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名人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萌萌噠小柴柴


既要道貌岸然,又要是偽君子,那必然是康有為啊!康有為,為什麼是名字是“為”呢?因為他不是人,所以是“為”,他要是人的話,那就是“偽”,這麼解釋是不是很牽強,其實康有為就是專門幹歪曲解釋的。

本篇回答通篇都在圍繞一個“偽”字,而康有為最擅長作偽,前方高能,如果顛覆三觀,請關閉頁面。

學術思想上的作偽

戊戌變法之後,康有為就一直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多爭議,研究康有為的文章就更多了。

影響這個就不說了,都是受過九年義務的人,哪一個在歷史教科書上沒看到過康有為,但為什麼會有爭議呢?就是因為康有為在一些問題上“作偽”,也就是造假。

康有為的代表作一個是《新學偽經考》與《孔子改制考》實際是抄襲廖平的《闢劉篇》和《知聖篇》,實際上就跟現在一些不要臉的搬運和洗稿的差不多,當然,這不能否認康有為在洗稿中整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就像有人搬運我的文章,但是把我在文中的錯別字給改了,還是比較走心的。

現在對康有為學術造假的問題,主要是針對《康南海自訂年譜》內容的真實性上,長期以來這個資料都是研究研究戊戌變法和康有為的重要資料,近代以來對於該書的成書時間和具體內容上產生了質疑。

正常來說都認定這本書成書於1899年,但是在1899年的時候並沒有定稿,在康有為生前也並沒有刊印,從稿本的情況來看,康有為對這本書進行了多次修改和添加,以至於有些學者明確指出,在研究戊戌變法和康有為時,對於康有為的著作及其談話,應仔細審核其內容,不可盲目輕信。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康有為的學術造假已經到了學者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當然,康有為是處於特殊時期,為了各方面的需要,進行一些變通也無可厚非,什麼時候說什麼樣話,畢竟康有為的整體思想並不是造假得來的。

個人行為上的作偽

除了學術造假,作偽外,康有為的個人修養其實並不咋地,和戊戌六君子相比,康有為是地地道道的偽君子。

儘管很多人現在質疑康有為是戊戌變法中的核心領導人物,也不能否認康有為在戊戌變法中發揮的作用,這一點是肯定的,要不然,慈禧當時也不能恨康有為恨的牙癢癢,只不過到變法該留血的時候,康有為跑到國外去了,這種行為相對於譚嗣同的君子作風可就差多了。

關於康有為行為上的作偽,主要體現在“衣帶詔”問題上,康有為流亡日本後,自稱身上帶有光緒帝給他的衣帶詔,並且在一些報紙上發表,關於是否真的存在衣帶詔應該是沒什麼疑義的,存在問題的地方是康有為的“衣帶詔”和後來楊慶旭拿出來的“衣帶詔”內容不同,最後通過比對發現,康有為的是經過改編之後發佈的。

在真的衣帶詔中,是給林旭的,在詔書中並沒有具體的提康有為,而康有為改編的是對康有為說的,並且把林旭的名字加上,光緒當時讓大家商量辦法,康有為給改成了“設法相救”。

從內容上來說,大致意思差不多,但是拔高了他自己的形象,因此才有人質疑康有為在戊戌變法中的角色到底是不是中心人物的問題,可見康有為的“偽”導致人對其人格的不信任。

個人生活上的作偽

上面我們所揭露的康有為是學術上和行為上的康有為,生活中的康有為晚年熱衷於營造別墅,買賣古董字畫,大肆斂財,當然這個也只能說是生財有道,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康有為最為人所不齒的一件事就是瘋狂納妾,康有為正式迎娶的妻妾就有六個,其他的就不知道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個也無可厚非,哪個文人墨客還不是三妻四妾。

關鍵你康有為不是單純的文人墨客,你還是倡導維新運動的核心人物,宣揚解放婦女,反對纏足,聲稱要為女子“ 呼彌天之冤”、“ 拯沉溺之苦”,看沒看到,要拯救女子,就要娶她,保護她!果然是文化人,套路簡直不要太666了。

當然,人無完人,都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也就是從“偽”這方面來探討一下康有為,並非全盤否定。


史論縱橫


徐志摩他的詩寫的很好,尤其是他寫的那首在《再別康橋》,可以這麼說,只要是認識漢字的人,就聽說過他這首詩。

但是,徐志摩的私人感情生活,真的是濫情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雖然和原配張幼儀生了孩子,但是,他並愛張幼儀。他們兩個人領了中國第一張離婚證。

在他們兩個人離婚之前,徐志摩就愛上了林徽因,林徽因瞭解到徐志摩的情況之後,毅然決然的和徐志摩做了訣別。 之後徐志摩移情別戀,結識了有夫之婦陸小曼。


於是,兩人開始戀愛,都覺得彼此找到靈魂伴侶。陸小曼開始,跟前夫離婚。離婚之後又和徐志摩結婚,直到徐志摩坐飛機出事逝世為止,這位才子才不折騰了。

郭沫若是濫情的大才子,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對歷史學,甲骨文,話劇都有很深的研究。

但是做人有點不厚道,屬於哪種比較典型的牆頭草一樣的人物。

郭沫若無論什麼時代,做什麼事情,首要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和他從魯迅的私交可以看出來。魯迅落寞的時候,他就率眾討伐魯迅,魯迅飛黃騰達之後,他跑到魯迅面前,恬不知恥的和魯迅說兩人是至交,是好朋友。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來的,可是郭沫洛不喜歡人家,再把人家娶進家門,僅僅七天的時間。他就不辭而別了,害的人家為他守了一輩子的活寡。 他跑了之後,就去到了日本,在日本娶的一個女子,兩人生了五個孩子。

可是這些人,這個家庭,還是拴不住他的心,他繼續跑到中國再次找女人結婚最終導致有兩個女人為了他,而選擇了自殺。這樣的人真的是及其的不負責任,到處留情的大仲馬。


史學達人


康有為其實就是個老流氓,提倡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娶了六七個老婆,60多歲的時候還娶16歲的小姑娘,害人不淺,光緒給他幾十萬兩白銀作為改革的費用,他居然據為己有轉移到海外,康有為還在瑞典買下了一個小島,並在島上搭建了中國式的園林建築“北海草堂”,養著一群中國老婆、日本老婆、還有一個17歲的美國華僑何旃理。


康有為60多歲的糟老頭子還性慾旺盛,請日本醫生移植非洲黑猩猩的睪丸來增強性慾,當時的醫學還不發達,自然移植失敗了,後來得了腎病,需要割掉一腎,當時醫生一時疏忽,健康的腎被割掉了,沒過多久年邁體衰的康有為很快就病死了。這樣一個流氓帶領一群烏合之眾搞改革不失敗才怪!

還有一個就是梁山宋江了,人稱“及時雨”,宋公明,原本是鄆城小吏,縣衙第二押司,表面仗義疏財,行俠仗義,名聲大噪,其實是個陰險、卑鄙、齷齪小人,藉著自己在江湖上有點名氣,拉攏人心,結交江湖流氓草寇,為己所用,黑白兩道通吃,混得風生水起。



後來因私通晁蓋等賊寇,被自己的老婆發現,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居然殺妻滅口。被朝廷發配邊疆服刑,兄弟晁蓋不忍宋江受苦,將他接上樑上,宋江不甘屈尊他人之下,在梁山拉幫結派,籠絡人心,排擠晁蓋,晁蓋一死,自己就做了梁山之主,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在附近攻城略地,打家劫舍,無惡不作。


作為梁山之主,賊寇之王,名聲不好,宋江不想一輩子背上賊寇的名聲,於是花大量金錢買通朝廷官員,向朝廷招安,朝廷為了考驗宋江的忠誠,派他去剿滅方臘等人,宋江為了建功立業,做大官,帶領梁山眾兄弟攻打方臘,結果兩敗俱傷,梁山兄弟損兵折將,死傷無數,活著回來的沒幾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一個小小的安撫使之職,犧牲了那麼多兄弟,真是罪大惡極。


勤勞致富和珅


說起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大家可能會想起《笑傲江湖》裡的嶽不群,華山派的掌門,看起來也是正人君子,在江湖中也有比較好的名聲。但當辟邪劍譜流轉江湖,他自己有機會一統江湖時,他就露出了偽君子的馬腳,陷害令狐沖,自己也揮刀自宮練成辟邪劍法。

如果有當代歷史的話,還可能會想起朱軍,今年的米兔最後一把火燒到的是朱軍。作為央視一哥,央視春晚的男主持擔當,《藝術人生》的兩眼老淚,朱軍在老百姓眼中是正人君子形象,氣宇軒昂又聲如洪鐘。但今年的米兔,讓無數人大跌眼鏡,如此齷齪之事發生在他身上,讓他的虛偽一面表露得更為明顯。



像嶽不群,朱軍這樣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並不在少數,那是人性使然。做到君子修養,那要做到接近聖人的言行。面對誘惑,人性的推力,你能否抵擋得住,當誘惑大到極致時,是否會完全淪陷?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抵擋得住。而羞恥心又會讓很多人遮掩,依舊以君子之面貌行苟且之事。

你身邊有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吐槽。


老李有刀


和大家說說歷史上有名的兩大“聖人”吧!第一位是打著實為“滅他人之慾,存自恃之理”,而美其名曰“滅人慾,存天理”旗號的大聖人朱熹;第二位自然是有著“南海聖人”之稱的康有為。

朱熹的那些黑歷史

單從治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得承認朱熹的偉大與傑出,確實有值得我們敬佩之處。然而說到倫理道德,對朱熹還真是不敢恭維!雖然他打著“滅人慾,存天理”的響亮旗號,但卻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不免令人嘆息。

  1. 屈打妓女,陷害政敵。朱熹在任提舉浙東刑獄的時候曾與知州唐仲友起了糾紛,一時間雙方竟鬧到了朝堂之上,由於雙方僵持不下,為了能“擊敗”唐仲友,朱熹便開始從唐仲友的私事入手,他打聽到唐仲友非常傾慕當時的江南名妓嚴蕊,於是他偷偷派人把嚴蕊抓來,對其用刑,希望嚴蕊能幫他做些偽證,沒想到這個嚴蕊還真是個烈女子,儘管慘遭朱熹嚴刑,但寧死不從。朱熹的這件事,乃真小人之所為。後來朱熹和唐仲友也都因此事被孝宗皇帝而免職。
  2. 倡行纏足,輕視女性。現代有些人為朱熹變白,說纏足這一陋習不能讓朱熹背鍋,原因是女子裹腳的現象在宋代之前便曾出現,這一點固然不錯,但真正使得這一陋習廣泛發展的罪魁禍首非朱熹莫屬。朱熹主張纏足在《中華全國風俗志》中記載得很清楚:“朱文公守漳時,立法命之纏足極小,使不良於行,藉革其澆俗,故成今日之現象也。”,而且朱熹很多主張都有明顯歧視女性之意,像“有所謂叛逃者,不待媒聘而潛相奔誘。”,這話什麼意思呢?通俗一點說就是女人沒有戀愛的權利,不通過媒聘而私自嫁人的都是叛逃者,女人在朱子眼中顯然成了財物罷了,雖說中國古代是“男尊女卑”不錯,但作為一個傳道治學之人,盡公然歧視女性,也實屬不該。
  3. 納妾尼姑。這事記載於《四朝聞見錄》,該書雜敘了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作者是朱熹的同鄉葉紹翁。此書中對於朱熹納尼姑為妾的事有明確記載,在宋慶元二年,監察御史沈繼祖列舉了大量事實,揭露朱熹言行不一,其中就有指出朱熹曾帶著兩個漂亮尼姑外出旅遊,並用甜言蜜語引誘她們,最後二人還俗做了朱熹的小妾。
  4. 迷信風水,毀人墳墓。朱熹對風水的“山環水抱,藏氣聚風”之說深信不疑,他堅信祖宗墳墓的風水好了,後人才能福澤綿延,為此曾三次其父之墳,其母,其妻之墳也是他親自選定,在這個過程中,甚至不惜挖了他人的祖墳來安葬自己的親人,全然不顧別人的祖宗曝屍荒野。和他所提倡的重義輕利的理學是自相違背的。
  5. 貪財好色。前面說到監察御史沈繼祖指出了朱熹言行不一的大量事實,除了納尼姑為妾外,還有說道朱熹的大兒媳在丈夫死後卻懷了孕,至於為什麼,大家自行腦補,再有便是以兒女婚嫁喜慶的機會,大肆收受紅包禮金;以知名學者的招牌,開門辦學並擅自提價,收取高額學費等等。

如果朱熹真是一股清流,想必不會惹來這一身騷!監察御史並不是好糊弄的,無憑無據不存在冤枉朱熹,而《四朝聞見錄》的作者更是朱熹的同鄉,沒必要誹謗鄉里名人,據清朝紀曉嵐對《四朝聞見錄》的評價,也多認為該書所記之事為事實,加之朱熹後來被貶官,主動上表謝罪來看,確有不端之行。

南海聖人康有為

這位被看做是開眼看世界,接受西方科學先進思想最早的中國人,其很多行徑確實令人歎服。

  1. 戊戌變法失敗,閃現逃跑。友人慷慨赴義,他卻在日本逍遙快活。
  2. 自稱自己為聖人,臉皮啊。。。。。。
  3. 提倡反對一夫多妻制,自己卻擁有一妻六妾!特別是專注於老牛吃嫩草,50歲的康有為在美國娶了第二個小妾,17歲的何小姐,後來又在日本娶了第三個小妾,市岡鶴子16歲。57歲時,娶了年芳17歲的廖氏,61歲時,娶了第五位小妾張氏,張氏才16歲!60多歲的康有為在泛舟時又看上了19歲的船孃,又收到家中!哎

還是章太炎先生的那副對聯寫得好,上聯:“國之將亡必有”,下聯:“老而不死是為”!

你還知道那些“道貌岸然”的名人呢?記得留言分享哦!~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汪精衛。吳稚暉曾用“八個字”痛罵汪精衛,據說汪精衛知道了之後氣得三天吃不下飯,還大病一場。

吳稚暉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也是蔣經國的老師,是極少數沒有被蔣介石在日記中罵過的人。

吳稚暉

作為前清舉人,他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能桐城派的古文筆法寫寫文章,還頗能安於舊學。他多年從事文化運動,提倡國語注音與國語運動。除了積極投身於文化事業,在語音、文字、哲學、教育、書法諸方面吳稚暉都有很深的造詣,一生著述頗豐,有《吳稚暉先生全集》18冊。他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學術文化偉人”。

這麼一個有魏晉遺風的文學家,尤以罵人出名。

被他罵過的人可不少,他稱慈禧為狐後、光緒作鼠帝,稱張之洞、袁世凱為“狗頭名士”,稱滿清皇族為“長白山中野狗”,稱朝廷上下全是“賊皇狗臣”,是耗子,是癆蟲,是鱷魚。罵康有為、陳寶琛等是“挾有另一類騙法的痞棍,晝伏夜出”;罵羅振玉“專販國粹”、“造假古董”;他譏諷五四時期的“海龜”:“就像麵餅,拿去國外炸一炸,回國就變成蓬鬆碩大的油條了。”

但是,他罵過最出名的“八個字”,還是罵汪精衛,據說汪精衛知道了之後氣得三天吃不下飯,還大病一場。

吳稚暉是個有著深厚愛國情懷的人,對於汪精衛這個大漢奸,他痛恨到了骨子裡。

汪精衛與日本人勾結,把吳稚暉生生氣得吐血。他先是以委員的身份要求從黨內開除汪精衛,並在大會上大罵汪精衛等人是“精怪”。他還特意在廣播裡發言,送了汪精衛八個字:“卿本佳人,奈何為賊”。汪精衛聽後,氣得大病一場。

汪精衛與陳璧君

“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出自二十四史裡的《北史》。指原本志向高節或理想遠大的人,自甘墮落。 有規勸、有嘆息、也有惋惜。

“你本來是好人,為什麼要從賊為寇?”

吳稚暉

難怪當時坊間傳言:寧可難為十萬軍將,不可得罪吳老唇舌。文人罵起人來,真是博學又刻薄,得罪不起。


一往文學


別人我不知道,只聽說“南海聖人”康有為坐擁三妻四妾,房產遍佈國內外。還是大猩猩睪丸被盜案的幕後黑手!

康有為,清末維新派領袖,發動“公車上書”,與梁啟超領導“戊戌變法”,在歷史教科書上一直作為正面人物出現,學生眾多,聲望甚高,因是廣東南海人,當時曾有“南海聖人”之稱,這稱呼上下五千年也沒幾個人。

撕開“南海聖人”的面具,真實的康有為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卑鄙小人,他聚斂大量財富,房產遍佈國內外;他妻妾眾多,子孫滿堂,最喜歡老牛吃嫩草,傳說老年甚至動手術換上了大猩猩的睪丸,郭末末之流跟他比差距很大。

康有為忽悠了一大幫人跟著他搞維新變法,其實他本人無非就是藉此入仕,直接和光緒皇帝搭上關係,想要走上仕途快車道,但投機失敗,慈禧老妖婆太厲害,動動手指頭就把維新派全給滅了。

老康不愧是老油條,跑也跑得快,趕在慈禧下手前一溜煙跑之大吉,卻把譚嗣同和自己的親弟弟甩在國內,成就了“戊戌六君子”的悲壯事蹟,六君子估計把他恨的牙癢癢。

老康逃跑後,繼續在世界各地忽悠,他很有創新意識地偽造了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和自己合影的照片,堪稱中國PS技術鼻祖,成立了“保皇會”,還在香港、北美、歐洲、日本等地到處發表煽情演講,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飽受慈禧迫害,忠君報國的熱血英雄,還發動華人捐款,短短几年募集資金數千萬元。

有了這些錢,康有為信心大增,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但他不是救亡圖存,而是大力開辦實業,購置產業,四處投資。康有為在香港擁有酒店、賓館、銀行等產業;在墨西哥投資銀行、有軌電車和輪船產業;在美國開辦銀行、餐廳、旅館;在日本舉辦印書局,儼然成為產業遍佈全球的跨國企業巨頭。

老康的生活十分豪奢,保皇會的公款全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可以任意揮霍,除了投資實業,康有為還有三大愛好:買房建房、老牛吃嫩草、環球旅遊。

老康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房地產投機商,現在是買房子,人家老康是直接買地建房子,上海、杭州、青島等地都有他的別墅房產,他還在瑞典購置了一座私人島嶼,建成中國式私家園林,讓康有為成為名副其實的“房叔”。

老康的色慾和能力驚人,他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卻帶頭一夫多妻,妻妾成群,先後娶了6個老婆,除原配表姐張雲珠比自己大3歲外,老康最喜歡老牛吃嫩草,他43歲續娶18歲的梁隨覺,50歲續娶19歲的何丹理(美國人),56歲續娶17歲的市岡鶴子(日本人),58歲續娶17歲的廖定徵,62歲續娶19歲的張光,簡直就是人生贏家,羨煞旁人。

老康喜歡公款旅遊,他晚年自稱“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試圖說明自己到處逃亡,但他每一次出行實際上都是去考察實業、購置房產、蒐集美女,演講不過是他募集資金的手段。

康有為的偽君子面目很快被人識破,他最得意的弟子梁啟超認識到康有為真實面目後,果斷與他決裂,老死不相往來。號稱“民國第一狂人”的章太炎,在康有為70大壽時,送給他一副對聯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這幅對聯的上聯取自《左傳》“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下聯取自《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暗合“有為”,一時謂之絕罵,好好羞辱了這個偽君子一番,不知老康做何感想。

民間野史《古春風樓瑣記》曾記載,康有為老而不舉,仍貪圖色慾,為重振雄風,竟然給自己移植了大猩猩的睪丸,堪稱荒唐第一人,起初效果奇佳,龍精虎猛,但後來還是產生排異反應,他後來的死也許跟此事有關。。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如果要說到歷史中有哪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覺得已經被歷史釘入了恥辱架中的汪精衛可以說得上是一名,很多時候大家在說到汪精衛的時候,都會說他是一個如何如何的漢奸,但是卻很少有人會提及他的偽君子身份。

接下來我就簡單地跟大家闡述一下我將汪精衛歸列到偽君子行列中的原因。

很多人在瞭解到汪精衛漢奸身份的時候,可能會經常忽略掉他早期的人生經歷,在汪精衛沒有選擇投敵賣國之前,他其實是一個人生非常勵志、曾經有過非常輝煌事蹟的風雲人物。


汪精衛早期的輝煌人生

汪精衛是很早之前就已經追隨在孫中山身邊的,在同盟會中屬於真正的元老級人物。

而在清朝末年孫中山一直致力於推翻清朝的時候,汪精衛也曾經做過一件令人佩服萬分的事情。

他當時在留下一首熱血沸騰的詩詞之後,就走上了刺殺清朝攝政王的不歸路中,雖然那件事情他並沒有收穫到他想要的效果,甚至還被抓到了牢中。

但是他當時英勇舉動卻使得他的名氣突然大增起來,在那個年代裡廣受起了人們的熱議,由此也使得他在同盟會中的地位更加水漲船高起來。

而在清朝滅亡、民國建立的時候,汪精衛也一直追隨在孫中山的身邊,在後來的國民政府中積攢下了極高的資歷以及威望。

一直髮展到後來,汪精衛成為了除孫中山之外在國民政府中地位最高的那幾位人物之一。

黑馬蔣介石對汪精衛的衝擊

在孫中山1925年去世後,汪精衛和胡漢民等人開始爭奪起了國民政府的大權。

開始時,如果他們中有任何一個人在爭鬥中獲勝的話,其中一人就可以徹底地掌握住整個國民政府的大權。

但可惜天不隨人願,隨著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憑黃埔學生軍的迅速崛起,汪精衛等原本幾位大佬之間的平衡突然被蔣介石給打破了。


在蔣介石這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摻合下,他們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最終在北伐戰爭結束、在蔣介石徹底掌控了國民政府、在蔣介石成為了民國名義上的主人後,汪精衛徹底失去了與蔣介石鬥法的機會。

雖然他憑藉著在國民政府內部各方面的資歷以及威望沒有向蔣介石低下他高昂的頭顱、仍舊在國民政府中保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他對蔣介石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

汪精衛的可恥投敵

曾經的汪精衛是一個多麼高傲的人物,在突然被這麼一個後輩給狠狠甩在權力的背後、在被這麼一個曾經為自己所瞧不起的後來者狠狠踩在腳下之後,他內心中滋長出的不甘之情大家想想就可以感受得出來。

正因為這種強烈的不甘以及對所尋求權力的強烈渴求,為汪精衛後來的投敵賣國埋下了根基土壤。


在抗戰爆發後,汪精衛在日本人的誘惑以及對權力的渴求下,他選擇了投敵賣國。

後來汪精衛和日本人合作建立出了汪偽政權,提出了他曲線救國的口號,通過他們那無恥的口號誘使很多原本應該參與在抗戰第一線的士兵以及將領們投靠到了他們的陣營中,為日軍在我國進行的侵略搖旗敲鼓了起來。

被汪精衛偽君子模樣所騙的人們

這裡之所以會說汪精衛是一個偽君子,主要來源於他所提出的曲線救國口號。

汪精衛明明都選擇了通敵賣國這樣會被釘到恥辱架上的無恥行為,卻偏偏還要為自己找到了這麼一個道貌岸然的說法,說什麼曲線救國、說什麼這才是最佳的選擇。


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在為了追求權力不擇手段的情況下,還要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為國為民、自甘墮落名聲的悲壯模樣,這不是偽君子是什麼?

說實話,汪精衛這副君子模樣是偽裝得非常成功的,在當時不僅騙取了很多人的信任,在現如今,仍然也有一部分人被他偽裝出的模樣給騙到了。

我在網絡上看過不少關於汪精衛的言論,發現不少人在談到汪精衛的時候,竟然說出了一番理解汪精衛曲線救國說法的言論,在對他表示理解的同時,也說出了肯定汪精衛歷史作用之類的話。

通過現如今仍有流傳的這些言論以及在歷史中的影響,就可以看出汪精衛所偽裝出的這副模樣到底騙過了多少人。

所以說我覺得汪精衛就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像他這樣的歷史罪人以及偽君子就應該永遠沉溺在歷史的垃圾堆中,永遠受到人們的唾棄,歷史不容翻案、英雄不容遺忘,只有那些抗戰的英雄才是值得我們緬懷的,至於像汪精衛這樣的人,則將永遠受到我們的唾棄。


孤客生


王莽,道貌岸然到了極致,甚至不惜殺了自己的2個兒子,簡直歎為觀止。

王莽出身外戚世家,可以說是喊著金湯勺出生的,標準的官二代,不過,他的表現和一般的王家人不一樣。

其他外企身居高位,趾高氣揚,為非作歹;可王莽不,他的親和力很強,總是禮賢下士、善待百姓、行為謹慎。

這王莽在西漢晚期簡直清流般的存在,對內,精心侍奉母親和寡嫂,照顧各位叔伯和侄子,禮數周到。對外,積極接濟窮人,經常搞一些慈善事業。

時間一久,王莽就成為街頭巷尾、朝堂內外、田間地頭的達官貴人和平頭百姓爭相議論和稱頌的道德模範了。他的道德感召力甚至超過了朝堂那些大員們。

王家的叔叔輩裡有很多王侯將相,自然對這個出類拔萃的晚輩也很欣賞,和皇帝一起,好好栽培他,從此王莽一路扶搖直上,在38歲就做了大司馬

雖然做了大官,王莽還是很低調,工作上很努力,生活上很低調,王莽的夫人衣著簡樸,讓官員甚至誤認為是王家的奴僕。

不過後來漢成帝去世了,新帝繼位,王家不再是得勢的外戚家族了,王莽也退回自己的封地,謹慎地隱居起來。

不過,好巧不巧,他的次子王獲失手殺了一個家奴,本來嘛,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在古代,家奴的命都不值錢,最多影響一些家族聲譽吧,賠點錢就完了。

可王莽對這件事很重視,這名聲是王莽以後東山再起的資本啊,對此,一點瑕疵都不能有。

於是,王莽逼兒子自殺,然後大肆傳播這件“大義滅親”的好人好事,王莽的名聲再次揚名民間。

在民意的影響下和大臣們的推動下,連漢哀帝都不得不重新徵召王莽回長安,雖然也沒給什麼實權,但至少王莽有了再次崛起的可能。

漢哀帝當了7年皇帝就死了,王家再次得勢,王莽再次被封為大司馬,掌控禁軍,他擁立7歲的漢平帝登基,並代理政務,一時間得到朝野擁護和稱讚。

此時,王莽已經開始顯露自己的真面目,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權力悄悄地排除異己,另一方面繼續收買人心,繼續扮演“聖人”的角色。

漢平帝登基,他的母親所屬的衛氏外戚家族也想擴大權勢,王莽就把衛氏家族封到了中山國,並禁止他們回京,以免他們染指權力。

王莽的長子王宇不理解,覺得老爹這麼做,不是明擺著得罪漢平帝麼?老爹在兒子心目中一直是“聖人”啊。

王宇屢次勸解,可老爹不聽,這王宇居然想了個狗血的辦法,他找人把狗血潑在王莽的大門上,想以這個作為凶兆,來勸解王莽,甚至勸老爹把權力還給衛氏家族,畢竟父親一直是道德表率。

但辦事的人不靠譜,潑狗血的時候被王家人發現了,王莽心一狠,殺了自己的兒子,隨後把此事嫁禍給衛氏家族,把衛氏滅族,並連帶著消滅了大批自己的政敵。

王莽殺子,還嫁禍於人,他不以為恥,反而把這事寫成稱頌文章,描繪成王莽“大義滅親”的偉大壯舉,並把此文章發往全國各地,讓地方官員頻繁宣傳

漸漸地,王莽在一片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最終篡奪皇位。


雲中史記


《笑傲江湖》裡,君子劍嶽不群在打敗任我行之後,說了一句很屌的話:“誰是天下第一?是我!”

嶽不群的虛偽,江湖人有目共睹,但想稱第一,恐怕還嫩了點。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絕對顛覆你認知的偽君子。

一、三國影帝—劉備

“吾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劉備是也。”對,就是他,東漢末年演技最好的表演藝術家。

與敢作敢當的曹操比起來,劉備卻恰恰相反,他到表現出一副“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的聖人姿態。

劉備的前半生可謂顛沛流離,為了尋找創業逆襲的機會,他幾乎投靠過當時所有有名的大軍閥,比如劉焉、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劉璋…這些人,都是劉備的老領導。

如果說呂布是三姓家奴,那麼劉備應該是六姓嘉賓(算好,有三個同姓的),在劉天王面前,我們近代著名的“倒戈將軍”馮玉祥也得自愧不如。

呂布對於劉備來說,是有恩的,但正是因為劉備背後的一句話,讓曹操一狠心把呂布給殺了。

魯迅先生對劉備的評價很到位:用一副不作惡的樣子去作惡。

劉備打著仁義之師的旗號,說堅決不奪宗親的地盤,結果不但搶了劉璋的地盤,還沒收了人家的嫂子。

劉備憑著聲情並茂的表演,說哭就哭的能耐,俘獲了不少的追隨者和粉絲,舉著“興復漢室”的招牌,最後做了蜀漢的開國皇帝。

但話說回來,在那樣一個亂世,作為一個窮苦屌絲,要成功,就得會演。劉備仗著六七個人七八條槍,最後稱霸一方,絕對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真豪傑。

如此功業,劉皇叔,奧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



二、南海聖人——康有為

毫無疑問,康有為是開眼看世界,最早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的中國人。

對,就是那個戊戌變法失敗後,閃跑的那個人。其他的六個真君子慷慨赴義時,而他,正在日本逍遙快活。

一邊聲色俱厲的反對一夫多妻制,一邊卻摟著六個小妾風流快活。

康老師專注於老牛吃嫩草,50歲高齡時,在美國娶了17歲的何小姐,那是他的第二個妾;後來又在日本娶了16歲的市岡鶴子,那是他的第三個小妾。

緊接著,康老師在玩小姑娘的道上更是一發不可收拾。57歲時,娶了17歲的廖氏;61歲時,娶了16歲的張氏。直到62歲那年,在湖上泛舟時,又看上了19歲的船孃,下半身一顫抖,又將她收入房中。

後來聽說,由於小妾太美,康老師被他兒子戴了一頂綠油油的大帽子。

就這德性,還敢自稱聖人,這臉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還是章太炎先生的那副對聯寫得好,

上聯:國之將亡必有;

下聯:老而不死是為。



三、大唐一帥——宋之問

雖然長得帥,寫得一手好詩,卻別想掩蓋渣男偽君子的本質。

宋之問虛偽惡俗的事蹟比較豐滿,我們就只聊幾個有趣的。

為了巴結一代女皇武則天,宋大詩人各種明示、暗示,願意犧牲色相,做天后的男寵。

這傢伙,不僅對自己的筆上功夫自信,對自己的床上功夫也是相當自信的。

而此時已60多歲的天后,勢如猛虎,對儀表堂堂的宋大詩人還是有點感覺的,她曾感慨說: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

原來,因為口臭,宋之問被拒絕了,最終沒能成為女神武則天的閨床密友,挺遺憾的。

宋之問見取悅武則天不成功,轉身就去抱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的大腿。

朝堂上拍張易之兄弟馬屁的人多了去,可我們的宋大詩人,愣是用他標新立異的手法,將馬屁拍出了新高度,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老爺們,親手給張易之捧尿壺,真給詩人朋友們丟醜。

雖然長得帥,雖然有才,但是沒有人格,結果就是個渣渣。

面對宋之問的這一系列反常表現,腦中不禁閃過一句話:垃圾食品一般都挺好吃,人渣一般也都挺好看。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偽君子的殺傷力比真小人可大多了。

每次看到那些“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君子們在臺上裝B時,我總會低下頭,不是我玩深沉,我是在看地上有沒有板磚。

最後還是用《笑傲江湖》裡的一句臺詞收尾吧:

大丈夫行事,行雲流水,任意所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