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故事:織密“天網” 一追到底

天津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故事:織密“天網” 一追到底

今年2月份,天津某國有企業原總經理李某從美國回國投案自首,成為市監委成立後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首個戰果。今年1月至9月,在中央追逃辦的有力領導和大力幫助下,本市先後從6個國家和地區勸返或緝捕外逃人員23人,實現職務犯罪外逃人員“零增長”,中央追逃辦督辦的外逃人員和“紅通”人員“雙清零”。

自“天網”行動開展以來,市委、市紀委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健全機制,全面排查,重點案件掛牌督辦,織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天網”,持續釋放著對外逃職務犯罪人員“越追越緊、一追到底”的強烈信號。

追逃追贓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外逃人員過著怎樣的“逃亡”生活?本報記者選取幾則故事——

“天網行動”首個戰果

1958年出生於天津市的龐順喜,曾擔任我市國稅局直屬分局局長,在任期間違規經辦企業,為謀取私利,向時任天津市物資集團總公司董事長王志忠行賄50萬美元,向物資集團下屬公司董事長張某某行賄30萬美元。在2014年河西區人民檢察院對其所涉嫌行賄犯罪立案偵查時,龐順喜潛逃老撾。

2015年3月19日,市紀委、市人民檢察院與駐公安部紀檢組成立聯合緝捕工作組,奔赴老撾開展勸返緝捕工作,困難程度是之前沒有預想到的。勸返緝捕任務時間緊、壓力大,特別是嫌疑人早有準備,反偵查能力強,給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工作組精心準備,認真梳理分析相關信息線索,研究制定工作預案。同時,發揮不怕吃苦、不懼犧牲、能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夜以繼日,連續奮戰,進行艱苦的摸排偵查工作,穩紮穩打,層層推進。迫於強大的追逃聲勢,龐順喜最終在老撾向中國大使館投案。這次任務的圓滿完成,得益於中央追逃追贓協調機制的高效運行,得益於中央紀委、公安部、外交部的有力指導,得益於紀檢、公安、檢察機關的協作配合以及老撾方面的通力合作。

龐順喜被押解回國,這是我國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天網行動”的首個戰果,也是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辦公室直接協調指導下,我市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在從境外勸返緝捕重要涉案人員的首個戰果。

點評:退休不是“安全線”。龐順喜在案發前不久,也就是2014年5月已經正式退休,隨後便潛逃到老撾,他當時覺得退休了就“沒事了”。龐順喜在回國後才悔悟,他說:“國家加大追逃追贓力度,外逃人員無論逃到哪理,都會被抓回來繩之以法,只有儘快投案自首才是唯一的出路。”事實證明,退休不是安全線。退休絕不等於“安全著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論逃到哪裡,我們都會將外逃人員抓獲歸案。(市紀委監委第六審查調查室主任高熇)

董事長變身包工頭

1950年出生的楊育麟將服刑到2032年,算一算,待他出獄之時,已經82歲了。這可能是他走上潛逃之路時未曾想到的結局。

2006年,當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分別對楊育麟立案偵查時,楊育麟選擇了出逃。2018年5月,這位潛逃11年的南開大學某集團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因挪用公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犯貪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數罪併罰,執行有期徒刑15年,罰金人民幣50萬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到2032年4月30日止。

楊育麟案件時間久,百姓關心,2017年中央巡視組到南開大學巡視時,廣大師生反映強烈,整個案件過程社會關注度很高。追捕楊育麟的困難主要在於他的家人都在外國定居,國內沒有聯繫人。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抽絲剝繭,最終將他的蹤跡鎖定在中朝邊境。隨即抓捕行動迅速展開,2017年在遼寧將其抓獲歸案。楊育麟外逃的生活並不好,在當地做一個小工頭,身上只有幾百元錢,這與他曾經的南開大學某集團董事長的身份相差甚遠。

點評:外逃人員無一不是想通過潛逃、藏匿等手段,躲法律的懲罰,獲得“新生”。但在現實中,外逃人員往往是惶惶不可終日。由於被切斷資金來源,加之本人缺少技能,他們的生活十分狼狽,過著與之前光鮮體面完全相反的落魄生活,被追回後無一不對潛逃追悔莫及。(市追逃辦幹部範靖宇)

“小股神”最終落網

崔家智原來是某證券營業部一名管理員,1991年考上了天津財經學院,就讀於學院最好專業之一的商業經濟系,1993年被分配到中國銀行工作,在中國銀行國際信託諮詢公司擔任交易員。1997年至2007年,在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擔任交易員,其間還擔任了研發部經理。在同事中,他的業務能力是最好的,提拔也是最快的,特別是對股票比較有研究,也掙了不少錢,被大家稱為“小股神”。在當時大部分人月收入只有兩三百元的時候,他的收入能達到每月兩三千元。正是這種少年得志,讓他逐漸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方向。

他利用職務之便,騙取客戶鉅額委託資金174萬元。2007年10月,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涉嫌貪汙犯罪對崔家智立案偵查。此前,35歲的崔家智瞞著所有人,離開了病重的父親和年老體弱的母親,登上了前往柬埔寨的飛機,出逃境外。

他當時天真地認為跑出國境就可以逍遙法外,可以免受牢獄之災,如果自己努力工作,或許哪天走運了,還能衣錦還鄉補上虧空的錢財,又或許等過陣子風聲不緊了,可以悄悄回國,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但是殘酷的現實告訴崔家智,人在做,天在看,潛逃國外的後果只能是接受正義的懲罰。

在柬埔寨的第一年,崔家智因為語言不通且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在一家中國人開的小餐館打零工,一個月只能賺30美金,而每個月的房租就得30美金。作為逃犯他不敢張揚只能租住在當地最簡陋的農房裡,每天天矇矇亮的時候就走,等到了天黑才敢回來。

立案後,崔家智迫於強大的境外追逃聲勢,已秘密潛回國內藏匿。專案組針對崔家智可能藏匿地點進行蹲堵布控。2015年5月13日,經過近60個小時不間斷蹲堵,抓捕人員成功將崔家智抓捕歸案。2017年7月,審判機關以崔家智犯貪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6年。

點評:許多外逃的腐敗分子在國內有著奢靡享樂的生活,出逃後的生活往往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靠貪腐撈錢的貪官,往往沒有真本事,甚至語言不通,到了國外也寸步難行。雖然他們外逃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外逃造成的家庭悲劇卻如出一轍。沒有了親情,再多的錢也是沒用的,再好的居住地也是陌生的。背棄祖國乃不忠,未敬父母為不孝,這樣的人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以立足。

崔家智從年輕有為、前途無限,到利慾薰心、妻離子散,他的前車之鑑給犯案後潛逃的腐敗分子敲了一記警鐘。從“腐敗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五年、十年、二十年都要追”,到“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裡,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從連續4年啟動“天網”行動,到連續2年公佈部分外逃人員有關線索,追逃追贓行動不斷升級加碼,震懾效應持續放大。這也對那些外逃的腐敗分子釋放著強烈的信號,一張反腐“國際天網”正在拉開,已經潛逃的人將無處藏身,企圖外逃的人要丟掉幻想,唯有早日歸案才能得到解脫。(市紀委監委第六審查調查室主任高熇)

外逃十幾年後被勸返

曾某,女,是一起醫藥公司貪汙案的從犯。在2004年案發時候,曾某因為害怕,就潛逃到了南非,一過就是十幾年。時至2017年,當時的主犯都已經刑滿釋放,贓款早就如數退還,但是她依舊在逃不肯回國。

2016年4月,追逃小組開始同曾某建立聯繫。她的家屬在成都,接手案件後,追逃小組多次去成都,但先期工作並不理想,她的親屬極不願配合,工作陷入停滯。為了讓曾某家屬一同勸其回國,辦案人員6次到曾某的家鄉做家屬的思想工作。通過微信與曾某聯繫,有時候不說案子,就說說家庭,說說孩子,為的是與她及其家屬建立聯繫、取得信任。

前幾年,曾某的母親去過南非,待過一個多月,知道國外生活的艱辛,渴望家人團圓。通過細緻入微的思想工作和法律政策的講解,曾某的親屬都主動替辦案人員做曾某的勸返工作,最終促使勸返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還有兩張照片。

第一張是曾某的父母、弟弟坐在一起吃火鍋,當時氣氛非常融洽。第二張是在曾某老家裡的陽臺上,父母一起喝茶,陽光明媚。曾某看到這兩張照片後,情感上有了觸動,2017年12月回國投案自首。

點評:曾某說過,“我無時無刻不在糾結忐忑,情緒一度失控。但辦案人員耐心細緻地做我父母的工作,通過我的父母向我宣講政策,最終感化了我,讓我下定決心回國投案自首。現在看來,我的選擇是明智的,我和家人都感謝黨和國家的寬大政策。”曾某的成功勸返,體現了市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寬嚴相濟政策的鮮明態度,也彰顯了“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反腐決心。

今年8月23日,國家監委、最高法、最高檢等五部門官網發佈《關於敦促職務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公告》。《公告》指出,職務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員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前,向監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等有關單位、組織自動投案,或者通過我國駐外使領館向監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有效挽回被害單位、被害人經濟損失,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本市追逃追贓工作緊跟中央步伐,踩著不變的節奏,重整行裝繼續前進。職務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員要認清形勢、珍惜機會,儘快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