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電器充滿荊棘的轉型路

蘇寧電器充滿荊棘的轉型路

作為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先驅者,蘇寧電器(轉型之路)走的並不是那麼平坦,甚至過程中充滿了荊棘。就連一向看好蘇寧向互聯網轉型的資本市場,近期對其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的轉變,他們紛紛選擇“隔離”蘇寧雲商,這與8個月前受到資本市場熱捧的蘇寧雲商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也有可能這一開始就是一場為資本市場排演的戲。

蘇寧V購,一種高明的自救

而如今,這出資本市場的大戲恐怕又將再次上演。據悉,近日蘇寧上線全新服務產品“蘇寧V購”,為消費者提供私人的專屬定製服務。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蘇寧V購將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一批V購導購員,消費者只要在線上進行預約,到店便可享受V購導購員的全程接待與陪同服務,導購員可以根據消費者個人情況給予整套家電解決方案。

不可否認,蘇寧這招棋走的很妙,很符合當前市場營銷之道。早在2年前,我就強調過“搬箱子的電商沒有出路,差異化競爭才是明天,而可以做的差異化,就是全套解決方案、迴歸消費者購物初衷”。又正如我們常提到的電鑽的案例,消費者購買電鑽並不是為了機械設備,而是為了牆上的那個洞。同理,消費者購買家電也不是為了冰冷的機械設備,而是為了營造一種生活氛圍(場景)。

形象一點的說,蘇寧V購這步棋就像是線下的什麼值得買(某導購網站),通過製造“內容”吸引客流,再利用商品銷售變現、獲利。從邏輯上來看,這條路也的確可行,並且未來大有所為。因為消費者對家電類產品的“技術”瞭解甚少,往往都是聽從身邊的朋友推薦,或者線下導購員推薦才可以做出消費決策。

捫心自問,你知道現在最好的空調是什麼品牌、什麼型號、好在哪裡嗎?相信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包括我在內,在沒有購買需求的前提下,我根本不會主動關心空調品類的新品,與新技術的利用。就算是二度消費,也大都是聽朋友介紹,才會對產品產生一定的瞭解,並作出替換的消費決策。

蘇寧V購正是想抓住用戶消費家電時“消費決策成本”的這個痛點,這更像是一種“自救”的行為,是線下導購的升級。在流量入口缺失的情況下,蘇寧雲商充分發揮了門店的價值,讓線下門店反向為線上電商帶流量,從戰略學角度來看,這不失為一個當前階段的高明之舉。

骨感現實,充滿荊棘的路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這樣的戰略恐怕難以落地。

首先是導購人員的利益和成本,如果採用傳統銷售關聯的方式,那只是換湯不換藥,導購還是會繼續忽悠消費者,促使消費者購買更多、銷售提成更高的商品,這些產品是不是消費者想要的、適合消費者的,導購人員或許並不關心,他們只會關心自己的最終利益(薪資)能否得到滿足。

而如果採用固定利益(薪資)的方法,對於蘇寧而言,又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利益太少,則無法調動導購人員的積極性、服務熱情;利益太多,人員成本將是個問題(給多少合適)。所以如何調和導購人員的利益和成本,將會是阻礙該戰略發展的首要問題。

其次是消費者最終支付場景、對象,這個是蘇寧無法控制的。我們並不能排除消費者在體驗完蘇寧V購的導購服務後,然後去天貓、京東等其他電商下單的可能性。因為在服務差異不大的情況下(這裡指前端服務,售後服務很多廠商自己做了),價格就成了影響消費者消費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而蘇寧的費用率擺在那裡,銷售價格過度便宜,要不就是虧本、要不就是壓榨廠商,總之很難持續。

最後就是門店聯動的問題,也就是人的問題。蘇寧採取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方法,特別是在層級上十分分明,員工見到領導要主動問好,更多的中層人員對張近東言聽計從。雖然蘇寧在主動轉型,努力改變現在指令性驅動的管理方法(改變到當事者自我驅動),但是這是骨子裡的問題,中層們不會去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更別提主動去想了。如果員工意識上沒有跟上企業掌舵人的步伐,執行起來會是什麼樣,還真是個迷。

總之蘇寧V購,或者說蘇寧的“一體兩翼”(互聯網零售為主體,O2O與開放平臺為兩翼)戰略,實現起來真的很難,其轉型的路途中充滿了荊棘。不過我想強調的是,任何變革、自我顛覆的路上,都會有困難,蘇寧能否挺過去,才是關鍵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