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姥姥帶孩子的比奶奶帶孩子的多很多?

高興媽媽聊育兒



我的女兒小時候也是姥姥幫帶一年多。我覺得題主說的兩方面原因都有吧。

一方面姥姥帶孩子比奶奶帶孩子的多,在姥姥角度上,幫忙帶孩子是疼女兒成分多些。媽媽經歷了生兒育女的過程,體驗過既照顧孩子又要工作的辛苦。所以,當自己的女兒生了寶寶時,如果需要,媽媽自然願意去帶孩子,替女兒分擔的。


站在女兒的角度上,當然願意讓自己媽媽幫忙帶孩子。首先,媽媽生活方式和習慣比較瞭解,不需要磨合。同時,當育兒過程中,和媽媽有意見不同時容易溝通。

奶奶帶孩子少的原因,怕是婆媳關係是雙方都很介意的地方。婆媳關係一直都是很敏感的,相敬如賓是最好的狀態,但是,在育兒方面肯定會有不同的見解,溝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很多奶奶不會幫忙照顧孩子,或儘量不全職幫忙照顧孩子。


漫漫育兒路


一次我帶孩子出去玩見一個老太太帶兩個孩子,聊了兩句。問她:“是奶奶還是姥姥?”她說:“是姥姥。”然後她也問我,我說:“我家也是姥姥帶孩子。”老太太說:“現在都是姥姥帶孩子。誰願意受這個累呀,還不是怕閨女受罪。奶奶帶孩子,做兒媳婦的什麼活都不少幹,婆婆還得挑三揀四的。我給閨女帶孩子,她能在家多歇會兒。”老太太的話簡直說到我心裡去了,我媽也是這樣說的。

看看小區裡帶孩子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姥姥。一個女孩,天天姥姥帶著。姥姥是南方人,因為家裡有事就回家幾個月,讓奶奶來帶孩子。奶奶來了沒幾天就對小區裡的人說帶孩子累。小區裡的人都跟姥姥熟,也不愛理她。以前姥姥帶的時候從來不說累,還經常帶孩子出去玩。這奶奶連小區都不出,還總喊累。

還有個更過分的,孩子跟姥姥姥爺和媽媽住,爺爺奶奶和爸爸不住在這邊,而是週末來看孩子。其實很多家庭是姥姥和奶奶輪流帶,可是這奶奶是完全不管。

再看看爺爺奶奶帶孩子的,一定是姥姥不能帶孩子的家庭。有的姥姥是年紀大了,有的是身體不好,有的是還沒退休,有的是要帶別的孩子。總之,沒有一家是姥姥週末來看兩眼孩子就走的。有一家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因為住同城,爺爺奶奶週六週日要回自己家休息,至於孩子誰帶就不管了。週六週日,我們經常見小兩口帶著孩子去商場玩,然後在外面吃飯,因為做飯太麻煩了小兩口不願意做。即使這樣,這爺爺奶奶在我們這裡已經是極好的爺爺奶奶了。


品智女人


我家所在北京的一個小區,孩子老人帶的居多。北京生活壓力大,單靠爸爸賺錢,壓力太大,一般雙職工家庭佔了絕大多數。年輕人要工作,最近各種保姆的負面新聞也多,帶孩子的任務自然落到老人身上。老人們通過帶娃娃也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據孩子姥爺的可靠消息,小區裡帶孩子的姥姥姥爺遠比爺爺奶奶多。為啥會這樣我家姥爺現身說法,給出個他所理解的原因。首先,還孩子肯定是出力不討好的活兒(我家姥爺對此深有體會),既然這樣,爺爺奶奶自然不是萬不得已,肯定不太願意來。但是姥姥姥爺心疼閨女,尤其在北京,我家住的小區都是北京新移民,小區裡的媽媽學歷相對挺高的,一般都碩士以上學歷,一想到孩子沒人帶,自己閨女要當全職媽媽了,老人們一萬個不樂意,所以再苦再累姥姥姥爺也要帶孩子,完全為了心疼自己閨女。

第二,與老人相處問題決定了姥姥看孩子比奶奶多。婆媳關係自古都是難題,而丈母孃女婿的相處相對容易,所以為了避免矛盾,一般女婿也願意丈母孃帶孩子。

第三,我覺得說公婆不帶孩子,你們也別來看孩子,這個觀點要命,我不同意。孩子本來就是孩子爹媽的責任,非要把這個責任推給老人真的太不對了,如果老人出於愛,幫忙帶了,就請大家千萬記得感恩,帶的好不好就要跟老人多交流,別用讓老人背鍋。嫌棄老人帶不好,請你自己來,就整天嘰嘰歪歪。關於婆家要不要出錢,錢是誰賺的誰就有話語權,別不給錢就嘰嘰歪歪,能不能自立自強靠自己,別用惦記老人的錢。總之一點,誰帶孩子也不容易,做好自己的本分,別對養大自己的爹媽要求太高,包括自己的公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相信做好這一點,姥姥姥爺或者爺爺奶奶都會願意助你一臂之力的,記得要感恩!



有趣有料二寶媽


我的孩子就是姥姥姥爺看著長大的。生孩子的第二天,婆婆來了,隔了一天就走了,回去上班。從此婆婆再也沒來看過一天孩子。生孩子後,父親也退休了,母親帶了幾個孩子累了,不想再看孩子,父親說不看孩子,大人咋上班?孩子半歲後我上班,父母開始看孩子。到了shang幼兒園,繼續接送,到了上小學二年級,公公不在了,婆婆一個人感到孤獨,讓把孩子轉到她們的學校,她來教孫女,老公接了電話直接拒絕。父母聽說了,非常生氣,小的孩子,一天沒抱,一分錢不花,放寒暑假一天不來陪孩子,現在想帶孩子,一萬個不答應。只有自己的親媽親爸心疼兒女,其餘的人都是白搭。父母把我的孩子當成心頭肉來心疼,從不讓家裡的任何人說她,孩子也特別孝順姥姥姥爺,經常給姥姥姥爺買東西。然而,奶奶這個稱呼對於孩子來說,只是一個明詞,無關痛癢,十八歲前,奶奶連個壓歲錢都不給,奶奶自然不會看孩子了!奶奶今年七十多了,但願她身體健康,越活越年輕,啥時候想明白了,有初一就有十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就行了。


手機用戶6228341137


寶媽現身說法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家的娃就是姥姥姥爺帶得多。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姥姥姥爺是真心心疼自己的閨女啊!職場媽媽帶孩子是很辛苦的,那時候我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多一些。公婆幾乎是不會主動伸手接過孩子讓你去休息的。所以直接累到抑鬱了。我媽媽身體也不好,但是她撐著都幫我帶孩子,就是為了我能夠多睡一會兒。事後我媽媽才說到當時她其實也累得厲害。感動到爆表啊!

還有一個原因,我媽媽幫我帶孩子,幫我避免了很多我和公婆之間的矛盾,讓我少了很多精神負擔,真的是明智極了!和媽媽商量事情或者說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也容易很多。

現在孩子和姥姥姥爺的感情非常好。


阿木與小雨


姥姥和奶奶的區別,看完這10段對白終於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姥姥帶孩子!

01

關於預產期

姥姥:預產期啥時分了?答:七月份。咋地選個這時分,坐月子熱死,又不簡略坐好,自個受罪!

奶奶:這時分好啊,我孫子不簡略著涼,上學又不耽擱,多好!

02

關於孕期

姥姥:看你外臉蠟黃,想吃啥儘管說,愛吃就多吃點,不愛吃媽再給你做!

奶奶:你多吃點兒,你如今不是一個人,我孫子的營養得跟上,吃了吐,吐了也要吃!

03

關於坐月子

姥姥:多喝點雞湯,補補身體,別總是想著孩子。

奶奶:多喝點魚湯,這樣下奶快,別餓著孩子。

04

關於孩子長相

姥姥:長了爸爸媽媽的長處,眼睛像媽媽,嘴巴像爸爸,太漂亮了!

奶奶:你瞧瞧這孩子,和他爸小時候一模一樣,長相都隨我。

05

關於媽媽上班

姥姥:母親去上班,掙錢給寶寶買好吃的了,黑夜母親就回來了!

奶奶:你母親不要你了,今後你就跟奶奶過吧!

06

關於孩子學說話

姥姥:寶寶,叫媽媽,媽媽懷你生你的時分可受不少罪呢,長大要孝順她啊!

奶奶:寶寶,叫奶奶,先叫奶拄金拐,先叫奶奶長大了有福氣哩!

07

關於孩子吃零食

姥姥:寶物,不能吃這個,這個對身體欠好,吃多了長不高!

奶奶:可不是我不讓你吃啊,是你媽說的不讓你吃!

08

關於生二胎

姥姥:母親要給你生個小妹妹了,今後就多了一個人來愛你啦!

奶奶:你母親要生小弟弟了,今後就不要你了,你要聽奶奶話,跟著奶奶過!

09

關於爸媽吵架

姥姥:快去拉著父親母親的手,跟他們說你愛他們!

奶奶:你爸一天到晚掙錢多不簡略,你媽在家光花錢,還成心氣你爸呢!

10

關於自己的身體

姥姥:我這人閒不住,我喜歡帶娃,越做事身體越好呢!

奶奶:這幾天帶孩子把我累壞了,孩子就應該當媽的多帶帶啊!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首先這種現象的出現我認為是因為當年的獨生子女都長大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有條件讓姥姥帶孩子。如果女方母親這也有孫子孫女一大群,一般來說都是會先帶孫子孫女,是沒時間和精力再帶外孫女孫子的。

其次,現在跟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別就是因為孩子少,有的人只有孫子,有的人只有外孫,所以現在孫子孫女與外孫外外孫女已經一樣親了,不像以前那種老思想,覺得外孫沒孫子血緣近,這也是人們如今男女平等思想的一個表現吧。

最後,姥姥幫帶孩子確實有很多優勢,第一女兒這邊不用顧及什麼,跟自己媽媽有什麼教育理念不一樣的可以直接說出來,但是婆婆就不一樣了。可以減少很多矛盾。

大概就是這三點原因吧。


一種常態


根據身邊很多人 的事例來說,總的來說,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姥姥心疼女兒。

就按我家的來說吧,我媽媽快50歲了,人老了,不是今天腿疼,就是明天腰疼,有時疼的只能在床上躺著,即便是這樣,只要她不疼的幾天,就會想著幫我帶孩子。我婆婆快60歲了,身體比我媽媽的好,沒有這疼那疼的毛病 ,可是從來不會說,我給你看幾天孩子吧,即便有時候把孩子送到她身邊,她也會說,我老了,看不了孩子。我婆家只有我兒子一個孫子,還 有兩個孫女,我婆婆一直重男輕女,在這樣的背景下,她也沒有多喜歡我兒子。

二、婆婆把媳婦當外人,自然把孫子也當外人。

其實,總是理解不了這個事情,媳婦不喜歡,可以理解,不是你生的,婆媳本來就沒幾家關係融洽的,可是孫子是你家的,但,有的婆婆行事的標準就是這樣的。

三、女兒用媽媽比較理直氣壯。

即便是媽媽覺得帶孩子很累,很辛苦,可是當女兒提出要求後,看著女兒一個人忙前忙後,力不從心,總是於心不忍的。


子謙媽媽育兒經


我女兒生產時是凌晨,只有她母親和她老公在醫院守護,婆婆卻在家睡覺。外孫女出生的第一時間,老伴電話通知了我,我隨即下樓告訴了兩親家。可他(她)們的第一反應是四目對視,竟然連一句問候和祝福的話也沒有,一種很失落的表情掛在了臉上。隨後,到了醫院還說了些非常傷人心的話。小妮妮出生不到二十天,倆親家便匆匆回內蒙去了。如今,外孫女快兩歲了,爺爺奶奶迫於輿論壓力又來濟南了,說要把小妮妮帶去內蒙,女兒堅決的拒絕了。外孫女的出生,親家重男輕女的思想暴露的淋淋盡致。孩子至今從未離開過我和姥姥,她就是我們家的小天使,給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幸福,也讓我和老伴盡亨了天倫之樂,祝福小妮妮健康快樂的成長,你是姥爺的開心果,姥爺是你的保護神。


海市蜃樓9171


我覺得都有吧。尤其是月子時,姥姥帶最主要還是心疼女兒,想讓女兒月子過得舒坦些。出了月子如果還是姥姥帶孩子,那應該就是因為婆媳關係了。畢竟這個年紀的婆婆也處於兩難。自己做媳婦時要服侍婆婆,結果年代變了,自己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了,又換過來了,因為畢竟現在很多媳婦自己經濟獨立,不可能一味在家裡。觀念的不同,很容易導致矛盾。所以很多人總希望自己的媽媽幫忙帶孩子,舒心,輕鬆。當然也有那麼一些婆婆例外,倒不是說把媳婦當女兒,而是真心把媳婦當媳婦,遠近適宜,反而做事比媽還著調的也挺多。至於為什麼頭條上埋怨婆婆的多,力挺婆婆的少。我想應該是因為如果婆婆照顧的好,過得舒心,誰還沒事關注頭條上婆媳關係啊?畢竟只有同病相憐,自家婆婆對自己並不好的媳婦,在頭條上尋求慰藉,或者發洩以減少家庭矛盾,減少向丈夫抱怨,這是一個平臺,沒有誰對誰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