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結局:中年人的婚姻,有太多的“蘭因絮果”

電視劇《如懿傳》終於播完了,雖然身邊很多姐妹都覺得這部劇編劇腦子有坑以至於編出個這麼擰巴故事,但還是被最後出現的“蘭因絮果”這個詞而震撼到了。

《如懿傳》結局:中年人的婚姻,有太多的“蘭因絮果”

“啊啊啊,其實我的婚姻也是蘭因絮果!”多少人到中年的女人喊出心聲。

兩個相愛的人,懷著對彼此美好的期待進入婚姻。數載歲月蹉跎,愛人變成了親人、熟人、路人乃至仇人。有的分崩離散,有的雖還在一個屋簷下,卻懷著一腔苦悶,喪偶般對峙著。

單身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既然每一段婚姻終將走向冷卻,還是不結婚好了。

既怕那飄絮零落,便一開始就不貪圖蘭桂幽香。

人到中年,為何守不住婚姻這座圍城?

《如懿傳》80多集鴻篇鉅製,也妄圖要去反思“帝后婚姻圍城的破滅”。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他們的愛難以為繼是因為男人變了,是因為有小三的搗亂,是因為女人太傻、男人太渣……

婚姻是兩個人的,反思也要是雙向的,可80多集一幕幕過去,只證明一件事情:都是別人的居心圖謀,擊垮了他們的婚姻。

遺憾的是,我沒有看到人性在這其中所起到的力量,只看到漂在各種算計誤會之上那一層虛無縹緲而空洞無比的愛,似乎這一切,都是因為這“愛”引起的。

有愛,所以臣妾我做不到。

有愛的人,才是真輸了。

愛,真的這麼可怕?

晴朗年輕的時候,不知從哪本書上讀過一句話:“愛,從來不是歸宿,也不是我們彼此的救贖。”當時我還年輕,喜歡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所以不懂,愛怎麼可能不是歸宿?

後來我長大了,也明白了:男女之間維繫感情婚姻,不是說不要愛,而是不要太貪戀於愛、糾結於愛。

男女之愛,先是一種快感、是一種體驗,是人體內的分泌物給你大腦和身體刺激所產生的感覺。快感之所以叫快感,就是因為它絕不會長久。

只不過,婚姻這種契約制度,把有過這種快感的男女捆綁在了一起,所以,古往今來,每一段婚姻中的愛情,都必然會走向下坡路的結局。

我相信,林黛玉如果活著與賈寶玉成為尋常夫妻,一定也有被看作“死魚眼珠”的那一天;羅密歐若與朱麗葉終成眷屬,日子久了,會不會也如同當時的貴族夫妻一般,各自風流。

相愛容易相處難,愛的能量隨著生活的磨練衰減耗光,最終載不動,許多愁。

如果一個人只會感嘆羅曼蒂克消亡史,只能他所理解的愛過於狹隘,男歡女愛和婚姻關係並不是對等的。

婚姻,原本要包含更多。

從來沒有說“愛是需要經營的”,但婚姻需要。所謂經營,便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姿態,調試自己的期待與現實之間的偏差,與對方達成良好的合作共贏關係。

《如懿傳》結局:中年人的婚姻,有太多的“蘭因絮果”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指出,只要私有制沒有被消滅,只要人沒有獲得自由,婚姻便是利弊的權衡,而非愛情的至上。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一段婚姻關係的可持續性,取決於人對自我的覺醒,而不是對對方的寄託。

有個姐妹說,在《如懿傳》裡,如懿屢次被冤枉時的不辯白是最令她恨鐵不成鋼的一幕。“臣妾沒有”,“請皇上明察”,面對攻訐她只會反反覆覆說這兩句話。

其實,那便是她尚未覺醒時錯誤的託付。當終於覺醒時,她斷髮明志、主動離婚,這是在封建皇權下,她自己能做出的最大反抗。

如果她能早一點覺醒,去調適自己不正確的期待,或許,不會把自己逼到只有一條自我放逐的退路。畢竟,身體能否自由或許不能自主,心靈卻能自我掌控,早一天釋然就有多一天的自由。

回到我們生活的現實,如懿能不能成為我們愛情與婚姻的一個參照呢?

愛能留是福,情難守該悟。在一段婚姻中,當感情慢慢變淡的時候,就該悟到,不是對方對不起自己,而是,他的現實與我的期待之間出現偏差了。

所謂“蘭因絮果”,只不過兩個人,都沒有好好去經營這一段關係。而當這絮果真的飄散得無力迴天,為什麼不像幾百年前的如懿一般,淡然放手、微笑作別呢?

《如懿傳》結局:中年人的婚姻,有太多的“蘭因絮果”

(本文由公眾號“母鯨灣”原創發佈,ID:hema1001。

母鯨灣,一個讓媽媽更強大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