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黄庄:如何积攒孩子的未来?

疯狂的黄庄:如何积攒孩子的未来?


就像堵车的时候人们总会指责别人不守规则一样,在这个由家长、机构共同组成的怪圈里,大家都觉得对方、别人才是这一疯狂现状的源头。实际上,他们相生相克又相互依存,如同一条首尾相接的贪吃蛇。原本是为少数人设置的保送、特招,成了人人都想走的快车道。“总有人要赢,为什么赢的人不是我?”所以,谁也不敢懈怠。根本停不下来。——《疯狂的黄庄》

最近,被一篇文章《疯狂的黄庄》刷屏了,这篇真实反应了北京学生们的现状。

“人们常说,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眼下的黄庄,就像一架超速运转的快车,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疯狂的家长和机构,忙碌的学生和令人眼红的升学率。

《第一财经周刊》最新文章说到,一位在线教育创业者踌躇满志地说:“中产家庭百分之三四十的年收入都要用于子女教育,这笔钱肯定是要花掉的,问题是谁能挣到它。”

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家庭第一大支出,根据上海社科院,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教授的统计,不同阶段孩子的费用,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在

39%-52%左右,从直接经济成本看,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家庭支出高达48万,如果再算上出国留学等费用,可能要高达上百万。

家长们争先恐后的送孩子去辅导班,担心孩子排不上好的名次以至于耽误前途。“这种焦虑不安的来源,还是优质教育资源太过缺乏。好学校资源数量有限,而且越来越呈现马太效应,资源都往头部集中。“

优质的资源意味着贵,我们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这反过来也极大考验着家长们的财力。

没有人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在补习班中度过的,但如果不这样做,在丛林式的升学环境中,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拒之门外。

人们常说的“剧场效应”,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

有一个同事,他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他的教育理念就是放养,尊重孩子天性,让他以玩儿为主,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上了小学以后呢,孩子的同班同学都在上辅导班,连老师都建议孩子去某某地方补一下课,他开始焦虑了,怀着矛盾的心情陪孩子上辅导班,每天做作业至少到十一点。

而大家永远只问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为什么没人问一问孩子愿不愿意学,孩子真正喜欢什么,花了大价钱换来的应试教育究竟会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呢?

文章说到一个案例,孩子通过上辅导班终于考上重点初中,但是每学期考试只有二三十分,孩子是为了报复家长,他刷题已经刷疲了。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成功者只有20%,总有人要做那80%,家长们红着眼睛不惜去赌一把做那成功的20%。

甚至有家长把自己没有考上好学校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实现,这是不公平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看一看一些名人的做法。

杨澜在《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这篇文章中说: 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我不认为那些课外的辅导班有那么大的作用,相反,我认为上了辅导班很可能让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我的孩子没有去上奥数班,我也没有给他们做任何跟知识相关的课外补习。多出的时间干什么呢?当然是去锻炼

“一到周末,我就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出汗,去锻炼,并且亲自陪着。这还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跟孩子建立起了"哥们儿"般的友谊,大大促进了亲子关系。"

可以像杨澜这样兼顾了家庭和事业的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确实不多,对于更广大的家长群体,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机会,不能失败。

所以前赴后继,砸锅卖铁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想感叹一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宋晓恒博士在《财富新密码》节目中说,教育有两个特点:

第一,时间是刚性的,孩子到了什么时间就要上什么学,不能说我没钱就晚两年再上;

第二,费用是刚性的,关于学费的多少,我们是无法像做生意一样和学校讨价还价的,需要多少就要交多少。

他的孩子上幼儿园期间,一年需要二十多万的花费,他算了一笔账,从小学到大学,三四百万是至少的,如果出国读书,费用会更高,这样一算把他都吓了一跳。

这笔钱对于他目前来说是轻松可以支付的,但他无法保证未来二十年都拥有一样的创富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创富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仅靠存钱供孩子上学是远远无法做到的。

而且,我们的人生中面临着种种的风险,例如意外,疾病,婚姻,创业失败,借款等等。

但对于教育这一刚性需求,要求我们不能失败,在任何时候都要让孩子拥有充足的教育金。

数据显示,有30%的家长无法陪伴孩子到成年,会因为疾病或者意外提前走掉。

所以,在我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借助金融杠杆来给孩子准备教育金,

及早准备,专款专用,尽量多的准备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基金定投+投资学位房+年金保险。

大家都知道,因为招生政策的影响,学位房即使老破小,它也是刚需,对于有娃的家长要尽早规划,尽快下手。

基金定投和年金险都是靠时间和复利来进行中长期的规划。

什么是复利呢?

通过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高兴要给他奖励,西塔说我只需要你奖励我麦粒,你在第一格放一粒,第二个放两粒,第三个放四粒,一直放到第六十四格。

国王说,这还不简单,结果放着放着国王就傻眼了,你猜放满棋盘需要多少麦粒呢?

疯狂的黄庄:如何积攒孩子的未来?

你有算对吗?我看完这个故事也是吓了一跳哈哈,相信通过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复利的威力了。

宋博士也说,他喜欢年金险的一点就是因为它的复利生息,虽然开始时只有很少的利息,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日计息月复利,利息会越滚越多。

疯狂的黄庄:如何积攒孩子的未来?

他说:“购买年金险,就是在保险公司种下一颗种子,保险公司给它浇水,施肥,二十年后它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的孩子在二十年后也即将成才,两者刚好匹配,是等长的。

即使我那个时候的收入已经急剧下降,我也依然开心,因为她最需要的这笔钱,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准备好了。

例如,从孩子三岁起,给孩子每年存5万*10年的年金险。这笔钱如果一直不取,等到孩子105岁时,50万就会变成1个亿,当然一直不取是不可能的。但目的是让大家看到时间加上复利的巨大力量。

富人善于借助杠杆,言传身教,家长们的理财观念对于孩子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教育是刚需,所以不管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教育,都需要教育金去支持,因此尽早规划,尽早安排。

这笔教育金放在孩子的名下,孩子可以终身领取,活到老,领到老。

孩子在教育阶段可以让他有充足的学费,和小伙伴去做科研和社交活动,同时还可以去追求自己喜欢的TA。

等到毕业了每年的钱可以作为旅游基金带他看遍大好河山;

等到创业了这笔钱可以作为创业基金。

等我们自己老了还可以用于自己的养老金,等孩子老了给孩子做养老金,或者传给第三代,所以一笔钱是有多重用途的。

而这一切只源于你在十几二十年前在保险公司种下的一颗种子。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的你,未来你的孩子也会变得如你一般优秀。

既然有了娃,便要为他披荆斩棘,奋战到底,为这甜蜜的负担提早安排。

钦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