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受廣東省發改委委託,中國高端智庫 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所承擔了《推動供應鏈變革促進我省物流業轉型升級分析研究》編制工作。2018年11月19日,廣東省發改委組織專家,對課題組提交的《推動供應鏈變革促進我省物流業轉型升級分析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進行了結題評審。來自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寶供物流等單位專家參與了評審。評審組專家認為,《研究》思路清晰,框架合理,目標明確,方法科學,達到了課題委託方的採購要求,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廣東物流業轉型升級的現狀

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已發展到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發展現代供應鏈,培育新增長點。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從農業、工業、流通業三個產業角度提出了供應鏈創新發展的方向、任務和重要舉措,標誌著中國全面進入供應鏈新時代。

在廣東省範圍內,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仍然呈現出諸如物流成本偏高,基礎設施連接度低、創新應用進展緩慢,物流業與製造業未能實現高度融合發展,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目標不明確,物流企業國際化面臨阻力以及供應鏈金融造血功能弱且缺乏相應監管等問題。

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廣東物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是加快推進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推進供應鏈變革,形成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產業集群,對行業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物流與供應鏈行業規模較大,服務能力較強的廣東省而言,供應鏈的發展關乎整個產業和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是物流領域升級的更高形式,也是廣東省內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資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綜合國內外發展形勢,針對廣東省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發展現狀,要通過強化供應鏈企業資源配置能力,實現省內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供應鏈的均衡健康發展,提升廣東在國家供應鏈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廣東物流業實現升級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顯著效果,建立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到2025年,建成信息暢通、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管理規範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具體的目標,是物流業成本明顯下降,物流基礎設施連接度有效提升,物流業智慧化水平顯著提升,物流業與其他產業高度融合,物流企業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能力明顯增強,物流企業資金造血功能提升以及物流企業物流服務對外開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推動供應鏈變革、促進全省物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是以加快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低碳化應用為主要手段,拓展和延伸物流與供應鏈行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降低供應鏈各環節成本;要依託發達的海港、空港、鐵路、公路基礎設施,擴大廣東物流的輻射影響力,提升“一帶一路”走出去能力。

課題研究結合供應鏈創新發展的背景與趨勢,基於廣東省物流與供應鏈發展總體情況,針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圍繞近、中期廣東省物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目標和具體目標的實現,提出了七條具體的實施路徑:

  1. 降低供應鏈全鏈交易成本;
  2. 提高物流基礎設施連接度;
  3. 推進供應鏈科技創新;
  4. 提升現代供應鏈服務能力;
  5. 推動物流業向供應鏈管理方向的轉型升級;
  6. 通過供應鏈管理來強化物流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
  7. 分類施策創新供應鏈金融監管機制。
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課題研究對於廣東省進一步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推動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提升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課題研究成果將形成給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建議,供決策參考依據。

廣東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七大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