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在養殖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癱瘓雞,一發現有癱瘓的雞出現,那一般都會被判死刑,出現癱瘓雞隻是個別現象時,大家並不會去注意,去關注。一般養殖戶的對待這樣的雞,就是挑出去就不管了,也不去重視。但是千萬莫要小看了有癱瘓的雞,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在養殖中出現雞癱瘓有哪些原因?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1】維生素缺乏

雛雞缺乏維生素B1,一般突發病突然,開始羽毛變粗糙,腳無力站不穩,坐地後仰,再者頸、腿、翅痙攣,病雞以飛節和尾部著地,頭仰向後,姿勢呈“觀星”狀態。有時側臥,頭向後仰。發病較慢對於成年雞,表現步態不穩,繼而癱瘓。

14~30日齡的雛雞維生素B2容易缺乏。向內彎曲病雞腳趾,尤為明顯,兩腿沒法站立,以飛節著地。當勉強以飛節移動時,常為維持身體平衡,雙翅展開。

雛雞佝僂病出現是維生素D缺乏,骨表現發育不全,特別以腳骨和肋骨最為明顯。一般見骨無力彎曲、骨折、骨端軟骨部膨大等。對於產蛋雞胸骨變軟,腳、翅膀易折斷,有出現腳麻痺而形似企鵝狀。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缺乏生物素易皮膚炎,在腳掌有出血以及裂痕,嘴角周圍出現痂皮。有時發生輕度骨短粗。

膽鹼缺乏生長緩慢,跗關節腫大,腳彎向旁邊、脛骨趾骨關節變平,蹠骨短粗、扭轉,同時肝臟發生脂肪變性。

煙酸缺乏,骨短粗,跗關節腫大,腳呈弓狀,腿彎曲,皮膚炎。

維生素E缺乏病雛頭向下攣縮或向一側扭轉,也有的頭向後仰。步態不穩,時而向前或向側面衝去,呈“醉酒”樣。兩腿陣發性痙攣抽筋,不完全麻痺。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2】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失衡

Ca、P缺乏及比例失調 雛雞發生佝僂病,表現生長髮育不良。兩腿無力,步態不穩,腿骨變脆易折斷,趾變軟易彎曲,肋骨呈串珠狀,胸骨呈S形。

錳缺乏 引發骨短粗,脛蹠關節腫大,脛骨遠端和蹠骨近端發生扭轉或彎曲,最後腓腸肌腱從其踝部滑脫下來。

硒缺乏 容易與維生素E缺乏同時出現,病雛全身軟弱表現無力,翅下垂,羽毛松亂,腿麻痺而臥地不起。

缺乏鋅生長緩慢,皮膚呈鱗片狀,跗關節腫大。

高蛋白飼料中過高的蛋白含量,尤其是過高賴氨酸含量,可引起雞發生腿腳病。病雞關節腫脹疼痛,呆立,活動困難而跛行,嚴重者癱瘓。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3】與疾病有關的腿腳病

葡萄球菌病關節炎型常見於較大的成年雞,病雞跛行、蹲伏、側臥一直癱瘓。足、翅關節腫脹發炎,有時可見到趾瘤,腳底腫脹。

慢性巴氏桿菌病病變常在身體的某部位出現症狀,如鼻竇腫大,鼻流黏液,一側或兩側肉髯腫大,關節腫脹、化膿,跛行等。

傳染性滑膜炎病菌主要侵害蹠關節和脛、足墊的滑膜。比較嚴重情況下可延續到另外關節的滑膜,導致滲出性滑膜炎、滑膜囊炎及腱鞘炎。對於病雞行走出現困難、跛行,步態出現踩高蹺狀或呈“八”字型。關節變形腫大,胸前出現大水泡。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綠膿桿菌病雞體溫升高,陣顫,運動失調一直臥地不起,跗關節腫大,病雞腹部和腿部皮膚呈綠色,腳爪潰瘍,形成結痂,揭去痂片可見綠色膿球。

麴黴菌造成病雛雞常急性暴發,發病率及高,在1%-50%死亡率。有的病雞因病原侵害腦組織,引起共濟失調、腿腳麻痺等神經症狀

雞蟎有時可引起皮膚髮炎粗糙。炎性滲出物形成灰黃色,灰白色或結痂,腳腫大,外觀似塗石灰樣,俗為“石灰腳病”。時間久可發生關節炎,趾骨壞死,行走困難。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新城疫病程時有神經症狀出現,頭頸歪屈。病雞步態不穩,做圓圈運動,共濟失調,或向後倒退;有時翅膀麻痺,不能站立後肢癱瘓。

馬立克氏病多發生不全或完全麻痺神經型症狀,兩腿呈劈叉一前一後姿勢,頭頸歪垂。

病毒性關節炎一般發生於肉雞,初期病雞步態稍微出現異常,逐步發展為跛行,常坐在跗關節上,驅趕會移動。不能活動跗關節腫脹,無法伸展患肢,不敢重負。稍長病程時,典型的蹣跚步態出現,多向外扭轉患肢,不良發育。禽傳染性腦脊髓炎 病雛步態呈現異常,兩側性運動失調或不完全麻痺等。出現羽毛鬆弛,頭頸呈神經性震顫,受驚時搖擺挪動、蹲下或倒下。會呈犬坐姿勢,以脛骨和跗關節以支持身體走動。隨病程發展,完全癱瘓。

養雞技術:養雞生產中出現癱瘓雞一定要想到這些,切記!

4】與環境和遺傳因素有關的腿腳病

常發生肉雞,因潮溼板結的墊料,飼養密度又大,應激因素驚群,低溫受冷,網底堅硬粗糙,以及不合理的板條間隙距離等,引起肉雞的趾爪變形,腳墊損傷。

總之提示:雞發生腿腳病的原因極其複雜,應引起重視並細心鑑別,特別是傳染病導致的腿腳病,需根據病理剖檢變化及實驗室診斷才能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