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學英語比較合適?

鐵道信號


現在的普遍觀點是,寶寶學英語越早越好。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

第一,曾經我也帶我兒子去過很多培訓機構去了解學習。因為培訓機構的誘導性,的確可以勾起小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和表揚基本上充滿了整節課。其實小孩子的興趣在哪裡來呢?無非就是一種被認可,被誇獎,被表揚所帶來的。第二種就是好多培訓機構,會在課堂上獎勵小朋友,比如一些玩具啊,卡牌之類的,這就是物質獎勵所激發的興趣

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只要家庭教育得當。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好,寶寶什麼時候學英語,真的是無所謂的。也許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當然啦,家庭開礦的另當別論,不考慮教育投入和產出的,另當別論。有錢任性,那麼就是越早培養越好。

對於培養寶寶英語,不在於什麼時間,在於的是語言環境。我有一個同學,她是隨同老公工作外派到世界各地的。他們家的寶寶六歲已經可以使用三個國家的語言,簡單的交流。

對於孩子的培養,我建議應該教書育人兩不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家庭悲劇。現在真正需要解決的事,家庭教育問題。真的希望“大學生殺死陪讀母親”“親孫女給奶奶的藥裡摻滅鼠藥”



說一下我最近和知名英語老師Weny(範惠萍)的學習心得:


英語是一種工具,要熟練掌握,就要時時刻刻的使用。

但是,就我國目前的大環境,要做到這一點,要麼花錢交給課外班,要麼自己花時間,和孩子共同成長。

好的,在簡單的分析了我們的英語學習情況後。緊接著就來聊聊,學習年齡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非常好的說法,直接分享給你,“6歲之前,永不嫌早;6歲之後,永不嫌晚”。


什麼意思呢?


就是孩子在6歲前,學習英語,越早越好,因為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處於語言的敏感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由老人帶大,結果很快就學會了家鄉話,並且還能像母語一樣的使用,這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

但是,錯過了這個時間段的家長,也不用著急,為什麼呢?


這就是我們上面說的,語言是一種工具,即便不熟練,多用用,多創造一些機會,時間久了,就熟練了,所以不用急,貴在堅持。


但這個時間點,最好卡在12歲之前。


之所以說是12歲,並不是因為這之後學的就慢了,而是因為12之後,進入中學,你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搞這個。


這個很重要,家長一定要記住——晚點沒關係,但不要晚於12歲。


好的,就這些,我相信,已經很清楚了。


親,如果你還不清楚,就來我的主頁來撩我,O(∩_∩)O哈哈~


—我是石頭聊家庭教育,只專注家庭教育—


石頭聊家庭教育


小孩子學英語確實是越早越好的,大部分家長擔心的太早學英語會造成語言混亂的情況其實並不存在。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說過,每個孩子都是語言天才,但是這種天賦在成長過程中由於母語地位的不斷增強而逐漸弱化。這在語言學上屬於語言關鍵期理論的範疇。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Eric Heinz Lenneberg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為人的大腦從二歲開始邊化,在邊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腦來學習語言,約在11-19歲(具體年齡根據個體差異有所不同)完成邊化。大腦完成邊化後,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此後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來得好。也就是說,在大腦邊化完成之前的0到11歲,就是人類用全腦學習語言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也就是說,從國內到情況看,孩子在初中以前開始學英語都是可以的,只是年齡越大會越吃力,更難達到一個和母語相當的水準。看我們80後90後就知道了,這一輩人的英語學習大部分是從初中開始到,花了很多力氣但是很難達到一個高水準。並不是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的問題,而是過了語言學習關鍵期。具體的就不多說了,我也不知道你主要的疑惑在哪裡。 但是實際上太早去培訓學校,接受知識性的教育並不一定是好的。這些培訓學校的具體培訓方式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一定不能讓孩子有太大的負擔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現在我們很多大學生一說起英語就很無語,就是因為從小接觸英語就是在一種很苦惱的學習狀態下進行的,對英語學習都產生來牴觸心理。其實語言學習是一門很有趣的事,小孩子學習母語時都是有非常大的積極性的。


樂夏520


4歲左右吧,邊看動畫片邊學,先從簡單的abc開始,再學簡單的單詞。小孩子記憶能力和接受能力還是挺快的,我記得我小時候幼兒園背過的古詩現在還記得,第一個單詞是媽媽教我的pen。


西藍花555


邊學母語邊學英語,會讓孩子印象很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