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已近三年,最近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所下降,该怎么办?

欧阳书法学习讨论


题主的这个问题实际上问了两个问题,即三年习书的效果怎么样?和自认为书功不进反退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笔法的不当。从临习的作品来看,走的王羲之一脉。羲献之功以行书见长,很多笔法变换莫测,在很多今人的书艺中已经很少看到。原因是,他们代表了整个书法史行书造诣的高峰,当代许多书家得其十之二三功力就已经很快成名成家了,找不到敌手了,遂难再长进。

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兰亭序下手,似乎步子迈的有点大。没有楷书的基础,直接跨越到行书,就像是小孩子学走路,步子没迈稳,总想着飞奔,往往容易练习效果不佳。这个并不难理解!

再来看您的字最大的症结,笔法问题。以作品中的横画为例,它在楷书中是要有起承转收的意念的。起笔讲究藏锋点顿,承是将笔锋调整成中锋,转为中锋运笔的过程,收是横画最右边的点顿收笔,整个过程笔力要做到,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在行书中就是加快了速度而已。



而题主的横画中缺少了笔力轻重变化和中锋运笔,使笔画显得不干净,并且略微缺少了扛肩的度。

初习书法,也并不是一定不可以从行书开始。如若从行书开始,也选好了贴,精准临习是关键。要把字临的酷肖逼似,溶入手指和手腕的肌肉记忆当中去。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准确重复才能奏效。如果临习的字不准确,练得再多也是徒劳。

第二个问题,自己觉得书法水平不进反退怎么办?


从题主发的来看,确实长进不太大。这个问题笔者也遇到了很多次!

习书法就像烧开水,往灶里添柴火,又有几人是一次性将水烧开成书法家的。很多都是烧一半停了,凉了后有兴致了再烧。这样反反复复的呈波浪式往前发展。你现在的自我感觉就是这水有电变凉而已!

不过没关系,田蕴章老先生在他每日一字讲座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很多技能不是一次性能练就的,有时还会遇到弊病的复辟,可能需要在很多关卡处,渡劫,一旦挺过去,你会发现它会突飞猛进的提高。

另外,就第二个问题,提个小建议,可以提高你练书法的自信心。不要逮着一个陌生的词句自己去硬创作。可以找自己喜欢的书家的成品,模仿他们的笔画间架和章法去写,择一幅好的,贴在临桌的墙上,时不时看看,或许会让你再次信心倍增。


滴水藏海kellen


学书分几个阶段,1.不临帖写自己2.意识到要临帖,但是杂临杂写。3.定好目标专精一帖,写到什么程度算是入门呢,就是任意给你一段文字都能写出帖上的精神面貌。4.一帖临通,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就开始吸收众家之长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5.成为一本帖的专家,并广泛吸收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达到一个很深的造诣成名成家。

你现在第二个阶段的起步阶段,已经意识到要临帖了,但是还是在杂临杂写,对哪本帖都是浅尝辄止,有的帖还处在起步阶段,笔法还不对,没有入门。可见三年的时间已经走了很多弯路。

目前你应该做的就是选一本帖,一个字号,精临精写,最少写三年不要换帖,这本帖就会提升你的审美能力。

再有就是找一个明白的老师,把你的笔法解决一下,笔法不对练30年也白费。

还有就是走出家井,寻访名贤,在家里练只能是闭门造车,徒费年月,必须要走出来,拜访当代名家贤者,他们的眼界比我们高的多,能很好的指引我们少走弯路。

如果你的笔法找不到老师解决,可以联系我帮您解决。









墨云堂书院


笔友你好!

学习遇到瓶颈,这很正常,首先不要放弃,要抓重点提高学习兴趣,找几个单字,例如,家,万,福,风。先把每个单字练好,对照手机书法字典喜欢的字体练习,每个字要练上千遍,只要朋友您肯付出,一年之后肯定会有效果!



雅墨斋849


造成这个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专一临写一帖。专心临好一个帖,须3至5年时间。据我所知,有不少书法爱好者,都心存急于求成,这样不但进步不了,而且还会退步。

楼主还是要坚持临写一帖的好,先形似,后神韵。多年来,我一直是临魏碑的,但总觉得临的不理想。对于其它书体,我只是看看,从不临写。


江湖一哥008


关于题主的这问题,我的观点是:应先专工一帖,这个很重要!你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临了三个帖,这是不可以的。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可以肯定的说,题主的学书路子是对头的,就是方法上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我认为这个好办,坚持先工一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字写到六七分像时,再考虑换帖。

我的看法是,一个书者,如果一生能把一个帖临写好,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古人说,“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题主习书近三年,不但没进步,反而有所下降,这说明什么?说明不专。学书法,应先专而后博取。这个希望题主一定要记牢!虽然题主习的都是楷书,但他们的风格都是不同的。殊不知,古人为了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要花费多少年的功夫啊!而且是在有灵性,有悟性的情况下。

当代书法大家们习书,大多是专工一帖的,即便是换帖,也是在一帖七八分像的基础上换,而且还要不间断地临写先前所临过的帖。所以说,学书法,应以一帖为主专工之,今天临这个帖,明天临那个帖,换来换去的,最终一个也写不好。题主应该先工“柳”就工“柳”,先工“欧”就工“欧”,先工“赵”就工“赵”,先用上三年时间主工一帖,其它的兼之。




13352866117


感觉自己练习水平有所下降,其实并不是真的下降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你的眼光和鉴赏能力的提升速度已经超过了自己实际写字的能力,所以不用过于担心。看你字的架构、笔法其实已经和原帖有4-5分相似,我觉得你现在要做的就如其他答者所说,专一一种风格,精益求精,吃透一种风格的结字、笔法和字势,多看看网络课程和理论书籍,相信之后你一定能突飞猛进!另外,放一张我自己最近创作的作品,和平时临帖的效果图。





123144870394


从你的临作中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学三年书法的,三年如果你坚持临帖则进步也是不小的,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何谈进步,要多读帖注意笔画的粗细和结构的安排,其它的老师说的观点我不赞同,三年临三个帖少了不是多了,要坚持临多帖,帖临多,多临帖的原则,楷行草都要临只学楷书不学行草书法之路很难走的远,楷书其实都是相通的,不过都是点画和结构而己,学会一家再学一家都相差不大,建议您多临帖临帖时好好读帖找出差距改正,一时难以解决的先放放,临帖多了有的难点不攻自破,加油会有所进步的!


翰墨飘香166683291


没有天赋,请勿浪费时间,做自己擅长的事吧!


优月季151149025


关于题主的这问题,我的观点是:应先专工一帖,这个很重要!你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临了三个帖,这是不可以的。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可以肯定的说,题主的学书路子是对头的,就是方法上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我认为这个好办,坚持先工一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字写到六七分像时,再考虑换帖。

我的看法是,一个书者,如果一生能把一个帖临写好,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古人说,“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题主习书近三年,不但没进步,反而有所下降,这说明什么?说明不专。学书法,应先专而后博取。这个希望题主一定要记牢!虽然题主习的都是楷书,但他们的风格都是不同的。殊不知,古人为了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要花费多少年的功夫啊!而且是在有灵性,有悟性的情况下。



当代书法大家们习书,大多是专工一帖的,即便是换帖,也是在一帖七八分像的基础上换,而且还要不间断地临写先前所临过的帖。所以说,学书法,应以一帖为主专工之,今天临这个帖,明天临那个帖,换来换去的,最终一个也写不好。题主应该先工“柳”就工“柳”,先工“欧”就工“欧”,先工“赵”就工“赵”,先用上三年时间主工一帖,其它的兼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