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有效輔導孩子作文?在孩子的輔導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fairyfaye


我是陪著女兒一起成長的普通家長,現在女兒五年級,作文寫的還可以,對於如何輔導作文這個問題,我們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刻意去強調怎樣寫,更沒有參加作文輔導班,說說我和女兒的經歷和經驗吧。



有大量閱讀做基礎,作文才能寫的自然流暢。

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寫好作文,就別怕麻煩,好好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我女兒一年級喜歡的《淘氣包馬小跳》,《姜小牙上學記》等,還讀了很多很多的繪本,大一點了,讀的就比較雜了,名人傳記、科普啦,動物小說、文學名著,有時候就照著書單讀。

讀的書多了,腦子裡的素材就多了,思路才會清晰眼界才會開闊,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寫作文的時候才不會不知道寫什麼而發愁。

讀書多了,不用刻意去想怎樣去遣詞造句,怎樣注意語法,就像我們說話一樣,正確的句子早就在腦海裡,自然而然地就說出來了,寫作文也是一樣,通順流利的句子不用刻意就寫出來了。


平時生活中多練習,引導孩子多觀察多記錄。

小學寫作文總是先從描寫實物或者寫一小段故事開始,所以平時和孩子一起的時候就要多練習,不要等到臨時抱佛腳,寫不出來。

比如,遇見小動物了,就和孩子一起觀察它的形態,它的動作等等。我們總是觀察小螞蟻搬家啦,小麻雀怎麼走的啊,這星期看見好幾只蝴蝶就觀察它的顏色,飛行的動作和速度等,慢慢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注意,一定和孩子一起邊說邊觀察,千萬不要當成任務,否則破壞了孩子的興趣,就都沒意義了。

可以準備個小便籤本,隨時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你也記,孩子也記,比賽著記錄,在融洽的親子關係中,積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這是課堂上難以學到的。

孩子願意寫了,寫的多了,慢慢指導他,注意一些寫作技巧。

孩子寫完了,家長一定要看一看,孩子寫的好的地方表揚一下,不好的地方可以指導一下。

比如,孩子寫的好的比喻句、排比句或者其他出彩的地方,一定給予表揚,可以和她討論一下,怎麼想到這樣寫的啊,這樣具體的表揚會讓孩子更喜歡寫作文。

偶爾出現的錯別字和不當的標點符號,修辭手法用的不好的地方,和孩子一起修改。可以找一些相關的範文,讓孩子模仿,練習多了,他就知道怎麼去寫了。

孩子不反感很高興的話,就作文細節和遣詞造句可以進一步完善,內容深度可以進一步挖掘,比如感受描寫,最後的總結之類,和孩子一起,力求一篇優秀的作文。這樣陪孩子寫幾次,他對怎樣寫作文心裡有底了,以後就會越寫越好。

總之,輔導作文不能一板一眼,更不能因為孩子寫不好而總是批評,掌握各種技巧,盡力和孩子一起在輕鬆的氛圍中陪孩子學寫作文,才能真正寫好作文。


一園青菜綠蔥蔥


用事實說話,先舉個例子。

有一位四年級的學生,在班上也是屬於成績好的學生一類,語數外總分經常考班級第一名的那種,跟我上作文課有一段時間了,對文章立意、文章結構、修辭運用以及寫作的語感上都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本學期週末輔導的第一次課,我讓同學們來寫遊記,她的文章我還是打回去讓她重寫了。

她寫的是跟爸爸還有爸爸的朋友們兩家去安徽齊雲山遊玩,文章寫好後交上來,我問她齊雲山在哪裡啊,她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回答我說不知道,齊雲山有哪些美景啊,她仍舊說不知道。因為她的文章裡這些最應該展現的東西都沒有展現,我看到的是她跟小朋友一起玩漂流很快樂,問題是這樣的情形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而不一定是在齊雲山啊。

我告訴她,你寫文,要把讀你文章的人當作從來沒有去過這些地方,把你看到的最美的景色,最值得推薦的地方用你的文字告訴大家。可是,你出門玩了幾天,你什麼也沒有觀察到。只知道出門開心了。課後她媽媽來接她,問我她的情況,我如實告訴她。她媽媽也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情況。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絕不是個例。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孩子之所以寫不好作文,就是因為他們對生活中的事和物缺乏感知。對於這樣的情況,有家長問的時候,我都建議他們每週最少帶孩子出去遛躂半天或者一天,在這個過程中提示孩子去留心觀察所能看到的人、景、事、物,培養他們對生活的感知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在寫作文的時候,經過老師的點撥,他們就有可能把文章寫很得實,否則,文字描繪得再好也是一個空。

中國古人常說寫詩工夫在詩外,其實,寫文章何嘗不是?感知生活,博覽群書,都是寫好文的基礎,這不是一兩節寫作課所能教出來的。


蘇小妮


提起作文,可以說讓很多家長孩子頭疼,因為它根本無從下手。即便家長想幫孩子忙,卻也不知道如何幫。那麼,孩子的作文,家長是否需要輔導呢?

不要刻意輔導!

為何這麼說呢?

作文是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載體,如果說,孩子沒有想表達的願望,內心裡找不到屬於自我的那種情願,寫出的作文生澀難讀,直白說,就是常說的流水賬。

所以,與其下字句段中下功夫,不如返璞歸真,從情字入手。想辦法讓孩子有表達的慾望,比如說,孩子被爸爸誤解了,而且是那種令孩子無法容忍的誤解,此時媽媽正好回家,試想一下,孩子接下來會是如何的場景呢?

各種控訴爸爸,現在的,之前的,甚至還能推理想象出一些情況。而且,此時孩子說起來頭頭是道,條理也很清楚,就彷彿語言高手似得,甚至連爸爸自己都無法反駁,唯有尷尬一笑。

我們想一想,如果把孩子控制爸爸的過程全部變成文字,那將是何種的震撼。如果恰巧這是一篇作文,我想孩子羅列的各種事實都是在圍繞控訴爸爸這個主題講的,其它無關緊要的,肯定不會談的。

在表述過程中,各種反問,各種語氣,更是層出不窮!

這說明,孩子其實是具備寫作天賦的。只不過,沒有特別想,甚至已經達到不得不寫的慾望罷了。

那麼,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做什麼呢?

觀察!

觀察生活,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試想一下,我們很多時候都讓孩子觀察生活,去了某個地方,肯定是先觀察景或人。然爾,關鍵的問題是,觀察後,可有何發現呢?

所以,乾貨來了!

在這裡給大家強調一下,發現重於觀察!

如果觀察沒有發現,那麼只能說明這次觀察無效。哪怕是無數次觀察,都沒有發現,其都是無效的。在作文中,是無法看出變化的。

於是,孩子一直在觀察,作文水平一直原地踏步。

所以,與其讓家長輔導孩子如何開篇如何結尾如何謀篇佈局這樣的高難度技術活,不如,回到本源,先讓孩子有充分的書面表達慾望,再次孩子從觀察中有所發現,假以時日,必能有所進步!


說文寫作


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三點:

①孩子與您的知識水平不一致,不能用大人的語言和孩子交流,要儘量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與其交流,這樣會事半功倍;

②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帶個人的情緒,孩子不懂的地方多次講解就是,千萬不能打孩子;

③“你好蠢”,“怎麼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這種話千萬不能說,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的


可以關注“湯子媽媽”頭條號,湯子媽媽經常會發佈教育、育兒方面經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