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探索實踐"稻田+「種養 農田裡」長"出魚蝦蟹鴨

揚州探索實踐

稻田養鴨模式。

本報記者 周晗 通訊員 楊進

同樣一畝田,單純種植水稻畝收益不足2000元。如何讓有限的耕地“產出”更大效益?記者昨從市農委農業處瞭解到,我市正在探索實踐“稻田+”綜合種植養殖新技術模式,水稻季實施“一田兩用”,除了出產稻米,還能讓農田裡“長”出魚蝦蟹鴨蛙,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A

小龍蝦還能養在稻田裡?

7月18日,在廣陵區頭橋鎮慶豐村的一片水稻田裡,除了秧苗,行壟間居然還有些小雜草,“這不會影響了水稻的生長嗎?”面對記者的疑問,這片水稻的承包人徐萬林笑著解釋說:“這些草可是寶貝,小龍蝦最喜歡吃了。現在小龍蝦都躲在水溝的水藻裡,或鑽進洞裡。等秧苗長得更壯實一些,就可以投放小龍蝦去稻田裡生活,而雜草既是它們的隱蔽所,又是它們喜愛的食物。”徐萬林說,這片水稻田是他承包進行稻蝦連作的基地。

“這是清明前後投放的蝦苗,小龍蝦長得非常快,基本上一兩個月就可以上市,前段時間賣出一批,已經賺了頭茬錢。”他邊說邊拿起蝦網,朝水藻處探去,用力一推,再提起,幾隻活蹦亂跳的小龍蝦便進了網。

所謂稻田養蝦就是在水稻田周圍開挖“回形池”養小龍蝦,一田兩用,種養結合。同樣一畝田,單純種植水稻畝收益不足2000元,稻蝦結合後,可以收入8000元甚至更多。

B

“稻田+”向有限的田地要效益

市農委農業處處長、研究員級專家袁秋勇說,稻田養蝦模式是指在水稻田裡通過一定的田間工程改造,合理套養一定數量的小龍蝦,發揮小龍蝦除草和排洩物增肥等功效,實行水稻小龍蝦共生,實現“田面種稻,水體飼養小龍蝦,蝦糞肥田,稻蝦共生”的效果,是一種把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有機結合的生態農業生產方式。

這種農業生產方式,一方面能提高收益,一方面減肥增效、減少農藥使用、提高水產品和農產品品質。

實際上稻田裡不僅可以養蝦,還能套養許多個水產品或旱作物,比如目前在我市,已經探索實踐形成模式的推廣技術有稻田養魚、養蝦、養蟹、養鰍、養鱉、養蛙、養鴨、種蔬菜等多種模式的“稻田+”綜合種養技術。

C

揚州“稻田+”規模、效益如何?

今年揚州全市稻田種養示範應用面積已達5萬畝,較前兩年進一步擴大,比去年增1萬畝左右。目前全市規模稻田綜合種養戶達307個,其中稻鴨共作100個,稻蝦共作158個,稻蟹共作41個,其他模式8個。

我們可以做一個經濟效益分析,比如稻鴨共作模式:稻穀單產一般為每畝 450-500公斤,平均價格5元/公斤產值約2400元;每畝出成品鴨18只,每隻2公斤左右,平均30元/公斤,產值1080元;稻鴨總產值3480 元,減去生產成本 1475 元(其中,水稻種植成本715元,鴨子養殖成本760元),純效益為2005 元。

再說稻蝦共作模式:稻穀單產一般為每畝 400-450公斤,平均價格5元/公斤,產值2200元;產小龍蝦80公斤,平均售價40元/公斤,產值3200 元;稻蝦總產值每畝5400元,減去生產成本2430元(其中,水稻種植成本735元,小龍蝦養殖成本1695元),純效益為2970元。與純種稻模式相比,稻鴨共作、稻蝦共作每畝純效益分別增加995元、1960 元。此外,實施稻田種養新技術,減少了化學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