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有兩套房是什麼感覺?

a820697057


問題:在當今中國,有兩套房是什麼感覺?

對於這個問題,還真的看是哪裡的兩套房了,在農村,有兩套自建房的人也大有人在,我本人目前屬於在農村有一套房子,在小城市首付了一套房子,先來和大家說說這樣的兩套房子是什麼感覺。

在沒有首付城市的房子的時候,感覺生活距離有房子的日子真的還很遙遠,一套房子即使在我們這樣的小城市也動輒需要40萬往上,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何時才能攢夠那麼多錢買房呢?有時候想想就不敢繼續想了。可是我們這裡的房價是突然飆升呀,由原來的2000多每平方米漲到了4000多元每平方米,有的好樓盤甚至已經到了6000多元,同時全城都沒有房源了,大家說恐怖不?這對於一個剛需族是多麼的可怕,一邊由於生活的需要,需要有一套房子,一邊是沒有房源還很貴,最後感覺如果房價再漲,這輩子就沒有機會再買房子了,這才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勉強付了首付,購買了人生的第一套商品房。


購房之後的生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房貸壓力很大,生活中幹著什麼都感覺自己摳摳搜搜的,生怕多花了一分錢,這樣的生活真的談不上什麼生活質量,也就是熬日子,可這樣的日子不是熬一天兩天就結束了,而是漫長的十幾年,房奴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有時候感覺農村老家的生活挺好的,就是沒有什麼好的產業,要不然就當一個新農人,過田園生活,不要在城市裡面受這份罪了。

每個人的生活狀態及經濟條件不同,因此對有兩套房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對於那些以買房子作為投資的人來說,有兩套房就意味著有兩套房的收入,賺的更多,或者房租更多,將來售出的時候溢價更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家庭來說,自己這輩子能夠打拼購買到一套房子似乎已經登頂了,哪裡還敢奢望兩套房子。也歡迎大家說說自己的感覺!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在當今中國,有兩套房是什麼感覺?

我名下不多不少正好有兩套房,第一套房是2010年買的,第二套房是2014年買的,當時購買的時候就是為了改善,因為第一套房的位置不好想買個位置更好的,主要是為今後孩子上學考慮,有了兩套房之後是什麼感覺,我總結如下:

第一個感覺:安全感提高、幸福感提升!

名下有兩套房第一個感覺應該是更有安全感了,幸福感也提升了,當然這有個大背景就是房價不僅僅沒有跌反而在上漲,我第二套房是2014年買的,正好趕在這輪漲價潮之前入的手,有兩套房進可攻、退可守心理會踏實很多,而且看著財富在增值心裡還是挺爽的,目前因為有套房沒有住光出租每個月還能給我帶來比較可觀的租金收入,因為我的貸款並不多光租金都比我月供還多,因此生活的壓力陡然下降不少!

第二個感覺: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還是存在危機感!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我還是很贊同的,有兩套房也僅僅是抗風險能力稍強一點而已,不繼續奮鬥還是不行的,現如今各種中年危機的新聞此起彼伏,說到底我們還是很不堪一擊的,要保證未來的生活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節儉仍然是需要堅持的好習慣,當然不僅僅在於節流,如今更加會注意去開源,投資的意識和意願都會提升很多。


心安理得君


84年兩個兒子。全款杭州一套157的頂級學區房。一千多萬拿出去賣會被秒殺的那種。那套房子配了兩個車位,現在據鄰居說也有個100萬。

去年突然突發奇想去買了套排屋,主要還是考慮到車位貴買排屋送兩個,沿著地鐵找過去,到了一個叫綠汀路的站。邊上還是田。很荒涼。然後找了中介看了幾套排屋,最後買了一套離車站工地直線距離200的排屋。付了340萬首付稅中介費等貸款200萬,每個月還1萬1,有公積金啥的還好。沒想到買好幾個月那個站出了新規劃,加上搖號政策立馬漲了一百多萬。現在還在漲,反正我也不賣就是心裡開心開心。現在就想多賺錢把裝修給搞一下。鄰居都是一百多萬的裝修。我想也要花的。現在手上只七十多萬只能一點一點裝。

車子現在兩臺,考慮到技術更新油電交替也不打算換等等再說反正還能開。

老婆杭州人獨生女,他爹媽有套城西銀泰邊上89方。不用我管

我父母在省內經濟特區市有六百多方的別墅住著。也不用我管

在杭州有兩套房只能說剛剛上一個層次,就是比普通人稍微好一點。生活質量稍微高一點。工作還是要工作的。就是壓力沒那麼大。吃吃喝喝沒啥問題。有閒錢可以偶爾買個啥東西出去旅遊旅遊。


比比埃134


有人說,在當今中國,人可以簡單分為三種:沒房的,有一套房的房奴,和有兩套以上房子的土豪。

相比之下,第三種人要少見得多,這也不禁讓人好奇,在中國有兩套房子的人,生活過得到底有多好呢?

其實,這問題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

房子的位置

農村三四線的兩套房,和深圳CBD的兩套房,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村很多地方出現了有房沒人住的現象,而一線城市的兩套房,卻是人和人地位之間巨大的鴻溝。

身家背景

一般來說,在大城市擁有兩套以上房子的,大多都是城二代,除去自住方面的需求,通過收取房租,就算不怎麼工作,也完全可以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

同樣的境遇,很多農村出身的人,就需要拼搏多年才能達到了。

購房的目的

假如是出於投資目的購置的房子,房子升值可能就更快了,當然,這一類人只能說是少數,更多在大城市擁有兩套房的,是同時還在辛苦還房貸的工薪階層。

對於他們而言,唯一欣慰的是,自己能成為有房一族,生活得更有底氣了,然而同時,他們生活上的負擔,卻並不比沒房的光腳一族要輕。

也許,正是由於生活有了希望,才讓它們就算成為房奴,也能感覺到幸福吧。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是人的歷史,其實也是土地,房子的歷史。

沒房的想要有房,有了房的想要有第二套。

而對於本人這種兩袖清風的吃土族而言,人生在世,還是要知足常樂。

要不然,你還能怎麼樣呢?


找靚機科普君




我來說個真事,是一位朋友的。

這位朋友認識很多年了,香港人。

10年左右在來到深圳打拼,那時候經常是公交,常常是擠的早餐都沒時間吃,工作經常是朝八晚十,非常忙。後來也慢慢的有了一些積蓄,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有天,他來到布吉,也就是現在深圳北站的地方,因為每天他需要經過這個地方,就在想能在布吉附近買套房該多好。於是,看了兩天房,買了一套140平米的大房子,單價8000元,現在單價80000元,八年時間翻了10倍。



後來遇到了他女朋友,也是現在的老婆。

他老婆特別愛好買房,從畢業後,為了追求所謂的安全感,幾乎兩三年時間就會去看看房源,有合適的機會就下手買房。她不是在深圳買,而是在東莞、惠州、中山等地買,那時候還沒出現限購,而且房子還便宜。沒記錯的話,12年左右中山的房子才4000左右。

兩個人一拍即合,從2010年到2018年,不斷買房的他們已經不在上班了。中山有四套房、深圳兩套、東莞一套、惠州三套,平時沒事炒股,然後出去遊玩,基本上屬於財務自由了。

我有問過他們對房子的看法,女的就是說房子越多安全感越強烈,男的說房子越多越自由。

我不反對買房,恰恰相反,對於剛需的人群尤其是年輕人來說,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才能把心定下來,才能好好的工作上班。



趁著現在中美貿易戰的角度來看,房子和金融是不能促進科技進步的,但能夠解決後顧之憂,讓年輕人不在為了房子拼搏,絕對是一件大事了。

我真心希望,房價能降下來。


職場一休


二線省會城市,房產七套,都在一百平米左右,自己和父母同住一個兩百平米的,門市三個每個都在在一百五十平米左右,父親是副局級幹部,母親是大學老師母親退休在家,經營一家幼兒園,三個門市,開了三個藥店,本人重點本科畢業,國企工作,死工資,年齡三十歲,三口人,三臺車,都不是什麼好車,都是十多萬的,沒覺得什麼富裕,花點錢也總是算計,看到商場一件小襯衫就八百一千的,都心驚肉跳,從沒買過,都是回家吃飯,很少在外邊吃,家裡大部分吃素,因為父母年齡大,不喜歡油膩,父親很少買衣服,他們公務員,經常單位給做衣服,母親買衣服都是地攤貨,偶爾有兩三件五百左右的衣服,我也是衣服褲子鞋大部分都是一百左右,沒穿過貴的,從小到大都沒有過花錢很爽的時候,高中畢業之前,衣服都撿我爸剩下的,兜裡沒超過十塊錢,大學好多了,後來工作了,自己的衣服什麼的也都是自己買,沒怎麼讓父母出錢,當然,房子車是父母給我的,平時和朋友出去,從來不敢去有點檔次的消費場所,都是最普通的。對了,我沒有女朋友,曾經交往一個,嫌棄我窮,當時家庭條件也沒有現在這樣一半都不到,都是這兩年佔地使家裡資產翻倍的,都說拆二代,多麼能花錢啥的,我怎麼一點都沒有這個感覺呢,沒覺得自己有錢。


港灣150768431


我在北京,我和老公都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更不是拆遷戶,我奔50,他奔60,也肯定不是獨生子女,兩邊父母都沒有多餘的房子,結婚後單位在五環分了一個合居,就是三居中的一間帶客廳,他一直不想買房,覺得還要交物業費,也認為北京人無需買房,等老人不在了總會有我們住的地方,這種情況從93年我們結婚一直持續到2009年,終於被我說動了,也因為孩子上學的緣故,貸款買了二環的一套56平公寓,當時93萬;後來2011年貸款買了六環外的一個33平小公寓,2014年把兩套房子都賣了,貸款買了六環外的花園洋房,一層帶地下室帶花園。目前還有貸款沒還完。稍晚吃力些,因為孩子在加拿大上學。目前週一至週四在五環住合居,為了上班,週五至週日在六環外住,距離相距45公里,有點累但挺滿足的。


老狗愛小貓


我人到中年,在省城武漢擁有兩套住房,卻窮斯濫矣。老婆的一套房子在漢口,頂層七樓,無電梯,老房子,四十多平的大一居,屬於她的婚產財產。我的一套新房子在武昌,八十多平的二居室,也是我的婚前財產。五年前與老婆再婚後,就算有兩套房子了。感覺很富有,其實很空虛,徒有房子,沒有積蓄。

老婆當營業員,月收入幾千元;我是傳媒公司白領,月薪也只有幾千元。老婆的房子月租一千多。我們半路夫妻月收入加起來萬元左右。如果老婆懷上孩子,高齡育子,就不能工作了。我一月幾千元養活三人,挺艱難的。賣掉老婆的房子,她不幹,說沒有安全感。

賣掉我的房子養娃,老婆同樣不幹,她不願意一家三口住一居室。因此,老婆不熱心懷孩子,我也順其自然,懷上了,就再兼職掙錢,把孩子養大成人。懷不上,就丁克生活到老。

擁有兩套房子,感覺很踏實。還過九年,老婆五十歲仍然沒有孩子,我們就不必上班了。住老婆的一居室,我的二居室出租做兩口子的生活費,足矣。


黃衣谷茂堅韌不拔


我是三線城市80後。有三套房,沒有貸款。一套是我跟我老婆結婚的140平米的婚房,一套是父母親的老房,還有一套是繁華地段的公寓房,父親去世後母親現在跟我一起生活,我們一家四口住在140平米的房子裡,另外兩套房子都出租,老房子每月1400。公寓每月3000。我母親有養老金,作為母親看病的醫藥費存款。我自己收入2000多。老婆開了個小服裝店收入月均6000。家庭月收入超過13000。感覺沒有安全感。一年雜七雜八的支出,到頭來也沒有什麼存款。圖片是我女兒跟我老婆。希望大家點贊。



城春草木深S


我來說一下我的買房故事。83年,男,初中畢業後從農村來到青島打工,從最初的工資300每月到現在每月6000,工資一直追不上房價。但我在2010年的時候東拼西湊借錢交首付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那時候工資低,每月除去還貸剩的錢僅夠生活。省吃儉用堅持了兩年,工資有所提高,壓力也隨之減小。

後來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老婆也是2010年在青島買的房,很巧合我倆還款時間是一天!因為丈人和丈母孃都不在青島,所以老婆就把房子稍加改造,客廳隔成臥室,自己住一間租出去兩間,每月收著租金還款壓力也能小一些。結婚後就全部租出去了。

買房的前幾年房價就一直很穩定沒怎麼漲,自從2016年3.15號樓市調控之後房價房價開始瘋狂起來。2018年元旦剛過我和我媳婦突然間冒出想法把我們當時住那套房也就是我買的那套賣掉,換個大點的房子。說賣就賣,在掛到中介一個多禮拜之後就找到了買主,商量好價格之後就簽了買賣合同。此時的房價已經翻倍,但買方屬於剛需,手裡沒多少錢,在買方交了首付之後我還掉之前的貸款,手裡所剩無幾。

在賣房子的同時我們也在看房子,手裡沒錢心裡沒底,看好的房子也不敢定,兜兜轉轉之後看好一套111平的套三二手房,這套房子離我之前住的那個小區很近,但這個房東賣的單價比我的房子要低。於是決定刷信用卡交定金。之後就過上了心驚膽戰的日子,我的尾款是麼時候下來啊、我能不能按時交上首付辦過戶,銀行能不能審批通過,房價會不會再漲、房東會不會違約......說實話這個年都沒過好。

過了年回來房價又開始一路飆升。還好銀行尾款下來了,我之前所擔心的都是多餘的,在今年4月底辦完了所有的手續。交了首付之後手裡還剩一些錢,父母又贊助了一點就又買了一套小產權房。現在是三套房了。

這就是我的經歷,不光換了套大房子,而且還多了一套房,不過我也是身無分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