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藥店多過糧店,這正常嗎?

CC165002988


滿漢藥席

民以食為天,是人類自古以來的生存之本。飢慌年代,食樹皮草根皆為裹腹。

現在隨時代發展,山珍海味也好,五穀雜糧也罷,還是以人類生存為本質,而便民的糧店應勢而生不為過。

藥店為便民而生還是取利而行

滿大街甚至只隔幾十米便是一家又一家裝潢考究的藥店!為便民而生只要是店方便百姓買藥即可,為何為一個門面如此破費?

國家賦予藥店的宗旨:杜絕坑民的假藥,杜絕哄抬藥價以制衡醫院的黑金效應“過度醫療”。可見政府初衷是以民為本。

但藥店呢?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富麗堂皇的考究店面與琳瑯滿目、百姓根本搞不清的各種虛高、掛羊頭賣狗肉的“保健藥”等等來花言巧語忽悠百姓購買!


實例:一街三店,同一廠家生產的“三九感冒靈”,一家15元,一家15.5元(友情價,朋友在賣藥)、一家10.5元,藥店經理認識。

實例二;2歲女兒扁桃體發炎,醫院開了八盒藥,出了醫院見藥房掛著“著名兒科專家坐診”,機不可失只有3天!忙進去排隊,挨著我後“專家”讓女兒張口看了下喉嚨,便低頭伏筆,一個2歲幼兒,“磚家”密密麻麻在處方筆上“疾筆奮書”了5頁半還沒抬頭停筆之意!

老公拍了下其肩膀:老人家,我女兒才2歲,你它媽賣藥還是診病。“專家”紅著臉不出聲了!

實例三:女兒買鈣片,進藥房問清後銷售員直接拿瓶“犛牛”壯骨鈣,說熱銷品,價格860瓶。老公一看上面寫的保健,反問有效不,說實話?銷售員臉紅了,我以為只補,你用這個80的就不錯……

藥店多於糧店,無非是背後利益的驅使。一般糧店都開在不起眼的地方,而藥店全在街面黃金地段,高房租、員工高支出的背後沒有鉅額利益,是不會如此眾多的!


國家開放藥店宗旨

提供優質、親民(藥店此點要點贊,言語對老百姓很親)、專業的人性化服務,讓顧客購買藥品求的是療效與放心。

而藥店卻有違初衷!

不願看到以下現象,但已有實例

朋友見面:老王。今兒早餐什麼藥?我“天天健康腦白金”;老劉你呢?差不多,腰好腿好“腎白金”……

同學聚會:在座的誰的“藥量好”?我一頓十包“三九不感冒”,小明先答。呦,就這藥量吹啥!小芳不屑道:不管南藥北藥,皆我口中零食,時時不斷……

孩子們的目標:讓我們舉起藥瓶,建設祖國美好未來。

此怪象已引起政府重視

政府一定會對此不良現象過濾!還百姓健康與明天。


閉花落雨


藥店多如牛毛有它的必然性,就是有利而且是暴利,第一是醫保這個大蛋糕。第二個當然是假藥了,第三個當然是買藥的正常利潤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藥店的藥比醫院貧宜。好多年前胃出血住院,醫生叫我去藥店買雷尼替丁,他說醫院一盒45元,結果到藥店去買才12元。因此很多人到醫院看病開了藥不在醫院拿藥,都拿著處方去藥店買藥。而且一些小病藥店會給你推薦藥,連掛號費都免了,總之藥店比醫院值得信賴。只不過一些好藥、特效藥被醫院控制了,不然藥店生意會更好!


135365344


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一條街,百來米,有四五家大型藥店!還在鬧市區,每家一百多平米,一年房租費就是一筆可觀的費用。還有一家光店員有十多個人,一年的工資又是一筆可觀的費用!老闆還有好大的賺頭,各種稅費又是一筆大的費用……很不正常,他們到底在賣什麼,看上去不是買藥,而是在賣白粉!


飄44816081


這個問題初一看有些意思,細一想說法不大準確。

藥店多過糧店,你從哪一個城市發現的!

現在糧店是遍地都是,每一家小超市、便利店都有銷售糧食,比如大米、比如麵條,隨便一個小區都有三兩家賣糧食的店,你說藥店多過糧店,這不是不負責任麼?

所以,所謂的藥店多過糧店,專門以賣糧食為營業的店面現在是少了,賣糧食的渠道多樣化了,這是糧食流通渠道變革引起的。實際上還是有賣糧食的便利店、商店與超市,數量上遠遠超過藥店。這才是實際狀態。

然後再回到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是問現在藥店很多,數量讓人驚訝。這也是市場的選擇。

首先是現在人們對健康更關注了,有點小病小痛,都要看醫生抓藥。不像以前,有點小病小桶就熬著。

其次是,有市場需求,就有大量的介入。因為藥店價格相對不那麼透明,所以目前藥店的毛利還是很高的。藥店毛利很高,就會有大量的人進入這個行業。所以藥店數量劇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市場終歸要取決於行業的競爭態勢。

當行業毛利很高的時候,大量人開始投資藥店,當競爭過於激烈,最終還是要回歸市場本質,以價格、服務取勝。有一部分人必然被市場淘汰。

在2002年開始,國內的平價藥店曾經風靡一時,不少人連鎖經營藥店,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種渠道大變革,是在國家改革藥品流通渠道的前提下實現的。改革開放之前,國內藥品流通渠道是:廠家-一級藥品批發(全國有5家,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瀋陽)-市級藥品批發(二級)-縣級藥品批發(三級)-鄉鎮衛生院等(四級)。在這個流通過程,層層加碼,價格就有些貴了,但因為是國家控制,每一個環節加價都是有限定的,所以要加總體來說保持比較平穩的狀態。

後來經過多次改革,藥品流通渠道全面放開,很多人就蜂擁而入這個行業。因為價格不怎麼透明,毛利很高,就越來越多藥店出現。

另外,醫保定點藥店現在也不少,方便了有醫保的人按方拿藥。醫保定點藥店是藥店業中的驕子,是商業競爭上來看擁有優勢,從社會責任上來看應有保障。

未來,經過競爭與淘汰,藥店不會大量減少,因為這是市場需要,但會集中在一些較大的連鎖機構手中。然後也會有一些社區便利藥店依舊發展的比較好,這些店還會帶有一些小病診斷。


波士財經


說正常也正常。一、因為有人有人買。如果沒人買,經營者無法生存,就不會存在這種現象。二、說明賣藥這個行業有利潤空間,就如人們所說,三日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三、謀生的人多了,向各行各業發展,開藥店也是一種生財之道。四、說明醫院的藥太貴了。五、說明現代人懂知識、求健康,一點小病可以不用去醫院,投個方便簡單。要說不正常吧,就是覺得有些藥店的從業人員,並不是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怎麼就能獲准賣藥。至於糧店少,是因在農村的人,幾乎不用去買,在城市的人,可能是有熟悉和信任的地方買,再者糧油價格明朗,群眾很瞭解,賺暴利沒有可能,所以新人不願投資這行業。以至出現藥店比糧店多的狀況。


一生好人2262


藥店比飯店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幸福指數高了,無病防病,預防為主的意識增強了。家裡備些常用的咳嗽,感冒,發燒的藥,有個頭疼腦熱,能夠及時處理,能有效的起到制止病情蔓延作用,使身體永遠保持著良好的狀態下。

第二,由於時代的發展,很多食物都不是原生態的有機食物了。農作物的糧食以及蔬菜,瓜果為了達到增產,離不開工業化肥。就連副食品的肉類和禽類,也離不開促進生長的激素。買一些增強抵抗力的藥品,或者是保健品,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已經成了家家戶戶奢侈的必備物品了。

第三,雖然現在國家三令五聲的限制藥品的價格,但在某些醫院,特別是私立醫院,患者要是在醫院抓藥,藥價要比外面藥店的高出一大截。所以,很多患者往往在醫院看完病,拿著處方到藥店買藥,圖個實惠和便宜。除非這個藥藥店設有,沒辦法才在醫院拿藥。

正因為由於以上三個原因,再加上中國是個人口位居世界第一的泱泱大國,藥品的利潤豐厚,導致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開藥店的商家爭先恐後,使藥店林立。同行為了利益竟爭,紛紛打出招攬顧客的優惠廣告,這與過去藥店門可落雀的時代相比,就見怪不怪嘍。


老蔣閒言


藥店確實多過糧店幾倍都不止。尤其是在東北的城市裡,比如長春市,據說就是全國藥店最多的城市。

藥店多,是好事。人們重視健康,買藥治病方便。出了家門口就有。當然,藥店多,也是有原因的吧?藥店要存在,就要盈利掙錢。那麼多的藥店都存在,都“黃不了”,不就是掙錢多嗎?換句話說,藥店是暴利行業!而糧食的價格特別透明,又是日常必須,不存在暴利,比較穩定,當然就不會超出需要了,想多也多不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比如眼鏡店,也是靠暴利生存。一副眼鏡,十幾元成本,可以要到上百元,上千元。而且眼鏡店的眼鏡“並不透明”,誰知道是什麼材料,材質?誰知道進價?你需要,又是眼睛的事,誰能怠慢?



大的商業綜合體,是屬於坐商,本來受網購和快遞影響很大。一般都是慘淡經營。但你看,在一層的黃金位置,都是賣什麼的呢?都是黃金手飾,珠寶玉器,化妝用品,高檔手錶。這些東西,都是價格不透明的東西,都是暴利商品!一塊石頭,你能知道它值多少錢?一個小盒盒,一點粉末末,就往臉上擦,你知道它是什麼?在商業案例中,不透明的商品,往往是商家在主宰,而顧客在不透明中被“宰”。


藥店的情況有點特殊,大的醫院覆蓋不了整個醫藥界,是雙不透明,除了價格不透明以外,還有顧客的不透明。這怎麼講呢?因為,藥品和病有關,和命有關。人們為了治病,保命,就只好“病急亂投藥了”。特別是兒童用藥,家長是不計成本的。所以,藥店暴利,就順理成章,也就不奇怪了。長春市藥店遍地,你還奇怪嗎?


盛廣學雜家雜論


極大不正常!各異農藥私營!越多銷得利越來越😁大!農民違章!違規過量使用急功近利苗苗快快長大賺大錢💰!導致患病人數逐漸多……,一切中華各地藥店全屬私人承包經營!買藥毛利驚人高!導致惡循環!害苦不懂藥性能善良百姓!一切必須徹底剎住源頭!藥店,醫院,農藥,中西藥廠,全部國家經營!大力真正保障人民健康!


中國一絕錢龍


誠如提問者所言,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確實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大街小巷裡的藥店幾乎是一家挨著一家,不僅遠遠多於糧店甚至多於商店,基本上和飯店的數量差不多的樣子。在一箇中等城市莫說你不知道有多少家藥店,甚至你連藥店的名字都叫不全,什麼成大方圓、老百姓、鑫老百姓、國大、天士力……反正我是叫不全,而且這些藥店至少有十幾家的連鎖店。那麼在一箇中小城市就有上百家乃至幾百家藥店正常嗎?

有人說存在就有道理,存在是因為需要,那麼事實怎樣呢?!首先,存在肯定是合理的,沒有人會做賠本的買賣,開藥店不僅不會賠本,而且會非常賺錢,這一點越開越多的連鎖店就是最好的證明。那麼藥店那麼多藥店還那麼賺錢,真的是藥品需求量大嗎?筆者曾經觀察過幾家藥店,幾乎每天的客流量都是少的可憐,顯然藥店不是靠銷量賺錢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它們是怎麼賺錢的。

第一肯定是可觀的利潤。藥店的藥有多大的利潤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只是在他們搞活動的時候聽到播音器不停地播放:三七粉原價一斤500元,活動價50元。大家可以想象,即使是50元的活動價肯定也是賺錢的,那麼原價的利潤該會是多少呢?

第二,促銷活動不斷,花樣翻新。促銷手段之一就是打折,這和商店沒什麼兩樣,就是我們也不知道它原價是多少,反正告訴你現在賣5折。促銷手段二是你買藥品的時候達到一定數量會贈予你其它商品。活動三是積分,購買的藥品越多積分越高,根據不同積分可以領取不同價位的商品。

第三則是違法經營,有的小藥店會乾脆以賣藥為名,高價賣給你一些米麵糧油(大家知道現在消費者多是憑醫保卡買藥)。

儘管商家採取了五花八門的促銷噱頭,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藥店裡依然是冷冷清清,顧客寥寥無幾。那麼各種藥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且經久不衰只能有一種解釋:即藥品巨大的利潤才是支撐各大藥店強大的生命線!





橫苖吹雨


這種現象沒有什麼不正常,但是,如何監管,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糧店數量下降,與互聯網發展是分不開的。過去。買米只能到糧店,或者到超市。現在,只要網上一點,米啊油的就能送上門,既方便,還便宜。

但是,藥就不行了,即便不要看醫生,也不能通過網絡來買。因為,搞不清真藥還是假藥,是不是過期藥。到藥店購買,如果出現假藥什麼的,至少可以找到人。

更重要的,藥店能夠在各個角落都出現,還是有利可圖,甚至暴利。不然,是很難生存的。如此一來,競爭也會加劇。在激烈的競爭下,就難免會出現假藥、過期藥等方面的問題,給監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監管跟不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同時,要密切注意藥店與醫生的勾結,防止醫生與藥店就某些藥品形成默契關係,損害病人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