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中“夏”的本義是什麼?為什麼夏又引申為夏天的“夏”?

嚴師說字


這個題目問得有點奇怪,怎麼說呢,因為單從夏字本身來說,它的本義就是夏天。

夏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這樣的:

【《甲骨文合集》27114】

【甲骨文中的“夏”】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夏”字上面是一個日,下面是一個人,表示人在太陽下面,一抬頭就看到了太陽,非常炎熱,這個“夏”的本義就是“炎夏”的意思,此字隸定為上日下頁,頁就是跪坐的、突出頸部的人。

再看商代金文中的夏:

【《殷周金文集成》0511暊父丁文卣】左為夏字,依然是上面為日字,下面為頁字,本義是炎夏。

西周晚期:

【《殷周金文集成》719,白夏父鬲,中間為釋文,從左往右為“伯(白即是伯)夏……”】

要注意的是,夏的本義雖然是炎夏,但是在甲骨文中假借為貞人的名字,沒有見到其他用法。商代的金文中的夏也和甲骨文一樣,是用作人名的。

再看下面春秋時期的夏字:

【《殷周金文集成》4315】

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間有“虩事蠻夏”四個字,這裡的夏非常明顯,就是指的華夏,可見夏字有華夏的意思,最少也要在周代的金文中了


潯陽鹹魚


我們現在很中國人都自稱華夏人,稱中國為華夏。


那麼有誰知道“夏”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又為什麼被引申為夏天的“夏”呢?


下面就共同來探索“夏”字的奧秘。


首先來了解“夏”字的本義。



有人認為,我國古代把“夏”當作族名,把“華”當作國名;


還有些人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它在上古的朝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響也最大,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而且,夏朝從一開始就以中央大國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國”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國之人”。


後來,人們把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華”,“華夏”合起來就代表了中國是一個有高度文明和發達文化的中央大國,“華夏”也漸漸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那麼“夏”的本義到底是什麼呢?經過研究分析,“夏”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層具有廣義上“大”的意思。


這個含義最早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戰國以後,我國逐漸走進封建時期,人們心裡開始慢慢植入大一統觀念,所以,當時的人們就將“夏”理解為“大”,即指盛大、禮儀之大的廣泛含義。


唐朝經學家、孔子的第31世孫,孔穎達的《春秋左傳正義》中也說過: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現在的山西、陝西一帶是中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凡是去過山西、陝西的人們,不防細心觀察一下,那裡的方言中,仍留有將 “夏”稱為“大”的歷史印跡。

第二層意思是指現在的漢族人。


傳說,在距今約五千年前的遠古時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活動著許多部落。其中,炎帝和黃帝,是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他們聯合起來,與東方有強大的蚩尤部落發生了諑鹿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


於是,炎帝、黃帝部落從此開始結成強大的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華夏民族,也就是現在的漢族人。


據說,在周朝之前便有“華”或者“夏”的單稱。從西周開始出現“華夏”的連稱,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


第三層是指中國人的意思。


據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所編著的,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對夏有過解釋,“夏,中國之人也。”在當時又稱為夏族人。


因為據考古學家與諸多文字專家研究發現,從甲骨文中的“夏”字形上來看,有頭髮、有腦袋、有軀幹,還有腳,就像一個完整的側視的人形。


因此甲骨文的“夏”字所表現的,就是史學家們所說的威武雄壯的夏族人。

所以,先民就借用“夏”字來代指華夏民族,用“華夏”做為中國別稱的原標題,直到今天我們還會自稱華夏民族。


再來了解為何又被引申為夏天的“夏”。

如今的“夏”大多被人們理解為季節,而且是最炎熱的季節。那麼“夏”又是如何表示“夏天”的意思呢?經過深入探索與研究,需從兩種表示形式上進行解析。


第一種是從“夏”的字形上拆分解析。有兩種解析方法。



一種方法是金文對“夏”字的拆解圖表,表明與農業有關。


祖先造這個字時形象地概括了農人手持刀、腳踩耒,觀測天象等農忙的特點。


正如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曾在《說文解字》中對“中國”給予的解釋是中原地區的一個農業國家。由此可見,夏與農業確實是有關係的。


另一種方法是小篆對“夏”的字形解釋,像人赤足露背之形。


據,中國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小篆對“夏”的字形是這樣解釋的:


“夏,象人當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意思是說,夏,就像人在大熱天裡赤足露背、攤手攤腳地躺在那兒,懶得動的模樣。由此推測,這肯定是夏天。


第二種是從“夏季”物種長大的表象上進行解析。


因為在這個季節,植物、莊稼生長最快,變大了。從這種明顯的表象上來分析,夏季,因為天氣炎熱,所以草木會特別茂盛。


正如《說文通訓定聲》引《三禮義守》中所說的:

“夏,大也,至此之時,物已長大,故以為名。”


所以,將一年中的高溫季節定名為“夏”,確實是很有道理,而且也很形象。

“夏”字從一個民族到一個季節,就是這樣演變來的。


我國文字有很深的淵源。正所謂,華夏文字齊天下,仿物象形成書法。


這足以表明,我們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原文化,源遠流長,是值得世代人不斷去探索研究的中國文化之瑰寶。


有書博物館


破解漢字本義不能只從甲骨文的圖形去判斷,要從讀音和筆畫去推斷原始圖形的意義。

頁頁(葉yè協xié)的甲骨文象一跪坐的人,而突顯其頭部。金文和篆書出現了“目”,看不出頭部的形狀;隸變楷化後變為“頁”,頁和䈎合併簡化為“頁”。合併原因應該是因兩字本義相近而合併,筆畫均能顯示其兩字的意義。從夏的繁體“夓”,隸變楷化後,用“頁”表示頭部不是其本義,而是引申之義。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頁的上部“”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織綢有兩頭,都可引申為頭,開始為“首”,結尾為“頁”,頁後簡化為“頁”。頁借“葉”聲表示織成的絲綢像樹葉,一片一片的,不是現在紡織成的絲綢成卷;頁借“協”聲表示織綢左右手穿梭力度要協調好。 頁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如項、頂、頸、須、頒、領、碩、煩等。

頁的本義織綢的結束過程。引申為1.篇,張(指書、畫、紙等),如頁碼、活頁文選;2.量詞,舊指單面印刷的一紙,今多指雙面印刷的一面,如一本三百頁的書、第一頁。夏的本義為繅絲和織綢的過程。引申為1.古代漢民族自稱,如華夏、諸夏;2.泛指中國,如夏盟(古代華夏諸國間的結盟)、夏聲(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3.朝代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王朝,系傳說中禹的兒子啟所建立,奴隸制國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即夏后氏,如夏禮(夏代的禮法)、夏書(記載夏代史事的書)、夏甲(夏朝君主孔甲);4.封建割據政權或農民起義政權稱號 ,如東晉末,公元407年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夏國,建都統萬城(今陝西橫山西北) 、隋末竇建德於公元618年建立夏國,都樂壽(今河北獻縣) 、北宋仁宗時,趙元昊於1032年建立夏國,史稱西夏,都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東南) 、元末明玉珍於公元1362年建立夏國,都重慶;5.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亞人建立的國名,如夏國、大夏;6.通“廈”,大屋;7.夏季(繅絲織綢需要潮溼高溫的天氣,正是夏天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稱“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獵);6.大,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7.華彩,即五色,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雞)、夏縵(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車);8.姓。

夂(至zhì、終zhōng)是冬(凍dōng)和終(至冬切zhōng )的初文。從甲骨文看是手工繅絲(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最後結束的圖形,下垂的兩個小圓點表示抽絲最後剩餘的蠶蛹;金文增加了繅絲纏繞蠶絲的圓輪工具(圖1);篆書開始分化為兩個字冬和終。增加“糹”旁表示終;增加冰旁“仌”為冬。分化後意義延續了夂的意義。隸變楷化後夂的意義更加證明了是蠶繭繅絲最後狀態。夂中撇“丿”指示柔軟的蠶絲,折“ ”指示圓或弧,這裡指示抽出的絲纏繞在圓形輪上,捺“”表示從蠶繭上向外抽絲,所以,夂為繅絲的過程。借“至”聲表示繅絲最後停止的狀態。《說文》解“從後至也”,也是到最後停止的意思。分化兩字後夂一般作偏旁部首,如處、各、條、備、復、夏、麥、路、絡等。冬下兩點由“仌”變兩橫“二”,最後變“”是受“易學”影響,兩橫“二”為陰,指陰間,由最初的兩個死的蠶蛹,到冬天的冰凌“仌”,再到陰間的兩橫“二”,最後楷化後的“”,這兩點是“二”的變形,並非“八”點。冬借“凍”聲表示一年中最後最冷的季節(冬季)。終應是至( zhì )冬(dōng )的切音(zhì+dōng )表示繅絲的最後停止狀態即終了。終延續了夂的本義,是夂的繁化,所以夂還讀“終”聲。


冬的本義為一年的最後季節。引申為1.表示時序終了,已進入寒冷季節,四季中的第四季,即農曆十月至十二月);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農曆十月到十二月,如冬暖夏涼、冬釀(冬季釀酒)、冬溫(冬天所害的一種熱病)、冬計(寒冬的生計);3.冬月,陰曆十一月的俗稱,如適冬(陰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後,如‘窗外疏梅篩月影。—清· 林覺民《與妻書》’;4.最後,通“終”,如‘誥誥作事,毋從我冬始。—《馬王堆漢墓帛書》’;5.鼕鼕聲,形容敲門或敲鼓的聲音,如鼕鼕(形容敲門的聲音)。

終的本義為繅絲的最後停止狀態。引申為1.末了(liǎo),完了(liǎo),與“始”相對,如年終、終場(末了一場)、終極、終審(司法部門對案件的最後判決、終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們做事無不有開頭,而很少能堅持到底)’;2.從開始到末了,如終年、終生、飽食終日;3.人死,如臨終、送終;4.到底,總歸,如終歸、終究、終於、終將成功;5.姓。


嚴師說字


題主問「夏」的本義是什麼,就是一個訓詁學問題,也就是今天的漢語言文字學問題。

語言文字當然也會跟歷史社會背景相關,問個「時代特徵」是可以。

但夏代問題,今天的考古學也沒有很大的進展,傳世文獻方面,記載「夏」的文獻都非一手,且很多方面互相牴牾,語焉不詳,可信度是有「折扣」的。

因此,今天的我們跟春秋時代的孔子一樣,對於「夏」,「能言」但「不足徵」。

疑古派的旗手顧頡剛先生都沒有說【無夏】,只是說【待證】。

【疑古派】不是【弱智派】,說簡單一點就是對古文獻要批判性考察。

顧頡剛先生核心論點是【上古史層累的造成:越早越模糊,越晚越清晰】,這是一個很天才的洞見。

至於今天很多考古學證據,能證明上古史的可靠性,仍然不足以推翻顧頡剛先生的結論。

有個網友發給我這個問題下的一個答案,問我考古學者許宏真的很low B 嗎?

我一看這個答案,真的嚇了一大跳,答案中訓斥考古學者許宏「不學無術,禍國殃民」,

我不是想跟任何人過不去,真的不是。

我是這樣認為的:任何人都會犯錯,任何人都會疏忽大意,我也會,你也會,他也會。

錯誤就說錯誤,真的不要以偏概全和上綱上線,。

我只想問:先不論許宏對不對,學術問題至於「禍國殃民」嗎?

所以,真的可以用「一家之言,與之商榷」這樣溫和一點的措辭。

其次,我即便帶著「理解原則」,既看不懂,也無法認可這個回答。

因為邏輯混亂又跳躍、亂下結論、誤讀材料通篇都是。

我只隨便說幾個:

第一,【「夏地」就是「晉南」】,只是眾多說法中的一種,我真看不懂作者邏輯跳躍又語焉不詳的“考證”。

我只說這樣一個結論:

「夏墟、夏都」的文獻考證,民國以來的學者,早就考爛了,夏人活動範圍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文獻記載大致有四個區域:

  1. 豫西。
  2. 豫北、晉東。
  3. 豫東、魯西。
  4. 晉南、陝東。

關於「夏都」,「禹所居」文獻有「陽城說、陽翟說」兩個記載,都不在晉南,而是在豫西登封和禹縣。

另外夏啟享鈞臺說、太康、羿、桀都尋阝邑說 ,這些地方都在河南。

至於「夏都」到底是哪裡,沒有取得一致,今天還在爭議。

鄒衡先生有篇論文,對夏文華分佈和夏都、夏墟梳理文獻很詳細,可以參考一下:

引自:《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頁219所以,我真的看不懂,為什麼要臆斷什麼「中國人都知道,就是專家不知道」?

第二,很多地方邏輯跳躍,推理不出所下的結論。

比如:就算卜辭中有「周方」,怎麼就能下結論:先有周地而後有周人?


起碼要指出卜辭中的周方在哪裡呢?然後證明姬姓部族的人到了周地,之後,稱自己為「周」,才能下這個結論呀?是不是這樣?

其實,甲骨文中的周方,是不是姬周,都存在一定的爭議。

第三,甲骨文卜辭解讀是有問題的,一些文字字源都釋讀錯了。

答主有些是引的象形字典網站上的解釋,象形字典是典型的民科搞的網站,儘量不要引用上面的東西。

比如對這個甲骨文卜辭解讀就錯了:

答主說:【這條卜辭鎖定「甲骨文裡的唐國」在殷商西邊。】

這是《合集300》,不是《合集313》。這個卜辭中的「唐」是商人的先王「成湯」,不是表示地名或方國「唐」。

卜辭說的是:

用一百和羌人(人牲)和一百隻「宀羊」(羊牲),御祭商人的先王:唐(湯)、大甲、大丁、且(祖)乙。

商人的第一個先王是「成湯」,但甲骨文中沒有「湯」字。甲骨文用的是從「庚」從「口」的「唐」字,或者用「成」字,或者「大乙」。

合祭先王都是從「唐(湯)」開始,所以,說「自唐」,有的說「自成」

還有的卜辭稱「唐」為「大乙」:

見《商代史·卷8》(頁229)的論述:

「自某(王)」是甲骨卜辭中合祭先王經常用的句式。

比如:

《合集6853》:自成告至於丁。

說的是告祭一直從「成湯」到「大丁」。

《合集6853》這兩句卜辭是「對佔」:

自成告至於丁——勿自成告(五)

好,就不一一舉例了。總之這是非常明確的。

甲骨文中確實有幾例「唐」表示地名的卜辭,但是信息非常有限,不足以下任何定論。

另外,一般認為甲骨文中的「易」就是「唐」,《說文》古文也有從「易」的「唐」:

文獻中記載的唐國不止山西臨汾一帶,有很多個唐國,比如:楚國就滅亡過南方的唐國。

總之,這個問題很複雜,不是那麼簡單粗暴就可以下結論。我也不想再多說了,免得認為專門與誰過不去。

也許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快速的處理下結論,滿足了吃瓜群眾「磚家皆叫獸」的心理,也許能點幾個贊,那又怎麼樣?

這無非就是將一大堆百度來的東西,拼湊在一起,邏輯混亂得不忍卒讀,下了無數個輕率又不知所云的結論。

大多數吃瓜群眾沒有審核能力,還有些跟著亂起鬨嘲笑“磚家”。

但如果許宏真的看了這種文章,他只會笑話「民科」,真的。

――――――――――――――――

上面都是題外話,下面就開始答問題。

1、漢字「夏」的本義

關於「華夏」是什麼意思,本來就是問爛了的一個「月經題」。

關於「夏」字的解釋,湖北電視臺有個《漢字解密》,武漢大學的教授解釋就可以,基本上是學術界一致認可的意見。

題目中這個圖畫就解釋得差不多了:

「夏」就是「炎夏」的意思,古文字的全字像「烈日下有一人」之形:

「夏天的炎熱氣溫」很抽象,只有婉轉曲折造字,人是萬物的尺度,夏炎冬涼,冷暖自知,所以,以「人在日下」之形表意。

之後古文字「夏」不斷的簡化、訛變,省去了「日」、「手」部,楷書只留(省去兩點的「頁」和「夊」,造字意圖就隱晦不明。

「夏」的古今字形演變脈絡圖:

引: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485

至於古文字學家者釋「夏」之細節上不盡相同,且都能自圓其說,五千字都說不完,就不細說了。比如郭沫若先生認為夏、顯本一字。

但【人在炎日之下】這個構字意圖,基本上都會承認。

綜上所述:

  • 「夏」的本義:


一般我們只要知道「夏」的本義就是「夏天、炎夏」,《說文》訓「夏」為「中國之人也」是後起義。

  • 引申過程:

本義「炎夏」,以「如日中天,夏天生命力勃發」之類隱喻,表示「強大、強盛、偉大」等意思,故「夏」有引申義為「大」。

這個「大」肯定不能以「大小」的「大」理解,而跟英文的「GREAT」十分相似。

「華夏」就是「同義反復」的並列式合成詞。「華、夏」古音相同,魚部疊韻,匣母雙聲。

「華、花」本一字分化,本義是「盛開的花朵」,引申有「繁盛、華麗、顯貴、光輝」的意思。

這樣意義過多,影響記錄語言的準確性,就要分化造字:

  • 形聲字「花」就是從「華」中分化出來專職「花朵」之義。

  • 本字「華」反而表示引申義。

  • 還有一個「萼」的古字。這個字打不出來,截圖如下,也是從「華」中分化出來的。

「華夏」這種構詞方式叫做並列式合成詞,前一個字跟後一個字意義很相近。

如「微小、道路、靈活、空虛、美麗、偉大、莊嚴」都是。


「夏」跟「雅」音也很近,經傳文獻中有頻繁的互通現象。可能在周人的語言中「雅、夏」讀音是一樣的。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933

所以,你要問「夏」的時代特徵:

  • 第一,就是上古音「華、夏」相同,也就是說上古漢語發音跟今天不大一樣。

  • 第二,根據今天曆史地理學的研究,上古時代是非常熱的,夏天可能比今天高出2、3度,個別地區高出4、5度。

仰韶、二里頭以及夏、商、週三代處在所謂的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這個結論有相當多的地理學和氣象學證據支撐,比如:樹的年輪、鐘乳石、南極冰芯、挪威冰雪線。

或者可以參考中國社科院的出版的《中國古代歷朝氣候》一書,豆瓣搜索,網上也有電子版,如果要懂點歷史地理學和氣象學的知識,那就更好。

我其實不懂這方面的知識,我的辦法儘可能參考這個領域的一流專家的結論,我不會狂妄到以為自己百度一下,就能超越別人常年累月的專業訓練和研究。

至於什麼夏朝為什麼叫夏,我是不知道。

如果夏人以地名為國號,那「夏」的地名是誰取的呢?恐龍取的?

商人不停在遷徙,「商」之名什麼時候、在那個地方獲得的?

2、漢字「禹」的本義

魯迅曾經信口開河嘲笑顧頡剛說考證「禹是一條蟲」,其實是對顧頡剛先生當然誤讀。

顧頡剛先生說禹可能起源自圖騰信仰。今天來看,當然值得商榷,但那也不是臆斷瞎說。

因為漢字「禹」全字就是:從「手」抓「蟲」:



東漢許慎《說文》解釋是「蟲」:

《說文》:「禹,蟲也。從厹,象形。𥜼,古文禹。」

臺灣學者季旭申《說文新證》(福建人出版社,頁994)解釋為「蟲」:

也就是說:「禹、蟲」一字分化,加裝飾筆畫「手」產生了分化。

「手」形裝飾筆畫在古文字中很常見,如「禽、萬」:

所以,「禹」的本義就是「蛇(蟲)」。

「禹」用作人名在商周金文上有多例,比如:

  • 商代《祖辛禹方鼎》上的金文,就有人以「禹」為名字:

  • 西周時代也有人叫「禹」,如:叔向父禹簋:


弔(叔)向父禹曰:餘小子司朕皇考,肈帥井先文且(祖),共明德,秉威義(儀)。
  • 春秋時代《秦公簋》有「鼏宅禹跡」表示治水的「夏禹」

所以,古往今來都有人用「禹」字當做名字,只不過治水的「大禹」特別有名而已。

或者說:有可能大禹的部族是以「蟲(蛇)」為圖騰。「蛇」也確實是古代的常見圖騰之一,傳說中的女媧、伏羲就是蛇身:

--------------------------------

綜上所述:

1、「夏」的本義就是「炎夏」,反而其他的意義「大、中國」都是後起引申意義。

2、「禹」的本義就是「蟲」,二者作為偏旁在古文字中通用可證,『禹』是蛇蟲的象形字。

只不過治水大禹太有名,【禹】漸漸成為專有名詞。

其實,我也是傾向是有夏的。

但你不能說與夏朝相隔幾百上千年的十八手文獻,記載都是真的。而且,到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能斷定某一考古遺蹟就是夏朝遺蹟。

所以,學太史公司馬遷的疑則傳疑,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不這樣 那韓國人完全可說傳說中始祖檀君,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說自己的歷史有八千年是完全沒毛病的。


小漢字見大歷史


華夏的本義是什麼,歷來解釋紛紜!周人發祥於關中華山附近,所以周人自稱“華”,“華”來自華山之華。那麼華山之“華”因何而來?仰韶文化半坡遺址陶器上有玫瑰花紋,“華山玫瑰燕山龍”。所以華山之“華”來源於半坡陶器。那麼“夏”的源頭在哪裡?《史記》記載吳季札聘於魯,觀周樂,季札對十五國風都進行點評。他對秦風是這樣點評的,“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什麼是“夏聲”?“夏聲”就是夏地、夏人聲樂(聲律),那麼秦歌為什麼是“夏聲”呢?因為秦居西周舊地,其實就是周人的“周聲”就是夏聲。周聲就是夏聲,所以周人也自稱“夏”!通過已上分析,我們知道華與夏,都指的是陝西涇渭流域,即華山所在的周人發祥地關中平原!這裡是最早的“華夏”。武王伐紂,周滅商,周人大肆分封,主要把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全國各地(長城長江之間),建立諸侯國,因為這些諸侯國來自華夏周,所以周人稱他們為“諸夏”“諸華”。自此華夏才被稱作全中國的稱呼,華夏各民族才被稱為華夏族,即後來的漢族!


至樂無如讀書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不過,這只是後人對“華夏”的解釋,追根溯源並不如此。最早自稱華夏的是周人,在《尚書》中周人多次稱“我區夏”“我有夏”等,到了《左傳》的春秋時期,則又以“華夏”連稱。有人推測“華族”與華山、華胥有關,均屬望文生義。

“華”“夏”兩字在古韻部上同為麻部字,其聲母又同為匣紐,二字其實是同音假借。《左傳》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四裔和四夷可以互用,華和夏也是如此。所以“華夏”本義就是“夏”,“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夏”在甲金文中的寫法均從“日”從“頁”,象一個人在日之下,舉頭看日的樣子,即是“夏季”的“夏”之由來。

或許因為夏季是植物最繁茂的季節,所以“夏”又有了“大”的意思。《爾雅》說:“夏,大也。”《方言》說:“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人自稱“夏”或許就是取“大”的意思。隨著之後周人的大分封,“夏”也被諸侯國帶到了各地,之後“夏”和“夷”開始融合,到春秋戰國之際,華夏國家就連成一片,中原不再存在所謂“夷”,為秦漢華夏統一國家奠定了基礎。

“夏”又通“雅”,也應該是同音假借。比如《詩經》的《大雅》《小雅》寫的都是王朝正聲,其實就是寫周人的“大夏”“小夏”,但“夏”本身應該不是“文雅”的意思。


林屋公子


夏的甲骨文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意象!只說第一種。表面看起來夏的甲骨文是由頭部手部腳部大體的人組成,但如此簡單破譯不了它最初的全部內涵!細分細看長胳膊短胳膊;長腿短腿,這比較容易看出。最重要我們不要眼盲,那個最上邊所謂頭部的目字實際表達的是肚子!只有腿長在肚子下面,而不是長在頭下面!肚子上有眼睛是表達母性擁有最大權利!而下面有個長腿‘幹’字足表達其中之一妻子擁有帝王執政權!那個長手是最高權利母親的繼位大兒子!整個甲骨文‘夏’字表達女性為至尊至大且可以永恆!女性為陰為大地的代表!當週朝自稱‘夏’時代表著周王朝擁有最大最繁盛且永恆的國土,即最強盛的國家!



三喵胖


夏之本義

“夏”這個字最初的時候是中原部落的族名,所以《說文》曰:夏,中國之人也。所以那時候也不稱中國為中國,而是稱諸夏,或者華夏。從本義上也看到了為什麼今天可以用中國一詞等同華夏或者諸夏的原因之一。

夏是轉變為季節的過程

夏首先的本義是中原人,進而引申為了中原地區。在古人的視角下,認為中原地大物博,所以夏就有了一個新的意思:大。

古人很擅長觀察大自然,觀察下來的結果用已經定型的話語來說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萌發的季節,而到了夏天就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秋天是莊稼成熟的季節,冬天就是一年的盡頭。這也是一個輪迴的過程。

而春的本義“推也”,就代表萬物萌發。

夏則是用了大的意思來進一步引申為了成長。

秋的本義就是莊稼成熟。

冬的本義就是一年的盡頭。

這就是在下推測的夏怎麼有了季節的意思的過程,不對的地方還望指正。


淡看天上月


1 在滬語中夏、華髮音幾乎是一樣的(wo2);與和(hu2)是同韻的。用夏天中夏的發音讀華夏,根本讀不出來

2 有越人是夏人的說法,把滬語做為越語的發音,分不清華夏,將華夏認同為一類人

3 在《禹貢》中有和夷,和夷或為羲和的一支。和(夷)族在西部或西北部,現四川岷山東側,據《山海經》夏後啟也是起源在西部,繼大禹後,在晉南或豫北,建立夏

4 我的推論是和人,在夏後啟為首領,離開西部,與華族結盟的,稱為夏人,與原羲和族是同源的

5 羲和族原居地良渚文化的遺留和族,稱為夏人也對。

6 日本的渡來人,自稱大和的,也可能是和族或夏族,日語與吳語的關聯,從跑過去就開始了。不過這些人不認炎黃,不是我們的同族。

7 搞清楚夏人是什麼人,才能在考古上找到夏


馬六Ma6


再談“夏”字甲骨文造字,及相關文字考據。

【人】:甲骨文寫作(亻),以人側面身的形象造字。意為“在側之人”,泛指普通的人。


【大】:用在上,在正中的人物形象造字特指。是(主人)(大人)(大王)等詞的由來。在氏族中開始是血親關係,稱父親和伯伯為(大),後來泛指長輩或首領。幾千年後如今這一稱呼還有所保留。如(大爺、大伯、大大、大叔、大哥)等。

【夏】:甲骨造字是人(大)字的具體形象,有手有腳並明顯強調(首頁面)部,突出體現(首領、頭領)的意思。(大夏)可以解讀為“氏族長、大首領”。



【廈】首領(夏)居住的房子(廠)稱為(廈)。

【鬼】與【夏羗卑】這四個字造字法一樣,值性質褒貶不同。商國強大後不認為“夏”是自己的首領共主,所以在爭奪天下共之位時稱(夏)為(鬼)。



(夏)是黃帝后裔(禹)的兒子(啟)建立的(世襲方的天下共主國)國名的尊稱名。夏末商族崛起,不尊夏王,對夏用貶義的字稱呼。(夏→大方→人方→卑方→羌方→鬼方)是商朝崛起的不同時間段對夏朝及殘餘勢力的稱呼,其文字的用意表現了(商)對(夏)的姿態,越後來越貶義。這也是一種古代常用的政治抹黑手段。

【隗】【歸】:商奪取了夏朝天下共主之位後,將一部分歸順商的夏遺民封疆管理。稱為:隗國、歸國。後來這部分夏遺民的姓氏也沿用地名:隗(邑鬼)、歸(姊歸)。

夏與商的朝代關係和後世商與周的關係是一樣。是並存中爭奪共主的關係。看夏朝初興地,禹地為“隴”(邑禹)。從(龍)論為(鬼),是一個族群的名稱變化,涵含著的是夏朝的一部興衰史!

而沒封國的遊民以族名稱呼, 黃帝部落其它後裔不同時代的族名稱呼:(軒轅xuong yung、薰鬻、葷粥、有熊、獫狁、鮮于、兇奴等)其實都是一樣是音譯諧音的結果。其中(薰鬻)的簡寫是(葷粥)。

【禹】:是龍圖騰造字(又蟲)是象形掌握角蛇人,引申角蛇族(龍族)。比如(秉、筆執筆之人。權柄、尹:執木棍權杖的人。)


“禹夏”:蛇(龍)族首領。執龍之王,掌管龍的首領。

【蟲】【蛇】【龍】:只發圖不擴展討論了!



【單】 (夏季)與(夏代)造字法很象,但不同。甲骨文寫作(單),是(蟬)(禪)的本字。用蟬特指象徵蟲蛇出沒,興旺之季。但不能混同!這個弄混同的時期是小篆形成的時候。但這個字與(蟲它龍)有關聯暫不做展開。


【風】與【鳯】,從文字關係推論夏禹是蟲龍圖騰,是(凡蟲)“風族"後裔。而商國是(凡鳥)是天降玄鳥的“鳯族”是玄鳥圖騰。另外黃帝得益於九天玄女(玄鳥族的)幫助戰勝。可見淵源關係深遠,也是傳統龍鳳圖案形成的重要原因。但許多研究者也常將這兩個字混亂認同。

漢文字注重意象,也許我例出這麼多字來說一個(夏)字有些牽扯太多。但漢字造字就是這樣,關聯性較多!漢文字本身的含義,在造字之初就賦予並承載了許多信息含量。通過字的關聯組成從文字學結合史證和考古信息來邏輯推理,還是可以梳理挖掘出一些遠古的的信息的。這當慶幸於古漢字的一脈傳承未滅。漢文字的考據學或許也可以成多中國考古的一條新思路。希望以此文能拋磚引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