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你們認為孩子有必要上學前班嗎?

首都父母學堂


我兒子幼兒園的時候,我認為學前班是不用上的。當時覺得,孩子就幼兒園這幾年可以快樂的玩兒,所以不應該上學前班,那是折磨孩子。而且學前班參差不齊,怕孩子學到錯誤的知識,養成不好的習慣,到小學再改會浪費很多時間。

可是孩子上了一年級,各種跟不上。首先,拼音講的特別快,他之前沒學過,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拼音還沒有完全過關。數學口算能力也不如班裡大部分同學,而且他也不喜歡做,感覺就是我們大人說的懶,其實就是沒有別人快,自信心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惡性循環了。

他比較好的科目是英語和體育。英語我也沒給他提前報班,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開始帶他讀的英文兒歌和繪本,上一年級後一直輔導他英語,所以考試分數都不低。他在英語學習上特別自信,而且感覺越學越容易,新單詞新課文很快就會讀會背了。

體育好除了他遺傳爸爸的基因外,從五歲兩個月起就開始練習跆拳道了。所以他體育都是優秀,二年級短跑測試就已經跑出了四年級100分的水平。他曾經特自豪的跟我說:我跑的特別快。

所以,學前班還是應該上,但要找個靠譜兒的,最好有朋友鄰居上過的,瞭解的。讓孩子把拼音、100以內加減法、簡單字的寫法學了,到了一年級不會被落下,這樣孩子才有信心,才有動力。現在小學老師好像都認為孩子們會了,所以講的特別快。


可太太愛瘋


我個人認為孩子可以不用上學前班,因為幼兒園這整個階段就是學前教育階段。目的就是培養幼兒的學習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到了小學一年級老師會教孩子1-20的加減法,拼音和簡單的漢字……


有時候一年級的孩子什麼都會,反而讓老師更頭疼:因為老師必須得想一些提高的內容,來讓孩子有事情可以做。但是小學的課程是有規定的,老師只能提高它的進度或者難度,那麼下一波的家長又覺得一年級怎麼這麼難,抓緊上學前班……如此惡性循環。父母苦,老師苦,孩子更苦。


這樣的惡性循環想要解開,老師這一關是不可能的,關鍵還是家長,家長放下急功近利的心,幼兒園該做什麼做什麼。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多陪陪我們,等孩子上學又是各種身不由己了。


每文木木


其實現在孩子上的幼兒園就是學前班,幼兒園裡也教授一些算數,英語,畫畫,跳舞之類的,有很多幼兒園還有正規的課呢!

但是如果你還想孩子在幼兒園之外再上其他興趣班之類的,作為一名老師來說,我覺得沒什麼必要,畢竟孩子的天性是玩嘛。至於幼兒園,一來國家有規定,二來現在基本上是獨生子女,讓孩子去接觸更多的同齡人,相互玩耍,積極融入集體生活,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文化課,在孩子上小學之前,這些可以暫時不用考慮。祝您孩子能夠快樂每一天!


夏天的風33017095


學前班或者幼小銜接,建議孩子上。

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臨的一個轉折,經常會有家長問:幼小銜接班真的需要上嗎? 幼小銜接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處理不好直接對孩子的教育甚至心理產生不利的影響。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期,說到“過渡”就會想起閱讀理解裡過渡的作用-承上啟下。幼小銜接亦是如此。 就兩種教育階段的不同而言:首先幼兒園教育遊戲較多,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發展,比如動手能力、想象力等。而且因為孩子還比較小,所有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孩子相對比較自由。但是當升入小學後,開始正式的課程和知識的學習。而且有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一節課45分鐘或者40分鐘,課堂上也會有相應的規定,比如上課期間不可以上廁所等等,而且還必須遵守小學生守則等,對於孩子而言有了更嚴格的要求。兩者的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這種適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 如果孩子沒有能較好的完成此過渡,會造成孩子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方面的種種問題。比如:心理壓力大,丟三落四,焦躁等。所有幼小銜接很重要。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作為家長要怎麼幫助孩子較快適應小學生活,順利渡過從幼兒園到小學生活的過渡期呢?

1、多鼓勵,可以提前帶孩子熟悉環境。 一般來說6歲左右的孩子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具備了上小學的條件,孩子從內心還是比較嚮往新的學校,作為爸爸媽媽就要多鼓勵孩子,交流上小學的好處:比如說寶寶長大了,寶貝可以認識新的朋友,新老師等等,給孩子更多的期待。然後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去熟悉新的學校環境,減少對環境的陌生感,從而減輕一些心裡負擔。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在學習習慣方面,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完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小學階段開始靜態知識的學習,遊戲減少,放學後肯定會有一些課後作業需要獨立完成,不能總是依靠爸爸媽媽幫忙完成,要學習獨立完成。另外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就要從小養成。在生活方面,上小學了,不可能一直被爸爸媽媽或者老師照顧著,就要學會自理,比如學會收拾自己的學習用品,不能總是丟三落四,學會繫鞋帶,整理自己的衣服,還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幼小銜接,讓孩子更好的開始新階段的學習。


晗若瑾


目前孩子上學前班的必要性,沒有以前大。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孩子可以上一個短時的幼小銜接的班,一兩個月就可以,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不在於學多少知識。

現在小學的教學已經做了很大的調整,學校都是從零起點開始教學,當然家長也要適當的打聽一下週邊學校的情況。

總體來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沒有必要學太多小學階段的知識,那對他們的成長其實是不利的。孩子學過多小學階段的知識,等他真的上小學的時候,他會產生一種錯覺,感覺很多知識自己都會,其實理解的深度是不夠的,這樣反而會影響孩子聽課、做作業的專注程度。

當孩子上小學,只要家長多跟學校配合,讓孩子能跟上教學進度,他們會很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即使你家孩子沒有上學前班,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我就是神話


學前班是一個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能更早的學會小學一年級的規矩,當然也能提前學到一些拼音、加減算數,對進入一年級後的學習習慣有很大幫助。如果是那種比較早慧的孩子完全可以跳過這個階段。



個人傾向於上公立的學前班,管理上跟一年級已經很接近了,孩子也能接觸到年齡大些的哥哥姐姐們,對正式進入小學幫助非常大。如果說就是打算孩子入讀私立小學,那自然也就讀私立的學前班了,這樣銜接起來也少花很多心思。


看看今天出太陽沒


這個是十分有必要的,畢竟現在的社會壓力很大,沒有幾個父母能抽出時間對孩子的教育,小孩子從小就要有良好的教育,對其以後的人生才會有補助,也許很多人會說孩子那麼小,送去哪裡還不是讓別人帶,還不如省點錢給老人帶,其實這是錯誤的,畢竟專業的是交給專業的人做,這才是最正確的,做父母的辛勤工作就是想讓子孫後背能有一個好的環境,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望子成龍這是所有做父母的冤枉,雖然文化不一定能改變現狀,卻能改變個人,常規的教育要從小開始。


心絃彈奏的憂傷


肯定上了好,而且必須的,不上以後有的鬧心的,我家孩子上了,感覺太好了,習慣都養好了,每天作業自己操心,我都不用管,作業做完騰出時間做其它課外作業,學校教的很快,也沒時間等你的孩子慢慢成長,所以還是早點學為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