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中國人去了非洲,你覺得現在非洲最適合做什麼生意?

亞洲星秀X


龍哥常駐非洲工作,近期在盧旺達。

雖不是做生意的,但周圍接觸的生意人也不少,有功成名就的,也有黯然離開的。

盧旺達:中國老闆創辦四星級酒店Dmall


大多數中國人,以為非洲貧窮,以為非洲人很笨,以為非洲遍地黃金商機無限,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非洲的生意,並不一定比中國好做,不要總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過於理想了。

盧旺達:農村的一家


非洲總的來說,是給人以貧窮的印象。但其實,非洲更嚴重的問題是,貧富差距很大:富人開豪車住別墅, 掌控著各行各業;窮人為解決溫飽、養家餬口,在奮力掙扎。窮人辛辛苦苦種地打工賺點錢,最終還是被富人賺走了。

盧旺達:五星級萬豪酒店


龍哥在盧旺達待的時間比較長,就以盧旺達為例。

如今在盧旺達,生意及建廠也不好乾。


在盧旺達,除了人工便宜,其他的都很貴。

服務員、建築小工等普通工種,月薪約500人民幣。

盧旺達,是個低收入高物價的地方。

首都市中心的商鋪,一層的店面,月租約是170RMB/平方。首都工業區的廠房,月租約是35RMB/平方。來盧旺達投資,還需要租房,好一點的別墅或公寓,6000人民幣起步,還不含水電網。盧旺達,公共交通不太方便,還需要租車或買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盧旺達:首都市中心的TECNO店鋪


如果準備做貿易或商品批發,50萬資金起步。這還只是個小本買賣。

中國人、印度人及非洲人,也都知道去中國進貨,再發回非洲,競爭激烈。

如果準備投資建廠,即使租用廠房,也要100萬起步。這也只是個小作坊式的工廠。

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工業區


在非洲做生意的紅利期,可以說也已將近結束。早來個10年,找準商機,踏實苦幹,大多都已發家致富。

現在再來投資非洲,趕了個晚集,競爭更加激烈,所需資金更多,風險更大,收益更小。

奉勸各位一句:非洲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在國內都混不下去了,以為來非洲就容易了嗎?


盧旺達:請小熊二五兄妹吃餅乾


我在非洲盧旺達


我在非洲呆了四年了,常駐尼日利亞,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吧。中國人口眾多,世界各地都有,非洲尤其多。

想做生意可以分為,想和當地人做生意和想和當地的中國人做生意,這是不一樣的。

如果想和當地人做生意的話,我認為可以從衣食住行從發,比較好做的應該是衣,非洲人喜歡二手衣服,因為便宜,二手衣服深受當地人的喜歡,街上可以看到各種印有中國字的衣服,都是二手的,這個應該是可以的。

食的話,非洲還是有些特別好的東西的,當地的橘子 芒果 菠蘿 西瓜 百香果 牛油果 秋葵 黃豆 辣椒 西紅柿 木薯 等等這些水果和農作物特別豐富而且很便宜,但是當地人不懂得如何保存,可以考慮辦一個加工廠之類的搞出口,或者辦冷庫,反季節再銷售,增加利潤。

如果想針對當地中國人,那麼開中國超市 中國餐館 理髮店 華人醫院都是非常好的,因為中國人在外面確實不方便,是讓中國人能夠更好生活的都是好的


非洲小逢子


非洲出現了新藍海,許多中國人已搶灘成功!那麼,非洲到底有哪些商機呢?網商君為大家盤點盤點:

非洲剛需:基建民生

在非洲市場,由當地政府或國際組織推動、或直接採購的基建民生訂單並不在少數。機械、建材、農業器具等基礎民生相關的詢盤在非洲市場是很大的。有中國商家發現,“環保熱”正在席捲非洲國家,割草船、挖泥船等環保設備十分走俏。

(銷往南非的中國割草船)

而且,中國商家已經能利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訂單數據指導工廠進行柔性化生產製造,和以往傳統外貿廠商大批量生產、同質性發貨的生產模式有很大不同。具體來說,以割草船為例,青州科大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將這一品類細分出割水葫蘆、割水藻、割雜草、收垃圾等幾類產品。“有些客戶要求割草船隻負責割水草,有些要求順便把水草打撈起來,還有的要求更為細緻,希望同時還能打撈垃圾並進行垃圾分類,如此花樣繁多的生產,全都根據客戶需求完成定製。”在試單化的大趨勢下,用柔性供應鏈為非洲買家定製產品,不僅能夠提高用戶滿意度,也能為日後的大單返單打下基礎。

消費型品類爆發

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從去年開始,非洲買家針對3C數碼、服飾假髮、家居廚衛為代表的消費型品類,詢盤量開始明顯增多。一方面,也是因為非洲整體經濟在好轉,市場需求也從機械、建材這樣的基建剛需產品,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個人消費產品。

輪胎供應商李忠豔的生意火了,他實地考察非洲路況,改進輪胎的膠料、排放和結構,讓出口的輪胎更適合非洲顛簸的路況,打開了銷路。調研機構HIS的報告顯示,非洲市場的汽車需求量,會在未來10-20年內實現翻倍。與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國際輪胎品牌相比,高性價比的中國輪胎品牌,在非洲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一條輪胎的價格能做到大牌的一半,同時輪胎的使用壽命也能達到80%。”李忠豔表示。

非洲品牌反向入華

中國商人們在積極開拓非洲市場之時,一些非洲品牌也開始嘗試通過電商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今年28歲的溫州小夥陳超眾,是一位紮根在南非的淘寶全球購買手。他在南非找到了一款潛力產品——蘆薈膠。“南非的蘆薈都是野生的,沒有種植成本。”陳超眾把南非的蘆薈膠帶到淘寶,年營業額已經達到近700萬。

(南非工人收割下來的新鮮蘆薈)

在陳超眾看來,要在中國市場成功孵化一個非洲品牌,是一個門檻很高的技術活。驅車幾千公里拜訪當地品牌是家常便飯;在當地超市大規模採購,得提前備好現金,在超市保鏢的護送下把現金存到ATM機裡。非洲有很多像蘆薈膠這樣的小眾特色產品,把它們帶到中國市場也是門大商機。


天下網商


做什麼買賣呢,賣鞋子👠👡👢👞👟,因為那邊經濟不是很發達,賣貴重商品沒人要,鞋子吧,很普通,成本低,一般人都能消費的起。可是後來一個朋友打消了我的念頭,他說:那邊人一般不穿鞋子,喜歡光腳丫👣。😩😂

打算徹底打消這想法之前,也想借就頭條平臺,問下條友們,非洲人不穿鞋子,是真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