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柱:種養循環 “茶林”增值

近日,貴州天柱縣白市鎮三間橋村的村民們正忙著採摘、運送油茶果。同時,早就聯繫好的採購商從銅仁趕來收購油茶果。

近年來,天柱縣把油茶產業作為全縣六大扶貧產業之一,採取“三戶+三小”與“十戶一體”黨建扶貧模式融合發展,借力電商扶貧,以“油茶林+種養”循環模式實現“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方式創收,幫助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村的黨員帶頭實施‘油茶林+種養’循環模式,實現了多贏。”油茶基地負責人楊平說,他父親楊光輝2010年當村委會主任時,發動三間橋34戶148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建立300多畝油茶種植示範基地。2010年至2013年,他們在油茶樹幼苗期種西瓜,每年收穫20多萬斤,收入20多萬元;之後種太子參,收穫10.5萬斤,收入78萬多元。2014年,油茶樹開始掛果,2015年收穫油茶果1萬斤。油茶樹掛果後,枝葉茂密,不能再種其他農作物,他們想到了林下養雞和養牛。土雞為油茶樹除草,每年節約人工費用2萬元;同時,油茶樹為土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和新鮮的空氣。從2015年開始,年出欄土雞3.5萬隻,年收入40多萬元;目前全村養牛80多頭,牛糞用來給油茶樹打底肥,油茶樹掛果率逐年增加,2016年收穫油茶果9萬斤;2017年收穫油茶果18萬斤,2018年收穫油茶果20萬斤。油茶果皮有殺蟲、除草、增肥等功效,用來給稻田施肥,促進稻穀增收。

“我們的油茶基地2015年被評為農業小基地,縣裡還獎勵了2萬元。”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舒正秀說,他們30多戶入股的村民除了在基地務工每天收入70元之外,每年分紅隨著油茶果產量的增加而增加,2017年人均分紅3300多元。

黨員中心戶帶動一般農戶和貧困戶種植油茶樹,油茶林幼苗期實行“油茶林+水果”“油茶林+中藥材”“油茶林+蔬菜”,在掛果期實行“油茶林+土雞”“油茶林+肉牛”等模式。“‘油茶林+種養’循環模式已在全縣推廣。”天柱縣油茶專家袁昌選告訴記者。

油茶產業是天柱縣“1+5”產業之一。目前,全縣新建油茶示範基地規模連片800畝以上7個、300畝以上28個。今年,天柱縣油茶籽產量達7600噸,總產值達1.9億元,覆蓋貧困戶2萬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