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浙江省排名第二的浙江工業大學與排名第一的浙江大學在實力上差一大截?

娛樂小傻喵


第一,最基礎的原因不是浙大合併過幾所高校,而是省內其他高校沒有教育部頒發的名頭,金字招牌(211/985),不被外省的人認可,但凡有一個名頭在,人們對這兩所的差距看法就會不一樣,這個名頭也在教師招聘和招生生源上讓第二的高校有天生的不足。由此吸引到尖端人才的可能性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第二,學校的教育經費天壤之別,浙大一年50個億,浙工大一年4個億。教職工隊伍就像軍隊,軍隊沒軍費發不起軍餉士兵吃不飽,怎麼打仗?買不起設備實驗儀器耗材,成果就是不一樣,錢這個問題才是根本的問題。

第三,定位和境遇不同,所有的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浙大的今天也是靠一代又一代的老浙大人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給浙江在高等教育撐起了一片天,敢跟清華北大肩並肩掰手腕,給浙江在高校界長了臉面,浙江當然也會回饋他相應的支持和鼓勵,相輔相成,不斷促進。而第二的高校無論名氣和實力都還沒有鋪開,和省內其他高校也是伯仲之間的水平,都是一個娘,怎麼可能就優待一個浙工大呢。

這麼說的觀點依據和現實參考。1.吉林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合併了六所高校,反而下降了,所以合併越多不一定越強。東北師範大學在全國也能在40位左右,地位和待遇比省內其他高校也是超然的存在。2.南昌大學和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在全國實力一般,沒有浙江大學突出,省內被江西財經挑戰,江西財經有全國重點大學名頭護體。3.深圳大學蘇州大學每年得到政府的經費很高,能聘請到很多頂尖人才,不存在市內(蘇州深圳)能與之匹敵的同檔次學校,一奶一娘,生源也是越來越好,可見經濟支持對大學的重要性。


影視潮訊


浙江大學在我省錄取分數線是670分,浙江工業大學在我省(和全國)的錄取分數線是550分。兩校錄取線差120分。打個比方。你和我都是浙江省象棋大師,你排第一名,我排第二名。咱倆下棋的時候總是和棋。但是參加全國性大賽的時候你總是能衝擊半決賽拿前4名(浙江大學)。一到全國大賽我經常輸給臭棋簍子(無名晚輩)。而且連輸三盤(3:0.....6:0....9:0)


大連易彩


浙江的生源素質很好,可惜由於歷史原因國家對浙江教育扶持得少,造成了浙江大學一家獨大的局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其實實力都差不了太多,如果在浙江就業,也不會比其他省的211差。


飝鯗


浙工大錄取分數線與浙大相差是三十分,指的是浙江本省考生,外省不知道!如果當年重點線550分,浙工大錄取線在600分以上,而浙大在630分以上。而有的考生達到浙大的錄取分數線,但選專業考慮而填報浙工大的很多。甚至有660分以上填報浙工大的,因為考慮工作原因而不願出省的。一般來說浙工大填報分數與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哈工大威海校區、中國海洋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下層985分數相當。


紫氣東來154703613


怪來怪去就是浙江大學把以前的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和浙江農業全並了,不然這三所學校就排在第二到第四的,浙江工業要差一些。杭州大學本身就是211。浙江醫科和浙江農業都是211的水平(我查不到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在合併前是不是211工程通過)。其實杭州大學被並掉是個很大的失誤。浙大可以合併浙醫和浙農但是不應該合併杭大。這樣不是互相彌補而是互相隱沒,而且讓浙江的大學層次整體下降。沒有中間211力量同時先生吃虧。真的得不償失。


shengkay


這有啥可比較的,你問問博爾特百米或者二百米跟第二的差多少?浙大算有知名度的在全國,浙工大鬼知道,還不如杭電有知名度。以省市命名的工業大學最知名的是哈工大莫屬,其次北工大,其他工大就洗洗睡吧,不必比了。


倉量天下


因為浙江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把我們浙江四所最好的大學給合併了!造成我們我們浙江學子分數高讀不到好學校!分別為老浙大,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你看看毀了多少名校,當初還說好,現在真是一步臭棋


獅子161758303


其實,這種現象很好理解的。

1.舉個例子

假設現在給這現在班級裡面有10個人,成績在不重複的情況下會產生10個名次,現在排名大致前5的人決定以一個團體來參與班級排名,那麼原先班級排名第6的這個人,現在排在第2名了,後來這個第2名與第1名的差距當然會非常非常大啦。

2.對於浙大

1998年5月,386提出要建重中之重,9月,浙大旋即宣佈四校合併(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成為中國高校首個“新生事物”,12月“985工程”啟動,985首批9所浙大榜上有名(C9聯盟),成功上位。中國的事情就是這樣,成王敗寇,浙大抓住先機,不得不說浙大有過人之處。

3.對於浙工大

1)先看歷史:

1953年始創,由溫州高工、杭州工業學校化工科、蘇州高工化工科合併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杭州化學工業學校;

1954年暑假撤銷溫州分校,遷回杭州;

1958年學校歸屬浙江省人民委員會領導,改名為浙江化工專科學校;

1960年浙江省委決定在衢州城郊以浙江化工專科學校為基礎,衢州化工專科學校併入,建立浙江化工學院;

1965年學校再次歸浙江省管理,浙江化工學院又遷回衢州原址辦學;

1963年學校又歸屬化工部領導,浙江化工學院遷回杭州原址(浙江化工專科學校);

1970年浙江省革委會決定將杭州化工學校併入浙江化工學院,原浙江絲綢工學院遷入;

1980年浙江化工學院作為建校基礎併入浙江工學院;

1978年浙江省委下文創辦浙江工學院;

1991年1浙江省人民政府與祖籍嘉興的臺灣實業家張子良先生洽談捐資在浙江工學院基礎上共建浙江工業大學;

1993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浙江工學院更名為浙江工業大學;

1994年浙江省政府將省計劃與經濟委員會所屬的浙江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併入浙江工業大學;1999年省政府將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的杭州船舶工業學校併入浙江工業大學,定名為浙江工業大學之江校區;

學校決定在之江校區創辦民辦機制運作的二級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2001年浙江省建材工業總公司所屬的浙江建材工業學校併入浙江工業大學;

2009年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簽訂共建協議,浙江工業大學成為省部共建大學;

2013年,浙江工業大學牽頭的“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首批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

2014年,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並與德清縣合作設立浙江工業大學德清校區;

2015年4月,入選浙江省第一批重點建設高校;

2)答主點評

可見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格局再次洗牌,各個省份、高校之間競爭異常激烈,浙江省對於學校合併手段運用可謂如魚得水,浙大四校合併成立新浙大,可謂這一手段的登峰造極之時,也開啟了全國大規模院校合併之先河。

浙工大創辦時間短,基礎較差,通過後期的院校合併與省部共建,加之以浙江強大的經濟基礎為保障的大量資金與政策投入,浙工大後期強勢上位的確一點也不驚訝,不過要是與浙大比,還是遙不可及的。


夏不語京城之切


學霸考一百分因為卷子只有100分,成績好的考97分,因為有個填空題不會,差距不是卷子上的三分。


龔村放牛


浙江大學是有名的老牌學校。浙江工業大學是後來的學校。前一個是綜合性的。後一個明顯偏科。關鍵是人文積澱不一樣,開化早,人才多,囗碑厚重,反過來也吸引人才趨之若鶩。所以實力也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