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加工中,程序到底是怎樣被“搬”進芯片內的?


單片機是可編程器件,程序寫好後需要“搬到”單片機內,在行業內,這個過程一般叫做“燒寫”、“燒錄”或者“下載”。這個燒寫過程是需要專用的工具或者接口的。下面分別介紹。

1.方式一:JTAG方式

JTAG方式使用的工具是JLINK,可以滿足大多數單片機程序燒寫的需求,其實物如下圖所示。

標準的JTAG接口一般為20/14/10針接口。其硬件接口主要有:RST, TDI, TMS, TCK, TDO, REST,VCC, GND等。連接方式如下:

2.方式二:SWD調試接口

這種方式主要使用SWDIO和SWCLK兩根線。JLINK也支持SWD的調試方式。如下圖所示是其接線方式。

3.方式三:ISP方式

ISP下載方式使用的是UART接口,即串口。接線時TXD和RXD要交叉連接,接線圖如下圖所示。

所使用的工具為USB/TTL,該器件非常便宜,其圖片如下圖所示。

以上三種方式就是常用的燒錄方式,可以涵蓋市場上主流的單片機。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頭條號:玩轉嵌入式。謝謝大家。


玩轉嵌入式


題中所說的“搬”在PCBA加工中叫做“燒錄”,燒錄分為離線燒錄和在線燒錄。

離線燒錄是在硬件板卡芯片還沒有貼錢之前,利用適配器進行燒錄對不同封裝芯片進行適配,採用最短的電路連接方式實現對芯片的快速編程。適配器其實是一種工裝夾具,隨著現在芯片體積越來越小,適配器也要隨之改變形態且精度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一般價格較高。

在線燒錄利用的是標準通信方式,常見的有USB、SWD、JTAG、UART這種固定接口,普通的線材即可燒錄,但是通信速率不是很高,就算生產測試時候出了錯,重新運行一次即可,成本也不高,但是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浪費報廢的問題。


新智會


有專門的燒錄機灌輸 ,電腦設置了數據線連接燒錄機,當然我沒有弄過,看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