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已近三年,最近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有所下降,該怎麼辦?

歐陽書法學習討論


題主的這個問題實際上問了兩個問題,即三年習書的效果怎麼樣?和自認為書功不進反退怎麼辦?

第一個問題的主要癥結在於筆法的不當。從臨習的作品來看,走的王羲之一脈。羲獻之功以行書見長,很多筆法變換莫測,在很多今人的書藝中已經很少看到。原因是,他們代表了整個書法史行書造詣的高峰,當代許多書家得其十之二三功力就已經很快成名成家了,找不到敵手了,遂難再長進。

而對於初學者來說,從蘭亭序下手,似乎步子邁的有點大。沒有楷書的基礎,直接跨越到行書,就像是小孩子學走路,步子沒邁穩,總想著飛奔,往往容易練習效果不佳。這個並不難理解!

再來看您的字最大的癥結,筆法問題。以作品中的橫畫為例,它在楷書中是要有起承轉收的意念的。起筆講究藏鋒點頓,承是將筆鋒調整成中鋒,轉為中鋒運筆的過程,收是橫畫最右邊的點頓收筆,整個過程筆力要做到,由重到輕,再由輕到重。在行書中就是加快了速度而已。



而題主的橫畫中缺少了筆力輕重變化和中鋒運筆,使筆畫顯得不乾淨,並且略微缺少了扛肩的度。

初習書法,也並不是一定不可以從行書開始。如若從行書開始,也選好了貼,精準臨習是關鍵。要把字臨的酷肖逼似,溶入手指和手腕的肌肉記憶當中去。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準確重複才能奏效。如果臨習的字不準確,練得再多也是徒勞。

第二個問題,自己覺得書法水平不進反退怎麼辦?


從題主發的來看,確實長進不太大。這個問題筆者也遇到了很多次!

習書法就像燒開水,往灶裡添柴火,又有幾人是一次性將水燒開成書法家的。很多都是燒一半停了,涼了後有興致了再燒。這樣反反覆覆的呈波浪式往前發展。你現在的自我感覺就是這水有電變涼而已!

不過沒關係,田蘊章老先生在他每日一字講座中也提到過這個問題。很多技能不是一次性能練就的,有時還會遇到弊病的復辟,可能需要在很多關卡處,渡劫,一旦挺過去,你會發現它會突飛猛進的提高。

另外,就第二個問題,提個小建議,可以提高你練書法的自信心。不要逮著一個陌生的詞句自己去硬創作。可以找自己喜歡的書家的成品,模仿他們的筆畫間架和章法去寫,擇一幅好的,貼在臨桌的牆上,時不時看看,或許會讓你再次信心倍增。


滴水藏海kellen


學書分幾個階段,1.不臨帖寫自己2.意識到要臨帖,但是雜臨雜寫。3.定好目標專精一帖,寫到什麼程度算是入門呢,就是任意給你一段文字都能寫出帖上的精神面貌。4.一帖臨通,具有了一定的審美意識,就開始吸收眾家之長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5.成為一本帖的專家,並廣泛吸收各家之精華,融會貫通,達到一個很深的造詣成名成家。

你現在第二個階段的起步階段,已經意識到要臨帖了,但是還是在雜臨雜寫,對哪本帖都是淺嘗輒止,有的帖還處在起步階段,筆法還不對,沒有入門。可見三年的時間已經走了很多彎路。

目前你應該做的就是選一本帖,一個字號,精臨精寫,最少寫三年不要換帖,這本帖就會提升你的審美能力。

再有就是找一個明白的老師,把你的筆法解決一下,筆法不對練30年也白費。

還有就是走出家井,尋訪名賢,在家裡練只能是閉門造車,徒費年月,必須要走出來,拜訪當代名家賢者,他們的眼界比我們高的多,能很好的指引我們少走彎路。

如果你的筆法找不到老師解決,可以聯繫我幫您解決。









墨雲堂書院


筆友你好!

學習遇到瓶頸,這很正常,首先不要放棄,要抓重點提高學習興趣,找幾個單字,例如,家,萬,福,風。先把每個單字練好,對照手機書法字典喜歡的字體練習,每個字要練上千遍,只要朋友您肯付出,一年之後肯定會有效果!



雅墨齋849


造成這個現狀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專一臨寫一帖。專心臨好一個帖,須3至5年時間。據我所知,有不少書法愛好者,都心存急於求成,這樣不但進步不了,而且還會退步。

樓主還是要堅持臨寫一帖的好,先形似,後神韻。多年來,我一直是臨魏碑的,但總覺得臨的不理想。對於其它書體,我只是看看,從不臨寫。


江湖一哥008


關於題主的這問題,我的觀點是:應先專工一帖,這個很重要!你不到三年的時間就臨了三個帖,這是不可以的。俗話說,貪多嚼不爛。

可以肯定的說,題主的學書路子是對頭的,就是方法上出現了問題。怎麼辦?我認為這個好辦,堅持先工一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字寫到六七分像時,再考慮換帖。

我的看法是,一個書者,如果一生能把一個帖臨寫好,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古人說,“術業有專攻”,就是這個道理。題主習書近三年,不但沒進步,反而有所下降,這說明什麼?說明不專。學書法,應先專而後博取。這個希望題主一定要記牢!雖然題主習的都是楷書,但他們的風格都是不同的。殊不知,古人為了形成自己的風格,是要花費多少年的功夫啊!而且是在有靈性,有悟性的情況下。

當代書法大家們習書,大多是專工一帖的,即便是換帖,也是在一帖七八分像的基礎上換,而且還要不間斷地臨寫先前所臨過的帖。所以說,學書法,應以一帖為主專工之,今天臨這個帖,明天臨那個帖,換來換去的,最終一個也寫不好。題主應該先工“柳”就工“柳”,先工“歐”就工“歐”,先工“趙”就工“趙”,先用上三年時間主工一帖,其它的兼之。




13352866117


感覺自己練習水平有所下降,其實並不是真的下降了,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因為你的眼光和鑑賞能力的提升速度已經超過了自己實際寫字的能力,所以不用過於擔心。看你字的架構、筆法其實已經和原帖有4-5分相似,我覺得你現在要做的就如其他答者所說,專一一種風格,精益求精,吃透一種風格的結字、筆法和字勢,多看看網絡課程和理論書籍,相信之後你一定能突飛猛進!另外,放一張我自己最近創作的作品,和平時臨帖的效果圖。





123144870394


從你的臨作中讓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學三年書法的,三年如果你堅持臨帖則進步也是不小的,如果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何談進步,要多讀帖注意筆畫的粗細和結構的安排,其它的老師說的觀點我不贊同,三年臨三個帖少了不是多了,要堅持臨多帖,帖臨多,多臨帖的原則,楷行草都要臨只學楷書不學行草書法之路很難走的遠,楷書其實都是相通的,不過都是點畫和結構而己,學會一家再學一家都相差不大,建議您多臨帖臨帖時好好讀帖找出差距改正,一時難以解決的先放放,臨帖多了有的難點不攻自破,加油會有所進步的!


翰墨飄香166683291


沒有天賦,請勿浪費時間,做自己擅長的事吧!


優月季151149025


關於題主的這問題,我的觀點是:應先專工一帖,這個很重要!你不到三年的時間就臨了三個帖,這是不可以的。俗話說,貪多嚼不爛。

可以肯定的說,題主的學書路子是對頭的,就是方法上出現了問題。怎麼辦?我認為這個好辦,堅持先工一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字寫到六七分像時,再考慮換帖。

我的看法是,一個書者,如果一生能把一個帖臨寫好,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古人說,“術業有專攻”,就是這個道理。題主習書近三年,不但沒進步,反而有所下降,這說明什麼?說明不專。學書法,應先專而後博取。這個希望題主一定要記牢!雖然題主習的都是楷書,但他們的風格都是不同的。殊不知,古人為了形成自己的風格,是要花費多少年的功夫啊!而且是在有靈性,有悟性的情況下。



當代書法大家們習書,大多是專工一帖的,即便是換帖,也是在一帖七八分像的基礎上換,而且還要不間斷地臨寫先前所臨過的帖。所以說,學書法,應以一帖為主專工之,今天臨這個帖,明天臨那個帖,換來換去的,最終一個也寫不好。題主應該先工“柳”就工“柳”,先工“歐”就工“歐”,先工“趙”就工“趙”,先用上三年時間主工一帖,其它的兼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