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2個月,他一發脾氣媽媽的情緒也容易失控該怎麼辦?

Joanna3182234416


如媽媽自己所說,你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情緒有問題,先要調整。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父母面前似乎特別“不乖”,一方面跟叛逆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跟父母陪伴少有關。 如果是前者,那麼平時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多給孩子提供選擇,多與孩子做約定。比如帶孩子出門前,就約好,我們一起可以做什麼,但有哪些規則我們得先約好。並跟孩子講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設立規矩。 如果是後者,媽媽需要明白,孩子對父母的愛的渴求,如果得不到滿足,常常缺乏父母的關注或者高質量陪伴,他們不懂表達,也容易通過憤怒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明明跟姥姥在一起都沒有什麼,可是一跟父母在一起好像情緒就更容易出問題。那麼,這意味著父母需要更多陪孩子了。

如何更好地陪孩子呢?第一,遇到孩子鬧情緒,媽媽需要先共情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都被媽媽看見和接納,但是仍然需要媽媽溫和而堅定的堅持既定的規則和計劃。第二,媽媽自己忍不住想發脾氣的當下,要回避孩子,或者自己找個別的什麼事情做。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孩子一轉眼可能已經沒啥事了,倒是大人還在生氣中。第三,讓爸爸更多參與。爸爸多跟孩子玩兒,會明顯改善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不要急,慢慢來。沒有哪個做父母的一上來就會很輕鬆,我們常常是和孩子共同成長起來的,加油!


積木育兒


他發脾氣的時候,緊緊的抱著他,拍拍他,安撫他,我家寶就是這樣,如果表現的特不好時,他會大哭半個小時多,但我的處理方式是一直不理他,完後不哭了時,就抱著安慰他,和他講道理,這樣的情況有兩次,以後就再也不發生了,我是輕易不對孩子發脾氣的,但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都會和孩子聊聊天,和他講講對與不對的事情,表現好就用大拇指在他的大拇指上給他點贊,時不時給他個小驚喜等,

估計你是姥姥帶孩子,他和你感情上有點疏遠,你經常親親他,抱抱她,和他一起玩,告訴他媽媽特別愛他,我覺得你陪著他玩,只要他玩高興了,能感覺到媽媽和他特別親,他就會聽你的話的,要實在無理取鬧,他畢竟是個孩子,你也不要摔東西之類的,直接告訴他,沒表現好,媽媽生氣了,完後冷處理,不理,也好啊!

其實給孩子的愛就是陪伴,和他一起玩,個人意見,其他的也沒有了,嘿嘿,我家寶三週七個月了!


雪中情2003年


孩子32個月,也就是2歲8個月。一般這個年齡我們會說幾歲幾個月。這樣會比較好些。因為只有形容1歲以下的孩子才用幾個月。從你的標題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在某些方面比較寵愛自己孩子的。有時候寵愛過頭只會害了孩子。

兩歲半的孩子是育兒裡的關鍵期。3歲之前是培養孩子好性格的黃金時段。這個時候作為一個大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放孩子發脾氣來。我們要冷靜沉著對著他。孩子如果在外面要鬧,父母把帶孩子到沒有人的地方。就讓孩子在那裡發脾氣。我們就看。不理他。等他發玩了,沒有人理他。他自己就好了。他下次知道用這種哭鬧是沒有用的。如果在家裡。那就把孩子帶到一個沒有其他人的房間。父母看著他哭鬧。這個時候作為父母一定要沉著冷靜。多做幾次深呼吸。人都會有情緒控制不了的。我們需要慢慢練習。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