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為什麼一直追求獨立?

歷史小小達人


今天的加拿大領土廣袤,擁有世界第二的領土面積,卻只有3000萬左右的人口數量,是移民的天堂。然而,這個看似和諧的發達國家內部卻一直潛藏著一個重大的民族地區問題,那就是佔其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魁北克省人民一直在尋求獨立,這是為什麼呢?

圖/加拿大與魁北克旗幟並立


玫瑰與百合之爭

隨著15世紀末新航路的開闢,無數來自西歐的航海家開始在美洲大陸航行圈地。1534年,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派航海探險家雅克·卡迪埃向西部探險,卡迪埃率船隊進入聖勞倫斯灣,在加斯帕半島登陸,宣稱法國取得了這塊土地的領有權。


1535年,法國人再度到達這片地區的卡迪埃(今天的魁北克市),並把這片地區稱為“加拿大”(印第安語中指部落與村莊)。隨後幾十年,法蘭西的殖民者以魁北克作為法國在加拿大進一步拓展的根據地,一方面從法國本土進行有組織的移民,另一方面不斷擴展其殖民範圍。到了17世紀60年代,法國已經取得了對新法蘭西的全面控制(以魁北克為核心的加拿大)。

圖/卡蒂埃發現加拿大


1756一1763年,英、法兩國在歐洲進行了一場“七年戰爭”,兩國在北美的軍事行動也隨之升級。1763年,英國全面控制了新法蘭西,並強迫法國簽署《巴黎條約》,將法屬加拿大據為己有,法裔居民成為了寄人籬下的居民。從此,法裔加拿大人與英裔加拿大人便深深地種下了矛盾的種子。

圖/七年戰爭之後北美


高貴的法蘭西

1774年,為了穩定當時的北美局勢,英國當局頒佈《魁北克法案》,同意英語與法語同為官方語言,並保留了部分法屬時代的法律與規定。然而,當時的英國王室依舊在兩百年的時間內掌握著加拿大的外交與軍事防務大權,因而英裔加拿大人對於魁北克法蘭西后裔的不利政策與態度依舊延續。當時的英國人不斷採用各種方式斷絕法語居民與母國的宗教與文化聯繫,並強行削弱法裔人民的各項權利,因而招致了後者的極大不滿。


1960年,魁北克自由黨上臺(魁北克在加拿大聯邦體制內擁有獨立的議會與政府),發起了“平靜的革命”,由此引發了魁北克的民族分離運動。到1976年,具有嚴重分裂主義傾向的魁北克黨上臺執政,長期的分裂活動就此開始,該黨在1979、1995年兩次發動獨立公投,雖然均以失敗告終,但是兩次結果都顯示支持獨立的人日益達到半數,獨立危機日益嚴重。時至今日,魁北克的獨立問題依舊困擾著加拿大聯邦當局。

圖/魁北克獨立運動

參考文獻:1. 熊坤新主編,21世紀世界民族問題熱點預警性研究,民族


歷史研習社


法裔佔加拿大人口的23%,包括魁北克人和散居各地的講法語者,他們信奉天主教,始終保持與法國文化的密切聯繫。

加拿大一直存在基於族裔的兩大難題,法裔加拿大人的分離主義和土著的身份與地位。加拿大法裔與英裔間的衝突緣於英法在歐洲的爭奪及兩國在加拿大的戰爭,1759年,英軍佔領魁北克城,1774年魁北克法案建立起兩個加拿大——英裔、法裔各據一方,該法案給予法裔講法語、信天主教、奉行法國法律(僅限民法)與習俗的權利,兩族居民自此和平共處。二戰後,分離主義運動在魁北克興起,在1967年後的35年間達到高潮,1995年加全民公決中反對分離者僅以不足50.6%的得票率、數千票優勢獲勝。

法裔加拿大人的大本營在魁北克省,在該省700萬人口中,85%的居民講法語,該省的蒙特利爾被稱作世界第二大法語城市,法裔一直主宰該省的經濟生活、文化藝術和政治領域。迄今,魁北克未在加拿大憲法上簽字,這就長期保留著某種分離主義的選擇。

2006年11月,加眾院以壓倒多數通過政府動議,承認魁北克為統一的加拿大聯邦內之“國家”(nation),其中,魁北克人和國家的定義有狹義的解釋,前者僅指以法語為母語的魁北克人(非全體),後者不是國家法實體意義的主權國家,而是以文化和語言構築出的“民族體”,算是按下這隻分離的“葫蘆”。


ruixuezhaofeng


很多人不知道,1995年那個獨立公投的由來。很久以前的時候他們就想獨立。但是沒有憲法的權利。所以想獨立的黨派就把自己的人放在了政府的重要部門,一層一層的。據說用了10年時間。然後到了自己的黨派可以從上到下說一不2的時候,他們就通過了獨立公投的法案。雖然失敗了,但是一下子讓英語的人明白了這個問題。


BBBGGG


西安澳星移民為您解答:魁北克地區是北美唯一以法語為官方語言的地區,是加拿大第二大省,由於其曾是法國殖民地的特殊性,在以英國為主的北美地區殖民地顯得格格不入,其獨立訴求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並且自1960年代以來達到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