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强破坏越大?时至今日,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希特勒?

静夜史


二战元凶、终极恶魔、战争狂人、纳粹屠夫……70多年来,我们给希特勒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归结起来,这些“标签”表达着一个共同的含义——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然而,透过这些“标签”的背后,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战争罪犯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好孩子,最终一步一步地演变成了战争罪犯?

一、饱受家暴的公务员之子。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公务员家庭,其父阿洛伊斯‧希特勒年轻时是一位边防警察,后担任奥地利布劳瑙的海关总督察。在这位严厉父亲的独裁统治下,童年时期的希特勒不敢稍有忤逆,被迫跟随父亲加入天主教,此时,他树立了人生第一个梦想——当一个牧师,为此还参加了唱诗班。然而,老希特勒立志要他子承父业,接班当一名公务员,父子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争执。终于在17岁那年,彻底叛逆了的希特勒为了拒绝当公务员,没等念完中学就办理了退学手续,从此,他树立了人生第二个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

二、怀才不遇的绘画工作者。中学时代的希特勒经常在课堂上练习绘画,他自己在美术绘画方面也确实具备一些天赋,尤其擅长建筑绘画和静物写生。然而,在他18岁那年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时,考题却是画人体模特,这可难倒了希特勒。因为此时老希特勒已经决定不再资助他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仅仅依靠母亲的微薄收入,希特勒根本请不起模特来练习绘画。于是,在此后连续两年的报考中,希特勒都被艺术学院拒之门外,他的艺术家之梦就此破灭。不久,父母相继离世,一无所长的希特勒只能靠给别人画明信片来维持生计,即便如此,他仍然期许着自己能够在某一天遇到伯乐,从而使自己的艺术之路得以延续。遗憾的是,他的画作始终得不到大人物的认可,就在艺术的大门彻底关闭之际,另一扇军事的大门却正在向他敞开……

三、作战勇敢的一战老兵。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5岁的希特勒报名参军,成为德军巴伐利亚第16步兵团的一名列兵。刚入伍三个月,他就参加了西线著名的伊普雷战役,并且经受住战争的残酷考验:德军在20天的战役中共计伤亡4万人,第16步兵团从3600人减员至611人,希特勒所在的一连战前人数为253,20天过后仅剩42人。他的战友马克思‧阿曼回忆说,“阿道夫表现得很勇敢,但这场战役后就不那么健谈了。”此后,希特勒被晋升为上等兵,并被调到团部担任传令兵,他在这个岗位上几乎一场不落地参加了一战时期西线德军的历次战役,先后两次光荣负伤,一次荣获“二级铁十字勋章”。在1918年8月间的一次战斗中,还亲手俘虏了4名法国士兵,希特勒因此再获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也许过不了多久,他会被提拔为军官。然而,就在踌躇满志的希特勒准备为国再立新功之际,一战却因德国的战败而告终,他只能万分不舍地脱下军装。

四、激情四射的宣传鼓动家。不可否认,希特勒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这可能与他童年时想当牧师的理想和唱诗团的生活有关,也可能得益于一战时期当传令兵时受过的训练和熏陶。一战结束后,希特勒在德国陆军政治部谋得一个职位,负责搜集社会舆论动向。有一次,他受命去监视一个小政党的集会活动,这个小政党就是当时只有56名党员的德国工人党。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兴之所至的希特勒走上台前慷慨陈词,顿时震惊整个会场,把众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所有党员都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希特勒迅速上位成为这个党的党魁,并在几年之后组建成立了臭名昭著的纳粹党。此后,这位演说家的宣传鼓动事业一发而不可收,他的演说极大地迎合了当时受到《凡尔赛条约》制裁的德国民众心理,他在演讲中流露出的激情,与一战后德国社会中压抑已久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形成巨大共鸣,因而具有强大的煽动性,最终“忽悠”着全体德国民众共同登上一辆幻想征服世界的日耳曼战车。

五、充满想象力的军事统帅。二战时期,作为德国元首的希特勒,在侵略战争中并没有展现出多少军事指挥才能,他对一些重大战役的决策及干预,往往都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之上。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思想,与希特勒迅速独霸世界的主观设想不谋而合,于是,闪电战就成为希特勒发挥一切战争想象力的创作源泉。起初在吞并欧洲小国的战争中,闪电战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成功地将希特勒的一个个主观想象都变成了现实。然而,如果仍然设想用闪电战来灭亡东面的苏联,则纯属不切实际的主观想象。此外,在敦刻尔克,在斯大林格勒,在库尔斯克,希特勒三番五次地粗暴干预前线将领的指挥,在关键性战役上出现决策失误,都是想象力过于丰富的结果。

综上所述,慕什塔戈认为,希特勒并非天生就是一个战争罪犯,他本可以成为一名牧师,摊上一个蛮横严厉的父亲使他不能如愿;他也可能当上一名公务员,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他彻底逆反;他还可能成为一名画家,不完善的考试制度使他告别艺术。

此外,我也并不认同“能力越强破坏越大”。一个人的能力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希特勒的演说能力的确很强,煽动了德国民众投入一场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德国民众之所以甘愿受其煽动,是因为一个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导致德国社会弥漫着严重的复仇心理。再比如,希特勒的想象力同样也很强,但其后果却是东线德军一再因为元首的粗暴干预而打败仗,反而减小了对世界的破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我很不理解什么叫做“客观评价希特勒”。最核心的一句话,也是一个底线就是:法西斯及其发动的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任何对法西斯的翻案或者变相粉饰都是对历史的亵渎!坚定这个底线,我接下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现在网上有很多给历史翻案的看法。客观的说,这有他的好处,我们以前对历史的理解确实有很多误读。但是翻案也是有底线的,最简单的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从一个极端翻到另一个极端,更不能因为事不关己就可以不顾受害者的感受信口开河。因为你这样解读历史,和你要翻案的那种解读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对历史的亵渎!所谓“客观评价”希特勒,他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罪人!这就是客观评价!在这里假装自己很清高,对得起二战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数以万计的先烈吗!

还有网友更可笑,也是一个以讹传讹很广的说法,就是希特勒支持帮助过我们,所以认为如果希特勒赢了那么可以帮助我们遏制日本。这纯属胡说八道。1940年开始,希特勒和外交部长利宾特洛夫就已经将亚洲的重点放在与日本结盟上了。而且在豪斯霍费尔的地缘构想中,亚洲的主导者也是日本!

我真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企图给法西斯翻案?或者以这种所谓的客观评价来间接洗白?我们可以从军事、外交等方面去分析希特勒德国的做法,比如我的文章就是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去分析二战中各国的行为。但是坚定反对法西斯的底线不能忘!


地缘分析君


对于二战本人有比较多的研究.本着不吹不黑的原则我从多角度来描述下希特勒这位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吧.

青少年时代的希特勒生活是悲惨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标准的撸sir.他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幼年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画家.但父亲却想让他接班成为公务员.为此希特勒与父亲发生争执.并不在学校好好念书辍学.也就是说文化水平上希特勒是个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屌丝.十几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世.他独自一人到维也纳流浪.两次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被拒绝.生活窘迫的希特勒不得不流浪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但他的画也卖的不怎么好.有点类似现在的三和大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不愿参加奥匈帝国军队而是加入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16团.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因作战勇敢荣获一级铁十字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为下士.后在作战中遭芥子气攻击短暂失明.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史书中无法考证希特勒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思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芽的.青年时候希特勒便是个沉默寡言.性格极为偏执的人.放到现在估计谁也不愿和他成为朋友.但天才一般都是较为偏执的.而希特勒的天赋就是演说.在加入德国工人党后希特勒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组织群众集会并施展演说才能.煽动人民对凡尔赛和约.共产主义和犹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讲才华横溢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使纳粹党极速壮大.


一战之后全世界范围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德国作为战败国身负巨额战争赔款.国家经济直接崩溃.大量国民失业.德国一战实际并无战败.协约国就没打到过德国本土.主要战场一直都在法国北部地区.倒是把法国打成了一片焦土.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苛刻.德国人民普遍心存不满.当时的形势更是为希特勒的民族主义反犹思想传播提供了天然温床.可以说希特勒是时势造的“英雄”.

希特勒除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说外还极善于独裁统治.纳粹党有统一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且一周多次的集会.使得党徒对纳粹党有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激进.排斥持反对意见的人.很容易使人找到集体归属感.推荐朋友们可以看一部电影《浪潮》讲诉一周内如何让全班同学变成纳粹分子的故事.难以想象当时整个德国都处于这样一种亢奋的情况下有多么惊人的力量.这是恶魔的力量.

另外希特勒有着异于常人的直觉和胆量.也可以说是赌徒.有两个例子:1936年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他手下将军都紧张的直冒冷汗.一旦法国动手.德国就完了.当时的德国还不具备同英法作战的实力.1939年入侵波兰.德国在西线只有10个师的兵力防守英法.形同虚设.但英法联军看着波兰亡国.

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和大屠杀无疑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对后世影响深远.这是不容置疑的.他是恶魔的使者.一位天才的恶魔.


我的征途是大海星辰


都说,敌人是最好的知己。所以,想要客观地评价希特勒,不妨看一看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斯大林的,而斯大林又是如何评价希特勒的。

希特勒当然会仔细研究斯大林,但他很少公开评价斯大林。不过,1932年,当墨索里尼因为家务事被搞得焦头烂额之际,希特勒曾很是不满地表示:“家务事会毁了墨索里尼,就像是家务事毁掉了拿破仑一样。而斯大林,却是一个不会受家庭、亲戚影响的政治家、领袖!尽管说,斯大林的家庭成员和亲戚也很多。所以,斯大林的决定,不受别人的影响,别人只能猜测。”

1939年,希特勒和一帮手下看某部苏联电影,电影里出现了斯大林的形象。鲍曼这样写道:“在观影时,元首发现,苏联领导人让他想起某种亚洲品种的猛兽。而且,元首也表示了一份遗憾,因为他们对这种猛兽知之甚少。”

1941年6月22日之后,即使已经发动了侵苏战争,但仍有多种德国信息源显示:希特勒认为,即使是打败苏联之后,苏联在承认了德国的霸权之后,最好也是交由斯大林来统治,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如何对付俄罗斯人。也就是说,如果相信这种信息源的话,那就意味着希特勒其实非常希望在苏联变成德国附庸国的时候,仍然由斯大林来领导。

1945年3月4日,法西斯德国的败像已显,希特勒一直在努力和莫斯科再次达成协议。在当天的日记中,戈培尔写道:“元首是对的,他说,做出重大的转折,斯大林比所有的人都容易,因为,他不用考虑公共意见……最近,希特勒越来越觉得他和斯大林之间很想近,他高度评价斯大林是一个可以获得无限尊敬的天才人物。将自己和斯大林做对比时,元首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叹之情,多次讲,他们两人都很伟大,坚定不移的特点,让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退让和摇摆不定,而那些则是资本主义政治家的特点。”

至于斯大林是如何评价希特勒的。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这样在私下里表示:如果说斯大林对希特勒没看透,那是不正确的。因为,斯大林看到了,希特勒是如何在短期之内将德国民族组织起来的。至于德国人在战争中是如何作战的,斯大林更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在讨论大战略时,冷静至极的斯大林,对待希特勒的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的。


军情观察


什么叫如何客观评价希特勒?好像以前对希特勒这个恶魔的评价不客观是的。希特勒为了个人出人头地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是一个骨子里最坏的人。本人最近正好在看希特勒传和希特勒自己写的我的奋斗。希特勒不管打着什么旗号,那都是骗人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自己出人头地。希特勒所打着的民族主义的旗号也好,爱国主义的旗号也好,社会主义的旗号也好,那都是骗人的。只是为了忽悠那些个渔民们,为他出生入死当炮灰而已。


真牛46


随着时间发展那种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时代已成历史。

随着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发,现在发生像一战二战那种大规模战争的概率越来越小。一旦发生就是毁灭性的,没人希望发生这种事。

现在的时代在决策任何事件之前一般都是以人为本的前提。

对国民的态度决定国家文明程度。

在人类行为没有走向极端之前希特勒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



圣帝卡特琳娜


希特勒的法西斯理论,其根源同英特纳雄奈尔一样,都是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当初进化论是以“科学”的面孔出现,把进化论列入教科书,影响了西方几代人的思想。在天择物竞,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丛林法则的教唆之下,德意日的青少年深信不疑,奉为真理。希魔只不过是利用了当时的这股思潮,兴风作浪,圆其称霸世界美梦而矣!


东明104652356


他解开了这个世界血淋淋的一面,他是个屠夫,也是一代奇才,他在屠了两亿人的成吉思汗面前就是一个小个子


北国帝君


人不可貌相,唯一的评价。

看看这个貌丑的小矮子都做了些什么。换作今天500强公司面试,肯定被Pass掉。

要知道以前整个欧洲可都是他的天下啊。

传奇人物,无人超越。单挑世界排第一。


紫气东来142434148


请把这个问题删了,希特勒是人类的恶魔,没有客观评价的事,提问题的人是个无知,无脑,无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