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清楚,需要怎麼做也清楚,但為何就是沒法糾正問題?

迷彩黃金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家庭溫馨、信任、和睦的相處一切對孩子都起著重要的影響。家教:寬中有嚴,父母是指導者、協商者、絕不能成為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孩子不同於大人的觀念,父母必須在理解他們、愛護他們、與他們做朋友的基礎之上耐心細緻地引導他們,尤其重要的是;父母一次說話不算話,或者撒謊漏了底,那麼父母的威信,和教育的全部成果都將徹底毀滅。

父母必須拿出全部的愛、耐心、精力和智慧以及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優秀而人格健全的成器兒女,作為父母,必須高度地清楚一點;對孩子的挖苦、貶低、漫罵等一系列不負責任的做法,只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和反抗、反抗厭惡父母、反抗厭惡學校、甚至於反抗厭惡整個世界。

總之;不讀書的家庭是精神上殘缺的家庭,不和睦沒有愛的家庭,首先影響的就是孩子健康成長。


奇堯最棒


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身上的問題我都清楚,需要怎麼做我也清楚,但是掌握了這些原則並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

1.沒有搞清孩子青春期的特點是什麼?自我折磨;

2.沒有真正抓住問題,沒有看到問題背後的原因,自我揣摩;

3.沒有“對症處理”,自我摸索;

4.沒有足夠多的素材構建孩子正確的認知,沒有足夠豐富的溝通技巧,還自我欣賞;

5.沒有改變孩子問題的心態、行動和意志力,自我猶豫;

6.沒有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和態度,慣性思維和慣性行為延續,自我陶醉;

7.沒有充分利用資源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不珍惜他人的意見建議,自我滿足;

8.沒有對照原則一條一條去分析,沒有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制定對策、措施,自我放棄;

9.沒有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處境,自我尊大;

10.不懂的如何啟發引導孩子自己選擇,而是唾沫橫飛、拳腳相加,暴力對待,毫無民主,這不是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自我釋放。

總之,教育過程中,受教者和教育者都是互相促進成長的過程,父母不成長,一味要求孩子成長,勢必事與願違。父母自己都做不到,豈不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迷彩黃金


首先,孩子的問題清楚怎麼做也清楚?就是沒辦法去給他糾正

你主要是父母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不是說高高在上,我是爹,你必須聽我的,我是媽,你必須怎麼樣怎麼樣做。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性,他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無論孩子多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才容易和孩子接觸交流。放下自己的架子,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溝通。這樣孩子才有可能聽你的。

所以說,父母是引導者,不是命令者,要認清自己的角色才能夠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意識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在生活中往往很多人都是說必須的,我說的就是對的,經常會聽到,哎呀,這都是為你好啊。其實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你就會得到與孩子溝通的秘訣。


家樂隨筆記


把孩子當成自我的私有物。一切以大人的意志為意識。這是父母的極大錯誤。是對人性的極大不尊重。這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不足之處。父母沒有學會尊重孩子。因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意識及思想。甚至他想將來想做個什麼樣的人。是孩子的權利。那怕想當個清潔工環保人士。

中國文化以家為單位。這種觀念在當下要改變了。每個人都要學會尊重他人的性格及生活方式。


凡轉如是


沒有辦法糾正的不是孩子身上的問題,而是父母身上的問題。

很多事情,不光父母,孩子自己也會發現錯誤,但孩子有些時候自我管理能力差,需要父母督導。而父母在督導的過程中,很難做到堅持,如果做一件事情父母一直可以堅持,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勢必會有改觀。


原本一回事


沒辦法就是啥也不做就是最好的辦法,有的孩子天生有桀驁不馴的性格,這也許是個好事,只要孩子不學壞不要太多幹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