出生的陳恭澍,18歲時與嫂子一言不和吵了一架,便離家出走來到廣東,時逢黃埔軍校招收學員,他欣然報考,一考即成了黃埔軍校第五期學員,因而有了綽號辣手書生。25歲便加入了力行社特務處,還擔任了組長,北平站站長等職。

1933年,他和王天木、白世維參與北國鋤奸策劃刺殺張敬堯,將其成功擊斃,1937年身為青幫流氓頭目張嘯林淪為漢奸,他策劃多次行動暗殺張,最終派林懷部槍殺張嘯林面門成功要了他的命,1940年,陳恭澍成功策反了朱升源,派他三刀結果了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的狗命……

他還主持或策劃過許多大漢奸的暗殺行動,如河內刺汪,毒殺石友三,制裁殷汝耕,襲擊王克敏等等,雖然都功敗垂成,但卻令漢奸、日寇聞之色變,心驚膽戰,他共策劃和參與過200起高層暗殺行動,擔任過軍統北平、天津站站長,上海區區長等職,“軍統第一殺手”名不虛傳!

雙面金剛既殺日寇漢奸,也殺忠良。然而陳恭澍孝忠的是蔣介石、戴笠,他的屠刀不只是向前日寇漢奸,他還把屠刀指向了共產黨,1934年,他指揮呂一民、呂問友等暗殺吉鴻昌就是一大罪證。

雙面金剛1941被汪偽閻王76號捕獲,怕死還曾“落水”,為汪偽政府服務過一段時間,也曾做過漢奸。不過他與軍統頭子戴笠暗通款曲,傳遞情報,說他“雙面金剛”,還真名副其實。

1949年陳恭澍隨國民黨撤到臺灣,還擔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不過他為人處事還是神秘莫測,維持年輕時當殺手時的行蹤不定,於1969年退休後,還寫了一本回憶錄《英雄無名》,稱自己是無名英雄。


辣手書生雙面金剛——陳恭澍晚年仍保持殺手不見“光”的習氣,不與外界聯繫,至今沒人知其死亡日期,葬於何處,當年名聲大噪的“軍統第一殺手”真成了無名“英雄”了。

追命太子奪命金剛:趙理君

趙理君在“四大金剛”中是最心狠手辣的殺人狂魔,以殺人為樂,故有“追命太子”稱號。

趙理君一聽到蔣介石和戴笠的號令就唯馬首是瞻,沒原則也沒底線,愛國志士楊杏佛為科學民主奔走呼號,卻死於他的槍下;捍衛正義與監守良知的《申報》總經理史量才也犧牲於他的槍下……

1942年,趙理君為第一戰區少將編練專員時,在黃河渡口以檢查為名,搶劫財物為實,罵人打人成為家常便飯,無論是平民百姓、共產黨,還是中統情報人員,稍不滿意,就殺了扔黃河,隨波而逝。

壞事幹盡的趙理君甚至用槍枝與土匪換取鴉片,從中漁利,被督察專員韋孝儒查獲,為打擊報復,他居然趁韋孝儒去洛陽參加省政會議之機暗中殺害了他,更可恨的是趙理君還滿不在乎地聲稱就是他殺的又如何?

此事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河南教育界人士請願,中統陳果夫等上書蔣介石嚴懲兇手,後軍統又提供有力證據證實趙理君已投靠日寇,成了日本藍衣社的一個特處,淪為大漢奸,戴笠雖有心救他,但已無回天之力。

1942年,蔣介石下令以漢奸罪槍斃了趙理君,就此走完了他37年的罪惡人生。戴笠感其才,他每經過成都都會祭拜一番,以慰惜才之心。

追命太子奪命金剛——趙理君殺人如麻,最後由自己人奪了命,應該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超級間諜長壽金剛:王天木

1932年,41歲的王天木任復興社特務處天津站首任站長。抗戰初期是軍統鋤奸的中堅力量。

他參與了六國飯店刺殺張敬饒,暗殺了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等鋤奸的行動,特別是策劃了大年三十晚上刺殺“維新政府”外交部長陳籙,說來也巧,劉戈青槍中一粒子彈居然穿過陳籙的咽喉,結果了他的性命,挫敗了日寇與汪偽的氣焰。

也正因為陳籙的被暗殺,日寇汪偽成為了閻王殿之稱的76號,李士群等抓到王天木,使用反間計,過了三週又放了他,讓戴笠認為他已叛變,下令除奸,王天木僥倖逃脫後成為“汪偽76號”顧問,出賣劉戈青等,讓軍統損失慘重,還當上了汪偽政府的中央委員。

奇怪的是這樣一個漢奸居然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又回到國民黨陣營,還能一起撤到臺灣,在臺灣度過晚年,享年104歲,居然成了長壽金剛。

據陳恭澍的《英雄無名》中批露,原來王天木投降汪偽實為戴笠的苦肉計,目的是為了讓王天木打入汪偽內部,獲取汪偽及日寇的情報。於是王天木成了雙面間諜。

難怪超級間諜長壽金剛——王天木的人生充滿神秘色彩,離奇得很。這也許就是最好的解釋了。

棄暗投明情義金剛:沈醉


1932年沈醉18歲入軍統,年紀小,資格老,深得戴笠喜愛,早年參加了刺殺楊杏佛和逮捕華爾敦的行動。

1946年3月,戴笠飛機失事,當時以為他的飛機在解放區出事,沒有誰肯冒險去尋找,重情重義的沈醉挺身而出,要求前往尋找戴笠及飛機殘骸。表現出一個軍人應有的品質。

1949年12月,雲南省主席盧漢起義,他也棄暗投明在起義書上籤了字,成了一名起義將領。

文革期間,有人要沈醉誣陷劉少奇夫人王光美是軍統特工,沈醉以一個正直軍人的品性抵死不做違心的事。如此性情中人堪稱情義金剛。

沈醉迷途知返,申明大義,且情深義重,後來連任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6年因病去世,享年82歲,善終。

軍統四大殺手結局除趙理君被蔣介石下令槍決不得善終外,陳恭澍不知所終,王天木、沈醉都得己善終,這便是四大金剛的結局。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軍統,民國時期中國最神秘的組織,被稱為蔣介石對貼身佩劍。軍統的四大金剛分別是陳恭澎,沈醉,趙理君,王天木。這四個人是當時軍統頭目戴笠的左膀右臂,工作能力一直備受肯定。其中前三個對抗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最後一個王天木則很無恥的投靠了汪偽政權。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陳恭澎,他是國民黨中央軍校特別研究班畢業的,畢業之後參加軍統工作。他是一個有名的“鋤奸大俠”,他在抗日戰爭中刺殺了許多日本人和漢奸。刺殺張敬堯,毒殺石友三,制裁殷汝耕,襲擊王克敏,可以說算的上一個民族英雄。他還參加過河內刺殺汪精衛的行動,可惜失手了。


國民黨敗退臺灣的時候,陳恭澎也隨之撤退。到了臺灣被任命為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處長,1969年退休,他曾寫過一本書《英雄無名》,因為深入軍統內部,在臺灣很暢銷。

晚年的時候因為樹敵太多,加上他一直認為“殺手見不得光”,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不知道他的生死,至今他的去世年月和墓葬位置都不知道。

沈醉,湖南湘潭人,戴笠的愛將,在軍統內部以“年紀小,資格老”著稱。他擔任軍統總務處少將處長時年僅28歲,非常年輕。戴笠去世以後,繼任者毛人鳳和沈醉的關係一向不好,後來找了一個理由把他調到了軍統雲南站。

1949年,雲南解放的時候,沈醉在起義文件上簽字,發表起義廣播,並親自發布命令。新中國成立後,沈醉的身份也從戰犯轉變為起義將軍,享受副部級待遇。他後來的日子還是很舒服的,直到1996年去世。


趙理君,軍統五期政治部畢業。趙理君在軍統內部可是有名的殺人狂,江湖人送外號“追命太歲”。當年蔣介石和閻錫山不和,蔣為了防止有進步人士和知識青年從洛陽到晉南,再由晉南轉入延安,就讓趙理君在洛陽到山西的黃河渡口嚴密佈防。



豈料趙理君藉著這次機會無法無天起來, 他借檢查之名,胡作非為,專行敲詐勒索之事。當時人家過黃河,他輕則打罵收錢,重則直接乾死推進黃河。更不得了的是他連中統的人都敢動,後來被陳果夫在蔣介石面前告了,安了他一個勾結日本人的罪名把他殺了。戴笠想保也保不了,聽說趙理君去世以後,戴笠十分想念他,每次路過成都都會去趙理君的墳前祭奠。

最後一位王天木,他是軍統四大殺手裡面氣節最差的。抗戰時期,他是軍統華北區副區長,1939年被日本人抓獲,然而他藉著日本人的關係進入了汪偽政權。開始擔任76號的高級顧問,後來參加了汪精衛政權的“全國代表大會”, 1939年10月,任特務委員會委員兼特工總部第一廳長。

不過後來因為兆豐總會槍殺何,陳二人之事和他扯上關係,他被七十六號拘押。1941年被釋放以後,擔任了汪偽政權特務機構天津站的站長。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藏到了北京西山後來去了臺灣,1995年去世。

不過在陳的《英雄無名》一書上寫著王天木的“叛變”其實是戴笠精心策劃的,為的就是打入汪偽特務機構的內部。是真是假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不知道大家對這四個人有什麼看法,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