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強破壞越大?時至今日,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希特勒?

靜夜史


二戰元兇、終極惡魔、戰爭狂人、納粹屠夫……70多年來,我們給希特勒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歸結起來,這些“標籤”表達著一個共同的含義——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戰爭罪犯。然而,透過這些“標籤”的背後,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戰爭罪犯究竟是怎樣煉成的?“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個好孩子,最終一步一步地演變成了戰爭罪犯?

一、飽受家暴的公務員之子。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的一個公務員家庭,其父阿洛伊斯‧希特勒年輕時是一位邊防警察,後擔任奧地利布勞瑙的海關總督察。在這位嚴厲父親的獨裁統治下,童年時期的希特勒不敢稍有忤逆,被迫跟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此時,他樹立了人生第一個夢想——當一個牧師,為此還參加了唱詩班。然而,老希特勒立志要他子承父業,接班當一名公務員,父子之間產生激烈的矛盾爭執。終於在17歲那年,徹底叛逆了的希特勒為了拒絕當公務員,沒等唸完中學就辦理了退學手續,從此,他樹立了人生第二個夢想——成為一名藝術家。

二、懷才不遇的繪畫工作者。中學時代的希特勒經常在課堂上練習繪畫,他自己在美術繪畫方面也確實具備一些天賦,尤其擅長建築繪畫和靜物寫生。然而,在他18歲那年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時,考題卻是畫人體模特,這可難倒了希特勒。因為此時老希特勒已經決定不再資助他這個不聽話的兒子,僅僅依靠母親的微薄收入,希特勒根本請不起模特來練習繪畫。於是,在此後連續兩年的報考中,希特勒都被藝術學院拒之門外,他的藝術家之夢就此破滅。不久,父母相繼離世,一無所長的希特勒只能靠給別人畫明信片來維持生計,即便如此,他仍然期許著自己能夠在某一天遇到伯樂,從而使自己的藝術之路得以延續。遺憾的是,他的畫作始終得不到大人物的認可,就在藝術的大門徹底關閉之際,另一扇軍事的大門卻正在向他敞開……

三、作戰勇敢的一戰老兵。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25歲的希特勒報名參軍,成為德軍巴伐利亞第16步兵團的一名列兵。剛入伍三個月,他就參加了西線著名的伊普雷戰役,並且經受住戰爭的殘酷考驗:德軍在20天的戰役中共計傷亡4萬人,第16步兵團從3600人減員至611人,希特勒所在的一連戰前人數為253,20天過後僅剩42人。他的戰友馬克思‧阿曼回憶說,“阿道夫表現得很勇敢,但這場戰役後就不那麼健談了。”此後,希特勒被晉升為上等兵,並被調到團部擔任傳令兵,他在這個崗位上幾乎一場不落地參加了一戰時期西線德軍的歷次戰役,先後兩次光榮負傷,一次榮獲“二級鐵十字勳章”。在1918年8月間的一次戰鬥中,還親手俘虜了4名法國士兵,希特勒因此再獲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也許過不了多久,他會被提拔為軍官。然而,就在躊躇滿志的希特勒準備為國再立新功之際,一戰卻因德國的戰敗而告終,他只能萬分不捨地脫下軍裝。

四、激情四射的宣傳鼓動家。不可否認,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演說家,這可能與他童年時想當牧師的理想和唱詩團的生活有關,也可能得益於一戰時期當傳令兵時受過的訓練和薰陶。一戰結束後,希特勒在德國陸軍政治部謀得一個職位,負責蒐集社會輿論動向。有一次,他受命去監視一個小政黨的集會活動,這個小政黨就是當時只有56名黨員的德國工人黨。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興之所至的希特勒走上臺前慷慨陳詞,頓時震驚整個會場,把眾人感動得淚流滿面,所有黨員都對希特勒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希特勒迅速上位成為這個黨的黨魁,並在幾年之後組建成立了臭名昭著的納粹黨。此後,這位演說家的宣傳鼓動事業一發而不可收,他的演說極大地迎合了當時受到《凡爾賽條約》制裁的德國民眾心理,他在演講中流露出的激情,與一戰後德國社會中壓抑已久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想形成巨大共鳴,因而具有強大的煽動性,最終“忽悠”著全體德國民眾共同登上一輛幻想征服世界的日耳曼戰車。

五、充滿想象力的軍事統帥。二戰時期,作為德國元首的希特勒,在侵略戰爭中並沒有展現出多少軍事指揮才能,他對一些重大戰役的決策及干預,往往都是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古德里安提出的閃電戰思想,與希特勒迅速獨霸世界的主觀設想不謀而合,於是,閃電戰就成為希特勒發揮一切戰爭想象力的創作源泉。起初在吞併歐洲小國的戰爭中,閃電戰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成功地將希特勒的一個個主觀想象都變成了現實。然而,如果仍然設想用閃電戰來滅亡東面的蘇聯,則純屬不切實際的主觀想象。此外,在敦刻爾克,在斯大林格勒,在庫爾斯克,希特勒三番五次地粗暴干預前線將領的指揮,在關鍵性戰役上出現決策失誤,都是想象力過於豐富的結果。

綜上所述,慕什塔戈認為,希特勒並非天生就是一個戰爭罪犯,他本可以成為一名牧師,攤上一個蠻橫嚴厲的父親使他不能如願;他也可能當上一名公務員,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他徹底逆反;他還可能成為一名畫家,不完善的考試製度使他告別藝術。

此外,我也並不認同“能力越強破壞越大”。一個人的能力體現在多方面,比如,希特勒的演說能力的確很強,煽動了德國民眾投入一場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和平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是,德國民眾之所以甘願受其煽動,是因為一個不平等的《凡爾賽條約》導致德國社會瀰漫著嚴重的復仇心理。再比如,希特勒的想象力同樣也很強,但其後果卻是東線德軍一再因為元首的粗暴干預而打敗仗,反而減小了對世界的破壞。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我很不理解什麼叫做“客觀評價希特勒”。最核心的一句話,也是一個底線就是:法西斯及其發動的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災難,任何對法西斯的翻案或者變相粉飾都是對歷史的褻瀆!堅定這個底線,我接下來說一下我的觀點:

現在網上有很多給歷史翻案的看法。客觀的說,這有他的好處,我們以前對歷史的理解確實有很多誤讀。但是翻案也是有底線的,最簡單的就是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能從一個極端翻到另一個極端,更不能因為事不關己就可以不顧受害者的感受信口開河。因為你這樣解讀歷史,和你要翻案的那種解讀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對歷史的褻瀆!所謂“客觀評價”希特勒,他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罪人!這就是客觀評價!在這裡假裝自己很清高,對得起二戰中浴血奮戰保家衛國而犧牲的數以萬計的先烈嗎!

還有網友更可笑,也是一個以訛傳訛很廣的說法,就是希特勒支持幫助過我們,所以認為如果希特勒贏了那麼可以幫助我們遏制日本。這純屬胡說八道。1940年開始,希特勒和外交部長利賓特洛夫就已經將亞洲的重點放在與日本結盟上了。而且在豪斯霍費爾的地緣構想中,亞洲的主導者也是日本!

我真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企圖給法西斯翻案?或者以這種所謂的客觀評價來間接洗白?我們可以從軍事、外交等方面去分析希特勒德國的做法,比如我的文章就是從地緣戰略的角度去分析二戰中各國的行為。但是堅定反對法西斯的底線不能忘!


地緣分析君


對於二戰本人有比較多的研究.本著不吹不黑的原則我從多角度來描述下希特勒這位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吧.

青少年時代的希特勒生活是悲慘的.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標準的擼sir.他出生在一個公務員家庭.幼年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畫家.但父親卻想讓他接班成為公務員.為此希特勒與父親發生爭執.並不在學校好好唸書輟學.也就是說文化水平上希特勒是個連初中畢業證都沒拿到的屌絲.十幾歲的時候父母相繼離世.他獨自一人到維也納流浪.兩次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被拒絕.生活窘迫的希特勒不得不流浪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但他的畫也賣的不怎麼好.有點類似現在的三和大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不願參加奧匈帝國軍隊而是加入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16團.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因作戰勇敢榮獲一級鐵十字勳章.二級鐵十字勳章.並晉升為下士.後在作戰中遭芥子氣攻擊短暫失明.養傷期間德國向協約國投降.

史書中無法考證希特勒民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思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萌芽的.青年時候希特勒便是個沉默寡言.性格極為偏執的人.放到現在估計誰也不願和他成為朋友.但天才一般都是較為偏執的.而希特勒的天賦就是演說.在加入德國工人黨後希特勒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從事多方面的社會交際.組織群眾集會並施展演說才能.煽動人民對凡爾賽和約.共產主義和猶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講才華橫溢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使納粹黨極速壯大.


一戰之後全世界範圍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德國作為戰敗國身負鉅額戰爭賠款.國家經濟直接崩潰.大量國民失業.德國一戰實際並無戰敗.協約國就沒打到過德國本土.主要戰場一直都在法國北部地區.倒是把法國打成了一片焦土.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於苛刻.德國人民普遍心存不滿.當時的形勢更是為希特勒的民族主義反猶思想傳播提供了天然溫床.可以說希特勒是時勢造的“英雄”.

希特勒除了極具煽動性的演說外還極善於獨裁統治.納粹黨有統一口號.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裝且一週多次的集會.使得黨徒對納粹黨有高度認同.他們團結.亢奮.激進.排斥持反對意見的人.很容易使人找到集體歸屬感.推薦朋友們可以看一部電影《浪潮》講訴一週內如何讓全班同學變成納粹分子的故事.難以想象當時整個德國都處於這樣一種亢奮的情況下有多麼驚人的力量.這是惡魔的力量.

另外希特勒有著異於常人的直覺和膽量.也可以說是賭徒.有兩個例子:1936年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他手下將軍都緊張的直冒冷汗.一旦法國動手.德國就完了.當時的德國還不具備同英法作戰的實力.1939年入侵波蘭.德國在西線只有10個師的兵力防守英法.形同虛設.但英法聯軍看著波蘭亡國.

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和大屠殺無疑給人類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對後世影響深遠.這是不容置疑的.他是惡魔的使者.一位天才的惡魔.


我的征途是大海星辰


都說,敵人是最好的知己。所以,想要客觀地評價希特勒,不妨看一看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斯大林的,而斯大林又是如何評價希特勒的。

希特勒當然會仔細研究斯大林,但他很少公開評價斯大林。不過,1932年,當墨索里尼因為家務事被搞得焦頭爛額之際,希特勒曾很是不滿地表示:“家務事會毀了墨索里尼,就像是家務事毀掉了拿破崙一樣。而斯大林,卻是一個不會受家庭、親戚影響的政治家、領袖!儘管說,斯大林的家庭成員和親戚也很多。所以,斯大林的決定,不受別人的影響,別人只能猜測。”

1939年,希特勒和一幫手下看某部蘇聯電影,電影裡出現了斯大林的形象。鮑曼這樣寫道:“在觀影時,元首發現,蘇聯領導人讓他想起某種亞洲品種的猛獸。而且,元首也表示了一份遺憾,因為他們對這種猛獸知之甚少。”

1941年6月22日之後,即使已經發動了侵蘇戰爭,但仍有多種德國信息源顯示:希特勒認為,即使是打敗蘇聯之後,蘇聯在承認了德國的霸權之後,最好也是交由斯大林來統治,因為,他比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如何對付俄羅斯人。也就是說,如果相信這種信息源的話,那就意味著希特勒其實非常希望在蘇聯變成德國附庸國的時候,仍然由斯大林來領導。

1945年3月4日,法西斯德國的敗像已顯,希特勒一直在努力和莫斯科再次達成協議。在當天的日記中,戈培爾寫道:“元首是對的,他說,做出重大的轉折,斯大林比所有的人都容易,因為,他不用考慮公共意見……最近,希特勒越來越覺得他和斯大林之間很想近,他高度評價斯大林是一個可以獲得無限尊敬的天才人物。將自己和斯大林做對比時,元首毫不掩飾自己的驚歎之情,多次講,他們兩人都很偉大,堅定不移的特點,讓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退讓和搖擺不定,而那些則是資本主義政治家的特點。”

至於斯大林是如何評價希特勒的。 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曾這樣在私下裡表示:如果說斯大林對希特勒沒看透,那是不正確的。因為,斯大林看到了,希特勒是如何在短期之內將德國民族組織起來的。至於德國人在戰爭中是如何作戰的,斯大林更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在討論大戰略時,冷靜至極的斯大林,對待希特勒的態度,是非常嚴肅認真的。


軍情觀察


什麼叫如何客觀評價希特勒?好像以前對希特勒這個惡魔的評價不客觀是的。希特勒為了個人出人頭地可以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他是一個骨子裡最壞的人。本人最近正好在看希特勒傳和希特勒自己寫的我的奮鬥。希特勒不管打著什麼旗號,那都是騙人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自己出人頭地。希特勒所打著的民族主義的旗號也好,愛國主義的旗號也好,社會主義的旗號也好,那都是騙人的。只是為了忽悠那些個漁民們,為他出生入死當炮灰而已。


真牛46


隨著時間發展那種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時代已成歷史。

隨著核武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開發,現在發生像一戰二戰那種大規模戰爭的概率越來越小。一旦發生就是毀滅性的,沒人希望發生這種事。

現在的時代在決策任何事件之前一般都是以人為本的前提。

對國民的態度決定國家文明程度。

在人類行為沒有走向極端之前希特勒永遠不會成為主流,以前不會現在不會以後更不會。



聖帝卡特琳娜


希特勒的法西斯理論,其根源同英特納雄奈爾一樣,都是出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當初進化論是以“科學”的面孔出現,把進化論列入教科書,影響了西方几代人的思想。在天擇物競,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叢林法則的教唆之下,德意日的青少年深信不疑,奉為真理。希魔只不過是利用了當時的這股思潮,興風作浪,圓其稱霸世界美夢而矣!


東明104652356


他解開了這個世界血淋淋的一面,他是個屠夫,也是一代奇才,他在屠了兩億人的成吉思汗面前就是一個小個子


北國帝君


人不可貌相,唯一的評價。

看看這個貌醜的小矮子都做了些什麼。換作今天500強公司面試,肯定被Pass掉。

要知道以前整個歐洲可都是他的天下啊。

傳奇人物,無人超越。單挑世界排第一。


紫氣東來142434148


請把這個問題刪了,希特勒是人類的惡魔,沒有客觀評價的事,提問題的人是個無知,無腦,無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