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國際油61美元,國內6.75元,如今國際油54美元,國內7.7元,你怎麼看?

下午體檢


實際上我國汽油價格在國際上處於中間價位。如下圖,除了比前面的大部分產油國相比較高外,比後面同樣需要大量進口原油的發達國家都要低很多。

這裡不得不提下美國,網上的帶路黨提的最多的美國油價低。只要稍微關心國際消息的都知道,美國經過頁岩油革命後一直是產油大國,每年出口大量頁岩油和歐佩克競爭,連歐佩克都加大產量應對美國,你拿中國大量進口國和大量出口國比油價,你不覺得好笑嗎?你怎麼不和委內瑞拉比,油價白給,那委內瑞拉物價全球最低?好笑

中國的油價並沒有和國際接軌,按當今原油價格加提煉加工成本處於虧損狀,對於我國自產的原油來說,提煉技術的難度特別高,再加上提煉所需的人力物力也是很高的成本,還要再加上運輸的費用。中國汽車保有量全球第一,每年需要進口的原油是海量的。我國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油,而進口原油是需要關稅的,其實大家也明白,汽油的價格不只是它本身的價值,,還需要加上關稅和生產成本,這樣一來二去,汽油價格就會越來越高。

這裡還要說明下為什麼要收進口原油不少的稅,原因保護國內自產油,國際上產油大國如沙特,阿聯酋他們的油田知道產油成本多低麼,不用勘探和鑽,挖下午幾米就冒出來了,即便要運那麼遠過來,到岸價也不是國內油田可比的,如果不收稅,國內油田全倒閉。會有什麼影響呢?大家可以查下70年代的美國石油危機,當時美國人民慘到什麼地步?大冬天全家人出門砍柴取暖。可見一個國家不能完全失去自己的油田工業,不然一旦發生重大災害或被制裁什麼的,那怎個國家將面臨嚴重經濟倒退。

你自己可以查下看,2桶油每年手握的採購訂單是天文數字,才能和國際產油國拿到全球最低油價,俄羅斯供給的中國油價比起它供西歐至少低30%它還是願意供,除了怕制裁多元化出口也是其戰略,但中國的巨量訂單才是關鍵,薄利多銷的原理誰都懂,你這進口大國人民拿到全球最低價油,還想怎樣?這會談油價,你要談收入麼?人家發展的時候,你還在吃土,剛發展起來就要對比人家的階段,何況還是全世界1/5的人口規模提升人均收入難度史上最難,沒一點耐心,你咋不一步登天?

你認為民營企業去就會低了麼?看看排後面的發達國家原油進口國,哪個不是民營企業進口,恰相反民營企業規模小,去直接進口價格根本談不下來,如今國內民企加油站都是在2桶油拿的低油價,然後通過低成本加油站建設,人員節省才能低的。你可以對比民企加油站多半在地處偏僻,裝修較差,人員也比較少,自己通過運營管理降低成本的。

還有人問我們出口的成品油價格為啥低,這就懶得一一回復了,一併解答了

原因是我國的煉油能力在國際上數一數二,而目前我國將近9成的成品油出口是通過來料加工貿易方式實現。值得一提的是,連山東地煉的成品油出口全部是通過來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

來料加工貿易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油企偏偏獨愛它呢?按現行稅收政策,來料加工貿易,海關對進口原油全額免稅,成品油出口免徵增值稅、消費稅,煉油企業加工費免徵增值稅、消費稅,使得成品油出口在成本上具有大大優勢。如果使用其他貿易方式,各種稅加起來一噸成品油要交幾千元不等的費用。就像出口退稅一樣



半精靈neo


2018年初國際市場油價確實是61美元左右,11月16日國際市場油價是56美元左右,降低了五美元。


我找到了2018年1月3日的92號汽油價格情況,各地普遍價格在6.8元一升左右。

最新的汽油價格,貌似在7.25元一升左右。

確實產生了這種怪現象,國際市場油價下降了5美元,但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反而上升了0.45元。

根據發改委2016年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國內汽油價格要以原油價格為基礎,考慮國內的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

目前,汽油價格中的消費稅是1.52元一升,2018年沒有變動。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相關稅率也沒有多大變動,因此得出來的原因,是加工成本上升了、流通環節費用增高了、利潤需要提高這幾個了。


暖心人社


看到這個問題,很顯然能感覺到一種埋怨的意思,大家的想法很明白,國際原油價格61美元的時候,國內的成品油價格6.75元,現在國際原油價格已經跌到了54美元,為啥國內的成品油價格還高高在7.7元不變呢?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說過了無數次,我們的原油運營機制並沒有完全跟國際接軌,是屬於一種半市場化的狀態,甚至連市場化都談不上,你怎麼可能期待成品油的價格會跟隨國家原油價格實時的波動呢,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要求。

還有我們進口的原油成本和時間差異很大,有在最高位買入的,也有在最低位置的,這個時候就很難清晰的衡量成本,所以成品油價格都是建立在原油價格平均的基礎上而得來的數據,滯後性非常強,國際原油價格61美元的時候,可能平均的成本比較低,所以才出現了成品油6.75元的情況,而國際原油價格54美元的時候,成本可能在相對高位,那麼成品油價格自然就高了。

從現在的形勢看,原油價格和成品價格不對稱的局面在未來還會維持,除非我們的與原油國際化接軌,否則你只能承受成品油的相對高價行為。


春意萌生


對自己有利就接軌,無利就接國情,最終是流氓


軍哥


看看這坑人的調價機制,你就明白為啥了!!!



夢真世界觀


近年來中國油企不顧國內民眾和企業承受能力,不顧國際油價低位運行,不斷抬高汽油,柴油價格,2008年國際油價最高峰時147美元一桶,當時國內油價最高5.4元,國內油企利用價格制度設計,和國際油價跟漲不跟跌,造成目前國際油價60美元一桶左右,中國油價卻漲到8塊多一升,嚴重阻礙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因為油價的不斷上漲,提高了各種生產要素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帶動了整個物價上漲,加劇了國內民眾的生存壓力,給國民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汽車消量嚴重下滑!房子和油企吸乾了民眾的血汗,社會經濟不甚重負。

以小編看,國內油價決不能再漲了,最好把油價限制在6元以下,以減輕國內民眾和企業負擔,刺激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各位吃爪群眾怎麼看呢?


妙手姑娘


  • 國際油價有布倫特原油指數和紐約原油指數。這兩個指數的價格是不一樣的。2018年年初國際油價61美元,指的是布倫特原油。而現在的布倫特原油價格是67美元左右。並不是54美元。紐約原油指數才是54美元。題主估計是把這兩個原油指數搞錯了。

  • 不過,國內油價的定價和國際油價不一樣。國內油價是採用國際油價十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來進行漲跌調整的。這個調整機制確實不能跟上國際油價。比如說國際油價在大幅下跌時,我們沒有調價。等到我們的調整窗口到達時,國際油價又漲上去了。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漲多跌少。
  • 上週的國際原油再度大幅下跌。國內油價也會馬上進行調整。而且調整的幅度不小。有可能是年內最大的一次降幅了。但是降價後的油價可能還是高於之前的油價。這是價格調整機制導致的。偏差在所難免。只希望這個調整機制可以稍微改進一下。讓大家也享受一下油價下跌帶來的好處。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怎麼看?橫著看,豎著看,站著看,躺著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麼看怎麼不對勁。誰又能看明白呢?



qzuser


打個比方哈,價格調整機制是,國際原油上漲跌幅度超過百分之四,做一次調整,假如原油每桶一百塊錢,從一百上漲到一百零四,價格上漲達到百分之四,觸動調整機制,做一次上漲調價,是不是很合理啊?

當原油從一百零四下降到一百塊,降幅不到百分之四,不做調整。

又從一百漲到一百零四,又達到百分之四,又上向上漲價一次。

久而久之,我們的油就漲上來啦……


西門大官人196506033


原油上漲時及時與國際接軌,等原油下降時第一時間與國際脫軌,一年時間漲了一塊多稱為微漲,降個一毛幾分叫做暴跌,國際原油一降再降後兩桶油一直不與國際接軌實在沒有理由塘塞消費者了迫於壓力就對外宣稱中國油價不降的原因是中國燃油提高了油料品質。這或許是最好的理由,別忘了中國油氣可是一直處於嚴重虧損的局面,既然當初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油價定價5-6塊的時候車主蜂擁而上去加便宜油時為什麼發相關部門要立馬叫停要求外企油價與國際接軌?既然中國油企一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那外國油企進入低油價這不是在為中國油企分憂減輕中國油企的損失嘛?自己天天喊虧損,而外企進來為自己減負時自己立馬阻止這是不是打了自己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