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山東省是我國曆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省份之一,有“齊魯”“海岱”之稱,這裡誕生了孔子、孟子、孫武、孫臏、吳起、墨子、魯班等先賢,不僅為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名城、古縣眾多,如青州、兗州、曲阜等,但在民國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特殊的戰爭形勢設立了許多新縣,這些新縣現在基本上撤銷了,這其中有三個縣,名字很難讀,你讀對了嗎?

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昆嵛縣,山東省舊縣名,昆嵛讀音為[kūnyú],其縣位於山東省東部、膠東半島東端,其前身為1941年析原牟平、文登兩縣地所設的文西行署,1945年改設為昆嵛縣,因境內昆嵛山而得名。

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建國初,昆嵛縣屬山東省膠東行政區東海專區,1950年改屬文登專區,1956年昆嵛縣撤銷建制,其地分屬牟平、文登兩縣,同年文登專區撤銷,牟平、文登兩縣均屬萊陽專區。現在,牟平、文登分別為地級煙臺、威海市的市轄區,現牟平區境內還有以昆嵛為名的一個鎮,而原昆嵛縣政府駐地汪疃鎮則隸屬於文登區。

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徂陽縣,山東省舊縣名,徂讀音為[cú],其縣地處山東省中南部,其前身為抗日戰爭時期由泰安、寧陽兩縣地所析置的泰寧縣,建國初屬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泰山專區,1950年屬新設之泰安專區,1952年改稱徂陽縣,因地處徂徠山之陽而得名。1956年,徂陽縣撤銷,其地分別劃歸泰安、寧陽、新泰、泗水等縣,其縣政府駐地現為新泰市樓德鎮。

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蓼蘭縣,山東舊縣名,蓼讀音為[liǎo],其縣地處膠東半島西部,為1942年析平度南部所設,初稱平南縣。1945年,平南縣析東部設平東縣,建國初平南縣屬山東省膠東行政區南海專區,1950年屬萊陽專區,1952年因與廣西平南縣同名而改稱蓼蘭縣,因縣政府所地地名蓼蘭而得名。1953年,平西縣併入蓼蘭縣,1956年蓼蘭縣併入平度縣,同年平度縣劃歸昌濰專區。現在,蓼蘭為鎮,隸屬於青島平度市。

山東這三個建國後先後撤銷的縣,名字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