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行業應用領域需求旺盛 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智能硬件行業應用領域需求旺盛 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智能硬件是指具備信息採集、處理和連接能力,並可實現智能感知、交互、大數據服務等功能的新興互聯網終端產品,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的重要載體。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智能硬件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除智能手機外,可穿戴智能設備和智能家居等領域也在快速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2年智能硬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除智能手機產品外,我國智能硬件市場零售額達到3850億元,同比增長27%,預計2018-2020年我國智能硬件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414億元。我國智能硬件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除智能手機外,智能硬件已經延伸到可穿戴設備、家居、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生產製造等各個領域,帶動了各領域工作模式的創新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從本質上來分,智能硬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改進體驗型,如電視、電燈、汽車等傳統產品智能化發展;第二種是創造需求型,如智能手環、VR等產品。

除新興市場外,智能硬件還可以滲透到傳統行業,應用範圍不斷擴寬,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2017年,我國智能硬件市場中,智能家居銷售佔比達到36%,排名第一,其中傳統家電智能化佔比達到70%,是智能家居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排名第二的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其銷售佔比為21%;智能交通排名第三,銷售佔比為12%;接下來是智能醫療,銷售佔比為5%。未來,這四大領域的銷售佔比仍會持續攀升,將成為推動我國智能硬件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智能硬件市場快速發展,進入佈局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多,按照企業類型來劃分,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互聯網企業,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巨頭,在軟件、數據、應用開發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二是傳統硬件企業,如海爾、美的等大型製造企業,其研發技術、硬件生產、供應鏈等方面優勢較大;三是軟硬件結合企業,如小米,創立之初就採取軟硬件相結合的方式,在研發技術、應用開發、硬件品牌方面具有優勢。每個類型的企業優勢側重點有所不同,進入智能硬件市場的切入點也有所差異,但這些企業的進入都推動了硬件市場加快發展。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智能硬件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儘管現階段我國智能硬件市場發展迅速,但行業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開發的產品功能單一,同質化競爭現象已經顯現。且在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我國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部分產品依然依賴進口,與國際巨頭相比,競爭處於被動地位。同質化、核心技術、全球化競爭是我國智能硬件行業未來發展需要關注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